王家平;王苏建;张洪亚;张晓梅;糜祖煌
目的对全自动干化学法测定血浆乳酸进行应用与评价.方法在VITROS250干式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浆乳酸,并同时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结果血浆乳酸的检测限为0.50~12.00mmol/L;高、中、低浓度的批内CV分别为3.1%,3.6%和3.8%;批间CV分别为3.9%,4.3%和4.9%;回收率为96.3%~104.8%;与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相关系数r=0.981,相关方程y=0.972X+0.13;血红蛋白浓度1.0 g/L以下,胆红素浓度342 μmol/L以下,甘油三酯浓度8.6mmol/L以下,维生素C浓度30mg/L以下,对干化学法测定基本无干扰.结论此法测定乳酸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急诊检测.
作者:史小波;李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科于2003年4月安装并使用Bayer16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发现总胆汁酸(TBA)测定受其它项目的影响较大,几乎不能和其它项目同时测定,如同时测定,TBA的结果普遍都增高,只有单独测定时结果才理想,这给日常工作带来巨大的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作者:冯磊;年士艳;山德生;徐文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7个血液分析检测系统血小板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以可溯源的Bayer12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其配套的校准物、试剂和质控物为目标检测系统,与其它6个检测系统(Coulter、CD3500、Bayer60、3台CD1700血液分析仪及其配套的校准物、试剂和质控物)为待评检测系统.在21个工作日内分别测定3种水平的四川通广全血质控物各10次、7次、7次和不同浓度新鲜全血样本55份.通过医学决定水平和相应回归方程计算目标检测系统与待评系统之间的相对偏差(%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T±25%)范围的1/2(T±12.5%)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的可比性.结果3种水平的四川通广全血质控物和新鲜血标本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各组间的总体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各水平质控物的变异系数(CV%)和总CV值均小于CLIA′88允许误差范围的1/3(T±8.3%).新鲜全血样本各系统间测定结果的信度系数a为0.996 4,各检测系统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均为部分或全部超过CLIA′88允许范围的1/2.结论各检测系统血小板测定的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各检测系统间均存在不可比性,应采取改进措施,以保证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作者:吕国全;顾耀松;黄宪章;王美兰;卢妙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以丙型肝炎病毒(HCV)为例,介绍一种简便快速的RNA定量标准品的制备方法.方法RT-PCR扩增目的片段,产物以pGEM-T载体连接并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经筛选和测序鉴定,阳性质粒体外转录合成cRNA,准确定量后作为标准品.结果RNA标准品具有较大的线性范围(109copies/ml~10 copies/m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也较好,CV分别为1.68%~5.97%和6.40%~10.581%.结论此法制备的RNA标准品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竺筠;张冬雷;施建;崔之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分析前质量控制特别是对标本的处理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也是保证检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为了获得各检测项目的真实结果,标本处理所造成的误差应尽可能降到低(降至实验允许差异范围内).
作者:章晋林;张小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瑞典Boule Medical AB公司生产的AC-920EO+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良好,操作方便.笔者就多年的使用经验,探索和总结了该仪器部分常见故障及排除,供使用该仪器的同行参考.
作者:张体永;杨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科于2001年购置的美国MD-100+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种通过溶液样品对光谱敏感吸收这一原理来检测各种溶液浓度指标的智能仪器.它由微计算机控制,从测试到打印又快又准,试剂用量少,成本低,适用国产试剂,存储量大,是实验室及医疗机构检验的常用设备之一.四年的使用过程中总体运行良好,但也遇到一些常见故障,我们对这些故障的处理积累了一点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骆泉娥;胡熙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使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血细胞分析仪MEK-4200,购买原装试剂成本高,其稀释液用量大,为解决依赖进口试剂价格昂贵、运输不便等问题,查阅了大量资料[1~4],自配了稀释液,经几次改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效果良好.其实验评价报告如下:
作者:郝万鹏;沈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中绝大多数为淋巴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结构十分复杂,其多样性由基因性和多肽性两方面构成.多基因性指复合体由多个位置相邻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编码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根据结构和功能,组成MHC的基因传统上分为MHC-Ⅰ类、Ⅱ类和Ⅲ类.MHC-Ⅰ类分子几乎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外周血白细胞表达MHC-Ⅰ类抗原量多,且外周血比较容易检测,因此研究MHC分子的表达主要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的表达.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异硫氰酸胍裂解、酚-氯仿抽提、异丙醇沉淀法直接抽提结核分枝杆菌rRNA,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酶呈色观察结果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用该法检测76例临床标本.结果该法至少可检测1.6×102/ml个结核分枝杆菌;20种其它分枝杆菌和9种非分枝杆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两份强阳性和弱阳性标本抽提结核分枝杆菌rRNA重复杂交5次,结果完全一致;46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检出阳性26例,30例非结核病人痰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简便,无需特殊仪器,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良好的重复性,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郭乃洲;周步全;严爱华;王万相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壳聚糖的降脂作用及其机理.方法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和低、中、高三个壳聚糖剂量实验组,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给养高脂饲料28 d前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结果中、高剂量实验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与高脂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低、中剂量实验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与高脂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实验组的差异极为显著(P<0.001);低剂量实验组大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脂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高剂量实验组的差异极为显著(P<0.001).结论壳聚糖具有显著降低高血脂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和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
作者:郑铁生;王亚娜;宗爱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脂水平的改变.方法采用酶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细菌感染患者的血脂,并相互比较.结果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组比对照组和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A1/B(apoA1/apoB)均明显降低(P<0.02),而甘油三酯(TG)有所升高(P<0.02).感染组白细胞(WBC)均明显升高(P<0.001),而两感染组之间WBC无差别(P>0.05).结论细菌感染患者HDL-C及apoA1的明显降低,有助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判断,有利于内毒素血症早期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作者:邹国英;黄露萍;任碧琼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义务献血前ALT初筛的意义和分析成本效益.方法用干式生化法进行ALT初筛,并与微板速率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同时核算初筛的成本和效益.结果干式生化法与微板速率法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1.108,0.20<P<0.50).初筛组和未初筛组的ALT异常血液报废率分别为0.078%和3.9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u=22.95,P<0.001).结论实行ALT初筛可大大降低血液报废率和避免浪费血源,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邬旭群;鲍自谦;陈云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孕酮(PRGE)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取Bayer、德普和自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以及35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在四个不同的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强生VITROS ECI、拜尔ACS180、拜尔CENTAUR、德普immulite-1000及其配套的校准物、试剂、质控物等,分别命名为检测系统1~4)上进行PRGE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PRGE测定结果在各检测系统的组间总体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各检测系统PRGE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系数a接近1,各检洲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以检测系统1作为目标检测系统,对其它检测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检测系统2和3临床均接受,检测系统4临床部分接受.结论4个检测系统测定PRGE结果的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除检测系统4外均有可比性.
作者:冯妙芙;黄宪章;徐宁;庄俊华;张秀明;梁伟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及T亚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7例病人处于活动期,15例经治疗后处于缓解期.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别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T亚群(CD3+、CD4+、CD8+),计算CD4+/CD8+比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A病人活动期T淋巴细胞Ag-NORs、CD4+细胞、CD4+/CD8+比值均升高(P<0.05),而CD8+细胞降低(P<0.05).RA缓解期T淋巴细胞Ag-NORs、CD4+细胞、CD4+/CD8+比值较活动期下降(P<0.05),CD8+细胞较活动期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T细胞在RA活动期、缓解期中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淋巴细胞Ag-NORs与CD3+、CD4+、CD8+细胞和CD4+4/CD8+比值之间相关系数均小于0.3(P>0.05),无相关性.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T细胞亚群分析与RA的发生、发展、治疗有一定关系,结合二者,在观察RA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疗效方面有一定意义.
作者:周晖;江楚文;石蕴珍;崔阳;张建军;周茂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的定量培养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定量检测双歧杆菌的途径.方法自行研制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并进行性能检测.以同龄健康者为对照,定量培养60例便秘、腹泻等患者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结果自制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选择培养双歧杆菌的性能相当.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消化道患者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数量显著增多,肠道定植抗力(CR)均值小于1,健康者CR均值大于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该方法能定量检测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且可用CR>1作为人体肠道菌群正常的标准.
作者:张银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AVL COMPACT2型血气分析仪,是一台微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该仪器具有精密度高、操作简单、方便、标本用量少等特点.我院引进已有多年,临床反应良好.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见了该仪器经常出现的几个故障,并探索了一些解决办法,现作如下介绍.
作者:罗书久;唐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3;18(5)]对批间CV值较大,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不易掌握的EIA质控提出新的方法,运用双质控物的比率来控制CV值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为EIA质控拓展了思路.但我们对某些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供各位同仁在检验医学工作中参考.
作者:肖友益;杨厚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线粒体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同工酶(m-AS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19例AMI患者血清m-AST活性,同时观察其它4种心肌酶AST、CK、CK-MB、LDH动态变化.结果AMI患者,发病6 h血清m-AST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12 h迅速升高,24 h达峰值(256.5±69.5 IU/L),此后,逐渐下降,120 h时基本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AST升高的幅度差别较大,6h m-AST升高幅度略低于CK-MB、AST;12 h迅速升高,是正常的16.2倍;48 h达高,是正常的21.9倍;随后迅速下降,120 h时是正常的1.3倍,升高曲线与CK-MB相当,比AST、CK及LDH敏感.与AST、CK、CK-MB、LDH的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发病6 h异常检出率依次为CK-MB>CK>AST>m-AST>LDH,24 h内不断上升,其中以m-AST与CK-MB异常检出率高,达100%,CK、AST次之,为89.5%和84.2%,LDH较低,为73.6%.48 h后检出率逐渐下降,下降速度是AST3.9倍,是CK2.7倍,CK-MB 1.2倍,LDH 5.1倍.结论检测并动态观察m-AST酶活性,可作为诊断AMI并评价疗效、判断预后的一项新的生化指标.
作者:阴斌霞;王华;王香玲;赵丽华;柴丽华;岳天海;何谦;樊晓燕;王幼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冠心病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从而引起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进一步引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两者密不可分.本文对50例健康人与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16项指标的测定与比较,从而证明血液流变学在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发展、转归和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祁贺栋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