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的巨细胞病毒

刘莉;蔡刚;张军;方超平;李闻捷;沈茜

关键词:实时定量PCR, 巨细胞病毒, 移植
摘要:目的建立定量检测外周血中巨细胞病毒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并对骨髓移植病人进行巨细胞感染监测.方法构建基于LightCycler-TaqMan探针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对其进行方法学评价,并抽提外周血DNA,检测正常人与骨髓移植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结果经反应条件的优化,该方法的敏感性在10个拷贝数以上,批内与批间差异分别控制在较小范围,对骨髓移植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监测发现病毒拷贝数与病程进展和恢复呈较好的相关关系.结论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为临床对移植患者的感染提供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FQ-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单个核细胞中的HBV-DNA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的存在及其与血清HBV-DNA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55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DNA.结果HBeAg(+)组血清与PBMC中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6%(24/25)和100%(25/25);HBV-DNA含量(以均值士标准差,拷贝/ml表示)分别为7.16±0.83和4.56±0.78,两者存在相关性(r=0.445,P<0.05),HBeAg(一)组血清与PBMC中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6.7%(14/30)和56.7%(17/30),HBV-DNA含量分别为5.81±1. 07和4.09±1.14,两者存在相关性(r=0.549,P<0.05).结论HBV可存在于感染者PBMC中,PBMC中HBV的存在与HBV病毒的传播和病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和PBMC中HBV-DNA的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药物治疗的辅助指标.

    作者:谢番妮;潘杰;唐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脑钠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的临床应用进展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心脏综合症候群,以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静脉系统郁血的临床表现为明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目前诊断CHF主要通过病理学检查,获取病史以及胸部X光检查、心向量超声诊断等重要手段,由于临床表现可由心衰以外的原因引起,常导致误诊.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治疗手段对实验室提出更高的要求,寻找既敏感又特异的生物学标志物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脑钠素(BNP)又称B型利钠肽,来源于心室,促进钠从尿排泄和血管扩张.研究发现血浆BNP水平有助于判定心衰、评估患者预后.本文对BNP的生物学活性、代谢途径、检测方法、临床进展几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李守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清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总PSA(T-PSA)的比值(F/T)对鉴别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检测123例前列腺癌(Pca)和155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血清T-PSA、F-PSA,计算其F/T比值,并比较各F/T比值的总有效率.结果Pca组和BPH组血清T-PSA和F/T比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当T-PSA在4.0~10.0ng/ml区间时,两组患者血清T-PSA无显著差异(P>0.05),但Pca患者组的F/T比值却明显低于BPH组(P<0.01).通过总有效率的分析,F/T比值取20%作为临界值较为合适.结论F/T比值作为T-PSA的辅助指标在诊断灰区能显著提高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董晖;李明;陈达强;王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临床生化实验室试剂性能评价指标探讨

    多年来,临床检验质量一直是检验工作者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提高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特别是在与国际临床实验室接轨的同时,这就要求我们实验室必须使用能确保准确和可靠检验结果的检测系统(包括仪器、试剂等),试剂在检测系统中起关键环节,因此,对试剂性能的评价就非常重要,我们对试剂性能评价指标及结果处理做初步探讨,供临床检验工作者参考.

    作者:李顺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嗜血细胞综合征细胞形态学诊断分析

    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一类少见的、死亡率很高的疾病[1],该病本质上属于良性疾病,但由于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与一些恶性疾病如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相似,加之我国对该病的研究较少,很多基层医务人员对HPS缺乏了解,经常造成误诊和漏诊,耽误治疗时机和佳治疗方案的采用,导致死亡率很高.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我们对我院近期收治的一例患者进行全面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孔晋星;付荣明;周凤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疆喀什地区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率分析

    蓝氏贾第鞭毛虫是一种可引起肠道感染的致病性原虫,属于医学原虫中的鞭毛虫纲,在我国分布广泛,但总的感染率不高.新疆喀什地区为游牧民族聚集区,受其生活和饮食习惯影响,属于高发区.根据10年来对两家医院住院、门诊患者大便标本的常规检查统计,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陈长春;龚天美;牟小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连续监测法测定腺苷脱氨酶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监测法测定腺苷脱氨酶(ADA)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测定条件的优化实验采用ADA作用于以腺苷为底物的连续监测法直接测定;同时测定200例健康人、32例肝炎病人血清及13例结核性穿刺液的ADA水平.结果批内CV<4.0%,批间CV<4.7%,总CV<4.3%,回收率达101.3%,线性:0~192 U/L(Y=0.9846X+1.1462,r=0.996 8);加入TG<5.6 mmol/L,BIL<165 μmol/L,Hb<100g/L,UA<420μmol/L时无显著干扰;血清正常参考范围(-x±s)3~25 U/L;肝疾病组血清AD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结核病组穿刺液ADA水平显著高于非结核病组(P<0.001).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快速,对肝炎疾病及结核性穿刺液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袁平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早期免疫干预高危哮喘儿的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及IgE的变化研究

    目的观察高危哮喘儿早期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及免疫增强剂斯奇康免疫干预后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免疫球蛋白IgE水平变化,评价早期免疫干预对预防高危哮喘儿发展为哮喘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疫苗干预组、斯奇康干预组及对照组的IFN-γ、IL-2、IL-5、IL-10及IgE水平.结果2 y时两干预组的IFN-γ、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10及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疫苗干预组IL-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干预组之间无明显区别.结论早期两种免疫干预治疗方法对预防高危哮喘儿发展为哮喘有一定作用.

    作者:胡应龙;李志辉;周凤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贝克曼CX7生化分析仪故障一例处理

    贝克曼-库尔特CX7生化分析仪具有检测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故障率少等优点.我们在使用近4年过程中发现CX4冲洗站管道由于不完全堵塞,使反应杯清洗不干净,甚至反应杯内液体抽吸不完全,造成仪器停机故障一例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宋善勤;王学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尿试纸条检测与尿镜检结果非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尿试纸条检测与尿镜检结果的非相关性对比观察,多因素分析其结果来源.方法尿试纸条检测参照迪瑞公司的操作标准,尿镜检采用非离心手工混匀直接涂片检查.结果430份尿样中以BLO、LEU、PRO三项任何一项阳性,镜检不到相应成分较为多见,其次是尿试纸条检测全阴性却能发现一些有形成分;二者非相关性总百分率为24.17%.结论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除了尿试纸条本身的缺陷外,还有就是操作、仪器等本身的原故.面对如此的非相关性临床现象,认为:无论尿试纸条检测结果如何,每份尿标本都要镜检,且连同结果一起报告.

    作者:尹代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自动酶标洗板的改进与洗涤效果观察

    洗板机是ELISA检测法中的重要工具,其洗涤效果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DEM-III自动酶标洗板机在使用过程中,虽然洗涤效果很好,但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作者:吴人凤;和勇;钱生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甲亢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一氧化氮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法、化学比色法和放免法分别检测41名甲亢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组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T3、T4的含量.结果甲亢患者血清NO、ACE及T.T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CE含量与T3、T4含量呈高度正相关(r1=0.551,r2=0.562,P<0.001),而NO含量与T3、T4含量相关性不明显(r1=0.21,r2=0.198,P>0.05).甲亢患者ACE与NO含量呈正相关(r=0.264,P<0.05).结论甲亢患者血清NO和ACE含量的变化均对其病情的观察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向明;王胜岚;黄阶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关于采用BACTEC血培养仪扩展厌养菌培养范围的可行性报告

    近年来,厌养菌在感染性疾病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蔡文城,实用临床微生物诊断学.第1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620),其感染范围涉及临床各个科室.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发生厌养菌感染,其中大部分是与需氧菌混合感染,极少部分为厌养菌单独感染.过去对厌氧菌感染不够重视,只作需氧菌检查,导致单纯厌氧菌感染的病人查不到病源菌,混合感染的病人也只能培养出需氧菌.为此我科在1995年开始,采用BACTEC血培养仪做扩展厌氧菌培养范围的可行性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艾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双重突变特异性引物PCR检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线粒体突变

    目的建立双重MSP-PCR检测Leber2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突变的方法.方法收集视神经病变者109例,应用双重MSP-PCR分析其线粒体DNA11778和3460的突变情况,并用或序列测定比较分析.结果用双重MSP-PCR分别检测出线粒体DNA11778和3460突变36例和1例,其正确率与SSCP及序列分析一致.结论双重MSP-PCR是检测线粒体DNA11778和3460突变的特异、简便的方法,适用于常规检测和研究.

    作者:贾小云;郭向明;黎仕强;张清炯;郭莉;肖学珊;申煌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组织胞浆菌与黑热病杜利小体骨髓涂片几种染色方法鉴别

    组织胞浆菌病与黑热病分别是组织胞浆菌和黑热病杜利小体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相似,由于两病原体骨髓涂片中大小、形态接近,较难鉴别,极易引起误诊.笔者复习了相关文献并加以总结,发现组织胞浆菌与黑热病杜利小体骨髓涂片在瑞-姬氏染色、糖原染色(PAS染色)和HE染色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仔细辨别,可以将两者区分开.现报道如下,供同道们共飨.

    作者:卢其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Sysmex SF-300O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新生儿黄疸病人白细胞的检测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黄色的症候,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当血清胆红素高于85.5~102.5 μmol/L时,新生儿即呈现黄疸,使用Sysmex SF-30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新生儿黄疸病人的白细胞时,增高的胆红素会影响红细胞的溶解而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探讨其检测失败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作者:钱英超;梁映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IMS-972系列Ⅱ型电解质分析仪一例常见故障排除及保养

    IMS-972系列Ⅱ型电解质分析仪是深圳市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测定人体血液、尿液、脑脊液中钾离子(K+)、钠离子(Na+)、钙离子(Ca2+)、氯离子(Cr)、pH值的自动化分析仪.仪器性能稳定,标本用量少,不需要稀释标本(尿液除外),仪器中设自我诊断程序,具有方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安全、环保等优势.但是,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故障[1],其中以电极漂移较为常见[2],现将其原因、排除方法及仪器的保养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杨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K-4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工作中故障及错误信息处理

    K-4500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日本东亚公司的产品,该仪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故障率低等优点.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也会出现一些问题.现介绍几例故障及错误信息的处理过程,供同行参考.1仪器报警显示压力异常检查分析及处理:①进入压力调节菜单,观察压力显示屏,转动压力调节旋钮,发现压力数值无明显变化.②检查废液瓶瓶口密封胶圈,未发现漏气.检查进气孔和进气管,发现进气管内壁有许多黑色的灰尘且在进气管一端内有一小段竹片.将进气管内的灰尘及异物清理干净,再进行压力调节,仪器恢复正常,错误信息消除.原因是进气管内过多的灰尘及异物阻碍了气体的进入,使仪器达不到所需工作压力而显示压力错误.

    作者:韩文君;张瑞;陈海城;李继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偶氮氯膦Ⅰ显色8-羟基喹啉-5-磺酸褪色法测定血清镁

    目的建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基本无干扰的血清镁偶氮氯膦Ⅰ显色8-羟基喹啉-5-磺酸褪色测定法.方法在pH9.8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介质中,偶氮氯膦Ⅰ与镁络合显色,加入8-羟基喹啉-5-磺酸使镁解离,测定吸光度的下降来分析血清镁.对反应条件和方法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线性范围为0~3.0 mmol/L,回收率为98.5%~99.3%,平均98.9%.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0%和1.88%.与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MTB)(X1)比较:Y=1. 003X1-0.025,r=0.995;与Calmagite比色法(X2)比较:Y=0.991X2+0.014,r=0.993;胆红素高达420 μmol/L,血红蛋白10 g/L,钙10.0 mmol/L及intralipid高达12 g/L时均对该法无显著干扰.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基本无干扰和灵敏可靠的优点,适合血清镁的手工测定和自动分析.

    作者:蒋兴亮;唐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重PCR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建立一种直接、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多重PCR方法.方法设计3对引物,在同一反应管中同时扩增检测mecA、femA和IS431基因,扩增产物经凝胶成像系统分析.结果9株MRSA菌株mecA、fe-mA和IS431均阳性,5株凝固酶阴性的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ecA和IS431阳性,7株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femA和IS431阳性,11株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IS431阳性,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非葡萄球菌mecA、femA和IS431均阴性;当MRSA菌浓度达102CFU/ml时就可检出.结论通过同时扩增mecA、femA和IS431基因的多重PCR技术,能准确、快速地鉴定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作者:杨学文;王礼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