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细胞生长因子测定在膀胱癌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马增煌;陈丽峰;胡芳;潘卫斌;顾磊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 膀胱癌, 肿瘤
摘要:目的 该实验旨在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膀胱癌患者中的分布水平,为进一步对膀胱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ELISA法测定膀胱癌术前患者血清HGF水平,同时选取正常对照同步测定.结果 高、中、低分化组和对照组血清HGF水平分别为(4.32士0.58)×10-6,(5.67士0.63)×10-6,(6.81士0.42)×10-6,(1.96士0.23)×10-6mol/L.结论 该实验表明,血清HGF水平的测定,可以作为判断膀胱癌分化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育男性弓形虫感染与附属性腺功能测定

    目的 探讨弓形虫(toxoplasmosis)感染对男性附属性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化学法分别检测38例正常生育男性(正常对照组)和42例弓形虫感染不育男性(弓形虫感染组)的精浆中酸性磷酸酶(ACP)、果糖(Fru)和α-葡糖苷酶(α-Glu)含量.结果 弓形虫感染组中精浆ACP和α-Glu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Fru两组之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弓形虫感染对前列腺和附睾功能具有干扰作用,测定精浆中ACP,FrU和α-Glu含量可帮助判断弓形虫感染所致男性不育者的状态,指导临床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万长春;汪泓;郝宝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南京地区湿疹和荨麻疹儿童过敏原体外检测简析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湿疹和荨麻疹儿童过敏原种类与分布特点,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 采用德国Mediwiss免疫印适定量法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对471名患有湿疹和荨麻疹学龄前儿童进行血清中14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结果 阳性率高的过敏原是尘螨,为78.3%,其次为猫狗皮屑和牛羊肉.吸入性过敏原3-6 y组阳性率较高,食入性过敏原6 mo~3 Y组阳性率较高.结论 对南京地区湿疹和荨麻疹患儿,尘螨、猫狗皮屑和牛羊肉是常见的过敏原.与3 y以上患儿比较,3 y以下患儿食物组过敏原阳性率较高,3 y以上者则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高.

    作者:陈红兵;张广毓;刘海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结核分枝杆菌Ag85A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目的 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纯化结核分枝杆菌Ag85A蛋白,探讨Ag85A蛋白作为候选疫苗用于结核免疫预防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扩增人结核分枝杆菌Ag85A基因序列,将结核分枝杆菌Ag85A的全长cDNA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成Ag85A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并以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大肠埃希菌表达的重组蛋白.结果 成功克隆了结核分枝杆菌Ag85A,获得了pGEX4T-Ag85A重组子,Ag85A在大肠埃希菌中实现了稳定表达,表达的蛋白条带大小约32 kD,与预期结果 相符.结论 成功地对结核分枝杆菌免疫保护性抗原Ag85A进行了基因克隆与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结核病新型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蒋天舒;娄加陶;周晔;陈燕;陈波;谷明莉;仲人前;邓安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操作方法探讨

    丙型肝炎病毒(RNA)的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对临床丙型肝炎的诊断及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然而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污染问题还时有报道[1,2].

    作者:徐志峰;汪峻岭;李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TRFIA与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结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 M)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检测HBV M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FIA和ELISA法分别检测161份血清标本HBV M.结果 对于高浓度的HBV M血清,两种方法检出率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对于稍高于临界值的血清,TRFIA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结论 TRFIA检测HBV M比ELISA法敏感.

    作者:黄宪章;石文;庄俊华;丁海明;潘婉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HIV-1感染鼠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

    目的 探讨HIV-1感染鼠单核/巨噬细胞杀伤功能.方法 建立HIV-1感染小鼠模型,分离各组小鼠巨噬细胞,检测巨噬细胞杀伤功能,用ELISA检测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结果 HIV-1感染鼠巨噬细胞杀伤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巨噬细胞分泌TN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检测AIDS小鼠巨噬细胞杀伤功能,在探讨AIDS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继发感染的原因、疾病预后和控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好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用琼脂糖凝胶膜片作介质进行非浓缩尿蛋白电泳

    目的 探讨尿蛋白电泳技术选用介质的经验体会.方法 利用血清琼脂糖凝胶膜片进行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对病理性,生理性尿蛋白进一步鉴定.结果 实验发现尿蛋白电泳测定结果 必须通过将各尿样本的蛋白区带与血清蛋白电泳五条区带位置比较,评价尿标本是蛋白带的分子量范围,然后判定蛋白尿的病理类型.结论 琼脂糖凝胶膜片的尿蛋白电泳在病理性和生理性蛋白尿鉴定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应加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杨辛;张庆五;吴颖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前清蛋白及胆碱酯酶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关系

    目的 探讨前清蛋白(PAB)、胆碱酯酶(CHE)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9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PAB,CHE检测,并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LT,PAB及CHE与炎症分级均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CHE与纤维化分期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PAB有较弱的相关性(P<0.05),ALT变化无规律.随着炎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PAB,CHE均逐渐下降,且G4,S4分别与G0,G1,G2,G3和S0,S1,S2,S3比较有显著性盖异(P<0.01).结论 PAB,CHE能敏感反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的炎症程度,对早期肝硬化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作者:吴玉兰;黄书明;丛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试剂针携带干扰的全面探索及解决办法

    目的 探索试剂针携带干扰,提高结果准确性.方法 ①将稀释试剂加入质控品中筛查出疑似干扰试剂和疑似被干扰项目.②在干扰与非干扰条件下测定病人血清,用配对资料t检验验证其间的差异性,从中找出干扰试剂和被干扰项目.结果 在26种疑似干扰试剂中,有12种被确定为干扰试剂,共对7个项目产生干扰.结论 不少试剂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试剂针携带干扰,可将被干扰项目设置于干扰项目之前,或在干扰与被干扰项目间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无干扰的项目消除之.

    作者:冉崇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患者总蛋白和清蛋白结果均值控制法在室内质控的应用

    目的 探讨患者结果均值控制法在室内质控的应用.方法 用怡捷公司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统计2006年1~5月的临床标本总蛋白(TP)和清蛋白(ALB)结果 平均值、标准差,分别编制质控图,将2006年6~8月每天TP,ALB结果平均值绘在质控图上,与商品质控图作比较,验证均值控制法的作用.结果均值控制法质控图和商品质控图比较,二者的变化趋势没有一致性,呈现出随机性.均值控制法和商品质控的CV稳定性都较好.结论 均值控制法与商品质控相互补充提高检验质量,但不可替代商品质控.

    作者:郭龙华;杨晓亮;林莉;潘婉仪;黄宪章;庄俊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BECKMAN CX5△全自动生化仪测试项目交叉污染的处理体会

    该文总结了BECKMAN CX5△全自动生化仪测试项目交叉污染的各种处理方法,包括冲洗样品针和试剂针内部;调整针的水平位置,清洗冲洗组件及冲洗站管道;更换胶擦;清洁针头冲洗液塑料瓶并更换过滤器;检查水质,更换滤芯;冲洗样品针及试剂针进气管道;用CCWA专用清洁液清洗管道等.

    作者:张延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水平的检测

    目的 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与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s,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测定50例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水平,同时用自动血细胞仅测定其PLT,人工计数骨髓涂片上巨核细胞总数,以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较正常对照组血清TPO略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清TPO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ITP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与血清TPO浓度均呈负相关(r=-0.65,P<0.05;r=-0.68,P<0.05);巨核细胞计数与血清TPO浓度也均呈负相关(r=-0.55,P<0.05;r=-0.58,P<0.05).结论 检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水平有助于区分不同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血清TPO水平同时受PLT、巨核细胞数双重调控.

    作者:黄文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谱监测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月期间住院就诊的8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人群8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于入院1,7,14 d,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抽血检测各项心肌酶.结果 ①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但脑出血与脑梗死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意识障碍组各指标均高于无意识障碍组(P<0.05);②好转组各指标均低于恶化组(P<0.05);③好转组第1,7,14 d各指标的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存在心肌酶谱水平的升高,并且心肌酶谱的监测对于病情、预后、治疗情况判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蕾;董梅;吴纯;王琰;丁修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核转录因子EBF3 mRNA在肝癌和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EBF3 mRNA在肝癌和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肝及食管组织分别以β2微球蛋白(β2M)和18S rRNA为内参,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 检测肝癌及食管癌及其远端组织中EBF3 mRNA的含量.结果 18例肝癌和配对远端肝组织中EBF3 mRNA与岛β2 mRNA的对数比值分别为0.52士0.17和0.28士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P=0.001 1).12例食管癌和配对远端食管组织中EBF3 mRNA与18S rRNA的对数比值分别为0.58士0.054和0.22士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P=0.000 0).结论 EBF3mRNA在肝癌和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核转录因子EBF3可能与肝和食管肿瘤的发生有关.

    作者:毛丽萍;景容容;金小云;王惠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酶法测超高浓度三酰甘油标本时结果偏低的原因分析

    酶法测血清三酰甘油(TG)有诸多的优点,故被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脂专题委员会推荐为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方法[1].

    作者:汪旭强;宋保利;李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分别测定CHD患者(117例)度对照组(50例)血浆中HCY水平.结果 CHD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临床类型患者,HCY水平AMI>UAP>SAP>对照组,其中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UAP,AMI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SAP与UAP,AMI组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1;0,1,2,3支血管病变者血浆HCY浓度呈逐级增高趋势,0支病变组与其它各病变组间比较相差显著(P<0.01),1支与3支病变组或2支与3支病变组问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1支与2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血浆HCY水平越高,提示HCY水平变化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CHD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王延伟;高明;舒凯;李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RF-7 mRNA水平与乙肝病毒慢性感染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RF-7 mRNA水平与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4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各15例)和30例正常对照的PBMC IRF-7 mRNA水平.结果 CHB患者PBMC IRF-7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IRF-7 mRNA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CHB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1).结论 CHB患者PBMC IRF-7 mRNA水平明显下降,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有关.

    作者:张婷;王香玲;纪玉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COBAS Taqman HBV DNA的方法学验证

    目的 评估COBAS Taqman HBV DNA分析系统的性能及临床应用.方法 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更会(NCCLS)制订的临床化学方法评价方案(evaluation protocols),通过精密度、携带率、线性评价、仪器同比对、参考范围确认等试验,对COBAS Taqman HBVDNA分析系统的性能参数进行了评估.结果 COBAS Taqman分析系统批内变异6.9%~8.6%,批间变异10.5%~18.7%,总变异10.8%~20.2%,线性范围6.0~101 IU/ml,回收率98.7%~104.5%.仪器间比对相关性较好(r2=0.998).结论 COBAS Taqman HBV DNA分析系统性能指标符合要求,操作简便、快捷,动力学范围广,是目前理想的HBV DNA检测方法.通过此次验证,建立了一套简便的核酸检测方法学评价方案,有利于临床实验室标准化操作的实施.

    作者:秦绪珍;孙江燕;韩建华;李永哲;崔巍;倪安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免疫印迹法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

    目的 研制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试纸条,对该试纸条的检测效能进行评估.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过敏原溶液点样到固相载体-硝酸纤维素膜上,经过固定,封闭,洗涤步骤,加入待检血清,血清中的抗体与膜上的抗原反应,经酶-底物反应显色,根据颜色判读结果,并与Allergy Screen过敏原检测系统进行对比.结果 该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好,与Allergy Screen检测系统符合率较高.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率高于Allergy Screen法.结论 用硝酸纤维素膜检潮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具有样本血清量少,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具有较强的临床检测应用价值,为体外过敏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赵俊芳;王学谦;丁红梅;孙晓慧;潘春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德灵特定蛋白分析仪比色皿清洗剂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研制适用于德灵特定蛋白分析仪比色皿的清洗荆.方法 筛选临床检验界比较常用酸、加酶清洗剂、加具有较好渗透、乳化、分散和洗涤性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清洗剂,将用过的比色皿浸泡于所研制的清洗剂中,上机检测.结果 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清洗剂效果好,与酸、加酶清洗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清洗剂达到试验要求,可用于比色皿的清洗.

    作者:岳玉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