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玉林
我科于2005年购进一台东芝公司生产的TBA-40FR/A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具有测试速度快、携带污染率小、结果准确和可随时插入急诊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未出现较大的故障,但是,在近期工作中却遇到一例很少见的故障,现将解决过程总结如下,供同行在遇到此类故障时参考.
作者:孙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该文总结了BECKMAN CX5△全自动生化仪测试项目交叉污染的各种处理方法,包括冲洗样品针和试剂针内部;调整针的水平位置,清洗冲洗组件及冲洗站管道;更换胶擦;清洁针头冲洗液塑料瓶并更换过滤器;检查水质,更换滤芯;冲洗样品针及试剂针进气管道;用CCWA专用清洁液清洗管道等.
作者:张延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社会对血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法规对采供血机构的约束力度日益增大,公众对血站管理的期望值进一步提升,通过一整套质量标准的引入,对血站所有工作环节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就成为了保证血液质量,保障献血者权益,推进安全输血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刁丽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西安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法(ELA)微滴板技术对该院门诊6 67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MP-IgM进行检测.结果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达25.3%.在各年龄组中,学龄期儿童阳性率高(43.2%).一年中,冬季发病率高(32.3%),秋季次之(31.9%).结论 学龄期儿童相比其它阶段儿童更易感染肺炎支原体.秋冬季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季节.
作者:杨维娜;荣保平;梁宝侠;陈金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乌鲁木齐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筛选相关过敏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北京海澳公司提供的过敏原检测试剂盒,以酶免疫分析法对该地区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中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进行检测.结果 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均为阳性.吸入性过敏原以蒿属植物、艾蒿(占30.0%),屋尘(占25.0%),普通豚草、巨大豚草(占18.3%)和尘螨、粉螨(占13.3%)为主,以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同时致敏占绝大多数.发病年龄以少年、中青年居多,近80%.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男29例,女31饲,P>0.05).以春秋季为发病高峰占73.3%,常年性发病占26.7%.结论 该地区气候干燥,具有它的气候特殊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过敏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可提高检出率,一方面可为临床诊断和脱敏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提供依据.
作者:周郁;王瑞;邹红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又称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各组织中,是一种新型生物信使分子及神经递质,日益受到各领域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和探索.
作者:刘庚勋;李正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期间乙肝病毒YMDD变异的情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选择治疗前YMDD变异阴性者拉米夫定治疗18 mo的病例271例,测定ALT,YMDD变异,HBeAg及HBV-DNA定量,观察其YMDD变异发生的情况.结果 YMDD变异阳性组的HBV-DNA复制量和ALT明显高于YMDD变异阴性组,HBeAg 转阴率%则明显低于YMDD变异阴性组.结论 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能发生YMDD变异,YMDD变异可使患者的肝功能恶化,HBV病毒复制水平提高并影响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家;唐勤;孙静;朱天礼;李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人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N端融合基因.方法 采用RT-PCR技术,从人肝癌细胞株HepG2 mRNA中扩增GPC3 N端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后,T4DNA连接酶将此片段定向连接至质粒pcDNA3.1,并转化大肠埃希菌DH5a,增菌培养后提取质粒并PCR扩增、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 GPC3 N端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质粒pcDNA3.1,片段大小及序列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GPC3N.
作者:周玉宏;倪润洲;肖明兵;刘海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湿疹和荨麻疹儿童过敏原种类与分布特点,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 采用德国Mediwiss免疫印适定量法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对471名患有湿疹和荨麻疹学龄前儿童进行血清中14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结果 阳性率高的过敏原是尘螨,为78.3%,其次为猫狗皮屑和牛羊肉.吸入性过敏原3-6 y组阳性率较高,食入性过敏原6 mo~3 Y组阳性率较高.结论 对南京地区湿疹和荨麻疹患儿,尘螨、猫狗皮屑和牛羊肉是常见的过敏原.与3 y以上患儿比较,3 y以下患儿食物组过敏原阳性率较高,3 y以上者则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高.
作者:陈红兵;张广毓;刘海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导致血小板计数偏差的各种原因,旨在提高血小板计数分析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 通过对标本验收要求的把关,仪器因素分析,以及治疗过程中所引起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引起血小板计数偏差的原因具有主现因素和客现因素.主现因素主要是对标本的验收把关不严,存在不合格标本;客观因素主要是仪器系统误差和用药前后的变化.结论 要做到减少分析误差的产生,就要对分析仪器进行实时监控,纠正系统误差,杜绝接收不合格标本,对治疗前后的标本做时间与用药的备注,并与临床及时沟通,避免临床误解.
作者:沈松坤;王厚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纯化结核分枝杆菌Ag85A蛋白,探讨Ag85A蛋白作为候选疫苗用于结核免疫预防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扩增人结核分枝杆菌Ag85A基因序列,将结核分枝杆菌Ag85A的全长cDNA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成Ag85A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并以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大肠埃希菌表达的重组蛋白.结果 成功克隆了结核分枝杆菌Ag85A,获得了pGEX4T-Ag85A重组子,Ag85A在大肠埃希菌中实现了稳定表达,表达的蛋白条带大小约32 kD,与预期结果 相符.结论 成功地对结核分枝杆菌免疫保护性抗原Ag85A进行了基因克隆与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结核病新型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蒋天舒;娄加陶;周晔;陈燕;陈波;谷明莉;仲人前;邓安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一步法RT-PCR检测急性平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的实验方法并作相关性能评价.方法 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用一步法RT-PCR法检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的三种异构体,并用NB4阳性细胞株做稀释试验,得出该方法 的低检测限;同时对2006年以来华西医院确诊APL患者的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和骨硅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一步法RT-PCR法检测PML-RARa 融合基因的灵敏度可迭10-4水平;使用两对引物同时扩增,可检出PML-RARα融合基因全部三种异构体;62例经临床和骨髓形态学确诊为APL的患者,其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率为100%.结论 一步法RT-PCR检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有很好的灵敏度,临床符合度较高且操作简便快速,样本交叉污染可能性小,临床实用性较高.
作者:陆小军;张磊;范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IRIS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修饰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留取门诊和住院病人新鲜尿液标本116例,首先用IQ-200系统进行测定,然后对可疑的成分图象进行人工修饰,以不离心标本镜检定量方法 作为参考标准进行修饰前后对比分析.结果 IQ-200系统检测结果:修饰前尿红细胞与不离心标本镜检定量方法符合率86.2%,白细胞为87.1%,上皮细胞为84%;人工修饰后结果:尿红细胞符合率92.2%,白细胞为92.0%,上皮细胞为96%.结论 人工修饰功能提高了与不离心标本镜检定量方法 的符合率,降低了显微镜复查率,因此IQ-200系统修饰功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丹玲;张延京;赵亚静;赵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PLS-F200B型微量速测血浆黏度计(一种毛细管黏度计),适用于血浆(牛顿流体)黏度的检测.现将两年来对其一些性能的观察和日常维护方面的一点改进,介绍如下.
作者:陈则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尿液检验是临床检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尿液检验自动化仪器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尿常规检验的精确性和敏感性,而且也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段金霞;冯涛聚;苏文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Kx-21血细胞仪在使用中会出现:在测量后,白细胞不出结果,而是显示****,有时HBG还明显偏低.报警提示:WBC堵塞[或计数错误].
作者:熊朝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的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RF)、前清蛋白(PAB)在食管癌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检测了72例食管癌早期(I~I)患者、68例食管癌晚期(I~Ⅳ)患者和120例对照者血清IL-6,IL-8水平,同时对食管癌患者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TRF,PAB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食管癌早期患者组和食管癌晚期组患者血清TRF,PA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患者较早期明显降低(P<0.05);食管癌早期患者组和食管癌晚期患者组血清IL-6,IL-8,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患者较早期升高(P<0.01);食管癌患者血清IL-6,IL-8,CRP,TRF,PAB水平与肿瘤的恶性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且随病情的恶化IL-6和IL-8水平的变化有增高趋势.结论 IL-6,IL-8在食管癌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而CRP可能起着抑制作用,TRF,PAB在食管癌病人中呈负相关;它们的免疫失调状态可能与食管癌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食管癌的临床分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任光;韦叶生;陈宏明;方文珠;龙显科;袁锡华;覃后继;唐甜甜;黄艳青;唐习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HIV-1感染鼠单核/巨噬细胞杀伤功能.方法 建立HIV-1感染小鼠模型,分离各组小鼠巨噬细胞,检测巨噬细胞杀伤功能,用ELISA检测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结果 HIV-1感染鼠巨噬细胞杀伤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巨噬细胞分泌TN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检测AIDS小鼠巨噬细胞杀伤功能,在探讨AIDS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继发感染的原因、疾病预后和控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好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 M)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检测HBV M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FIA和ELISA法分别检测161份血清标本HBV M.结果 对于高浓度的HBV M血清,两种方法检出率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对于稍高于临界值的血清,TRFIA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结论 TRFIA检测HBV M比ELISA法敏感.
作者:黄宪章;石文;庄俊华;丁海明;潘婉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644Na+/K+/Cl-分析仪是美国康仁公司生产的离心分析仪,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其常见故障为管路故障,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电极会老化,则需要更换电极,如何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经过探讨,现总结一法如下,仅供参考:
作者:刘丹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