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内鞭毛蛋白与外膜蛋白基因融合DNA疫苗载体的构建

王敏;戴保民;游自立;方之茂;王雅静

关键词: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 内鞭毛, 外膜, 基因融合, 疫苗
摘要:目的为增强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钩体017株)DNA疫苗内鞭毛蛋白基因(flaB2)与外膜抗原基因(ompL1) 的免疫保护作用,构建一种能表达flaB2与ompL1蛋白融合蛋白的DNA疫苗载体.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扩增017钩体flaB2与ompL1片段并进行融合,获得的嵌合基因ompL1-flaB2中含有10个氨其酸的中间接头序列,以维持其空间构象.结果经酶切鉴定,证实有一1.8kb片段插入载体,其flaB2及ompL1 DNA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的一致.结论表达017株钩体flaB2与ompL1抗原融合蛋白的DNA疫苗载体构建成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成功救治严重电烧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报告

    严重烧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已成为当前烧伤致死的重要原因,它的防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关于严重电烧伤合并MOF的成功救治报道较少.为总结交流经验,现将我们成功救治的1例严重电烧伤合并MOF,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报道如下.

    作者:严小蓉;岑瑛;赵景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丙型肝炎病毒H株包膜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获得丙型肝炎病毒(HCV)H株包膜糖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包膜糖蛋白E1和E2,并初步应用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体的检测.方法用PCR方法自HCV H株扩增出包膜蛋白E基因,构建重组杆状病毒,并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包膜糖蛋白E1和E2.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用表达的E1和E2蛋白与35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反应.结果昆虫细胞中表达的E蛋白呈现3种分子大小,E1的相对分子量为21×103和33×103,E2的相对分子量为60×103.在35份感染者血清中,有4例E1抗体阳性,其中1例检出E2抗体.在9例PCR检测HCV RNA阳性而抗HCV检测阴性的血清中,有3例血清与表达的E蛋白反应.结论 HCV E蛋白基因可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表达的E1和E2蛋白可用于HCV患者的血清学诊断.

    作者:汤丽霞;徐志凯;付莉;李光玉;任君萍;尹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体外培养3月龄和12月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分化能力比较

    目的对比研究3月龄与12月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rMSCs)增殖能力和成骨、成脂肪分化能力.方法体外培养3月龄、12月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用血球计数板描绘生长曲线比较增殖能力;培养液中分别加成骨、成脂肪诱导剂,在不同时间行细胞化学染色,观察两组细胞成骨与成脂肪能力的变化.结果 12月龄rMSCs第4代(P4)及第9代(P9)较3月龄rMSCs同代细胞生长数量均下降.12月龄rMSCs P9较P4生长数量下降.3月龄rMSCs P4、P9之间生长数量无显著差异.成骨诱导1周后,12月龄rMSCs对照与诱导组碱性磷酸酶(ALP)表达阳性率均低于3月龄rMSCs的同组细胞.成骨诱导12天后,3月龄rMSCs先于12月龄rMSCs组有钙化形成.成脂肪诱导第二天12月龄rMSCs先于3月龄rMSCs有脂滴生成.结论 12月龄rMSCs生长能力和成骨能力较3月龄rMSCs降低,成脂肪能力较3月龄rMSCs增高.

    作者:药蓉;陈槐卿;邓力;李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国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管紧张素原及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基因变异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和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基因变异是否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有关联. 方法采用ACE基因PCR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及AGT基因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 对成都地区81例汉族妊高征及205例正常孕妇对照进行了检测.结果妊高征及正常孕妇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AGT235T为0.856、0.846;ACE D为0.333、0.364.两组之间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与白种人相比,白种人ACE D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中国人(P<0.001),而AGT235T等位基因频率白种人(0.350~0.482)及其它非白种人(0.620~0.739)均较中国人(0.846)为低(P<0.01,P<0.001).结论本研究未发现AGT及ACE基因的变异与中国人(成都地区)妊高征发病有关联.

    作者:白怀;刘兴会;刘瑞;刘宇;李敏淑;刘秉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Graves眼病外周血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类型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正常型Graves 眼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类型变化.方法用半定量RT-PCR 方法检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GRα/GRβmRNA比值,同时检测两组晨8:00血浆总皮质醇水平.结果两组的hGRα/GRβ mRNA比值分别为 7.58±5.42和14.65±8.3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皮质醇分别为304.23±92.06和313.73±111.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GRα/GRβ mRNA与血浆总皮质醇水平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 hGRα/GRβ mRNA可能在Graves眼病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

    作者:安振梅;余南;魏松全;夏庆杰;李双庆;谢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细胞凋亡检测用于卵巢癌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其与ATP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检测用于卵巢癌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末端标记法直接检测顺氯胺铂等6种化疗药物诱导4例卵巢癌实体瘤细胞凋亡的结果,并与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ATP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同一种化疗药物对不同来源的癌细胞的细胞凋亡诱导程度不同,与ATP法比较二者的检测结果存在一致性(P0=0.75).结论上述结果提示,细胞凋亡检测能直接用于了解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程度,若作为一种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与ATP法组合应用,将有可能提高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楼江燕;王和;刘珊玲;彭芝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两种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在大鼠脑内所致免疫应答的比较

    目的比较使用pHSVlac/helper 或pHSVlac/helper virus-free两种载体包装系统进行基因转移时所引起的免疫应答.方法分别将两种载体定位注射到大鼠纹状体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计数包括TCR、CD4、CD8、MHC-Ⅰ和MHC-Ⅱ在内的几种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结果两种载体包装系统引起的TCR、CD4和CD8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浸润高峰出现在基因转移后的第7天,MHC-Ⅰ和MHC-Ⅱ反应高峰在第4天.它们对pHSVlac/helper的反应明显大于对pHSVlac/helper virus-free的反应(P<0.001),前者是后者的3~12倍,并且,pHSVlac/helper virus-free所致的细胞浸润迅速消退接近PBS对照组水平.结论无辅助病毒载体包装系统仅引起较弱的免疫应答.

    作者:章为;Alfred Geller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人牙髓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研究

    目的确定酶解消化法牙髓细胞原代培养的合适条件与时间.方法选取年轻患者因正畸拔除的完整和无龋坏牙齿,取出牙髓,分别采用胶原酶一步法消化牙髓组织30分钟及1、2、3小时,胶原酶分步消化法,组织块法和组织块酶解法进行原代培养.倒置显微镜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解离及存活状况,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来源.结果胰酶消化2小时后,组织块基本未解离.用0.1%胶原酶一步法消化1、2、3小时后组织块均彻底解离为单细胞,基本无残余. 0.1%胶原酶消化30分钟后组织块解离不完全.0.1%胶原酶分步法消化1小时后组织解离彻底.台盼蓝染色表明经胶原酶一步法消化获得的牙髓细胞被台盼蓝着色的比例随消化时间减短而下降.分步法消化细胞着色率低于一步法.组织块酶解法的组织块解离、贴附和细胞游出状况均优于组织块法.结论Ⅰ型胶原酶在37℃,持续振荡条件下消化1小时是彻底酶解消化人牙髓的短时间.分步酶解法能获得比一步酶解法更高的活细胞数量.而从效果、操作难易和耗时多少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组织块酶解法是人牙髓组织原代培养的佳方法.

    作者:赵瑚;陈治清;白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孕激素对早孕蜕膜基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控

    目的探讨孕激素对体外培养的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受体(IGF- Ⅰ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半定量检测不同浓度孕激素作用72小时后及0.1 μmol/L孕激素作用不同时间后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中IGF- Ⅰ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外培养的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中IGF- ⅠR mRNA呈强阳性表达,孕激素降调IGF- ⅠR mRNA的表达,并与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680,P<0.001).孕激素终浓度为0.1 μmol/L时, IGF- ⅠR mRNA的表达与作用时间无显著相关性(r=0.005,P>0.05).结论孕激素可能通过降调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中IGF- ⅠR mRNA的表达,调节基质细胞的增殖和蜕膜化,对早期妊娠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尚为;李蕾;曹泽毅;彭芝兰;韩字研;杨业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培养及药物对其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和川芎嗪对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并以此为模型研究丹参和川芎嗪对其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①丹参和川芎嗪能使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细胞由梭形变为椭圆形.②丹参和川芎嗪均可抑制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当抑制率为50%时,药物浓度分别为2.5mg/ml和75μg/ml.其机制与药物抑制细胞分裂密切相关,而并非是使细胞产生坏死和降解.结论丹参和川芎嗪可望成为有效的瘢痕抑制剂,在尿道瘢痕狭窄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作者:黄翔;申吉泓;李虹;王坤杰;魏大鹏;杨宇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天然药物对粘性放线菌生长和产酸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天然药物对粘性放线菌生长及产酸的影响,为筛选能有效调理口腔菌群生态平衡的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选用粘性放线菌标准株ATCC 19246作为实验菌株.测定川芎、血藤和五倍子等十一种天然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再以低于MIC的4个浓度配制含药的TPY液体培养基,调定其初始pH为7.4,接种粘性放线菌,厌氧培养后测定其终末pH.结果当药物浓度低于或等于8.000mg/ml时,除三七外,其他药物对粘性放线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以槟榔和蜂房较强.茶多酚、三七、大黄、蜂房和血藤对粘性放线菌的产酸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而黄芩、槟榔、川芎、五倍子、白芷和儿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茶多酚、大黄、蜂房和血藤对粘性放线菌的生长和产酸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肖悦;刘天佳;黄正蔚;周学东;李罡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结核杆菌免疫保护性抗原Ag85A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

    目的为结核病新型疫苗研制提供靶基因和靶抗原.方法根据结核杆菌H37Rv株免疫保护性抗原Ag85A的基因序列自行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以结核杆菌H37Rv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具有完整开架读码框(ORF)的Ag85A抗原基因,并将其正向插入真核和原核穿梭表达型载体pBK-CMV构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后IPTG诱导表达,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 PCR扩增获得了具有完整开架读码框的Ag85A抗原基因;构建了Ag85A抗原基因真核和原核穿梭表达型载体;Ag85A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稳定表达.结论成功地对结核杆菌免疫保护性抗原Ag85A进行了基因克隆与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结核病新型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谢勇恩;鲍朗;胡昌华;张万江;陈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大鼠面神经核内非运动神经元的放电样式

    目的探讨大鼠面神经核内非运动神经元的放电样式.方法在切断面神经引起面运动神经元逆行溃变后,细胞外记录面神经核内非运动神经元的单位放电,观察其放电样式与呼吸周期的关系.结果在18只大鼠共记录到142个自发放电神经元,其中呈非呼吸相关性放电的神经元(NRRNs)127个(89.4 %);呈呼吸相关性放电的神经元(RRNs)15个(10.6 %).结论面神经核不仅控制面部骨骼肌的运动,而且还参与呼吸等功能活动的调节.

    作者:严亨秀;张承武;郑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畸形子宫成功妊娠的临床经验

    目的分析畸形子宫妊娠的并发症及处理,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间(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47例子宫畸形的产科临床资料.结果畸形子宫妊娠引起胎位异常、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胎盘滞留的发生率分别为34.04%、31.91%、8.51%及4.26%;胎儿宫内窘迫、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14.89%、14.89%及10.64%,与正常组发生率比较显著升高.早产发生率为12.77%,与正常组(8.5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重视病史、体检、辅助检查,尽早发现子宫畸形,提高诊断率,孕期加强管理,预防和及早治疗妊娠期并发症是提高畸形子宫足月的关键;②畸形子宫合并妊娠并非必须剖宫产,但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刘兴会;尹如铁;刘华友;陈悦悦;张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种植受体血管内皮细胞在异种血管移植中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种植受体血管内皮细胞在抗异种血管移植超急排斥反应(HAR)方面的意义.方法选用豚鼠→大鼠移植模型,先将分离、培养的大鼠动脉内皮细胞种植于去内皮的豚鼠动脉内壁,再将此豚鼠动脉植入大鼠体内,观察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IgM、C3在移植后豚鼠动脉壁上沉积的情况.结果已种植大鼠内皮细胞的豚鼠动脉血栓形成时间(20.3±4.42 h)较植入大鼠体内的正常豚鼠动脉(0.35±0.284 h)以及单纯去内皮豚鼠动脉血栓形成时间(0.165±0.077 h)显著延长(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植入大鼠体内的正常豚鼠内皮细胞表面有IgM和C3沉积,而预先种植大鼠内皮细胞的豚鼠动脉内壁无IgM和C3沉积.结论在异种供体血管壁上预先种植受者血管内皮细胞,可延长移植的异种供体血管通畅时间,该技术可能在抗异种血管移植HAR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伟明;程中;张肇达;贾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儿童适应行为量表(AAMD-ABS修订版)对600名6~12岁儿童进行社会适应行为调查,对其中影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 结果学龄前养育类型、父母关系、住家地区的社会风气、母亲年龄及健康状况对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都有显著的影响.结论良好的养育类型,和睦的父母关系,健康的社会环境,母亲健康的身体将有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作者:赵小菲;张秋水;单友荷;张惠开;郭兰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反义肽核酸对树突状细胞CD86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CD86 mRNA反义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 PNA)阻断树突状细胞CD86表达和第二信号传递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生物素化PNA 的细胞内化;利用流式细胞术、荧光细胞组织化学以及RT-PCR研究CD86反义PNA对CD86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结果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光学细胞切片证明,培养的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能够有效内化生物素化PNA.②流式细胞术和荧光细胞组织化学证实CD86反义PNA在蛋白质水平上对CD86分子表达有抑制作用.③RT-PCR证明反义PNA能够抑制DC CD86 mRNA水平.结论 CD86反义PNA能够抑制人树突状细胞CD86 mRNA的表达, 从而为进一步利用反义PNA阻断第二信号传递,诱导免疫耐受奠定了基础.

    作者:冯刚;李胜富;李幼平;步宏;杨宇如;卢一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结核杆菌检测基因芯片的制备研究

    目的建立结核杆菌检测基因芯片的制备技术.方法制备和标记靶基因,用点样仪将靶基因点于玻片介质上,并经点样后处理制成基因芯片,用扫描仪测定处理前后芯片上荧光强度的变化,计算DNA固定率,同时测定和比较两种不同玻片、不同点样液和三种不同点样后处理方法的DNA固定率.结果制备结核杆菌检测基因芯片,用醛基修饰玻片作为介质,用DMSO溶液作为点样液,点样后芯片处理以水合1小时再干燥30分钟为佳. 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结核杆菌检测基因芯片制备技术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靠的实用性能.

    作者:张万江;鲍朗;王晓樱;谢勇恩;陈玮;张会东;于向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氨力农及抑肽酶对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了解氨力农和抑肽酶对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瓣膜置换手术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抑肽酶Ⅰ组、抑肽酶Ⅱ组和抑肽酶加氨力农组,每组8例.分别在术前、停机、停机后1小时及术后1天抽取患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情况.结果术前4组患者血浆中CD11b+/CD18+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血浆中CD11b+/CD18+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停机后1小时的CD11b+/CD18+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氨力农和抑肽酶均有抗炎症的效应,但仅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或同时静脉滴注抑肽酶或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氨力农,均难以完全抑制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增加.

    作者:曹舸;罗朝志;萧锡俊;魏于全;殷得福;庄翔;陈亦祥;云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干扰素、阿糖胞苷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更有效的方法.方法以半固体集落培养、药物作用24小时液体培养及常规染色分析法研究干扰素(IFN)与阿糖胞苷(Ara-c)对K562细胞株和CML患者及正常人的骨髓单核细胞的生长影响.结果 IFN对K562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IFN与Ara-c对CML CFU-GM有优势抑制作用,对Ph+细胞存在选择性杀伤作用.IFN与Ara-c联合使用能增强IFN或Ara-c单药对CML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 IFN与Ara-c可作为CML慢性期治疗的药物选择,IFN与Ara-c联合治疗CML有望获得比单用Ara-c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秦慧;羊裔明;梁勇;李云;曾立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