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东;董强;卢一平;肖邦良;杨秀英;杨宇如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在体外培养的人早孕绒毛滋养层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半定量检测体外培养的人早孕绒毛滋养层细胞中IGFs mRNA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人早孕绒毛滋养层细胞中可以检测出IGF- Ⅱ mRNA、IGF- ⅠR mRNA、IGFBP-3 mRNA的表达.结论 IGFs可能在早期细胞滋养层的侵入、增殖分化、胎盘形成和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以自分泌和/或旁分泌方式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蕾;李尚为;曹泽毅;彭芝兰;韩字研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更有效的方法.方法以半固体集落培养、药物作用24小时液体培养及常规染色分析法研究干扰素(IFN)与阿糖胞苷(Ara-c)对K562细胞株和CML患者及正常人的骨髓单核细胞的生长影响.结果 IFN对K562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IFN与Ara-c对CML CFU-GM有优势抑制作用,对Ph+细胞存在选择性杀伤作用.IFN与Ara-c联合使用能增强IFN或Ara-c单药对CML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 IFN与Ara-c可作为CML慢性期治疗的药物选择,IFN与Ara-c联合治疗CML有望获得比单用Ara-c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秦慧;羊裔明;梁勇;李云;曾立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 codon 72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对15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和20例正常妇女的p53 codon 72 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p53 Arg 纯合子、p53 Pro 纯合子和p53 Arg/p53 Pro杂合子在正常妇女对照组分别为38%、6% 和56%;而在卵巢癌组分别为38%、5%和57%;在宫颈癌组分别为78%、8% 和14%.上述人群中,宫颈癌p53 Arg 纯合子明显高于卵巢癌组和正常妇女对照组(P<0.05).结论 p53 Arg 纯合子可作为与HPV感染有关的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作者:郄明蓉;张燕华;吴俊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睾酮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之一(FLK-1)在前列腺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在摘取大鼠睾丸后7天及以后注射不同剂量的睾酮 ,HE染色观察前列腺的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和FLK-1在大鼠前列腺腹侧叶的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大鼠前列腺可见多种生长状态上皮,VEGF和FLK-1蛋白在增生活跃上皮及间质的血管内皮上有阳性表达;去势可导致大鼠前列腺腹侧叶重量减轻(P<0.05),组织学表现为上皮组织萎缩,VEGF和FLK-1在前列腺上皮中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注射睾酮后,前列腺重量逐渐增加(P<0.05),组织学表现为上皮增生逐渐活跃,VEGF和FLK-1在前列腺上皮中的蛋白表达逐渐增强(P<0.05).结论睾酮是维持大鼠前列腺腹侧叶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睾酮可能通过正向调节VEGF及其受体(FLK-1)的蛋白表达来刺激前列腺组织的生长.
作者:刘孝东;董强;卢一平;肖邦良;杨秀英;杨宇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猪血清白蛋白检测的常规分析方法.方法利用溴甲酚紫(BCP)法、蛋白电泳法和溴甲酚绿(BCG)方法同时测定猪和人血清标本中白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BCG法和BCP法测定猪和人血清白蛋白的吸收曲线.结果 BCG法、BCP法与电泳法对人血清白蛋白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后二法对猪血清白蛋白测值与BCG法测结果间虽有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503和0.9533),但显著低于BCG法(P<0.05);吸收曲线显示,BCP法吸收峰明显低于BCG法吸收峰.结论在猪血清白蛋白绝对含量的测定中推荐使用BCG法.
作者:张璘;蒋红梅;李萍;彭志英;赵清江;李幼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种植受体血管内皮细胞在抗异种血管移植超急排斥反应(HAR)方面的意义.方法选用豚鼠→大鼠移植模型,先将分离、培养的大鼠动脉内皮细胞种植于去内皮的豚鼠动脉内壁,再将此豚鼠动脉植入大鼠体内,观察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IgM、C3在移植后豚鼠动脉壁上沉积的情况.结果已种植大鼠内皮细胞的豚鼠动脉血栓形成时间(20.3±4.42 h)较植入大鼠体内的正常豚鼠动脉(0.35±0.284 h)以及单纯去内皮豚鼠动脉血栓形成时间(0.165±0.077 h)显著延长(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植入大鼠体内的正常豚鼠内皮细胞表面有IgM和C3沉积,而预先种植大鼠内皮细胞的豚鼠动脉内壁无IgM和C3沉积.结论在异种供体血管壁上预先种植受者血管内皮细胞,可延长移植的异种供体血管通畅时间,该技术可能在抗异种血管移植HAR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伟明;程中;张肇达;贾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关系密切.近年发病率不断增高,妊娠期合并尖锐湿疣亦随之增多.本文就我院7年间经激光治疗的妊娠合并尖锐湿疣113例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治疗的非妊娠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对照,以提高临床对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特征、处理和转归的认识.
作者:彭秀琼;徐克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丹参和川芎嗪对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并以此为模型研究丹参和川芎嗪对其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①丹参和川芎嗪能使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细胞由梭形变为椭圆形.②丹参和川芎嗪均可抑制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当抑制率为50%时,药物浓度分别为2.5mg/ml和75μg/ml.其机制与药物抑制细胞分裂密切相关,而并非是使细胞产生坏死和降解.结论丹参和川芎嗪可望成为有效的瘢痕抑制剂,在尿道瘢痕狭窄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作者:黄翔;申吉泓;李虹;王坤杰;魏大鹏;杨宇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方式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2年至2000年收治的20岁以下甲状腺癌73例.结果乳头状癌48例,滤泡状癌22例,髓样癌3 例.Ⅰ期64例,Ⅱ期9例.均行手术治疗,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24例,再加对侧腺叶近全(或大部)切除32例,甲状腺全切17例;单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41例,双侧颈清扫术3例.术后病理示颈淋巴结转移39例.术后131I治疗14例;术后均长期口服甲状腺素片.平均随访8年(1~17年),无一例死亡.结论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预后较好.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龚日祥;黄军;徐惠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胃癌术前介入治疗、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及全身化疗的疗效.方法对97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前经介入插管化疗33例,术中经供应肿瘤的区域动脉行插管化疗40例,术中全身性化疗24例.所用药物为氟尿嘧啶脱氧核苷(FuDR)、阿霉素和丝裂霉素.结果采用前两种方法治疗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原发灶中的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地变性坏死,其近期有效率为95%,而后一种方法的有效率仅为41.67%(P<0.05).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选择性强,近远期抗癌效果好,且较第一种方法更能减少和防止术中癌细胞的医源性扩散、种植及术后复发,同时毒副作用更小,患者住院费用更低. 结论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具有更多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彭兵;肖乾虎;王向东;赖毅;程中;庄文;张尚福;陈代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检测用于卵巢癌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末端标记法直接检测顺氯胺铂等6种化疗药物诱导4例卵巢癌实体瘤细胞凋亡的结果,并与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ATP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同一种化疗药物对不同来源的癌细胞的细胞凋亡诱导程度不同,与ATP法比较二者的检测结果存在一致性(P0=0.75).结论上述结果提示,细胞凋亡检测能直接用于了解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程度,若作为一种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与ATP法组合应用,将有可能提高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楼江燕;王和;刘珊玲;彭芝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为增强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钩体017株)DNA疫苗内鞭毛蛋白基因(flaB2)与外膜抗原基因(ompL1) 的免疫保护作用,构建一种能表达flaB2与ompL1蛋白融合蛋白的DNA疫苗载体.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扩增017钩体flaB2与ompL1片段并进行融合,获得的嵌合基因ompL1-flaB2中含有10个氨其酸的中间接头序列,以维持其空间构象.结果经酶切鉴定,证实有一1.8kb片段插入载体,其flaB2及ompL1 DNA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的一致.结论表达017株钩体flaB2与ompL1抗原融合蛋白的DNA疫苗载体构建成功.
作者:王敏;戴保民;游自立;方之茂;王雅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结核杆菌检测基因芯片的制备技术.方法制备和标记靶基因,用点样仪将靶基因点于玻片介质上,并经点样后处理制成基因芯片,用扫描仪测定处理前后芯片上荧光强度的变化,计算DNA固定率,同时测定和比较两种不同玻片、不同点样液和三种不同点样后处理方法的DNA固定率.结果制备结核杆菌检测基因芯片,用醛基修饰玻片作为介质,用DMSO溶液作为点样液,点样后芯片处理以水合1小时再干燥30分钟为佳. 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结核杆菌检测基因芯片制备技术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靠的实用性能.
作者:张万江;鲍朗;王晓樱;谢勇恩;陈玮;张会东;于向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国人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AT1R)基因A1166C分子变异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患者,用空腹血糖浓度与空腹胰岛素浓度乘积的倒数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AT1R基因A1166C分子的变异,并以同期8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冠心病患者C1166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但其AT1R A1166C AA型、AC型及CC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国人AT1R基因A1166C分子变异与冠心病胰岛素抵抗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邓珏琳;陈茂;杨庆;于厚志;黄德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获得丙型肝炎病毒(HCV)H株包膜糖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包膜糖蛋白E1和E2,并初步应用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体的检测.方法用PCR方法自HCV H株扩增出包膜蛋白E基因,构建重组杆状病毒,并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包膜糖蛋白E1和E2.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用表达的E1和E2蛋白与35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反应.结果昆虫细胞中表达的E蛋白呈现3种分子大小,E1的相对分子量为21×103和33×103,E2的相对分子量为60×103.在35份感染者血清中,有4例E1抗体阳性,其中1例检出E2抗体.在9例PCR检测HCV RNA阳性而抗HCV检测阴性的血清中,有3例血清与表达的E蛋白反应.结论 HCV E蛋白基因可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表达的E1和E2蛋白可用于HCV患者的血清学诊断.
作者:汤丽霞;徐志凯;付莉;李光玉;任君萍;尹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游离兔耳廓软骨修复广泛气管前壁缺损的可行性,并观察自体移植与异体移植的差异.方法取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分为自体移植组(n=10)与异体移植组(n=10),取右耳游离耳廓软骨行自体或异体移植修复8~10环气管前壁缺损,术后1、2、4、8和12周每组分别处死1~2只行内窥镜检查、生物力学测试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18只兔存活,内窥镜发现气管狭窄不明显,以瘢痕增生为主.生物力学测试发现,移植软骨单位大应力在0、4、8、12周分别为2.54±0.19、1.31±0.21、1.72±0.22和1.96±0.08kPa/mm.组织学观察发现移植软骨部分发生变性和坏死,但存活软骨、新生软骨在术后12周时分别占62.0%±3.45%、65.8%±9.48%(自体移植组),60.1%±3.98%、55.2%±7.57%(异体移植组).自体移植与异体移植的炎性反应差异不大,免疫排斥反应较轻.结论游离耳软骨可用来修复广泛的气管前壁缺损,也可用作同种移植.
作者:张瑞林;梁传余;秦廷武;李秀群;刘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从不同年龄人获得的牙髓组织与细胞游出之间的关系,以提高牙髓细胞原代培养的成功率.方法采用组织块酶解法对20个来自不同年龄志愿者的恒牙牙髓进行牙髓细胞的原代培养.结果牙髓年龄与其原代培养时细胞游出率之间有负相关关系(r=-0.78987),年轻恒牙牙髓细胞游出率高.结论在人牙髓细胞的原代培养时尽量采用年轻恒牙.
作者:董伟;周学东;李继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确定酶解消化法牙髓细胞原代培养的合适条件与时间.方法选取年轻患者因正畸拔除的完整和无龋坏牙齿,取出牙髓,分别采用胶原酶一步法消化牙髓组织30分钟及1、2、3小时,胶原酶分步消化法,组织块法和组织块酶解法进行原代培养.倒置显微镜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解离及存活状况,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来源.结果胰酶消化2小时后,组织块基本未解离.用0.1%胶原酶一步法消化1、2、3小时后组织块均彻底解离为单细胞,基本无残余. 0.1%胶原酶消化30分钟后组织块解离不完全.0.1%胶原酶分步法消化1小时后组织解离彻底.台盼蓝染色表明经胶原酶一步法消化获得的牙髓细胞被台盼蓝着色的比例随消化时间减短而下降.分步法消化细胞着色率低于一步法.组织块酶解法的组织块解离、贴附和细胞游出状况均优于组织块法.结论Ⅰ型胶原酶在37℃,持续振荡条件下消化1小时是彻底酶解消化人牙髓的短时间.分步酶解法能获得比一步酶解法更高的活细胞数量.而从效果、操作难易和耗时多少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组织块酶解法是人牙髓组织原代培养的佳方法.
作者:赵瑚;陈治清;白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熔融渗透时间和温度下,玻璃在氧化铝中的渗透深度.方法制作Vita In-Ceram Alumina 和GI-Ⅱ氧化铝预烧体,分别用A2和IG2色玻璃进行渗透.按渗透时间不同分为30、60、90、120、150和180分钟组,渗透温度1100℃;按渗透温度不同分为1060、1080、1100、1120和1140℃温度组,渗透时间1小时.用带标尺体视镜(×10)分别测量各组的渗透深度.结果渗透深度和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Vita和GI-Ⅱ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6和0.9932,回归方程分别为d2=0.1122t-0.4955和d2=0.1638t+0.5873;随渗透温度的升高,Vita的渗透速率增加,高于1100℃后下降,GI-Ⅱ的趋势则相反.结论 GI-Ⅱ型玻璃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能,在1100℃的渗透温度下,推荐单冠和前牙桥体的渗透时间分别为1小时和3小时.
作者:牟雁东;巢永烈;廖运茂;孟玉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畸形子宫妊娠的并发症及处理,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间(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47例子宫畸形的产科临床资料.结果畸形子宫妊娠引起胎位异常、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胎盘滞留的发生率分别为34.04%、31.91%、8.51%及4.26%;胎儿宫内窘迫、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14.89%、14.89%及10.64%,与正常组发生率比较显著升高.早产发生率为12.77%,与正常组(8.5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重视病史、体检、辅助检查,尽早发现子宫畸形,提高诊断率,孕期加强管理,预防和及早治疗妊娠期并发症是提高畸形子宫足月的关键;②畸形子宫合并妊娠并非必须剖宫产,但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刘兴会;尹如铁;刘华友;陈悦悦;张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