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世桥;段秀蓉;唐晓红
目的研究格列齐特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四氧嘧啶造成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于造模后4周开始用格列齐特灌胃8周。比较给药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造模后的大鼠给予格列齐特后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格列齐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液流变学。
作者:姜成丽;李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索机械应力刺激调节骨改建的机制,并探讨促进骨改建的适生理应力值。方法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样细胞施加一系列不同大小的流动剪切力,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衡量其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结果大鼠成骨样细胞受到流动剪切力后,细胞与流动方向一致的长轴被拉长,细胞沿流动方向排列。随着剪切力的增加,成骨样细胞的增殖指数(PI)不断增加,当剪切力为12dyn/cm2时,PI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剪切力的继续增加,PI值开始下降,当剪切力大于14dyn/cm2时,PI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结论机械应力对骨改建的调节作用与成骨细胞受到应力诱导产生的流动剪切力的刺激有关,低剪切力对细胞的增殖影响不大,中等大小的剪切力(12dyn/cm2)明显刺激细胞的增殖,高剪切力将抑制细胞的增殖。
作者:陈伟辉;乔鞠;罗颂椒;李声伟;田卫东;李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与喉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60例喉鳞癌和8例声带息肉标本中的p53、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60例喉鳞癌中p53、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均较高,分别为61.7%(37/60)和43.3%(26/60),并且其阳性表达率与喉鳞癌的病理分化程度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喉鳞癌的临床分期和分型无关(P>0.05)。8例声带息肉标本的p53、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均为阴性。结论本实验从蛋白水平上证实了喉鳞癌与p53、bcl-2基因的关系,提示此两种基因可能参与了喉鳞癌细胞凋亡的调节,对喉鳞癌的发生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世喜;梁传余;唐嗣泉;林映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方法检测记录28例PCOS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MI),放免法测定血雌(E)、孕(P)、雄激素(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T4)、晨8时及下午4时皮质醇、空腹胰岛素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糖负荷后各时点胰岛素含量,用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葡萄糖。计算LH/FSH比值,3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胰/糖比(I/G),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血糖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28人中有16人(57.1%)同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其中一人有糖尿病。高胰岛素与非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BMI,血E、P、T,FSH、LH、PRL、T3、T4、晨8时及下午4时皮质醇等无差异。但高胰岛素血症组的LH/FSH比值为2.4±1.5,明显高于非高胰岛素血症组(1.2±0.6,P=0.0125)。其空腹胰岛素,OGTT糖负荷后各时点胰岛素,3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I/G,AUC及IRI亦均高于非高胰岛素血症组。而空腹及各时点的血糖水平与非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无差异。此外,高胰岛素血症组病人的空腹胰岛素水平、I/G与ISI呈负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及IRI呈正相关。结论 PCOS伴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许良智;谭世桥;杨式之;岳利民;张金虎;邱东生;孔雅玲;韩代文;胡蓉;邓力;李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胃结核病临床上罕见,我院自1990~2000年10年间共收治7例。由于胃结核缺乏特征性,临床上不易作出准确诊断,故术前易误诊。但可结合临床表现采取多种检查方法如钡餐、血沉、内镜及直视下活检,早期确定胃结核的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7例胃结核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中,男2例,女5例。年龄16~53岁,40岁以下者5例,占72%。患者病程2月至20年,一年以内者4例,占57%。多数患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幽门梗阻症状,个别患者明显消瘦。7例患者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胸片、钡餐)、胃镜检查见附表。
作者:赵颖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由基致衰老的小鼠模型DNA氧化损伤的情况。方法通过给2月龄小鼠吸入一定量的O3,建立O3衰老小鼠模型;然后以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O3衰老小鼠模型、自然衰老小鼠和正常青年小鼠(阴性对照组)的脾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O3衰老小鼠模型的脾淋巴细胞DNA受到较显著的氧化损伤(P<0.05);其损伤程度与自然衰老小鼠相近(P>0.05)。结论 O3衰老动物模型与自然衰老近似,在衰老的研究和抗衰老药物的药理实验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幸浩洋;胡新珉;刘鸿莲;Li Yigui;李宜贵;陈友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骺板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揭示TGF-β软骨内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鸡胚股骨无血清培养、酶组化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纤维粘连蛋白(FN)等方法,观察TGF-β在不同作用时间和剂量时对骺板肥大区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 TGF-β可使肥大区软骨细胞表达Ⅰ型胶原和FN,使ALP表达增加,并存在着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 TGF-β可以诱导鸡胚股骨骺板肥大区软骨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与TGF-β的作用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
作者:王凡;张本斯;羊惠君;李爱冬;李瑞祥;周德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瘦素(l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人成骨细胞,并观察其形态及功能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浓度Leptin 条件下骨钙素浓度的变化,并用细胞总蛋白较正。结果体外培养的人成骨细胞大多呈长梭型,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骨钙素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培养液中加入β-甘油磷酸及L-抗坏血酸后钙茜素红染色阳性。在加入不同浓度Leptin后第1、2、3天,人成骨细胞增殖无显著变化。Leptin可刺激骨钙素分泌,呈浓度依赖性(P<0.05),但无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 L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无影响,但可刺激人成骨细胞功能。
作者:李双庆;赵红莉;魏松全;安振梅;谢秦;李晓佳;贾卫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用灯光为光源研究药物在自然光照射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自制的光量累积仪,用脉冲计数法对自然光进行累积计量,研究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灯光及自然光照射下的含量变化规律;探讨不同光源对该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并预测该药物在室内自然光照射下的贮存期。结果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光照试验中的含量变化遵从零级动力学规律:C=C0-kEt;在无外包装条件下,室内自然光照射下的贮存期约为36天,与留样测得的结果35天基本一致。结论采用灯光照射实验可研究药物在自然光照射下的稳定性。
作者:林涛;李开兰;李成蓉;邱畅;詹先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该医院16年来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该院1982~1998年诊治的1670例甲状腺单发结节。结果甲状腺癌330例(隐匿癌6例),良性疾患1340例;术前检查包括B超、核素扫描、针吸活检等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组恶性热结节6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13例;随访653例患侧腺叶切除患者,3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甲状腺单发结节恶性率较高(19.8%),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患侧腺叶切除为佳。
作者:龚日祥;徐惠珍;肖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肾小球系膜细胞的JNK/SAPK活性,并探讨其对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6例正常人和7例MSPGN患者的肾组织,分别采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JNK/SAPK活性,RT-PCR检测ICAM-1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ICAM-1平均荧光强度。结果在自发培养条件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PGN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JNK/SAPK明显增高(P<0.05)。在TNFα诱导下,两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JNK/SAPK活性均有增加,但MSPGN组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TNFα诱导后,随着JNK/SAPK活性增强, ICAM-1 mRNA及其平均荧光强度也均增加(P<0.05)。经蛋白激酶抑制剂DMAP阻断后,随着JNK/SAPK活性下降,ICAM-1 mRNA及其平均荧光强度亦下降(P<0.01)。MSPGN的JNK/SAPK活性与ICAM-1 mRNA表达和ICAM-1平均荧光强度呈正相关关系(r=0.694,P<0.01)。结论 MSPGN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JNK/SAPK存在异常活化,这种异常活化可能介导了ICAM-1的过度表达。
作者:付平;杨立川;黄颂敏;刘先蓉;王俭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钛合金粉浆涂塑冠桥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该材料分别对仓鼠、NIH纯系小鼠和豚鼠进行急性毒性、细胞毒性、致敏性、口腔粘膜刺激性、溶血及微核等项动物试验。结果钛合金粉浆涂塑冠桥材料的溶血率为2.21%,低于5%,说明其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而且,该材料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也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对口腔粘膜无刺激性,无致敏性,微核试验未见潜在致突变性。结论钛合金粉浆涂塑冠桥材料用于临床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
作者:柴枫;梁星;巢永烈;廖运茂;韩晓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乙醇对神经肌肉接头(NMJ)兴奋传递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的方法,在20只成年蟾蜍的坐骨神经-缝匠肌标本上研究乙醇对终板电位(EPP)和微小终板电位(MEPP)的影响。结果乙醇可引起EPP振幅改变,影响NMJ的兴奋传递,而且其影响具有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适当浓度的乙醇能明显地增加EPP振幅,促进 NMJ的兴奋传递。乙醇还可使MEPP的频率增加,但对MEPP的振幅无影响。结论初步确定乙醇促进NMJ兴奋传递的部位是在突触前,其机制是使突触前释放的递质的量子数增加。
作者:喻王;吕广能;徐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国人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分别对74例Ⅱb型高脂血症患者及230例血脂正常者的apoE基因型、空腹血脂及载脂蛋白AⅠ、AⅡ、B100、CⅡ、CⅢ、E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Ⅱb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载脂蛋白AⅡ、B100、CⅡ、CⅢ、E水平及TG/HDLC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apoE/apoCⅢ比值显著降低(P<0.05)。Ⅱb型高脂血症组与对照组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以E3/3和ε3高,Ⅱb型高脂血症组的ε2等位基因有增高的趋势,而ε4等位基因有降低的趋势(P>0.05)。携带ε2等位基因组血清TG、apoCⅡ、apoE水平及apoE/apoCⅢ比值较E3/3基因型组显著升高,而携带ε4等位基因组血清TC、nHDLC及apoE水平较E3/3基因型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ε2及ε4等位基因与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清TG、TC、nHDLC、apoCⅡ及apoE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张雪梅;白怀;刘秉文;范萍;张荣爵;徐燕华;姚佳;朱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不同特异性抗原和不同输注途径诱导免疫耐受的强度及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采用供体特异性全血、供体特异性脾细胞和骨髓细胞(DSBM),通过外周、门静脉和胸腺三种不同途径输注以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和维持。结果供体特异性抗原诱导免疫耐受以DSBM及通过胸腺接种途径效果佳。结论供者特异性抗原能诱导受体免疫耐受并促进移植物存活,可望成为较理想的临床免疫耐受诱导方法。
作者:石明;王佳;李响;王莉;沈宏;卢一平;杨宇如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和内皮素-1(ET-1)在肝硬化性心肌病(CCM)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免法分别检测肝纤维化大鼠心肌组织中的CGRP及ET-1分布情况。结果肝纤维化大鼠组(n=15)心脏组织中CGRP浓度(74.2130±10.3776pg/mg蛋白) 和ET-1浓度(1.4780±0.9235pg/mg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15,P<0.05);且肝纤维化程度越重,心肌组织中ET-1浓度增加越明显(P=0.004);而心脏组织中CGRP浓度并不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高(P=0.307)。结论心肌CGRP浓度升高可能系机体对ET-1及其他致病因子致心脏功能异常的一种保护/拮抗反应。在CCM的病理生理过程中,CGRP与ET-1这两种体液因素间的平衡紊乱可能具有重要的发病学意义。
作者:傅华;杨丽;刘小菁;胡宏德;强欧;黄明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国人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改变是否与apoCⅢ基因Sst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有关。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76例HTG患者及199例正常对照apoCⅢ基因SstⅠ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研究。血脂用酶法,血清apoAⅠ、AⅡ、B100、CⅡ、CⅢ及E用RID试剂盒测定。结果 HTG患者和正常对照组apoCⅢ基因均以S1等位基因为主,S2等位基因少见,其频率显著高于白种人(0.289 vs 0.06~0.16,P<0.05)。正常对照组和HTG组S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89和0.287,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apoCⅢ基因S2S2基因型者血脂、载脂蛋白水平与S1S1者无显著差异。结论未发现apoCⅢ基因Sst Ⅰ酶切位点的RFLP与中国人HTG有关联。
作者:刘瑞;黄明慧;白怀;刘宇;刘秉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内毒素(LPS)对小鼠β-防御素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分别给予C3H/HeJ和C3H/HeN小鼠腹腔注射LPS (4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取气管、肺、肾等组织,提取总RNA。用RT-PCR检测各组织β-防御素-3和/或β-防御素-4 mRNA的表达,并对扩增出的cDNA 片段进行测序;同步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该两系小鼠肺脏I-κBα磷酸化情况(p-I-κBα)和I-κBα的含量。结果①经LPS处理24小时后的C3H/HeN小鼠,其肺脏表达β-防御素-4 mRNA 而C3H/HeJ小鼠未见表达;②与未给予LPS处理小鼠比较,经LPS处理4小时后,C3H/HeN小鼠肺组织p-I-κBα含量明显增高;LPS处理后8小时,p-I-κBα以及I-κBα含量均呈减少趋势;至第24小时,p-I-κBα和I-κBα含量均明显减少。而C3H/HeJ小鼠肺组织p-I-κBα及I-κBα含量均未见相应变化。结论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内毒素能诱导C3H/HeN小鼠肺β-防御素-4的表达;其诱导表达作用与Toll受体蛋白-4介导的NF-κB活化级联信号传递通路有关。
作者:蔡绍晖;杜军;陈新年;黄宁;王伯瑶;长谷川高明;王莉;马秀杨;北市清幸;长濑文彦;Takaiki Hasegawa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氨力农及抑肽酶对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全身炎症应答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瓣膜置换手术的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8)、抑肽酶组(B组,n=8)和氨力农加抑肽酶组 (C组,n=8)。A组患者不使用抑肽酶;B组患者于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300万单位;C组患者开胸前按1mg/kg静脉注射氨力农,然后以8μg/(kg*min)静脉泵入直到停机,并在转流前将抑肽酶300万单位加入预充液。分别于术前、停机、停机后1小时及术后1天抽取患者外周血,用IL-6 和 IL-8 ELISA试剂盒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L-6 和 IL-8 。结果体外循环术前,三组患者血浆中的IL-6和IL-8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体外循环术后,三组患者血浆中IL-6和IL-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1天虽仍高于术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机后1小时的IL-6水平,B组低于A组,C组低于B组,但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停机后的IL-8水平也低于A组同期水平,C组在此时间点和停机后1小时亦低于B组和 A组,但这些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氨力农和抑肽酶均有抗炎症的效应,但是仅在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或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氨力农,均难以完全抑制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促炎性细胞因子IL-6 和IL-8的释放。
作者:萧锡俊;庄翔;殷得福;陈永祥;曹舸;黄旭中;田子朴;石应康;罗朝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莱姆病血清学诊断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研制提供靶抗原。方法采用377型DNA自动测序仪对莱姆病螺旋体重组质粒pBX1的插入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分析。然后将重组质粒pBX1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①重组质粒pBX1插入片段大小为477bp,其核苷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的p83基因全序列相应区段相比较仅有一个碱基的变异,②成功绘制了该插入片段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谱;③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后获得了29kd的融合蛋白;④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能与莱姆病多价抗血清呈强阳性印迹反应。结论该研究成功地对莱姆病螺旋体83kd抗原蛋白特异性区段进行了基因重组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莱姆病血清学诊断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谢勇恩;鲍朗;胡昌华;李学敏;陈炜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