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良智;谭世桥;杨式之;岳利民;张金虎;邱东生;孔雅玲;韩代文;胡蓉;邓力;李良
目的比较不同特异性抗原和不同输注途径诱导免疫耐受的强度及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采用供体特异性全血、供体特异性脾细胞和骨髓细胞(DSBM),通过外周、门静脉和胸腺三种不同途径输注以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和维持。结果供体特异性抗原诱导免疫耐受以DSBM及通过胸腺接种途径效果佳。结论供者特异性抗原能诱导受体免疫耐受并促进移植物存活,可望成为较理想的临床免疫耐受诱导方法。
作者:石明;王佳;李响;王莉;沈宏;卢一平;杨宇如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激光焊接对烤瓷合金金瓷结合性能的影响。方法将10个激光焊接的CW-PA烤瓷合金试棒在焊缝熔区烤上瓷盘,做棒盘实验,测量金瓷结合强度,并做扫描电镜观察和X衍射能谱分析。另10个未焊接的CW-PA烤瓷合金试棒的棒盘实验作对照。结果焊接试件的金瓷结合强度为41.32±6.69 MPa, 接近未焊试件的金瓷结合强度(45.71±9.98 MPa,P>0.05)。金瓷界面微观形貌表明金瓷两相的紧密结合,熔区主要元素成份及比例基本没有改变。结论激光焊接不影响金瓷结合。
作者:黎红;陈悦;李勇;赵云凤;付强;杨体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浆内皮素-1(ET-1)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肝脏贮备功能和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采用标准生物学方法即TGFβ1对水貂肺上皮细胞生长抑制的方法及放免法分别检测72例肝硬化患者及24例正常人血清TGFβ1及血浆ET-1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TGFβ1(11.77±1.32 ng/ml)及血浆ET-1(78.37±17.54 pg/m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T-1水平与肝功能及食道静脉曲张程度相关分析显示ET-1水平越高则肝脏贮备功能越差(r=0.94),食道静脉曲张程度越重(r=0.87);TGFβ1含量与肝脏贮备功能及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无关(r=0.11及0.03)。结论 TGFβ1和ET-1可能是参与肝硬化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神经肽。ET-1可作为反映肝硬化程度、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杨丽;刘小菁;傅华;强欧;黄明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的闭经危险。方法前瞻性对比研究51例接受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生育期女性患者与22例接受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生育期女性患者的闭经发生率及其规律。结果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组闭经率19.6%,比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的闭经率明显增高(P=0.025);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组中,年龄大于30岁组比30岁及30岁以下组闭经率高(P=0.0018)。结论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生育期女性患者闭经率升高。年龄愈大,闭经的危险愈高。
作者:刘钢;陈永涛;王玲;左川;谢其冰;王忠明;林懋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GI-Ⅱ型渗透陶瓷氧化铝坯体和烧结体的孔隙特征,分析其氧化铝多孔结构的形成机理和在渗透陶瓷增强补韧中的作用。方法用BI-XDC粒度分析仪分析氧化铝粉体粒度的质量组成,压汞法测试氧化铝坯体和1125℃烧结的氧化铝烧结体的开孔孔隙分布特征,扫描电镜观察氧化铝烧结前后的微观结构。结果氧化铝粉体细颗粒分布在0.09~0.1μm,0.2~0.5μm,粗颗粒主要分布在1.5~4.5μm,在质量上以粗颗粒为主。氧化铝坯体中孔隙在烧结后增大。坯体中孔隙半径集中在0.2531μm,烧结体中孔隙半径集中在0.3081μm;平均半径由0.0956μm变为0.1102μm。扫描电镜观察烧结后的氧化铝中的小颗粒相互部分融合,而大颗粒无此现象。结论氧化铝粒度组成有利于形成多孔可渗透氧化铝结构。这种多孔结构既是GI-Ⅱ型渗透陶瓷的形态骨架,也是力学骨架,是提高渗透陶瓷复合体力学性能的关键。
作者:王航;巢永烈;梁星;朱智敏;高卫民;廖运茂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及异鼠李素(Iso)对Cu2+介导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血浆VLDL,用Cu2+进行体外氧化修饰,抗氧化组在温育前加入不同浓度的Que和Iso。分别检测脂蛋白中丙二醛(MDA)、维生素E(Vit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Que和Iso可明显降低OX-VLDL中MDA含量,延缓OX-VLDL中VitE含量的减少;显著提高脂蛋白中SOD活性。结论 Que和Iso可显著抑制Cu2+诱导的VLDL的氧化修饰,且二者的作用相近,这与其抗自由基氧化活性密切相关。
作者:李蓉晖;邱明均;何涛;李家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乙醇对神经肌肉接头(NMJ)兴奋传递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的方法,在20只成年蟾蜍的坐骨神经-缝匠肌标本上研究乙醇对终板电位(EPP)和微小终板电位(MEPP)的影响。结果乙醇可引起EPP振幅改变,影响NMJ的兴奋传递,而且其影响具有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适当浓度的乙醇能明显地增加EPP振幅,促进 NMJ的兴奋传递。乙醇还可使MEPP的频率增加,但对MEPP的振幅无影响。结论初步确定乙醇促进NMJ兴奋传递的部位是在突触前,其机制是使突触前释放的递质的量子数增加。
作者:喻王;吕广能;徐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莱姆病血清学诊断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研制提供靶抗原。方法采用377型DNA自动测序仪对莱姆病螺旋体重组质粒pBX1的插入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分析。然后将重组质粒pBX1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①重组质粒pBX1插入片段大小为477bp,其核苷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的p83基因全序列相应区段相比较仅有一个碱基的变异,②成功绘制了该插入片段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谱;③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后获得了29kd的融合蛋白;④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能与莱姆病多价抗血清呈强阳性印迹反应。结论该研究成功地对莱姆病螺旋体83kd抗原蛋白特异性区段进行了基因重组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莱姆病血清学诊断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谢勇恩;鲍朗;胡昌华;李学敏;陈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用SF-36量表分析慢性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四川省某城乡用SF-36量表对438名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并按照ICD-9进行疾病分类,对不同系统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系统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在SF-36量表所测的不同领域均低于一般人群(≥40岁)。不同系统疾病患者在躯体活动功能、社会功能、活力和心理功能四个领域均有差别。影响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有精神疾患、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结论慢性病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不同系统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SF-36量表适用于评价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中,生命质量应作为健康评价指标。
作者:任晓晖;刘朝杰;李宁秀;邓颖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该医院近10年内有较细致随访资料的31例上皮性卵巢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表明,是否手术、化疗疗程数、肿瘤残留病灶大小、肿瘤组织学类型、转移部位以及分化程度均显著影响Ⅳ期卵巢癌的生存率(P<0.05)。②建立的COX模型发现,化疗疗程数达到8次和残留病灶≤2cm两因素能分别降低死亡风险概率0.28和0.72,而未行手术、远处淋巴结转移及肝脏转移会增加死亡风险概率,其相对风险度分别是手术者、无远处淋巴结转移者及无肝脏转移者的14.25倍、11.44倍和1.85倍。该模型预测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8±6.5月。结论应尽早采用彻底的缩瘤手术和积极、适宜的化疗等综合性治疗措施,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和提高生存率。
作者:高谨;郑艾;彭芝兰;曹泽毅;陈文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氨力农及抑肽酶对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全身炎症应答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瓣膜置换手术的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8)、抑肽酶组(B组,n=8)和氨力农加抑肽酶组 (C组,n=8)。A组患者不使用抑肽酶;B组患者于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300万单位;C组患者开胸前按1mg/kg静脉注射氨力农,然后以8μg/(kg*min)静脉泵入直到停机,并在转流前将抑肽酶300万单位加入预充液。分别于术前、停机、停机后1小时及术后1天抽取患者外周血,用IL-6 和 IL-8 ELISA试剂盒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L-6 和 IL-8 。结果体外循环术前,三组患者血浆中的IL-6和IL-8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体外循环术后,三组患者血浆中IL-6和IL-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1天虽仍高于术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机后1小时的IL-6水平,B组低于A组,C组低于B组,但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停机后的IL-8水平也低于A组同期水平,C组在此时间点和停机后1小时亦低于B组和 A组,但这些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氨力农和抑肽酶均有抗炎症的效应,但是仅在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或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氨力农,均难以完全抑制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促炎性细胞因子IL-6 和IL-8的释放。
作者:萧锡俊;庄翔;殷得福;陈永祥;曹舸;黄旭中;田子朴;石应康;罗朝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胎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Ⅱ(IGF-Ⅰ和IGF-Ⅱ)的变化,探讨IGFs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发生的关系。方法 21只SD孕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实验组(IUGR)12只。实验组于第14天行双侧子宫动、静脉钳夹20分钟以建立胎鼠IUGR模型。对照组仅行开腹和关腹术。比较两组胎鼠血清IGFs的浓度及体重、身长和肝、肺、脑及胎盘的重量。结果实验组血清IGF-Ⅰ、Ⅱ浓度分别为117.92±26.58ng/ml和233.19±33.35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4.43±70.65ng/ml和397.74±23.69ng/ml)(P均<0.01),其体重、身长及肝、肺、脑、胎盘组织的重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胎鼠血IGF-Ⅰ和IGF-Ⅱ水平的降低是IUGR发生的内在因素之一,IGFs在胎儿生长发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白波;姚裕家;李炜如;曾懿;杨凡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ii),是卵巢畸胎瘤的特殊类型,也是一种很少见的卵巢良性肿瘤,国内外报道不多。据Zakhem等[1]报道,该肿瘤占卵巢畸胎瘤的2.7%,恶变率为5%~37%。我院1980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11例,占同期561例卵巢畸胎瘤的1.96%。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兹结合文献,对本组病例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年龄为27~54岁,平均39岁,其中40岁以下者5例。该11例患者均已婚育。
作者:刘辉;彭芝兰;胡寒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嘌呤能P2Z受体介导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凋亡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方法在二价阳离子——1.0 mmol/L Mg2+、Zn2+、Ca2+、Sr2+、Co2+、Ba2+,不同浓度的EDTA 或EGTA,不同温度及在含150 mmol/L胆碱的介质中,将表达P2Z受体[P2Z(+)]的CLL 细胞分别同1.0 mmol/L 三磷酸腺苷(ATP)或0.1 mmol/L 苯甲酰苯甲酸ATP(BzATP)体外培养8小时,以DNA凝胶电泳、TdT法和流式细胞分析(FCA)检测上述条件下细胞凋亡的诱导或抑制效应。结果 Mg2+或Ca2+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促进ATP诱导P2Z(+)细胞凋亡,而EDTA 或EGTA却以相反的方式抑制P2Z(+)细胞凋亡的发生;1.0 mmol/L Zn2+可完全阻止ATP诱导P2Z(+)细胞凋亡所产生的DNA片段,但其它二价阳离子包括1.0 mmol/L Sr2+、Co2+、Ba2+却不影响ATP的诱导;胆碱作为磷脂酶D(PLD)的抑制剂,也可部分抑制P2Z(+)细胞凋亡产生的DNA片段;当温度低于10℃,可完全阻止ATP诱导P2Z(+)细胞凋亡产生DNA片段的发生。结论 P2Z受体介导CLL细胞凋亡可能与核酸内切酶,PLD的参与密切相关。
作者:彭黎明;张芹;江虹;Christopher J Bradely;James S Wiley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方法检测记录28例PCOS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MI),放免法测定血雌(E)、孕(P)、雄激素(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T4)、晨8时及下午4时皮质醇、空腹胰岛素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糖负荷后各时点胰岛素含量,用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葡萄糖。计算LH/FSH比值,3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胰/糖比(I/G),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血糖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28人中有16人(57.1%)同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其中一人有糖尿病。高胰岛素与非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BMI,血E、P、T,FSH、LH、PRL、T3、T4、晨8时及下午4时皮质醇等无差异。但高胰岛素血症组的LH/FSH比值为2.4±1.5,明显高于非高胰岛素血症组(1.2±0.6,P=0.0125)。其空腹胰岛素,OGTT糖负荷后各时点胰岛素,3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I/G,AUC及IRI亦均高于非高胰岛素血症组。而空腹及各时点的血糖水平与非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无差异。此外,高胰岛素血症组病人的空腹胰岛素水平、I/G与ISI呈负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及IRI呈正相关。结论 PCOS伴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许良智;谭世桥;杨式之;岳利民;张金虎;邱东生;孔雅玲;韩代文;胡蓉;邓力;李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和内皮素-1(ET-1)在肝硬化性心肌病(CCM)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免法分别检测肝纤维化大鼠心肌组织中的CGRP及ET-1分布情况。结果肝纤维化大鼠组(n=15)心脏组织中CGRP浓度(74.2130±10.3776pg/mg蛋白) 和ET-1浓度(1.4780±0.9235pg/mg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15,P<0.05);且肝纤维化程度越重,心肌组织中ET-1浓度增加越明显(P=0.004);而心脏组织中CGRP浓度并不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高(P=0.307)。结论心肌CGRP浓度升高可能系机体对ET-1及其他致病因子致心脏功能异常的一种保护/拮抗反应。在CCM的病理生理过程中,CGRP与ET-1这两种体液因素间的平衡紊乱可能具有重要的发病学意义。
作者:傅华;杨丽;刘小菁;胡宏德;强欧;黄明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腺苷、白介素(IL)-1、茶碱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表达A2a及A2b腺苷受体(A2aAR及A2bAR)mRNA的影响,探讨A2aAR及A2bAR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使用茶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1例正常人及哮喘患者PBMCs经Ficoll液分离,分对照组、腺苷组、腺苷+IL-1组及腺苷+茶碱4组,体外培养18小时,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图象分析半定量法检测A2aAR及A2bAR mRNA表达。结果正常人及哮喘患者各组PBMCs表达A2aAR mRNA无明显差异(P>0.05)。哮喘患者PBMCs A2bAR mRNA表达较正常人增加(P<0.01);腺苷、IL-1促进哮喘患者PBMCs表达A2bAR mRNA(P<0.05);茶碱对正常人及哮喘患者PBMCs表达A2bAR mRNA均有抑制作用(P<0.01)。腺苷及IL-1对哮喘患者PBMCs A2bAR mRNA表达的影响与血清TIgE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FEV1%呈负相关P<0.05)。结论哮喘患者PBMCs表达A2bAR mRNA增加,腺苷及IL-1促进其表达,且与患者机体过敏状态及气道阻塞程度相关,茶碱能抑制A2bAR mRNA表达;腺苷、IL-1及茶碱对PBMCs表达A2aAR mRNA无明显影响。
作者:周贤梅;王曾礼;林耀广;朱元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型高效有机磷农药水胺硫磷对人皮肤表皮细胞膜的影响。方法以体外浸泡式培养的人皮肤表皮细胞为生物材料,以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为指标,检测在不同染毒浓度条件下漏入培养基中的LDH活性,并同时检测培养基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培养基中LDH活性降低,与阳性及阴性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显著(P<0.05或P<0.01)。各组培养基中的ALP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胺硫磷对人皮肤表皮细胞无直接刺激损害,但对人皮肤表皮细胞中的LDH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提示水胺硫磷和其它大部分已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一样,可经完整的皮肤进入机体,在未发生皮肤损害时就可造成机体中毒,因此劳动防护十分重要。
作者:杨远和;周梅;张恒;毛玉民;郭美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获得成都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HVR-PCR基因型,比较HVR基因型与耐药谱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并初步探讨其在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中的作用。方法从成都地区四家三甲医院收集到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114株。其中86株MRSA、10株MRSE(Mcr S.epidemidis)、5株MSSE(Mcs S.epidemidis)、8株MRSH(Mcr S. haemolyticus)和5株MSSH(Mcs S. haemolyticus),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其MIC值,改良的碱裂解法提取DNA,应用PCR技术,扩增mec基因高变区(HVR区),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型。结果根据PCR产物片段大小,MRSA、MRSE和MRSH分别被分为4种、3种和2种基因型,其中有9株MRSE的PC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与MRSA相同。MRSA主要为A、D型,分别占52.32%和39.53%;B、C型为耐药,而D型对多种药物敏感。MRSE的Ⅰ型为高度多重耐药株,而Ⅲ型对多种抗生素敏感。MRSH的a型比b型耐药。结论 HVR-PCR法对于由MRSA引起的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快速、简单、可靠的分型法,且有利于抗菌药物的选用。这种方法能够部分比较MRSA菌株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cr CNSt)的mec决定因子,从而探讨其起源。
作者:廖日方;范昕建;吕晓菊;冯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格列齐特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四氧嘧啶造成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于造模后4周开始用格列齐特灌胃8周。比较给药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造模后的大鼠给予格列齐特后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格列齐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液流变学。
作者:姜成丽;李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