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红;陈悦;李勇;赵云凤;付强;杨体林
目的用灯光为光源研究药物在自然光照射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自制的光量累积仪,用脉冲计数法对自然光进行累积计量,研究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灯光及自然光照射下的含量变化规律;探讨不同光源对该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并预测该药物在室内自然光照射下的贮存期。结果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光照试验中的含量变化遵从零级动力学规律:C=C0-kEt;在无外包装条件下,室内自然光照射下的贮存期约为36天,与留样测得的结果35天基本一致。结论采用灯光照射实验可研究药物在自然光照射下的稳定性。
作者:林涛;李开兰;李成蓉;邱畅;詹先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胎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Ⅱ(IGF-Ⅰ和IGF-Ⅱ)的变化,探讨IGFs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发生的关系。方法 21只SD孕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实验组(IUGR)12只。实验组于第14天行双侧子宫动、静脉钳夹20分钟以建立胎鼠IUGR模型。对照组仅行开腹和关腹术。比较两组胎鼠血清IGFs的浓度及体重、身长和肝、肺、脑及胎盘的重量。结果实验组血清IGF-Ⅰ、Ⅱ浓度分别为117.92±26.58ng/ml和233.19±33.35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4.43±70.65ng/ml和397.74±23.69ng/ml)(P均<0.01),其体重、身长及肝、肺、脑、胎盘组织的重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胎鼠血IGF-Ⅰ和IGF-Ⅱ水平的降低是IUGR发生的内在因素之一,IGFs在胎儿生长发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白波;姚裕家;李炜如;曾懿;杨凡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内容摘要】目的探讨脑缺血后大脑皮质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NGF和BDNF的改变。结果 NGF、BDNF样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第3、5层的神经元。脑缺血1小时后,NGF、BDNF在皮质神经元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NGF、BDNF与脑缺血后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损伤修复有关。
作者:曾兢;王廷华;张晓;米兰兰;高礼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浆内皮素-1(ET-1)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肝脏贮备功能和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采用标准生物学方法即TGFβ1对水貂肺上皮细胞生长抑制的方法及放免法分别检测72例肝硬化患者及24例正常人血清TGFβ1及血浆ET-1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TGFβ1(11.77±1.32 ng/ml)及血浆ET-1(78.37±17.54 pg/m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T-1水平与肝功能及食道静脉曲张程度相关分析显示ET-1水平越高则肝脏贮备功能越差(r=0.94),食道静脉曲张程度越重(r=0.87);TGFβ1含量与肝脏贮备功能及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无关(r=0.11及0.03)。结论 TGFβ1和ET-1可能是参与肝硬化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神经肽。ET-1可作为反映肝硬化程度、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杨丽;刘小菁;傅华;强欧;黄明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激光焊接对烤瓷合金金瓷结合性能的影响。方法将10个激光焊接的CW-PA烤瓷合金试棒在焊缝熔区烤上瓷盘,做棒盘实验,测量金瓷结合强度,并做扫描电镜观察和X衍射能谱分析。另10个未焊接的CW-PA烤瓷合金试棒的棒盘实验作对照。结果焊接试件的金瓷结合强度为41.32±6.69 MPa, 接近未焊试件的金瓷结合强度(45.71±9.98 MPa,P>0.05)。金瓷界面微观形貌表明金瓷两相的紧密结合,熔区主要元素成份及比例基本没有改变。结论激光焊接不影响金瓷结合。
作者:黎红;陈悦;李勇;赵云凤;付强;杨体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腺苷、白介素(IL)-1、茶碱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表达A2a及A2b腺苷受体(A2aAR及A2bAR)mRNA的影响,探讨A2aAR及A2bAR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使用茶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1例正常人及哮喘患者PBMCs经Ficoll液分离,分对照组、腺苷组、腺苷+IL-1组及腺苷+茶碱4组,体外培养18小时,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图象分析半定量法检测A2aAR及A2bAR mRNA表达。结果正常人及哮喘患者各组PBMCs表达A2aAR mRNA无明显差异(P>0.05)。哮喘患者PBMCs A2bAR mRNA表达较正常人增加(P<0.01);腺苷、IL-1促进哮喘患者PBMCs表达A2bAR mRNA(P<0.05);茶碱对正常人及哮喘患者PBMCs表达A2bAR mRNA均有抑制作用(P<0.01)。腺苷及IL-1对哮喘患者PBMCs A2bAR mRNA表达的影响与血清TIgE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FEV1%呈负相关P<0.05)。结论哮喘患者PBMCs表达A2bAR mRNA增加,腺苷及IL-1促进其表达,且与患者机体过敏状态及气道阻塞程度相关,茶碱能抑制A2bAR mRNA表达;腺苷、IL-1及茶碱对PBMCs表达A2aAR mRNA无明显影响。
作者:周贤梅;王曾礼;林耀广;朱元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孕症诊治过程对妇女的性生活、心理及其婚姻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3~9月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并准备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进行有关性生活、心理及婚姻的调查。结果基础体温(BBT)检查使46.2%的不孕症夫妇性交频率下降,但对性生活的满意度无明显影响。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和腹腔镜检查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时,92.3%~93.2%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悲伤和震惊。精液检查结果正常,使78.9%的不孕妇女内疚。输卵管复通手术后2年仍不怀孕,将有56.6%的妇女可能做试管婴儿,38.9%的婚姻关系不稳定,10.5%的夫妇将离婚。结论 BBT检查对不孕症夫妇的性交频率有影响,HSG、腹腔镜检查结果异常和精液检查结果正常使大多数不孕妇女有不同程度的悲伤情绪。
作者:谭世桥;段秀蓉;唐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GI-Ⅱ型渗透陶瓷氧化铝坯体和烧结体的孔隙特征,分析其氧化铝多孔结构的形成机理和在渗透陶瓷增强补韧中的作用。方法用BI-XDC粒度分析仪分析氧化铝粉体粒度的质量组成,压汞法测试氧化铝坯体和1125℃烧结的氧化铝烧结体的开孔孔隙分布特征,扫描电镜观察氧化铝烧结前后的微观结构。结果氧化铝粉体细颗粒分布在0.09~0.1μm,0.2~0.5μm,粗颗粒主要分布在1.5~4.5μm,在质量上以粗颗粒为主。氧化铝坯体中孔隙在烧结后增大。坯体中孔隙半径集中在0.2531μm,烧结体中孔隙半径集中在0.3081μm;平均半径由0.0956μm变为0.1102μm。扫描电镜观察烧结后的氧化铝中的小颗粒相互部分融合,而大颗粒无此现象。结论氧化铝粒度组成有利于形成多孔可渗透氧化铝结构。这种多孔结构既是GI-Ⅱ型渗透陶瓷的形态骨架,也是力学骨架,是提高渗透陶瓷复合体力学性能的关键。
作者:王航;巢永烈;梁星;朱智敏;高卫民;廖运茂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女,48岁。因发现左侧阴道壁肿块,排便困难半年入院。查体:肿块位于阴道左后侧壁,10cm×10cm×6cm大,边界不清、质软、囊性。压迫直肠,肿块边缘达盆底。宫颈暴露不清,子宫后位、正常大,双侧附件正常。术中发现肿块呈灰红色,10cm×10cm×6cm大,边界不清。肉眼见:灰红色组织,无明显包膜、囊性。部分区域呈粘液样改变,囊内有灰黄色液性内容物、切面呈多房性。镜检发现:肿瘤细胞呈梭形,有的区域细胞较为纤细,无核分裂相,细胞间有广泛粘液性变区域,瘤细胞在肿瘤中呈弥散均匀分布,有较为丰富的血管。病理诊断:阴道侵袭性血管粘液瘤伴囊性变。 讨论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多发生在会阴和盆腔软组织。它的组织学特点为瘤细胞呈梭形或星形,基本无核分裂相。瘤细胞在肿瘤中均匀分布,血管为大而厚壁的血管。该肿瘤虽为良性但边界不清,侵袭性强,若局部切除,短期内即易复发,预后较差。应作较为广泛地切除。 由于预后和手术范围的不同,在鉴别诊断上主要应与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鉴别。它与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主要鉴别点是该瘤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界限清楚。组织学改变为肿瘤细胞呈梭形,肥胖梭形细胞或/和卵圆形上皮样细胞并有围绕血管的现象,肿瘤内的血管多数为小至中等大的薄壁血管,血管周围可有纤维化。间质为疏松的胶原纤维,可有粘液样变。常可见富于细胞区间有细胞稀疏区,并可见上皮样细胞排列成巢或索状。此瘤预后良好,切除后少有复发
作者:王靖华;杨光华;吴玉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和内皮素-1(ET-1)在肝硬化性心肌病(CCM)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免法分别检测肝纤维化大鼠心肌组织中的CGRP及ET-1分布情况。结果肝纤维化大鼠组(n=15)心脏组织中CGRP浓度(74.2130±10.3776pg/mg蛋白) 和ET-1浓度(1.4780±0.9235pg/mg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15,P<0.05);且肝纤维化程度越重,心肌组织中ET-1浓度增加越明显(P=0.004);而心脏组织中CGRP浓度并不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高(P=0.307)。结论心肌CGRP浓度升高可能系机体对ET-1及其他致病因子致心脏功能异常的一种保护/拮抗反应。在CCM的病理生理过程中,CGRP与ET-1这两种体液因素间的平衡紊乱可能具有重要的发病学意义。
作者:傅华;杨丽;刘小菁;胡宏德;强欧;黄明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枇杷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IR ,MS,1HNMR,13CNMR)。从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Lindl〕的花中经乙醇提取分离三萜皂甙元类成分。结果共获得4个三萜皂甙元类成分,并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Ⅰ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Ⅱ熊果酸(ursolic acid),Ⅲ2α,3α,19α-三羟基熊果-5,12-二烯-28-酸(2α,3α,19α-trihydroxyurs-5,12-dien-28-acid),Ⅳ2β,3β,23α-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2β,3β,23α-trihydroxyolean-12-en-28-acid)。结论化合物Ⅱ~Ⅳ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作者:成丽;刘燕;陈凌亚;罗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瘦素(l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人成骨细胞,并观察其形态及功能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浓度Leptin 条件下骨钙素浓度的变化,并用细胞总蛋白较正。结果体外培养的人成骨细胞大多呈长梭型,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骨钙素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培养液中加入β-甘油磷酸及L-抗坏血酸后钙茜素红染色阳性。在加入不同浓度Leptin后第1、2、3天,人成骨细胞增殖无显著变化。Leptin可刺激骨钙素分泌,呈浓度依赖性(P<0.05),但无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 L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无影响,但可刺激人成骨细胞功能。
作者:李双庆;赵红莉;魏松全;安振梅;谢秦;李晓佳;贾卫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方法检测记录28例PCOS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MI),放免法测定血雌(E)、孕(P)、雄激素(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T4)、晨8时及下午4时皮质醇、空腹胰岛素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糖负荷后各时点胰岛素含量,用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葡萄糖。计算LH/FSH比值,3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胰/糖比(I/G),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血糖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28人中有16人(57.1%)同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其中一人有糖尿病。高胰岛素与非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BMI,血E、P、T,FSH、LH、PRL、T3、T4、晨8时及下午4时皮质醇等无差异。但高胰岛素血症组的LH/FSH比值为2.4±1.5,明显高于非高胰岛素血症组(1.2±0.6,P=0.0125)。其空腹胰岛素,OGTT糖负荷后各时点胰岛素,3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I/G,AUC及IRI亦均高于非高胰岛素血症组。而空腹及各时点的血糖水平与非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无差异。此外,高胰岛素血症组病人的空腹胰岛素水平、I/G与ISI呈负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及IRI呈正相关。结论 PCOS伴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许良智;谭世桥;杨式之;岳利民;张金虎;邱东生;孔雅玲;韩代文;胡蓉;邓力;李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的闭经危险。方法前瞻性对比研究51例接受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生育期女性患者与22例接受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生育期女性患者的闭经发生率及其规律。结果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组闭经率19.6%,比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的闭经率明显增高(P=0.025);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组中,年龄大于30岁组比30岁及30岁以下组闭经率高(P=0.0018)。结论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生育期女性患者闭经率升高。年龄愈大,闭经的危险愈高。
作者:刘钢;陈永涛;王玲;左川;谢其冰;王忠明;林懋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胃结核病临床上罕见,我院自1990~2000年10年间共收治7例。由于胃结核缺乏特征性,临床上不易作出准确诊断,故术前易误诊。但可结合临床表现采取多种检查方法如钡餐、血沉、内镜及直视下活检,早期确定胃结核的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7例胃结核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中,男2例,女5例。年龄16~53岁,40岁以下者5例,占72%。患者病程2月至20年,一年以内者4例,占57%。多数患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幽门梗阻症状,个别患者明显消瘦。7例患者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胸片、钡餐)、胃镜检查见附表。
作者:赵颖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索机械应力刺激调节骨改建的机制,并探讨促进骨改建的适生理应力值。方法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样细胞施加一系列不同大小的流动剪切力,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衡量其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结果大鼠成骨样细胞受到流动剪切力后,细胞与流动方向一致的长轴被拉长,细胞沿流动方向排列。随着剪切力的增加,成骨样细胞的增殖指数(PI)不断增加,当剪切力为12dyn/cm2时,PI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剪切力的继续增加,PI值开始下降,当剪切力大于14dyn/cm2时,PI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结论机械应力对骨改建的调节作用与成骨细胞受到应力诱导产生的流动剪切力的刺激有关,低剪切力对细胞的增殖影响不大,中等大小的剪切力(12dyn/cm2)明显刺激细胞的增殖,高剪切力将抑制细胞的增殖。
作者:陈伟辉;乔鞠;罗颂椒;李声伟;田卫东;李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源性Rb基因对头颈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运用携带Rb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转染口腔鳞癌细胞株012,观察其体内和体外的抑癌效果。结果腺病毒表达载体可有效地将外源性Rb基因转染012细胞并使其表达。体内、体外抑瘤实验表明:导入Ad-Rb基因的肿瘤细胞,其细胞生长曲线明显受抑制,Ad-Rb基因治疗组裸鼠肿瘤生长为缓慢,与DL312和PBS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外源性Rb基因可有效地转染入口腔鳞癌细胞株,并抑制其生长。
作者:张晓晴;刘世喜;梁传余;杨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国人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分别对74例Ⅱb型高脂血症患者及230例血脂正常者的apoE基因型、空腹血脂及载脂蛋白AⅠ、AⅡ、B100、CⅡ、CⅢ、E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Ⅱb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载脂蛋白AⅡ、B100、CⅡ、CⅢ、E水平及TG/HDLC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apoE/apoCⅢ比值显著降低(P<0.05)。Ⅱb型高脂血症组与对照组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以E3/3和ε3高,Ⅱb型高脂血症组的ε2等位基因有增高的趋势,而ε4等位基因有降低的趋势(P>0.05)。携带ε2等位基因组血清TG、apoCⅡ、apoE水平及apoE/apoCⅢ比值较E3/3基因型组显著升高,而携带ε4等位基因组血清TC、nHDLC及apoE水平较E3/3基因型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ε2及ε4等位基因与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清TG、TC、nHDLC、apoCⅡ及apoE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张雪梅;白怀;刘秉文;范萍;张荣爵;徐燕华;姚佳;朱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国人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改变是否与apoCⅢ基因Sst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有关。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76例HTG患者及199例正常对照apoCⅢ基因SstⅠ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研究。血脂用酶法,血清apoAⅠ、AⅡ、B100、CⅡ、CⅢ及E用RID试剂盒测定。结果 HTG患者和正常对照组apoCⅢ基因均以S1等位基因为主,S2等位基因少见,其频率显著高于白种人(0.289 vs 0.06~0.16,P<0.05)。正常对照组和HTG组S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89和0.287,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apoCⅢ基因S2S2基因型者血脂、载脂蛋白水平与S1S1者无显著差异。结论未发现apoCⅢ基因Sst Ⅰ酶切位点的RFLP与中国人HTG有关联。
作者:刘瑞;黄明慧;白怀;刘宇;刘秉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乙醇对神经肌肉接头(NMJ)兴奋传递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的方法,在20只成年蟾蜍的坐骨神经-缝匠肌标本上研究乙醇对终板电位(EPP)和微小终板电位(MEPP)的影响。结果乙醇可引起EPP振幅改变,影响NMJ的兴奋传递,而且其影响具有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适当浓度的乙醇能明显地增加EPP振幅,促进 NMJ的兴奋传递。乙醇还可使MEPP的频率增加,但对MEPP的振幅无影响。结论初步确定乙醇促进NMJ兴奋传递的部位是在突触前,其机制是使突触前释放的递质的量子数增加。
作者:喻王;吕广能;徐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