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青;李艳;汪明;顾剑;胡慧霞;徐万洲;韦传东;吴泽刚
目的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急性肾损伤(AKI)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仁济医院肾脏科2009年1月起收治的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88例,表面健康对照人群41例.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肌酐(SCr)酶法检测,尿液测定NAG(U-NAG),尿液测定肌酐(Ucr),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仪器为日立7600-020生化分析仪.结果 Cystatin C,U-NAG活性与NAG/Ucr比值,在AKI早期就已经显著升高,以Scr升高50%为诊断界限,Cys 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1(95%CI:0.943~1.000),NAG/Ucr与mAlb/Uc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95%CI:0.629~0.821)和0.820(95%CI:0.739~0.901).结论 血清 Cystatin C,尿NAG活性与NAG/Ucr比值等,对AKI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并可以配合血Scr,BUN的测定,用于AKI的监测和治疗.
作者:王震炜;徐晓萍;徐磊;于嘉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操作过程规范图(Operational Process Specifications,简称OPSpecs)设计、评价保证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 以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结果计算偏倚(Bias),以近一年的室内质控CV为方法的不精密度,利用BIO-RAD公司的Unity Real Time软件制作OPSpecs图,计算、选择HBV,HCV检测项目的 TEa和室内质控规则.结果 采用两个水平的质控品,以1-3s,2-2s,R-4s,4-1s,10 Westguard多规则为质控规则,实验室50%~90%的分析质量保证水平的TEa是8.3%~20.5%.结论 目前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病毒检测的需求,在低水平的检测上,由于存在较大的变异系数,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不精密度.
作者:张军;张薇薇;方超平;李闻捷;沈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对Dimension RxL Ma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Dimension X Pan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检测系统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GP29-A文件的要求,对室间质评中不能提供能力验证的检测项目TBA分别在上述两检测系统上进行双份重复测定,样本n=20,分析浓度尽可能分布于检测项目的 整个检测范围内,计算各自检测结果的均值、均值的差值及允许差异值(D).结果 Dimension X Pand检测系统上TBA检测结果均落在Dimension RxL Max检测系统允许差异值(D)范围内.结论 Dimension RxL Max与Dimension X Pand两检测系统测定血清TBA的结果基本一致,临床检测过程中可任选一种检测系统进行TBA测定.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清蛋白(mAlb)比较,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tatin C)测定在2型糖尿病(DM)肾病早期诊断中的研究价值.方法 对120名健康人及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Ccr,Cysctatin C,β2-MG,尿mAlb测定结果进行平均值、相关性、敏感度比较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按Ccr水平分为DM1组(Ccr≥80 ml/min 1.73 m2,102例)、DM2组(80 ml/min 1.73 m2>Ccr≥50ml/min 1.73 m2,144例).结果 DM1组各指标平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ysctatin C与Ccr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0.550,-0.680,Cysctatin C与β2-MG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0.721,0.897,Cysctatin C与尿mAlb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0.676,0.852;各指标中血Cysctatin C测定为敏感(DM1组47.1%,DM2组81.2%).结论 血Cysctatin C测定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在常规Scr,Ccr检测的同时联合应用Cysctatin C检测可减低糖尿病肾病的漏诊率.
作者:王谈昀;李军民;曾宪飞;张树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西藏三个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驻军男性体检者血尿酸的变化.方法 选择来自海拔4 500 m(A组)、3 700 m(B组)、2 800 m(C组)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驻军男性健康体检人员71人、63人、66人,采用尿酸酶法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尿酸水平.结果 A组、B组、C组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驻军男性血尿酸分别为401.38±68.85 μmol/L,377.19±57.48 μmol/L,367.05±57.12 μmol/L,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F=2.632,P=0.074).A组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经t检验,与B组、C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AB=2.192,P<0.05;tAC=3.164,P<0.05).但是B组、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BC=1.005,P>0.05).A组、B组、C组血尿酸升高率分别为46.5%,27.0%,16.7%,A组和B组、C组之间血尿酸升高率有显著性差异(χ2AB=5.62,P<0.05;χ2AC=12.81,P<0.05).但是B组、C组之间血尿酸升高率无显著性差异(χ2BC=1.48,P>0.05).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4 000 m以上的高原地区,海拔因素所导致的血尿酸升高率及血尿酸水平均显著升高.这点在高原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应当引起重视.
作者:姜南艳;侯毅;江承建;杨光;黄淮霖;陈薇薇;央娜;张惠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胱抑素C (Cys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中老年人体检时诊断早期肾功能受损的价值.方法 测定483例有可能肾功能受损体检者(肾病相关组)和385例其他疾病体检者(非肾病相关组)的血清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β2-MG),并与212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肾病相关组体检者血清CysC,β2-M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而非肾病相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检可提高敏感度.结论 在中老年体检时测定血清CysC和β2-MG对于及时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具有极重要意义.
作者:陈芳华;饶万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年龄分布、菌株种类及药敏特性,为西安地区念珠菌性阴道炎预防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了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2006~2009年念珠菌阴道炎病人标本150例,进行年龄分布统计、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5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中20~50岁组占总数的63.3%,年龄<20岁组占总数的6.7 %,年龄>55岁组,占总数的30.0%;菌株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占88.0%,其它念珠菌占12.0%;药敏结果表明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及伊曲康唑的敏感率达到90%以上.结论 西安地区20~55岁女性阴道炎念珠菌检出率较高,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及伊曲康唑的敏感性高.
作者:王艳;朱静;郭振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进行自主研发的血清葡萄糖(Glu)生化诊断试剂自身的性能评价及研发试剂与进口优质Glu生化诊断试剂对血清Glu试验检测的可比性及偏倚评估,确认研发试剂是否符合临床要求,能否应用于临床.方法 自主研发血清Glu己糖激酶法生化诊断试剂自身的性能评价:做空白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检测.两种试剂的比对和偏倚评估,依据美国(CLSI)EP9-A文件标准[1],科学设计试验方案,以进口德国OLYMPUS(OLYMPUS)诊断试剂为对照组(X),国内中生北控生物科技公司(中生)诊断试剂为试验组(Y),在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 AU5421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Glu含量.标本选择高、中、低值Glu含量的临床患者血清共计100份,每天10份,每份标本正序、倒序各测定1次,记录测定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自主研发血清Glu生化诊断试剂空白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检测符合要求,X组试剂和Y组试剂对临床标本Glu的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方法内重复性检查,DX′i≤4DX′,DY′i≤4DY′、离群点检查Eij≤4E,Eij′≤4E′、线性回归r=0.999 8,系统误差的估计值及其置信区间 |(B)clow,(B)chigh|<允许误差,系统误差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结论 自主研发的Glu生化诊断试剂与公认的优质进口OLYMPUS生化诊断试剂两者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自主研发Glu生化诊断试剂自身性能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李雪梅;王惠萱;王蕴峰;刘玲;王珂;贾雄飞;滕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红细胞脆性试验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血液分析、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步对2009年6月17日~7月24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3个县的0~7岁儿童2 635例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结果 MCV,MCH,RDW及红细胞脆性试验单项检测在儿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中,各单项试验在筛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除MCV灵敏度达97.7%、阴性预测值达97.9%外,其余指标则灵敏度不高.与单项检测比较显示,平行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系列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特异度和正确率.结论 应用MCV,MCH,RDW-CV试验进行两两联合检测是筛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较合理的方法.
作者:姚莉琴;浦剑;邹团标;张艳;刘锦桃;赵钟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肿瘤标志物CA199,CEA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胰腺癌患者、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CA199,CEA含量,分析并比较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意义,通过ROC曲线评价CA199,CEA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与良性胰腺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胰腺癌组血清CA199,CE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CA199+CEA,CA199,CE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80,0.68.结论 通过ROC曲线评价CA199,CEA联合检测对胰腺肿瘤诊断有显著意义.
作者:陈红梅;居会祥;孙明忠;肖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菌血症对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非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菌血症患者血培养当日(1,3)-β-D-葡聚糖结果.结果 27例非IFI的菌血症患者中8例(29.63%)为G试验阳性,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菌血症患者中4例G试验阳性(33.33%,4/12),均为葡萄球菌属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菌血症患者中4例(26.67%,4/15)G试验阳性,其中2例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人,1例为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感染病人.金黄色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铜绿假单胞菌、霍氏肠杆菌感染可引起(1,3)-β-D-葡聚糖检测阳性.结论 葡萄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与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有交叉反应,可能会引起G试验假阳性.
作者:胡毓安;黄梅;王卫萍;范明;王颖;尤金炜;何伟;邵海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完整的、实用的、有效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病理改变过程中血清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只,常规饲养,实验组15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5次耳缘静脉注射4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联合诱导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兔动物模型,以空腹血糖≥11.0 mmol/ L作为造模成功的标准.观察糖尿病兔血清中血糖(FBG)、血脂(TG、TC)、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INS)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在饲养过程中,TG,INS,CRP水平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t为2.61,3.11,3.46,均P<0.05).首次注射STZ后2~7 d FBG,INS,CRP升高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3.14,P<0.01;t=3.21,P<0.05;t=3.63,P<0.01),平均FBG≥16.0 mmol/L,无动物死亡,成模率80%.结论 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小剂量多次注射STZ可建立稳定的兔2型糖尿病模型,方法简便易行,死亡率低、成模率较高,可作为研究2型糖尿病的理想动物模型.
作者:万莉;王旻晋;杨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尿素(UREA)增高(7.14~8.0 mmol/L,>8.0 mmol/L)住院患者及体检对象血清肌酐(CRE)及胱抑素C(CysC)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87例随机住院患者(其中UREA7.14~8.0 mmol/L 20例,UREA>8.0 mmol/L 62例,UREA<7.14 mmol/L但CRE>106 μmol/L者5例)及40例体检对象(UREA<7.14 mmol/L正常健康对照20例,UREA7.14~8.0 mmol/L轻度增高体检对象20例)同时测定其血清肌酐(酶法,Roche)及胱抑素C(免疫散射比浊法,Dade behring)水平.结果 62例UREA>8.0 mmol/L而CRE正常者CysC超上限率为56%,5例血清CRE高于参考值上限而UREA正常者其CysC超上限率为100%,CysC超过参考值上限者其CRE的超上限率为54%,且CysC水平与血清UREA及CRE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64与0.74;同时,UREA轻度增高(7.14~8.0 mmol/L)20例体检对象仅1例血清CRE增高,而CysC增高则有5例;UREA轻度增高(7.14~8.0 mmol/L)20例随机住院患者有2例血清CRE增高且同时有CysC升高,而CysC增高则有10例.结论 在临床评估肾小球滤过率方面,血清CysC水平较血清UREA及CRE敏感、特异,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UREA增高特别是轻度增高而CRE正常者不完全由肾外因素引起而多数存在有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应该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作者:吕礼应;张敏;刘万利;杨九华;杨百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白色念珠菌变异后菌落及菌体形态的变化特征.方法 用唑类抗真菌药物对白色念珠菌标准菌进行实验室诱导得到不同的变异株;不同培养环境下获得白色念珠菌自发变异株.从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临床念珠菌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培养的念珠菌变异株.将以上变异株进行培养,革兰染色,镜下观察菌体形态.结果 氟康唑诱导变异株菌落呈黏液状,革兰染色为阳性长杆状;伊曲康唑诱导的变异株菌落呈水滴状,革兰染色为阴性球杆状;酮康唑诱导的变异株菌落呈灰白色,革兰染色为阳性葡萄状;白色念珠菌自发变异株和临床分离念珠菌变异株菌落多产红色、黄色等色素形态为革兰阳性球菌状、革兰阴性杆状,也可呈白色毛绒状、淡粉色粉末样菌落,革兰染色为阳性念珠菌.结论 常用抗真菌药物、生长微环境改变、体内某些因素极易诱发念珠菌发生变异,变异后念珠菌无论菌落和菌体可发生类细菌样改变,因此,容易造成实验室在诊断念珠菌感染时的误诊和漏诊.
作者:苍金荣;王华;任健康;苏宝凤;张利侠;归巧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北京妇产医院临床感染患者分离的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基因ermB的分布特点.方法 测定肠球菌的抗生素敏感性及采用PCR法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结果 50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39株(78%),屎肠球菌11株(22%);红霉素耐药率为88%(44株/50株).在44株红霉素耐药肠球菌中,ermB基因总的携带率为84.09%(37株/44株).结论 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红霉素耐药的肠球菌主要耐药基因为ermB基因.
作者:刘晶;翟燕红;赵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脓毒症(sepsis)是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前兆,是当前危重病医学面临的棘手问题,由其导致的脓毒症性休克仍然是ICU中的主要死亡原因.尽管目前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学数据,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约有75万人发生脓毒症休克,病死率达50%以上[1].因此早期识别、诊断脓毒性休克,并及时进行充分、恰当的治疗是减少死亡、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李小平;殷俊;朱卫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日本Sysmex XT-1800i,Sysmex XS-800i和瑞士Mythic-2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同一份标本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以Sysmex XT-1800i为目标检测系统(对比方法),并对其进行精密度、准确度评价.以Sysmex XS-800i和Mythic-22为实验检测系统(实验方法).以门诊和部分住院患者新鲜全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对WBC及分类、RBC,HGB,HCT和PLT计算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WBC,RBC,HGB,HCT和PLT的可比性.结果 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WBC,RBC,HGB,HCT和PLT精密度在允许范围内,质控项目中除Sysmex XS-800i RBC高值外,其余项目在不同检测系统上的测定结果均具有可比性.非质控项目白细胞分类只有嗜碱性粒细胞相关性差,分别为r=0.349和r=0.427.结论 对该室内不同血细胞检测系统定期进行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分析,以及时发现系统误差,并进行校准,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准确的可比性报告.
作者:高峰;张宏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甲型H1N1流感患者白细胞分类的变化分析,并与健康人群比较,探讨白细胞分类在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或筛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PCR核酸检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采静脉血用sysmex XE-21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做白细胞分类,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甲型H1N1流感患者白细胞分类与正常人群相比较,其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及嗜碱性粒细胞(BASO)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淋巴细胞(LYMPH)、单核细胞(MONO)和嗜酸性粒细胞(EO)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白细胞分类中单核细胞比例和计数的增高对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或筛检的参考指标.
作者:郑彦;杜伟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应用MP快速培养检测法对西安地区2007年5 59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检测.结果 1047例MP检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8.70%.各年龄组患儿MP阳性检出率基本相同,不同季节MP阳性检出率不同.结论 MP为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各年龄组儿童普遍易感,第四季度MP感染率较高.
作者:焦西英;钱新宏;宋琳;成胜权;罗建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55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相关细胞因子IL-17和IL-6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期选取2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HSP患儿外周血Th17/CD4+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91±0.78)% vs(0.52±0.24)%,(P<0.01)];HSP患儿血浆IL-17和IL-6的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IL-17:(47.4±17.6)pg/ml vs (15.6±11.2) pg/ml;IL-6:(273.8±42.4)pg/ml vs(228.7±37.4)pg/ml,(P<0.01)].患儿血浆IL-17和IL-6的水平呈正相关(r=0.762,P<0.01).结论 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和IL-6水平升高,提示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HSP的发病及其炎性反应过程.
作者:孟凡茹;李玮;杨静慈;王秀丽;庞晓璐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