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莹
目的 探讨新近入院骨折患者手术前血浆D-二聚体指标的检测对提示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性评估.方法 收集2011年9月~2012年4月新近入院骨折患者1 268例,将其设为观察组,按照骨折创伤程度将其分成三组,A组:肢体单处闭合性骨折(654例);B组:肢体单处开放性骨折(316例);C组:肢体2处或2处以上骨折伴血管损伤或脏器损伤或下肢大骨折创伤(298例),以同期10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D-D)指标,同时收集观察组中进一步做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的骨折患者339例,发现深静脉血栓(DVT)组12例,无DVT组327例,所有数据均用SPSS Statistic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D-D指标水平(2.68±2.53)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27士0.2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35,P<0.01),其中骨折A组D-D(0.31±0.17)mg/L无明显变化(t=1.564,P>0.05),骨折B组D-D(0.89±0.36)mg/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8,P<0.05),而骨折C组D-D(6.64±2.33)mg/L明显升高(t=9.336,P<0.01);不同骨折组间比较:D-D指标差异也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18.047,P<0.01);与未并发DVT骨折组D-D(3.23±2.45)mg/L相比,并发DVT骨折组D-D(8.92±5.61)mg/L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92,P<0.01).结论 骨折创伤较严重的患者较易并发DVT,其手术前血浆D-D指标的检测对提示并发DVT有很好的评估与预防指导作用.
作者:孙永锋;高全成;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国黑龙江大庆和新疆阿勒泰HBV感染者的乙肝病毒基因型的分布规律.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地HBV感染者的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大庆地区296例(男198例,女98例),年龄4~76岁;阿勒泰地区267例,其中汉族145例(男96例,女49例),年龄2~86岁,哈萨克族122例(男76例,女46例),年龄3~78岁.结果 大庆地区汉族乙肝病毒基因型C型比例占87.8%,B型占6.8%,D型占0.7%;阿勒泰地区汉族乙肝病毒基因型C型占53.1%,B型占37.2%,D型占4.1%;哈萨克族乙肝病毒基因型C型占37.7%,B型占21.3%,D型占35.2%;大庆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型与阿勒泰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有明显的地域和民族特征,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规律研究,在流行病学上,是不同基因型致病性或毒力强弱情况、与抗病毒疗效关系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玉梅;徐志峰;刘然;汪峻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病历摘要1.1 患者 男,68岁.主诉:全身肌肉酸痛,间断发热5年,加重3天.以风湿性多肌痛于2011年3月1日14:40收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科.1.2 既往史 2006年5月开始发热,体温40℃,双侧肩胛周围肌肉疼痛,颈部、背部、双侧胸肋部疼痛,下肢肌肉酸痛给与糖皮质激素后退热,疼痛减轻.检查:类风湿因子阴性、红细胞沉降率>50 mm/h.3天后受凉,发热,咳嗽,疼痛复发.间断发热,咳白色黏痰、口干苦、纳差、睡眠差.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无过敏史.
作者:陈永德;朝浩鹏;唐新宁;郭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环保脱蜡液替代二甲苯作透明脱蜡剂在肝肾标本病理制片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取解放军第309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肝、肾穿刺标本,经固定、水洗、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制成病理切片,其中二甲苯均用环保脱蜡液替代,进行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sson三色染色,观察染色结果,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用环保脱蜡液替代二甲苯作透明脱蜡剂,切片过程顺利,组织无变脆、变硬现象;染色后,背景清晰、颜色鲜明,易于观察.结论 环保脱蜡液可替代二甲苯在肝肾标本病理制片中发挥作用,值得在病理诊断科室及基础研究科室推广.
作者:马锡慧;石炳毅;韩永;肖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对国产金标斑点法定量读数仪奥普U2检测C反应蛋白的性能进行系统的评价.方法 按照NCCLS1999年发布的EP系列文件要求对奥普U2检测C-反应蛋白项目的准确度、批内、批间精密度、功能灵敏度、稳定性、线性范围和干扰进行全面的评价.结果 全血标本奥普U2与Quikread的相关性为r=0.990,血浆标本奥普U2与德灵BNⅡ及Quikread的相关性分别为r=0.978及0.985;全血高、低浓度批内精密度为6.2%和6.3%,批间精密度为5.1%和7.6%,血浆高、低浓度批内精密度为5.50%和10.8%,批间精密度为2.5%和1.1%;功能灵敏度为7 mg/L;仪器使用新生产和有效期末的工作液检测CRP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检测范围在7~133 mg/L时线性回归方程Y=1.010 8X-1.636 4,r=0.998 7;脂血(三酰甘油高达21.5 mmol/L)、胆红素(TBIL高达242.6 μmol/L)、类风湿因子(RF高达2 980 IU/L)的标本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 奥普U2金标斑点法定量检测CRP除功能灵敏度应修正为7 mg/L外,不仅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试剂稳定性、线性范围等性能参数与其说明书中基本一致,而且与同类进口检测系统的性能无显著差异,完全适用于快速检测及床边检验(POCT).
作者:权文强;戴燕;万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HBsAg和HIV抗体的检测分别在HBV感染和HIV感染的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HBsAg和HIV抗体主要通过血清免疫学方法检测,其中ELISA法检测HBsAg或HIV抗体的假阳性病例时有报道,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假阳性病例较为少见.该文即报道了一例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透析患者血清HBsAg假阳性伴HIV抗体可疑的病例,并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吴卫;许少侠;黄媛;郭野;司永珍;杨卓;谢田;王巧凤;崔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孵育时间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三种方法检测血清中丙肝抗体(抗-HCV)的临床运用.方法 分别用两种ELISA和CMIA测定门诊和住院患者抗-HCV样本1 281例.不一致的用PCR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定量检测.结果 1 281例样本ELISA A 18例阳性,阳性率为1.41%;ELISA B 20例阳性,阳性率为1.56%;CMIA 31例阳性,阳性率为2.42%.两种ELISA分别与CMIA阳性率比较x2分别为8.47,6.67;P值分别为0.003 6,0.009 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ELISA法阳性率比较x2为0.50,P=0.479 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ELISA与CMIA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用PCR测HCV-RNA,结果除1例CMIA为阳性HCV-RNA-PCR为阴性外,其余CMIA与HCV-RNA-PCR定量结果一致.结论 CMIA优于ELISA灵敏、特异度高、结果准确,CMIA更适合于丙型肝炎的临床筛查应用;ELISA B比ELISA A灵敏.
作者:廖冰洁;周迎春;谢在春;梁淑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验证由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试剂盒及其校准品、质控品及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仪组成的检测系统检测FDP,D-D的分析性能.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系列文件(EP5-A2,EP15-A2,EP6-A2,EP7-A2,C28-A2)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用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生产的FDP和D-D试剂盒应用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仪上检测FDP和D-D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干扰试验和参考范围等性能进行验证,并与试剂说明书提供的质量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F-DP的不精密度(CV)低水平为4.6%,高水平为2.69%;D-D的批内不精密度(CV)低水平为4.82%,高水平为3.5%.检测限:F-DP的检测限为0.75 mg/L,D-D的检测限为0.35 mg/L,均小于说明书提供的检测限,符合要求.F-DP的线性方程为:Y=0.997X+0.3(P<0.05),检测范围为:0.75~176.00 mg/L,D-D的线性方程为:Y=1.01X-0.2(P<0.05,检测范围为:0.35~92.00 mg/L).准确度:方法学比较:FDP:Y=0.997 X+ 1.20 mg/L,r=0.998;D-D:Y=1.02X+1.02 mg/L,r=0.990;F-DP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7.4%,比例系统误差为2.6%;D-D的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4%,比例系统误差为0.4%.干扰试验:当样品中的结合胆红素≤0.2 g/L、血红蛋白≤3.0 g/L时没有观察到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乳糜≥300,对F-DP的检测结果有正干扰.参考范围区间:20个个体的F-DP,D-D的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在厂商的生物参考区间范围内.结论 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生产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试剂盒应用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仪上,主要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作者:谭同均;龙琴;彭宇生;何玉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ELISA技术的智能化信息监控,实现ELISA技术的高效与准确.方法 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对检测流程的节点监控,以及实验室信息系统与全自动酶免仪之间的双向通讯,实现ELISA技术的智能化信息监控.结果 ELISA技术的智能化信息监控实现了从样本的前处理、仪器加样、仪器的孵育与洗涤、酶标仪读数、结果的读取、结果的审核、样本的后管理等环节的ELISA技术全流程信息监控.结论 ELISA技术的智能化信息监控既保证了检测的准确、高效、规范,同时减轻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者:向波;陈涛;肖洪广;林卫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粪便常规检查由于自动化水平低,加上受到标本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误差大.加速其自动化进程,提高检验人员素质,正确收集好标本,开展全面的质量管理,能有效保证粪便常规检验质量.
作者:朱自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延安地区2008~2010年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及分布情况,为避免梅毒经血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tar全自动加样系统,AW1自动洗板机,th-340酶标仪,对2008~2010年在延安地区无偿献血者50 047例进行梅毒抗体筛查与复检.结果 2008年阳性率1.26%,2009年阳性率1.37%,2010年阳性率1.49%(x2=3.39,P>0.05);男性阳性率1.29%,女性阳性率1.52%(x2=2.43,P>0.05),年龄分布以18岁~20岁年龄段阳性检出率低(0.71%),其他年龄段阳性检出率在1.15%~1.75%之间.结论 2008~2010年延安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别感染无显著差异,年龄分布以18岁~20岁年龄段阳性检出率低.
作者:孙小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移民城市深圳地区满族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深圳地区满族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情况,并与汉族人群ABO血型分布情况相比较.结果 调查发现在深圳地区无偿自愿献血人群中发现有0.29%(168/57 601)的献血人是满族献血人,ABO血型分布以0型常见,ABO血型分布依序为O> B> A> AB,与以往资料比较x2<3.84,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移民城市深圳地区满族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仍保持其自身的遗传特征.
作者:曾健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佳临界值.方法 收集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风湿科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214例、体检中心正常人293例、其它疾病患者70例,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170测定其抗CCP抗体含量,建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佳临界值.结果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佳临界值为10.095 U/ml,敏感度为86.5%,特异度为95.2%;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结论 当临界值为10.095 U/ml时,抗CCP抗体对RA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冰;钟树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与C肽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 分析77例妊娠糖尿病( GDM)孕妇、和66例糖耐量正常(NGT)孕妇的胰岛素抵抗状况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采用相关C肽水平值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公式Homa-islet(CP-DM)=0.27×空腹C肽/(空腹血糖-3.5),Homa-IR (CP)=1.5+空腹血糖×空腹C肽/2800来评价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状况.结果 GDM组的C肽水平值和Homa-IR(CP)结果明显高于NGT组结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let (CP)略低于G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同正常糖耐量孕妇相比C肽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但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无统计学差异;C肽水平目前还无法完全评价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状况.
作者:吴正林;何涛君;侯学荣;钟小强;陈晓燕;陆学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脑出血昏迷病人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sponse protein,hs-CRP)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脑出血昏迷病人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脑出血清醒病人62例为对照组,共122例.病例选择须在入院时无感染发生,发病24 h内入院,住院时间在3周以上者.122例病人分别在入院当天、3~5天、7~9天、21天后行hs-CRP、体温、血常规、胸部CT、痰细菌培养等检查.检查结果处理,组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昏迷组60例7~9天hs-CRP浓度全部增高,且发生肺部感染;清醒组62例7~9天中4例hs-CRP增高,且发生肺部感染.昏迷组在7~9天hs-CRP浓度明显高于清醒组(38.02±12.6 mg/Lvs 0.75±0.58 mg/L),经统计学t检验,二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昏迷组在7~9天肺部感染例数明显高于清醒组,经x2检验二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两组发生肺部感染的64例病人hs-CRP全部增高.结论 脑出血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率远高于清醒病人,昏迷病人hs-CRP增高与肺部感染有关.hs-CRP是诊断脑出血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主要指标之一.
作者:白利芬;赵开胜;刘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估计陕西省2011年男男性行为者、吸毒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三类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情况.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对陕西省2011年4~7月内15个哨点所监测到的800例男男性行为者、2 400例吸毒者和2 800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HIV-1抗体筛查和确证,再应用BED HIV-1捕获酶联免疫测定法(BED HIV-1 capture enzyme immunoassay,BED-CEIA)检测出其中的新发感染样品,从而估算其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 陕西省2011年男男性行为者、吸毒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1新发感染率分别为4.42%(2.19%~6.66%),0和0.39%(0.05%~0.73%).结论 陕西省男男性行为者HIV-1新发感染率较高,吸毒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1新发感染率相对比较低.
作者:任强;邢爱华;常文辉;邹扬帆;付钰淋;张梦妍;李华;庄贵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同治疗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建立不同治疗剂量的免疫抑制剂SD大鼠模型,按公式将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 (Cyclosporin A,CsA)、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和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的首剂治疗剂量换算成大鼠的治疗剂量,分别用25mg/kg/天,0.8mg/kg/天和2mg/kg/天胃饲作为药物干预组,生理盐水胃饲作为对照组,每组8只,胃饲8周.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生长发育及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前各组大鼠体重无差异.建模8周后,环孢素A组大鼠明显消瘦、纳差、易激惹、毛发稀疏.对照组、环孢素A (CsA)组、他克莫司组(FK506)和雷帕霉素组(Rapa)大鼠体重分别为339.62±11.97 g,296.50±22.69 g,335.30±17.51 g及342.56±15.29 g;体重增长值分别为158.75±15.68,112.24±20.16,154.78±-11.32 g及160.91±13.51 g.环孢素A(CsA)组大鼠体重增长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克莫司(FK506)组及雷帕霉素(Rapa)组大鼠体重增长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CsA)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较明显;他克莫司(FK506)及雷帕霉素(Rapa)对大鼠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
作者:陈林强;何绿茵;徐邦牢;仉智;林华欣;李淼沅;陈业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容易感染布鲁氏菌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多汗、骨关节和肌肉疼痛、乏力、头痛,主要体征急性期为充血性皮疹,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黄疸,慢性为骨关节系统损害[2].本院在2011年诊断6例布鲁氏菌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娟;卢兰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该文介绍应用PDCA循环的管理办法,把提高基层医院痰培养的质量作为PDCA循环的目标,从影响痰培养质量的因素出发,制定对策,重点抓操作前质量控制、重视直接涂片、操作中质量控制、药敏试验的标准化以及报告的规范化,经过认真实施,使微生物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痰培养的数量和阳性率提高了.PDCA循环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应用广泛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作者:肖新利;何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全国各区域不同年龄段及性别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的差异性,揭示各区域不同性别及年龄间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通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通过文献检索收集的19篇“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关系”的学术研究论文中不同区域血红蛋白正常估值(对全国100多单位及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测定的大样本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方法研究,发现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并可根据地理因素推断出不同区域血红蛋白正常估值)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各年龄段不同性别血红蛋白正常估算值的差异性.结果 儿童期以前各区域男女间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无显著差异(P>0.05),儿童期以后男女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个地区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不能互用.结论 全国各区域不同年龄段男女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有差异且不可通用.
作者:朱建民;孙杨;胡亚红;杨江存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