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妇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与C肽的关系研究

吴正林;何涛君;侯学荣;钟小强;陈晓燕;陆学东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 胰岛β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 C肽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与C肽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 分析77例妊娠糖尿病( GDM)孕妇、和66例糖耐量正常(NGT)孕妇的胰岛素抵抗状况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采用相关C肽水平值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公式Homa-islet(CP-DM)=0.27×空腹C肽/(空腹血糖-3.5),Homa-IR (CP)=1.5+空腹血糖×空腹C肽/2800来评价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状况.结果 GDM组的C肽水平值和Homa-IR(CP)结果明显高于NGT组结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let (CP)略低于G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同正常糖耐量孕妇相比C肽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但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无统计学差异;C肽水平目前还无法完全评价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状况.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速自动化进程提高粪便检验的质量水平

    粪便常规检查由于自动化水平低,加上受到标本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误差大.加速其自动化进程,提高检验人员素质,正确收集好标本,开展全面的质量管理,能有效保证粪便常规检验质量.

    作者:朱自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治疗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治疗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建立不同治疗剂量的免疫抑制剂SD大鼠模型,按公式将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 (Cyclosporin A,CsA)、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和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的首剂治疗剂量换算成大鼠的治疗剂量,分别用25mg/kg/天,0.8mg/kg/天和2mg/kg/天胃饲作为药物干预组,生理盐水胃饲作为对照组,每组8只,胃饲8周.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生长发育及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前各组大鼠体重无差异.建模8周后,环孢素A组大鼠明显消瘦、纳差、易激惹、毛发稀疏.对照组、环孢素A (CsA)组、他克莫司组(FK506)和雷帕霉素组(Rapa)大鼠体重分别为339.62±11.97 g,296.50±22.69 g,335.30±17.51 g及342.56±15.29 g;体重增长值分别为158.75±15.68,112.24±20.16,154.78±-11.32 g及160.91±13.51 g.环孢素A(CsA)组大鼠体重增长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克莫司(FK506)组及雷帕霉素(Rapa)组大鼠体重增长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CsA)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较明显;他克莫司(FK506)及雷帕霉素(Rapa)对大鼠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

    作者:陈林强;何绿茵;徐邦牢;仉智;林华欣;李淼沅;陈业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国黑龙江大庆与新疆阿勒泰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中国黑龙江大庆和新疆阿勒泰HBV感染者的乙肝病毒基因型的分布规律.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地HBV感染者的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大庆地区296例(男198例,女98例),年龄4~76岁;阿勒泰地区267例,其中汉族145例(男96例,女49例),年龄2~86岁,哈萨克族122例(男76例,女46例),年龄3~78岁.结果 大庆地区汉族乙肝病毒基因型C型比例占87.8%,B型占6.8%,D型占0.7%;阿勒泰地区汉族乙肝病毒基因型C型占53.1%,B型占37.2%,D型占4.1%;哈萨克族乙肝病毒基因型C型占37.7%,B型占21.3%,D型占35.2%;大庆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型与阿勒泰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有明显的地域和民族特征,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规律研究,在流行病学上,是不同基因型致病性或毒力强弱情况、与抗病毒疗效关系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玉梅;徐志峰;刘然;汪峻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分析

    目的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变化的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与免疫功能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11年1月~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均符合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制定的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1],共计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8.1岁.对照组:健康儿童共计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7.6岁.过敏性紫癜组性别、年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改变明显,CD3十CD4+ (Th)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为2.91,P<0.01;CD3+CD4+ (Th)/CD3+CD8+ (Ts)比值降低,与对照组相比,t值为2.80,P<0.01;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为2.76,P<0.01;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补体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检测免疫功能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作者:程小丽;陈葳;杨玉琮;周萍;胡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国女性婴儿血红蛋白参考值与其地理因素

    目的 为制定中国女性婴儿血红蛋白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了中国40个单位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测定的3 771例女性婴儿血红蛋白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地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发现女性婴儿血红蛋白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F=8.54).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Y)=163.3+0.006 483 X1-0.935 0X3 +0.016 94X5±19.8.结论 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回归方程估算这个地区的血红蛋白参考值.依据血红蛋白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南区、华北区、东北区六个区.

    作者:葛淼;谷琳琳;刘清;刘磊;王坤鑫;贾茗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佳临界值

    目的 探讨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佳临界值.方法 收集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风湿科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214例、体检中心正常人293例、其它疾病患者70例,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170测定其抗CCP抗体含量,建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佳临界值.结果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佳临界值为10.095 U/ml,敏感度为86.5%,特异度为95.2%;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结论 当临界值为10.095 U/ml时,抗CCP抗体对RA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冰;钟树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例布鲁氏菌病分析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容易感染布鲁氏菌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多汗、骨关节和肌肉疼痛、乏力、头痛,主要体征急性期为充血性皮疹,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黄疸,慢性为骨关节系统损害[2].本院在2011年诊断6例布鲁氏菌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娟;卢兰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清前清蛋白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肺结核治疗过程中的肝功能多项指标的检测来探讨肺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后早期肝功能损害的敏感性诊断指标.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20例,分为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在用药前和用药后两周采集患者静脉血液.测定两组患者的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碱酯酶(CHE),并对其浓度值进行了比较.结果 肺结核患者治疗两周后血清中PA的浓度已开始明显降低,AST和ALT的浓度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各项指标治疗两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两周后血清PA异常率显著高于ALT和AST的异常率,其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清蛋白可作为结核病患者治疗后,早期肝损害的敏感性诊断指标,可作为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检测的常规指标.

    作者:李静;王兴宁;郭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HBV-DNA含量与母婴宫内传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脐血血清中HBV-DNA含量以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 新生儿脐带血的HBV-DNA阳性率为18.5%(17/92),高于脐带血HBsAg的阳性率5.4% (5/92)(P<0.01);血清HBeAg阳性孕妇其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为41.2% (14/34),高于HBeAg阴性孕妇组的阳性率5.2% (3/58)(P<0.01);且胎儿宫内感染率随母亲血清HBV-DNA含量的增加而升高,HBV-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率呈正相关(x2=9.439,R=0.46,P<0.01).结论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新生儿脐带血HBV-DNA是监测乙型肝炎发生宫内传播的较敏感指标;孕妇血清HBV-DNA高含量是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唐芳玫;宁日平;李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徐州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HP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徐州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基因多态性.方法 2010年期间对徐州地区100名无血缘关系的汉族成年人进行HPA1~17基因及新等位基因Caba+分型研究.根据HPA基因分型试剂盒的要求,调整DNA模板浓度;根据人类生长激素基因(HGH)的保守片段设计内参引物进行PCR-SSP,在包含引物混合液的96孔反应板中,按照相同的循环条件扩增PCR产物;用x2检验比较基因分布期望值与观察值,以验证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结果 在徐州地区汉族人群的HPA1~17系统中,呈多态性分布的等位基因是HPA1a,HPA2a,HPA3a,HPA4a,HPA5a,HPA6a和HPA15a,其频率分别为0.995 0,0.935 0,0.590 0,0.9950,0.980 0,0.975 0和0.575 0,HPA7~14,16~17及新等位基因Caba+呈单线性分布.结论 徐州地区汉族人群HPA的基因有地区特点,人类血小板抗原HPA的基因具有民族多态性.

    作者:胡金萍;毕星秀;孟宪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IgA抗β2-GPI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目的 检测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血清IgA抗β2-GPI水平,探讨IgA抗β2-GPI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将2011年1月~11月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免疫中心就诊的102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按发生自然流产的时间分为早期流产组(孕周<12w)57例,晚期流产组(孕周≥12w)45例,另将36例已生育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gA抗β2-GPI水平.结果 早期流产组IgA抗β2-GPI阳性21例,阳性率36.8%;晚期流产组IgA抗β2-GPI阳性16例,阳性率35.6%,对照组IgA抗β2-GPI阳性3例,阳性率8.3%.与对照组比较,早期流产组、晚期流产组IgA抗β2-GPI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流产组与晚期流产组IgA抗β2-GPI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A抗β2-GPI抗体可能与反复自然流产有关,IgA抗β2-GPI抗体可作为RSA免疫因素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董雪梅;柳肃芬;赵翠生;林晓娟;杜晓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酶法测定血清肌酐参考值范围的建立及验证

    目的 探讨建立酶法肌酐的实验室参考值的新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514例健康体检者及182例肾病患者血清肌酐值,依据不同方案计算肌酐正常参考区间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 酶法肌酐检测结果总体呈正态分布.按健康对照组x-±2s所得肌酐检测参考区间为男性51~~109μmol/L和女性39~95μ mol/L,按室内质控结果修订参考区间为男性50~107 μmol/L和女性39.2~89 μmol/L,两种方案所得参考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0.67,P>0.05),但均与试剂说明书给予的正常参考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3.69,2.05,P<0.05);男性与女性肌酐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按试剂说明书参考区间统计,实验室的假阳性率高,为14.2%.结论 试剂厂家参考值不适用于该实验室,实验室可以根据室内定值质控情况修正厂家参考区间,同时分别建立该实验室的男性与女性肌酐正常参考值范围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颖;马永能;蒋中才;刘慧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环保脱蜡液替代二甲苯在肝肾标本病理制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环保脱蜡液替代二甲苯作透明脱蜡剂在肝肾标本病理制片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取解放军第309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肝、肾穿刺标本,经固定、水洗、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制成病理切片,其中二甲苯均用环保脱蜡液替代,进行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sson三色染色,观察染色结果,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用环保脱蜡液替代二甲苯作透明脱蜡剂,切片过程顺利,组织无变脆、变硬现象;染色后,背景清晰、颜色鲜明,易于观察.结论 环保脱蜡液可替代二甲苯在肝肾标本病理制片中发挥作用,值得在病理诊断科室及基础研究科室推广.

    作者:马锡慧;石炳毅;韩永;肖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BNP,hs-CRP和cTnⅠ水平在呼吸困难患者中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BNP,hs-CRP和cTnⅠ联合检测在呼吸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02月~2011年06月期间ICU病房呼吸困难患者140例(分为两组:心源性84例,肺源性56例),两组患者均符合ICU入住标准,均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其中Ⅱ级49例、Ⅲ级60例、Ⅳ级31例.排除气胸、肺源性心肌病、宫壁瘤等.采用免疫荧光法、微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对血BNP,cTnⅠ和hs-CRP水平进行检测,通过血气分析、心脏B超、X线胸片、心电监护和心功能分级等资料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并与健康对照组50例比较分析.结果 血BNP,hs-CRP和cTnⅠ水平在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中均高于对照组(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三项水平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且心功能越差,其浓度越高(P<0.01),且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测定血BNP,hs-CRP和cTnⅠ水平用于早期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可以作为诊断或排除呼吸困难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机理和恶化程度,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谈昀;曾宪飞;李军民;王小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临床输血反应统计与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性质,以指导临床正确处理输血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8年6月~2011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十字会医院46 561例临床输血病例,以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为准进行统计.结果 统计显示,输血不良反应41例,占总例数的0.09%.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为主.输血不良反应随着年度用血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4例,18例,8例,1例.由悬浮红细胞和血浆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27例,14例.按症状体征分过敏反应38例,发热反应3例.结论 发生的输血反应中,非溶血性过敏和发热反应是主要类型.

    作者:姚锁良;王露;蒋文艳;刘桂娥;丁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湖北省临床化学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开展临床化学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工作,了解湖北省临床化学常规项目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为检验结果的互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收集2007~2010年湖北省临床化学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的数据,从参加实验室的构成比、回报率;比对项目的不合格率、实验室间的离散度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共组织20次比对活动,参加实验室数分别为40,113,142和170个;平均回报率为78.9%,15个项目的全省数据平均变异系数在5%以内,93%的实验室SDI和CVI值满足要求.结论 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评价活动,可以督促实验室规范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工作,为室间质评提供有益的补充,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水平,能为实验室间结果的互认提供技术平台.

    作者:潘莉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妇女治疗后复诊间隔时间选择

    目的 为研究FQ PCR技术在妇女UU感染疗效监测中的应用,确定合适的治疗后复诊间隔时间.方法 FQPCR方法用于定量检测2002年~2010年间生殖中心647例不育症妇女宫颈分泌物中UU DNA,并对UU DNA阳性患者治疗1~3个疗程转阴率与治疗后复诊间隔时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治疗后9~15天复查转阴率(386/421,91.69%)高于治疗后≤8天(26/32,81.25%)(x2=3.94,P=0.047)和治疗后≥16天(164/194,84.54%)(x2=7.18,P=0.007 4)复诊者.转阴率与复诊间隔时间正相关(r=0.347,P=7.9E-0.5).结论 适复诊间隔时间为两个疗程后(9~15天).

    作者:欧阳耀灵;皮洁;彭长华;卢亚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胸腔积液中AFU和Tch联合检测在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中α-L-岩藻糖苷酶(AFU)、胆固醇(Tch)在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生化比色法检测临床上36例胸腔积液中AFU,Tch活性的变化.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AFU及Tch分别为(172.55±90.38) μmol/(L·h)和(1.66±0.91)mmol/L;良性胸腔积液AFU及Tch分别为(102.01±56.52)μmol/(L·h)和(0.71±0.61)mmol/L.恶性胸腔积液组AFU活性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3.534);恶性胸腔积液组Tch活性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3.199).以AFU 119.5 μmol/(L·h),Tch 1.1 mmol/L为界值测定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23%,75.02%和气72.12%,86.19%.两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8.62%和90.02%.结论 胸腔积液中AFU和Tch的活性测定有助于恶性胸腔积液和非结核良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李峰;魏群;陈恳;张莉娜;朱郁飞;许可银;张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011年安康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安康市临床输血管理现状,规范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方法 2011年9月按照统一的检查表和评分标准对安康市27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工作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阅资料、抽查输血病历等方式对每个单位进行量化打分.综合评分标准: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之间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结果 27家医疗机构中,被评为良好的14家,占51.85%,合格的5家,占18.52%,不合格8家,占29.63%.结论 大多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符合要求,少数医院主要是部分中医院和妇幼院的输血基础设施配置不足,输血环节管理及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缺陷和不安全隐患,亟待完善和规范.

    作者:王会英;李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分析

    目的 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为准确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86例MDS患者作为MDS组;同时,选择同时段内做过相同检查的50例骨髓象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上和骨髓增生减低这两项指标外,其余指标MDS组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形态学诊断仍然是MDS诊断的基础;在形态学检查中,病态造血是MDS诊断的关键.在诊断MDS众多的指标中,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增大和外周血出现病态造血为有效;结合临床表现,这两项指标可作为基层医院MDS诊断的初筛指标.

    作者:杨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