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春利;刘小玲;曹团平;赵婵媛;闻苗苗;尤国栋;王锐;刘媛;赵薇
目的 探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红细胞(RBC)相关参数水平,为临床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 ietin,rHuEPO)治疗慢性呼吸衰竭贫血检测提供理论数据.方法 收集25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EPO水平和RBC相关参数水平,并将其与2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以直线相关分析EPO水平和RBC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慢性呼吸衰竭贫血患者血清中EPO水平为99.70±28.90 mIU/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1.5±5.26 mIU/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67,P<0.01).两组Hb,H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52,2.23,均P<0.01),R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患者的血清EPO水平与RBC,Hb,HCT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 呼吸衰竭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可反应性增高,但个体间有差异,应根据各种检测数据制定治疗方案,动态检测血清EPO水平,对呼吸衰竭贫血的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吴凤琪;靳宝英;刘震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 DW)结果,探讨RDW对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肺癌患者211例,根据2009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肺癌分期标准分为Ⅰ~Ⅳ期,按照RDW水平分为高RDW组和低RDW组,另选211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Beckman-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RDW,分析各组患者的RDW结果,并统计三年后的死亡率.结果 肺癌患者的RDW(16.2%±2.8%)明显高于对照组(11.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5,P<0.05);Ⅲ期,Ⅳ期肺癌患者的RDW(14.7%±1.5%,16.5%±1.6%)显著高于Ⅰ期,Ⅱ期(12.4%±1.9%,12.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20~12.938,P<0.05);高RDW组死亡率(56.36%)明显高于低RDW组(34.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16,P<0.05).结论 RDW水平与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翟海军;朱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1q/TNF相关蛋白3(C1q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protein 3,CTRP3),C1q/TNF相关蛋白9(C1q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protein 9,CTRP9)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atherosclerosis,AS)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成人新发T2DM患者196例,入选T2DM组,并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将其分为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71例)和单纯糖尿病组(非AS组,125例),另外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IP),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TRP3及CTRP9.结果 ①T2DM组血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TRP3(0.67±0.34 ng/ml vs 0.99±0.32 ng/ml),CTRP9(9.04±3.11 ng/ml vs12.11±2.89 ng/ml),HDL-C(1.48±0.27 mmol/L vs 1.23±0.57 mmol/L),FBG(4.62±0.53 mmol/L vs 9.41±2.61mmol/L),2hPBG(5.90±0.80 mmol/L vs 11.55±3.20 mmol/L),HBA1c(4.86±0.45 mmol/L vs 8.79±2.14 mmol/L),LDL-C(2.48±0.36 mmol/L vs 3.58±0.89 mmol/L),TC(3.64±1.10 mmol/L vs 5.77±0.97 mmol/L),TG(1.23±0.34mmol/Lvs 1.71±0.7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13.069~5.88,P值均<0.01).②AS组与非AS组比较CTRP3(0.67±0.34 ng/ml vs 0.99±0.32 ng/ml),CTRP9(9.04±3.11 ng/ml vs 12.11±2.89 ng/ml),年龄(55.82±8.80岁vs 62.49±6.54岁)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x2=0.036~7.345,P值均<0.01),两组血清TC(5.61±0.90mmol/Lvs 6.05±1.02 mmol/L),LDL-C(3.44±0.80 mmol/Lvs 3.83±1.01 mmol/L)差异亦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083~-2.197,P值均<0.05).③相关性研究:CTRP3与WC(r=-0.932),DBP(r=-0.932),FBG(r=-0.856),TG(r=-0.728),TC(r=-0.920)呈负相关(P值均<0.01),CTRP9和年龄(r=-0.958)呈负相关(P值均<0.01),与HDL-C(r=0.860)呈正相关(P<0.01).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WC,DBP,FBG是CTRP3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年龄,HDL-C是CTRP9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结论 CTRP3,CTRP9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
作者:王丹;王养维;李辉;李晓华;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肺间质纤维化并发肺气肿(CPFE)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吸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0例CPFE患者作为A组,选取4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作为B组,选取40例肺气肿作为C组.对三组患者的病程、吸烟情况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气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对三组患者的血清TGF-β1,VEGF和IGF-Ⅰ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B组患者的痛程和吸烟比例均显著低于A组和C组,C组患者的吸烟年限、平均每日吸烟量和PaCO2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A组患者的PaO2显著高于B组和C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4.056~7.638,x2=6.084,15.221,P<0.05);C组患者的血清TGF-β1,VEGF和IGF-Ⅰ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548~6.392,P<0.05);A组吸烟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不吸烟患者(t=6.138,P<0.05),A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与吸烟年限(r=-0.615)、平均每日吸烟量(r=-0.536)呈负相关关系(P<0.05),B组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与平均每日吸烟量(r=6.375,P<0.05)呈正相关关系,C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与吸烟年限(r=-0.592)、平均每日吸烟量(r=-0.556)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CPFE患者的肺间质纤维化病变与血清TGF-β1,VEGF和IGF-Ⅰ水平的上升有关,而血清VEGF水平的降低则与患者的吸烟年限和吸烟量具有相关性,可能参与了肺气肿的发病过程.
作者:齐冰;孙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Numb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正常宫颈组织、56例宫颈癌组织和1 7例原位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umb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构建siRNA表达载体下调宫颈癌HeLa细胞株中内源性Numb基因表达,MTT实验检测下调Numb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umb在宫颈癌及原位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69.6%和60%,(x2=30.259,P<0.05).siRNA干扰宫颈癌HeLa细胞,干扰后Numb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灰度值分别为:0.51±0.04和0.56±0.05)较对照组(灰度值分别为:0.78±0.06和0.75±0.05)明显下降(t=4.2,P<0.05).MTT实验显示,干扰Numb基因后HeLa细胞培养第1,3,5和7天时,增殖活力(吸光度值分别为:0.211±0.061,0.235±0.013,0.438±0.051和0.773±0.032)较对照组(吸光度值分别为:0.225±0.047,0.300±0.026,0.549±0.039和1.023±0.041)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P<0.05).结论 Numb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Numb在宫颈癌中可能通过促进癌细胞的增殖而促进宫颈癌的进展.
作者:田英;王双勇;赵雅;兰雅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临床实验室常用的三种检测梅毒血清抗体方法的结果,为其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期间70 829例住院、门诊及体检人群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采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血清试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TP-CMIA)初筛,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验证,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测定阳性血清抗体滴度.结果 TP-CMIA初筛阳性1 522例(阳性率为2.15%),TPPA阳性1 401例(阳性率为1.98%),其中男性704例(50.25%),女性697例(49.75%),男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P=0.031);男女阳性检出高发年龄段也呈明显差别,男性以61~70岁年龄组多,女性以41~50岁年龄组多.RPR检测抗体阳性541例,其中男性为270例,女性为271例,效价>1∶8为80例(14.79%),<1∶8为461例(85.21%),RPR阳性感染患者高发年龄段为61~70岁96例(1 7.74%),其次是71~80岁91例(16.82%),低年龄段为1~10岁3例(0.55%).结论 梅毒血清抗体阳性检出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阳性检出高发年龄集中在60~70岁段,并且男女阳性检出高发年龄段有所不同.应根据梅毒检出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梅毒血清学检测需要多种方法结合,减少误诊和漏诊.
作者:吴晓康;张妮;尹佳锋;任建文;卢洁;李妙羡;王香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室采用微阵列技术(Microarrays)进行诊断性测试,不同类型的微阵列以及它们在临床实验室中的运用突飞猛进.微阵列技术是目前较为新颖的一项技术,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的检测、鉴定、基因分型以及耐药性的确定.该文以建立微阵列检测的一般要求为起始,按照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的顺序进行具体说明;同时描述微阵列技术分析性能的验证和确认;提出关于微阵列技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考虑;并讨论数据分析和解释部分所需的方法和参数.
作者:张诗诗;章晓燕;王薇;王治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的五种非线性校准方法的差异与特征,并确定其合适校准曲线.方法 分别采用对数函数(Logit-log3P,Logit-log4P,Logit-log5P)、样条函数(Spline)及多元折线函数(Line-Graph)五种校准方法对mALB进行校准,同时检测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5个批号的室问质评物质,记录相关校准参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测量偏倚分析.结果 五种校准方法的测量偏倚与平均秩次由小到大排序分别为Line-Graph(9.6%,7.5),Logit-log5P(12.0%,9.5),Spline(11.7%,11.8),Logit-log4P(13.2%,15.4),Logit-log3P(18.8%,20.8);五种校准方法测量偏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08,P<0.05).结论 多元折线函数(Line-Graph)校准方法测量偏倚与平均秩次小,为mALB的合适的校准曲线.
作者:张杰良;邓文成;梁映亮;徐宁;莫和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鲍曼不动杆菌拓扑异构酶ⅣC亚基(Pa rC)的变异与其耐氟喹诺酮类(FQNL)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耐喹诺酮鲍曼不动杆菌30株及敏感株10株,测定其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低抑菌浓度(MIC),并对此30株菌ParC的基因(parC)进行PCR扩增和DNA序列的分析比较.结果 在4株高度耐FQNL(MIC≥128 mg/L)和1株低度耐FQNL(MIC=64 mg/L)菌中存在ParC的变异,同FQNL耐药性相关的变异有丝氨酸Ser87(TCG)→Leu(TTG).结论 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可表现为ParC基因87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当鲍曼不动杆菌合并有ParC的变异时,其耐药性往往会增强.
作者:杨茁;刘凌华;张利侠;孙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固有免疫应答是抵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启动后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等发挥作用,6~8周后,适应性免疫应答才被检测到.经过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的效应细胞如CD4+和CD8+T细胞、调节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产生效应分子如抗体和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虽然有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机制,大多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仍不能清除病毒,会发展为慢性持续性感染.该文就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方平;张平安;牛志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评价大面积烧伤患者体内凝血状态中的作用.方法 对6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组)进行TEG的测定,了解其凝血功能情况,并与5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TEG相比较.结果 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组)TEG均表现为高凝图像,R值(4.01±0.79 min),K值(0.90±0.15 min),Angle值(77.58±2.75°),MA值(73.89±5.64 mm)及CI值(4.21±0.90),与对照组R值(4.66±0.92min),K值(1.45±0.48min)相比较,治疗组R,K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Angle值(68.63±5.74°),MA值(62.33±6.31 mm)及CI值(1.79±0.74)相比较,治疗组明显变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体内存在病理性高凝状态,应用TEG动态观察大面积烧伤患者凝血状态,对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荆晶;胡兴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分离出来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各类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探讨这些基因的分布特点,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2月期间医院内分离的200株鲍曼不动杆菌,低抑菌浓度(MIC)法测定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法检测A类β-内酰胺酶基因SHV,GES,TEM;B类β-内酰胺酶基因VIM,IMP;C类β-内酰胺酶基因AmpC和D类β-内酰胺酶基因OXA-51,OXA-23,OXA-24,OXA-58在菌株中的分布.结果 2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116株为多重耐药株,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70%;其中52株携带TEM,携带率为26.0%,1 35株携带SHV,携带率为67.0%,7株检出GES,携带率为3.5%;170株携带VIM-1,携带率为85.0%,12株检出IMP-1,携带率为6.0%;150株携带AmpC,携带率为75.0%;190株携带OXA-51,携带率为95.0%,165株携带OXA-23,携带率为82.5%,2株携带OXA-58,携带率为1.0%,所有菌株未检出OXA-24.结论 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是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之一,携带率高的基因为OXA-51,OXA-23,AmpC,VIM-1和SHV,携带率均超过60%,说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是A,B,C,D四类β-内酰胺酶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余清;罗君;蒋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源性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α(ERα)水平与中老年男性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中日友好医院2012年心内科住院确诊的中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98例,同时募集体检中心2012年9月~12月自愿加入实验研究的中老年男性健康体检者7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中6种内源性性激素水平,包括总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成素(FSH)、孕酮(PROG)及泌乳素(PRL),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雌激素受体α(ERα)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E2水平低于对照组(84.71±34.31 pmol/L vs 67.44±30.56 pmol/L,t=2.626,P=0.02),其余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ERα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5.4%±9.3% vs 21.8%±10.4%,t=1.65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2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OR=0.91,95%CI 0.84~0.99,P=0.032).E2与ERα阳性率之间呈正相关,而年龄与ER阳性率呈负相关.结论 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减低与中老年男性人群冠心痛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王国镇;芦宏凯;韩呈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筛查抗核抗体(ANA)与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抗核抗体谱(ANAs)特异性抗体结果不一致性,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与线性免疫印迹法对871份血清标本进行抗核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可分为自身免疫病组(AID)和非AID组,并分析结果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结果 IIF法与LIA法检测抗核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1.01%和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4,P<0.01),IIF法阳性者中以均质型(34.4%),颗粒型(33.9%)和胞质颗粒型(1 7.5%)多见.LIA法中阳性抗体出现较多的是抗SSA,抗Ro-52等.ANA和ANAs在自身AID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是96.4%和73.2%,显著高于非AID患者(13.1%和8.1%);ANA和ANAs在AID组和非AID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间接免疫荧光法是良好的筛查试验,ANA核型与ANAs相结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临床诊断中,IIF筛查ANA应与LIA检测ANAs同时进行,以避免单一方法检测导致AID患者的漏诊.
作者:陈宇翔;赵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发同时检测多种BCR-ABL融合基因类型的试剂并建立相对应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同时进行临床标本检测.方法 检索GeneBank等生物信息数据库,获得BCR-ABL基因可能的融合亚型,对亚型之间的序列进行比对并设计BCR-ABL融合基因特异性引物,从而应用质粒建立新的荧光定量体系.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1月1日~11月31日住院部确诊为初发白血病患者30例,其中慢性髓细胞白血病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5例,另同时收集体检中心健康对照20例.应用新建立体系、商品试剂盒及直接测序法进行BCR-ABL融合基因的检测.结果 新建荧光定量PCR体系准确度验证结果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100%;特异性验证结果各干扰项检测均为阴性;可检测11种融合基因类型.对BCR-ABL融合基因亚型e13a2,e14a2和e1a2的检测新方法阳性符合率为100%(10/10),阴性符合率为100%(5/5).对稀有融合基因亚型e19a2检测新方法检测阳性率100%(2/2),商品试剂盒检测阳性率为0%(0/2).新方法与直接测序法相比阳性符合率为100%(16/16),阴性符合率为100%(14/14).结论 以研发的BCR-ABL融合基因检测试剂而建立的荧光定量方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与测序结果符合率为100%,是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付朝泓;李艳;童永清;陈占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以研究Hp感染与T2DM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DA)的相关性,以及并发LEDA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确诊为T2DM患者180例(DM组),男性115例,女性65例,年龄58.64±10.98岁,其中无LEDA 96例、轻中度46例、重度38例.全部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另选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感染Hp,将T2DM组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测定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腰围(WC)及体重指数(BMI)进行比较.并对临床因素和生化指标与T2DM伴LEDA之间的相关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T2DM组患者Hp感染率为62.22%(112/180),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8.89%(44/90),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14.189,P<0.05).Hp阳性和Hp阴性患者之间的WC,BMI,HbA1c,FBG,LDL-C,HDL-C,TC,TG及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39~1.522,P值均>0.05),但Hp阳性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1,P<0.05).Hp感染在T2DM无下肢血管病变是46.88%(45/96),伴轻中度下肢血管病变是71.74%(33/46),重度是89.47%(34/38),表明病变越重,Hp感染率越高,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397,P值<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p感染和病程、吸烟、高血压及LDL-C均是T2DM发生LEDA的重要危险因素(OR=1.089~22.787,P值均<0.01).结论 T2DM比健康人群更容易感染Hp,Hp感染和病程、吸烟、高血压及LDL-C均是T2DM发生LEDA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晓华;王养维;李晓燕;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全血五元素(铜、锌、钙、镁、铁)室内质量控制的精密度现状,并与目前所确定的生物学变异(此处作为室内质量控制精密度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基于Web方式的室问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软件系统,收集2014年参加全国全血五元素检验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为2014年2月份的452家实验室,包括当月的和累积的室内质量控制变异系数,所使用的方法、仪器等信息,其他室内质量控制相关信息等.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生物学变异导出佳、适当和低允许不精密度的评价标准,计算这5个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变异系数的通过率.全血五元素铜、锌、钙、镁、铁的生物学变异,适当、低和佳标准分别为铜2.50%,3.68%和1.23%;锌4.70%,6.98%和2.33%;钙1.00%,1.43%和0.48%;铗1.80%,2.70%和0.90%;铁13.30%,19.88%和6.63%.结果 377~382家实验室有效的上报了批号1的室内质控数据,96家实验室上报了批号2.达到适当质量规范的变异系数比例范围:批号1(2014年2月),1.85%(钙)~95.5%(铁);批号2(2014年2月),3.13%(钙)~96.88%(铁);批号1(累积),2.82%(钙)~96.06%(铁);批号2(累积),1.10%(钙)~98.90%(铁).各批号内不同质量规范的各检验项目间不精密度的通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目前有A,B,C三个检测系统,除铜当月不精密度适当和低标准,锌当月和累积不精密度的适当和低标准,钙累积不精密度低标准和铁累积不精密度佳标准外,其余项目和标准各检测系统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当月和累积的室内质控数据的变异系数的监测,并将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计算的变异系数与相关要求进行比较,可以评价该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水平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对于全血五元素项目来说,除了铁外,目前使用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来评价不精密度水平还是过于严格了.
作者:钟堃;王薇;何法霖;王治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采用流式微球术(FMA),胶体金斑点免疫渗滤法(DIGFA)与ELISA法检测HIV抗体三种试验之关系,为提高艾滋病检测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FMA,DIGFA与ELISA法检测HIV抗体阳性血清标本98例和86例HIV抗体阴性标本.结果 FMA与ELISA的K一致性检验,k值=0.911 2,P<0.01,提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极强的一致性.FMA与DIGFA的K一致性检验,k值=0.903 2,P<0.01,提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极强的一致性.故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极强的一致性.FMA法检测阳性率为100%,而DIGFA检测阳性率是94%.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95%.结论 三种试验方法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没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乔军;刘俊娜;王春娟;张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sST2)水平变化,分析其与B型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探讨sST2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已确诊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216例,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Ⅰ级组62例、心功能Ⅱ级组58例、心功能Ⅲ级组54例和心功能Ⅳ级组42例;并收集胸部X线片、心脏彩超和心功能正常的80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sST2浓度和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浆BNP水平;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心功能Ⅰ~Ⅳ级组血清sST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心功能Ⅰ~Ⅳ级组之间,心功能Ⅱ级组高于心功能Ⅰ级组(P<0.05),心功能Ⅲ,Ⅳ级组均显著高于心功能Ⅰ,Ⅱ级组(P<0.001),而心功能Ⅳ级组虽然与心功能Ⅲ级组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功能Ⅰ~Ⅳ级组血浆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并且随着心功能分级递增而逐渐升高,四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相关性分析,sST2与BNP呈正相关(r=0.453,P<0.01);根据心力衰竭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sST2为0.812,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71%;BNP为0.913,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79%;两者联合诊断心力衰竭价值升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83%.结论 血清sST2与血浆BNP呈正相关,可作为心力衰竭诊断的新的生化指标.sST2联合BNP检测可提高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作者:闫福堂;苏宝凤;詹颉;张华;袁军;党小军;郑霄;奚逢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检验是临床医学和实验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性学科,临床标本的形态学检查可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依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形态学数字标本库主要涉及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等课程内容.通过标本库的建立,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也可节约实验教学标本片的消耗成本,同时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作者:孙宝清;李琴;许子华;毕晓郁;任立平;董会霞;魏秋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