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3根治术在右半结肠癌中的价值

许正文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 D3根治术, D2根治术
摘要:目的:分析D3根治术在右半结肠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7.4~2003.7年间的右半结肠癌175例分别采用D3和D2两种术式临床疗效.结果:采用D3术式较D2术式其预后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D3根治术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有重要意义,应作为标准的根治方式.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分析(附103例报告)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的280例乳腺癌术后发生103例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血4例,皮瓣下积液58例,皮瓣坏死30例,上肢淋巴水肿11例.结论:合理的术式选择及正确术中术后的处理可降低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非;梅伟;鲁瑞林;胡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盂结石的探讨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盂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例肾盂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式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术后复查出现大小不等上尿路残余结石,分别予经皮肾镜碎石,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体外振波碎石治疗后复查无残余结石.结论:肾盂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形态及位置严格掌握适应症.

    作者:欧阳波;何秉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放射性131碘治疗124例甲亢性心脏病临床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131碘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对124例甲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31碘治疗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亢患者中甲心病发生率为8.6%,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40~60岁年龄段较高;甲亢病程越长甲心病发生率越高;甲心病131碘治疗的治愈率为87.9%;甲心病心律失常类型较多,以房颤为多见;131碘治疗后,各种心律失常复律百分率均大于80%.结论:甲亢患者并发甲心病的发病率与甲亢病程成正相关.早期正确诊断甲心病,可明显提高甲心病的疗效.131碘治疗是目前甲心病的佳治疗方法.

    作者:徐晓辉;徐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胸微创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并发症研究

    目的:总结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治疗术后并发症监护治疗的经验.方法:6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脏病患者均采用经由胸小切口,直视超声引导下置入Cardiacure-TM封堵器.结果:全组患者无死亡,5例1次封堵成功,1例术后2h发现封堵伞脱落,立即给予2次开胸封堵.1例术后出现频发室性多源早搏,伴短阵室速.1例由术前的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转成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术后有少到中量胸腔积液.结论:虽然微创封堵术手术创伤小,但术后监护有其特殊性,ICU医师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春玲;黄晓波;张小勤;王艺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医院设备物资管理与医院发展相结合的探索

    本文通过对华西医院近十年设备物资管理的经验进行总结,证明从组织构架变革、服务资源的整合、学科发展为中心的设备论证、设备物资规模化,系列化的引进、设备采购和维修保养的有机结合,跨学科医学中心的设备管理模式的建立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保障了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既保证设备物资的安全性、有效性,又达到了医院的节约化经营.

    作者:程述森;石应康;张伟;何琼;代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D3根治术在右半结肠癌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D3根治术在右半结肠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7.4~2003.7年间的右半结肠癌175例分别采用D3和D2两种术式临床疗效.结果:采用D3术式较D2术式其预后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D3根治术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有重要意义,应作为标准的根治方式.

    作者:许正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ΔNp63、Ki-67在膀胱移行上皮癌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ΔNp63和Ki-67在膀胱移行上皮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TCCB)中的免疫组化表达及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病理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06~2007年间56例TCCB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病理切片用SP免疫组化行ΔNp63和Ki-67检测,将结果与病理分级、分期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ΔNp63和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P<0.05).ΔNp63和Ki-67在低分化、浸润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浅表性癌组织,在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Np63和Ki-67在复发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初发病例(P<0.05).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对ΔNp63和Ki-67在TCCB中的表达进行比较,ΔNp63与Ki-67呈正相关,rs'为0.316,且P<0.05.结论:ΔNp63和Ki-67与膀胱癌的临床病理分级和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随膀胱癌分化程度的降低和浸润程度的增加而增强.ΔNp63和Ki-67在TCCB的进展中可能有相互协同作用,ΔNp63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发挥促癌作用,联合检测ΔNp63和Ki-67可以作为判断TCCB的预后的肿瘤标记物.

    作者:伍季;苟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及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的影响及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迁移的影响.方法:MCF-7细胞培养贴壁之后,加入EGCG处理,2d后收集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p38MAPK)的表达;同样处理后收集活细胞,用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的存活;取对数生长期的MDA-MB-231细胞,分至6孔板培养,使用EGCG处理后,采用细胞划线法探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结果:使用EGCG处理乳腺癌细胞后,phospho-p38MAPK的表达降低,EGCG处理乳腺癌细胞4d后其增殖率降低50%,迁移活性降低.结论:EGCG处理乳腺癌细胞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以及迁移,这与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

    作者:刘东波;汪冉冉;罗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我国平均住院日管理的历史回顾

    本文通过对我国卫生法规和文献复习的基础上,对我国平均住院日管理问题进行历史回顾,阐述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目的和意义,并以此证实在我国实施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重要性.

    作者:杨天桂;石应康;杨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中P27及Cyclin D3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L)中P27及Cyclin D3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20例SPTL标本中P27及Cyclin D3的表达.结果:P27及Cyclin D3在SPTL均出现较高表达,且P27蛋白与肿瘤细胞浸润血管有关(P<0.05);P27与Cyclin D3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P27及Cyclin D3在SPTL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

    作者:杨翰君;徐晨;邹宇;万川;王琳;阚蓓;李俸媛;廖殿英;刘卫平;李甘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创液化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20例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在CT引导下,依据血肿大小、形态及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行CT平面导向下微创液化引流术,清除血肿.结果:120例患者出院94例,死亡26例,病死率为21.6%.对存活65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2年,以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患者神经功能,ADL128例(43%),ADL220例(30.7%)、ADL310例(15.3%)、ADL45例(7.6%)、ADL52例(3.0%).结论: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治疗壳核出血,能大限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轻并发症,具有较大优越性.

    作者:李洪勤;蒋逢春;王可超;陈永军;毛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及预防措施

    在临床治疗中联合用药非常广泛,合理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能提高药物疗效,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然而,由于不同药物的化学结构、酸碱度等存在差异,某些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因此药物在配制和输液过程中易发生反应,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同时我科是泌尿外科、肾脏内科、中西医结合科等多科的综合病房,药物使用种类更多,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者:肖开芝;马登艳;谭其玲;刁永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气压弹道碎石术联合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的方法.方法: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术联合TURP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26例.结果:24例一次成功,1例一期碎石,二期行TURP;1例中转开放手术.结论:气压弹道碎石术联合TURP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安全高效.

    作者:何秉勋;朱卫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门诊乳腺科患者知识问卷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门诊乳腺科患者对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心理状态,以便在护理工作中为患者做针对性的护理指导.方法:面对面调查法,患者自愿的方式.结果:428例患者中,272例(63%)不知道乳腺疾病相关知识,377例(88%)患者不知道乳腺自我保健,355例(83%)患者不知道乳腺自查的方法及时间;正常心态仅63例(15%),85%的患者存在焦虑、烦躁、恐惧等负性心理,且多数为复合心态.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门诊乳腺科患者进行乳腺疾病预防保健指导,以提高患者其知识知晓率,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十分必要.

    作者:廖清书;张雪梅;高瑛;杨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截瘫患者家庭康复训练新进展

    截瘫(paraplegia),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1].脊髓功能的恢复与神经损伤的程度、选择手术时机密切相关[2],但截瘫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社会、家庭、经济等各方面原因,截瘫患者在经过系统的临床治疗及手术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渡过危险期后,后续的康复护理则需要在患者家中进行[3].此时对截瘫患者预后有着重要作用的家庭康复应运而生.为了解近年来截瘫患者家庭康复的研究进展以指导康复工作,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功能、回归社会,现就其现状、必要性、实施过程、优点、目标及具体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敬沛嘉;陈佳丽;秦尚辉;宁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动态了解医院质量管理年来住院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改进现状,为进一步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医院住院患者护理服务要求自制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对2008年住院部18个临床科室1460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给患者入院时的服务印象、住院环境和护理服务内涵三个方面.结果:调查对象对病区整体服务满意度较高,平均达94.98%.满意度高的前三位分别为:护士耐心回答患者提问98%;初到病房时医务人员的接待情况达97%;以及护士在做各种操作前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96.8%;得分较低的项目分别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主动巡视、病房卫生状况、以及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时能否协助分别为92%、91%和90%.结论:医院质量管理年对病区护理服务质量改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病区护理工作内涵建设仍有提高和改进的空间.

    作者:李玉连;张润;罗秀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技巧.方法:对我科 2006~2008年经手术治疗临床肝门部胆管癌 68 例患者的临床护理做回顾分析.结果:术后 3 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 例术后 10 天并发肺炎死亡; 2 例术后发生大出血死亡,其余在我们的精心护理和指导下分别生存 5 个月~36 个月.结论: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引流管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江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过敏性皮炎的防治进展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由于其具有使用安全、方便,保留时间长(可达1年),同时可以避免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及化疗性静脉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PICC导管长时间的留置过程中,需要反复换药,穿刺点周围皮肤易出现潮红、瘙痒、湿疹样小水泡甚至破裂.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内源性因素和多种外源性因素(PICC导管,透明敷贴,消毒剂).提出合理选择和使用PICC导管、透明敷贴,消毒剂,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灵活掌握透明敷贴的更换时间,提高患者自护意识,可预防过敏性皮炎发生;一旦发生过敏性皮炎可局部使用氧化锌软膏或地塞米松 + 庆大霉素等换药,可促进过敏性皮炎痊愈.

    作者:岳志瑛;余春华;李俊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吲哒帕胺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吲哒帕胺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60例初诊的高血压Ⅰ级、Ⅱ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吲哒帕胺2.5mg/次,及比索洛尔2.5mg/次,每天早晨7时服药1次;对照组单用吲哒帕胺2.5mg/次,每天早晨7时口服1次,疗程8周.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下降,但以治疗组血压下降明显.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4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无效率为10%;对照组有效率76.7%,无效率23.3%,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对糖、脂代谢无明显影响.

    作者:唐鸿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预防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止.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1例成功487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胆管损伤7例:其中胆总管横断3例,胆总管灼伤2例,右胆管损伤1例,副肝管损伤1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正确判断解剖关系,正确解剖和显露Calot三角是防止损伤的技术关键,防止盲目电凝、钳夹止血,以及及时的中转开腹是预防胆管损伤的有效措施.

    作者:袁家天;吕波;邹志强;郭肖陵;王志敏;王斌;范俊;高兴富;李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