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芬太尼和咪唑安定分别与异丙酚联合用药与胃镜检查

罗咏萍;陈扬;李钰

关键词:胃镜检查, 静脉麻醉, 芬太尼, 咪唑安定, 异丙酚
摘要:目的:讨论胃镜检查中更加舒适的一种镇静镇痛方法.方法:芬太尼-异丙酚为Ⅰ组,咪唑安定-异丙酚组为Ⅱ组.观察记录各组术中的反应、胃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物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检查前中后BP、HR和SpO2的变化,及术后问卷调查.结果:Ⅰ组药物的起效快,受检者苏醒及清醒时间短,术中不适反应少,与Ⅱ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镇静无痛苦胃镜检查中芬太尼-异丙酚联合用药更舒适.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简阳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HUA(高尿酸)血症与MS(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3 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脂、血糖、血压等各指标患病率的统计,血尿酸(SUA)与MS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1)HUA组肥胖、高TC、高TG、IFG、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均比正常尿酸组显著增多(P<0.05).(2)血尿酸与HOMA-IR呈正相关.(3)MS组的HUA患病率为23.46%,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组的患病率10.24%(P<0.001).结论:HUA血症可能是MS发生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曾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入选的47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动态观察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2 h、8 h、1 d及3 d动脉血气、神志、治疗后患者的转归,NIPPV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本组47例患者中,41例经NIPPV治疗2 h、8 h、1 d及3 d后与治疗前比较,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pH明显升高P<0.01,均脱机出院,有效率达87.23%(41/47);6例改为有创通气,其中3例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脱机成功,1例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有选择的COPD急性加重期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疗效确切,它能迅速缓解病情,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正光;邱容;肖昌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以TNF-α为靶点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ALI发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本文就TNF-α在ALI中的作用和以抗TNF-α为靶点治疗ALI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李孟秦;曹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液净化救治急性重症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多种血液净化(BP)模式抢救急性重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急性中毒并ARF患者,其中9例行血液透析(HD)治疗,11例行HD串联血液灌流(HD+HP)治疗,10例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各组均给予综合性治疗,比较单纯HD组、HD+HP组、CVVHDF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CVVHDF组治愈率高,肾功能恢复优于其他血液净化组(P﹤0.05),昏迷者的清醒时间快,住院时间缩短(P﹤0.05),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CVVHDF、HD+HP血液净化治疗抢救各种急性中毒并ARF患者成功率高,对急性重症中毒伴多器官功能障碍者,提倡早期行CVVHDF治疗,同时重视洗胃、营养支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等综合治疗,以利于急危重症中毒患者的救治.

    作者:陈德政;张勇;李明鹏;王明莉;唐小琰;骆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泪囊鼻腔吻合术后鼻内窥镜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的应用.方法:343例436眼实施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结合鼻内窥镜检查.结果:术后随访1~12月,手术治愈好转率为96.33%.结论:鼻内窥镜对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行检查及修复,能很好的提高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率.

    作者:刘丹;吴武;刘丹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的手术技巧及影响因素.方法:总结20例立体定向活检病例,其中多发病灶者4例,单发病灶者16例.使用CT、MRI扫描、立体定向仪及手术计划系统精确定位靶点、制定合适的活检轨迹.使用Backlund和Sedan活检针取材,脑浅表病灶使用立体定向环钻开颅全切.术中冰冻活检,术后石蜡包埋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19例获明确的病理诊断,活检阳性率95%.其中,9例脑胶质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脑转移瘤,3例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1例结核性肉芽肿,1例脑弓形虫病.结论: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是神经外科十分重要的安全的诊治手段.

    作者:蔡晓东;高永中;李维平;闫大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输卵管妊娠患者开腹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输卵管妊娠患者开腹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以指导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至2007年因输卵管妊娠行开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患者183例术后的生殖状况进行随访调查,回顾性分析其再次受孕及输卵管妊娠情况.结果:在有生育要求的107位患者中,总的宫内妊娠率为64.5%(69/107例),8.7%复发输卵管妊娠(6/107例).宫内受孕率以<30岁,术后1~2年高,中重度贫血及盆腔中重度黏连导致宫内受孕机率下降;复发输卵管妊娠与年龄及术后时间无相关性,随贫血程度及盆腔黏连程度的加重进行性增加.结论:开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与年龄、术后时间、盆腔黏连程度、贫血程度密切相关.及时手术,减轻贫血程度,细致分黏,合理生殖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宫内妊娠,降低复发输卵管妊娠.

    作者:王昌银;戚怀钻;宋林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价值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1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单纯手术摘除10例,术前3天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血管内栓塞术7例.结果:7例术前栓塞组术中出血200~700mL,平均430mL;输血0~550mL;10例单纯手术组出血550~1430mL,平均1200mL,输血350~1200mL.术前栓塞组出血量和输血量较单纯手术组显著减少.结论:术前瘤体栓塞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理想的术前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布桂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汶川大地震后1周内伤员特点分析(附1216例报道)

    目的:了解地震后1周内地震伤伤员的特点.方法:询问地震后1周内就诊的伤员性别、年龄、来诊时间和方式、进行伤情判断并应用损伤严重程度计分法(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进行评分,统计入院率,抢救成功率.结果:受伤人员以7~18岁年龄段多;平均每小时来院(7.90±11.75)人,震后53 h、54 h形成2个来诊高峰,每小时来院人数分别为70人、58人,地震36 h后夜班伤员来院明显减少,第3天来院人数多,为328人;四肢伤员多,为565例,占46%;地震后第2天来院的伤员ISS评分高,为(10.24±5.79)分;急诊科停留时间平均为(97.47±12.56) min,入院率为57.81%,抢救成功率为99.8%.结论:地震发生后第2天来院的伤员重,第3天来院人数多,36 h后每天夜班伤员人数明显减少.

    作者:许树云;李佳励;唐时元;张建成;曹钰;王一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运用自理理论的效果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55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医嘱护理级别实施护理,仅做一般的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应用Orem自理理论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采用不同的护理系统和个体化健康知识宣教,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护理并发症和护理意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药物知识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效果满意度调查达99%.结论:将Orem自理理论用于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可减少复发率,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科职业陪护现状分析及应对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科职业陪护现状,探索完善职业陪护的管理之路.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随机对100名老年患者及其职业陪护进行调查.结果:63.0%的患者因情感需求而选择职业陪护,对职业陪护大多比较认同,但对职业陪护的满意率仅40%.结论:职业陪护符合老年患者实际需求,但必须加大专职陪护的综合素质培训力度,提高职业陪护管理效能.

    作者:张甜;蒙张敏;吴琳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纤溶系统与纤维蛋白原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并研究纤溶系统与纤维蛋白原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发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42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体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对照,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UA患者体内PAI-1、FIB水平明显高于SA患者和正常对照者,UA患者中有心血管事件发生者也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发生者;UA患者体内t-PA水平明显低于SA患者和正常对照者,UA患者中有心血管事件发生者也明显低于无心血管事件发生者.结论:UA 患者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和FIB水平升高程度较SA患者更加明显,并且UA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可能与溶系统功能异常和FIB水平升高相关.

    作者:梁振炼;马建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甲亢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临床研究(附2例报告)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贫)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甲亢合并巨幼贫的临床资料.结果:长期甲亢耗竭维生素B12,叶酸造成缺乏和胃肠蠕动增强及伴发病如胃炎等致吸收障碍,导致营养缺乏性巨幼贫.结论:甲亢需要营养物质较正常人多,预见性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可防止巨幼贫发生或减轻其贫血程度.

    作者:姚秋生;安振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超声检查,并收集其手术、病理结果.结果:本组病例超声与手术结果完全相符者83例(占90.2%),基本相符者6例(占6.5%),漏诊3例(占3.3%).其中脾破裂49例,肝破裂16例,肾破裂14例,胰腺损伤1例,肠破裂6例,复合性内脏破裂6例.92例患者均伴有腹腔积液,超声检出率100%(92/92).结论:超声能迅速、较准确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作出诊断,尤其诊断实质性脏器破裂比空腔脏器破裂更有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雪;李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与丙泊酚TCI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七氟醚靶控用于低流量吸入麻醉维持的临床规律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寻求靶控下的药物量化指标.方法:选择60例20~60岁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P组(丙泊酚)常规实施全凭静脉TCI靶控麻醉;S组(七氟醚),实施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麻醉(BIS值40).分别记录诱导前(T1),插管后5(T2)、15(T3)、30(T4)45(T5)、60(T6)、90(T7)、120(T8)min时的、MBP、HR、;Sev组患者加记各个时点的七氟醚IT、ET的MAC值.结果:T2点两组均比T1 降低(P<0.05),S 组高于P组(P<0.05),两组比较T3至T7无显著性差异(P>0.05);S 组T3 至T7 各点ET值无统计学差异,ET%:2.46,约1.4 MAC.结论:(1)七氟醚诱导较静脉麻醉诱导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2)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麻醉维持平稳,调控简便,效果良好.

    作者:苏涛;王在义;伍湘伊;徐桂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塞通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5%葡萄糖250 mL加血塞通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天.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5%葡萄糖25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0.00%、86.67%,对照组为66.67%、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温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B超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急腹症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后、病理诊断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26例急腹症中以急性胆囊炎、输尿管结石、急性阑尾炎以及妇科急症常见,共289例,占88%,其他急腹症37例,占12%.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17例,109例临床随访证实.超声符台率89.9%.结论:B超检查对急腹症的早期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急腹症首选的诊断方法.

    作者:靳晓清;高红;张业光;黄兴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的主要治疗以药物为主,包括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增加心脏收缩力.但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依然很差,病死率很高,就中重度心衰而言,5年病死率可达30%~50%.

    作者:游桂英;刘兴斌;王雅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原发性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及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原发性呼吸系统淀粉样变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1月到2008年10月34例原发性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患者,其中发生于咽的淀粉样变性有2例,喉的有27例,气管支气管的有5例.结果:24例行全麻下CO2激光手术治疗,其中3例由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先行支气管切开后再行手术治疗,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单纯肿物切除术,余8例由于无法手术而给予对症治疗.结论: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靠病理活检和刚果红染色.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亮;黄娜;刘丹;袁泉;杨小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7863份输血申请单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规范输血申请单填写,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防范因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临床输血申请单(包括手术备血输血申请单)进行调查,以项目填写完整、字迹清楚工整、有经治医生和审核医生签字者为合格.结果:共调查7863份输血申请单,其中规范填写共6 391份,占81.3%,未规范填写1 472份,占18.7%.结论:通过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超填写的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规范填写输血申请单及临床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防范因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