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红
心律失常西医包括的范围较广,如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频发性窦性早搏、窦性传导阻滞等等,而中医当属心悸、怔忡、其脉或促、或结、或代等为主症.近年来,笔者重用桂枝组方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疗效满意,兹举验案3例,浅谈心得,藉以引玉.
作者:王毅;王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根据处方药物中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对消渴胶囊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以葛根素含量及出膏率作为考察指标,优选出了消渴胶囊的佳提取工艺.结论:原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
作者:李景丽;顿宝生;曹卓昀;唐卫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了1980~2004年间有关治疗心律失常的1504首中药复方,建立了治疗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复方Access数据库,基于数据库运用Access、Excel结合VB编程对中药复方的用药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治疗心律失常的1504首中药复方共用药412种,共用药14761次,使用多的是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由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组成的药对和药组出现频率也很高.复方以治疗心气虚型、气阴两虚型、心阳虚型心律失常为主,治法以益气温阳和养心安神为主.
作者:周鲁;付超;屈于平;周晓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根据闭经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肺肾阴亏,心肝火旺;阴虚火旺,瘀血内结型;肺脾同病,气血不足等3个证型,现分述如下:
作者:杨瑛;程晓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是危害我国人民三大死亡疾病之一.而合并神智障碍尤其是昏迷患者死亡率更高,我们采用麝香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患者108例,取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下.
作者:王景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耳压,治疗面部黄褐斑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采用针刺面部皮损区、足三里、合谷、太冲等,配耳穴贴压取神门、心、肺、内分泌等;对照组30例只用耳穴贴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7%,P<0.01有显著性的差异.提示:本方法通过穴位局部刺激达到活血化瘀,调和气血,消除黄褐斑.
作者:李晋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张任城主任医师业医38载,学验俱丰,善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心动过缓,每获良效,在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张任城学习期间,体会颇深,兹总结如下.
作者:王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化瘀通痹类中药配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三参通脉饮(党参、丹参、北沙参、茯苓、柏子仁、酸枣仁等)治疗本病52例.结果:总有效率92.38%.提示:病毒性心肌炎从气血辨治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小燕;承伯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参芪二仙片中淫羊藿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乙腈-水(28:72).检测波长:270nm;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结果:淫羊藿苷与共存杂质达到很好的分离.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99.2%;RSD为2.51.结论:此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准确.
作者:杨国振;刘鹏鸣;冯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抗心磷脂抗体与脑再卒中的关系.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9例脑梗塞患者,42例脑再脑梗塞患者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结果:脑再梗塞组阳性率为59.52%,与脑梗塞组比较(40.51%)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心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尤其与复发性脑梗塞关系更为密切,检测抗心磷脂抗体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病情预后评估有价值.
作者:韩祖成;张红秋;乔树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著名中医专家张琪教授,辨证辨病融汇贯通,继承创新注重实践.其辨治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心系疾病功力深厚,认为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等病证的辨证,大体可分为虚实两类,虚指气血阴阳不足,实指气滞、血瘀、痰浊等为患,然虚实之间常兼夹互见,病机复杂.兹根据笔者学习体会,对张老诊治心系疾病的辨证思路和遣方用药特色初步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马小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味配合一线抗癫痫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对5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在服用一线抗癫痫药不变的情况下,配合以涤痰逐瘀,开窍止痉,调理气机为主的中药(茯苓、半夏、胆星、枳实、竹茹、橘红、石菖蒲、全蝎、地龙等)治疗.结果:有效率86.5%,显效率57.7%.提示:本方法可有效控制癫痫患者发作次数,减缓西药的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何保军;王江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入选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黄芪解毒汤(生黄芪、丹参、赤芍、川芎、苦参、玄参、连翘、金银花)及常规西药治疗,并观察其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对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本汤剂通过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改善微循环而达到促进心肌细胞的恢复.
作者:才向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三焦理论是中医临床指导实践的重要理论之一.笔者根据三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颇有体会,略陈管见,以飧读者.
作者:王云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类中药配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温阳利水,益气活血类的中药(附子、茯苓、泽泻、丹参等)治疗本病48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在心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79.1%;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两组分别为97.9%、75.0%.提示:以温阳利水法为主配以益气活血法,提纲携领,标本兼顾.
作者:郑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平肝熄风,祛痰开窍类中药配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天根地黄汤(天麻、葛根、熟地、半夏、钩藤、胆星、山药等)和对照组采用眩晕停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临床症状眩晕治疗前后对比虽无显著性差异,而眩晕发作次数及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ENG提示前庭功能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天根地黄汤对前庭功能的恢复有协助作用.
作者:查鹏洲;荣培红;刘荣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肝汤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以CCl4造模,通过检测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中的MDA(丙二醛)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血清ALT活力,观察和肝汤抗氧化与细胞保护作用,并通过光、电镜从肝脏形态学的改变,客观评价和肝汤对化学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结果:和肝汤可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ALT活力(P<0.05),改善肝脏组织病理.结论:和肝汤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阎艳丽;王鑫国;宋晓宇;宋国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痰宽胸、理气化瘀、活血复脉类中药配伍治疗顽固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炙草三参汤(炙甘草、太子参、苦参、丹参、瓜蒌、桂枝、生地、甘松、茯苓、泽泻等)治疗顽固性早搏3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7.5%.提示:本方剂对早搏有益气宽胸,活血复脉的功效.
作者:马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论治,每每动则以活血化瘀,或以益气养阴组方,此并非错误,但若仅局限于此,则对中医治疗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有极大的限制.笔者从事临床以来,从脾胃论治心血管疾病收效颇佳,今举几例.
作者:李勇;王桂珍;韩亚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干品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以优选出的石油醚浸泡法提取干品鱼腥草挥发油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与结论:采用石油醚浸泡法提取干品鱼腥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23种,未发现鱼腥草素,可确定结构的有17种,质量分数占总出峰量的89.088%.其中甲基正壬酮的质量分数为4.424%,软脂酸和亚油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8.033%和32.515%.
作者:罗琥捷;李临生;王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