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玫;陈泽莲;潘晓鸥;唐尧;扬洋
近年来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占周围静脉闭塞性疾病的95%左右,好发于髂股静脉.发病时肢体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血栓脱落致肺栓塞时可危及生命.及时有效地治疗和护理能够降低肺栓塞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工作能力.
作者:鲁建春;冷亚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使用EtCO2监测技术判断单腔双囊管(UNIVENT管)堵塞管的准确位置,尚未见国内文献报告.我科采用此项技术,用于判断支气管堵塞管的正确位置,实施单肺通气30例,获得成功.现将方法介绍于后.
作者:许明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宫颈机能不全的特点,探讨影响宫颈环扎术成功率的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8年11月~2003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机能不全患者10例(占分娩总数的6.67‰),手术成功率为50%.感染、手术孕周、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是其影响因素.结论:监控潜在的感染,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有利于提高宫颈环扎术成功率.
作者:胡雅毅;邢爱耘;刘淑芸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对近年来超声在骨折治疗中作用的基础研究、动物实验、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加以总结.研究表明超声可通过三个方面促进骨折愈合;(1)机械刺激;(2)温热效应;(3)理化效应.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都表明超声不仅可以明显加速骨折愈合过程,而且可以用在延迟愈合、不愈合骨折的治疗上.骨折治疗时低强度超声(LIUS)比高强度超声作用更明显,佳参数是30~50mW/cm2、200us、1MHz.
作者:林旭;黄富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女,38岁,G6P+51,因腰骶部坠胀2月于2004年3月8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明显痛经.17年前行剖宫产一次,末次人流于7年前.妇科查体: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度好,右宫角处可扪及一直径约4厘米的包块突出.子宫后方偏右侧可扪及直径8cm囊性包块,边界清,表面光滑,欠活动.B超示:子宫形态规则,大小正常.
作者:姜涛;王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探讨ARF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5例ARF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ARF死亡的病因主要是肾性因素,其次为肾前性因素,无肾后性因素.直接死亡原因前三位依次为多系统器官衰竭(MOSF)、高钾血症和严重肺部感染.57.78%的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感染.76.6%的患者接受了肾脏替代治疗.结论:ARF治疗重点为早期明确诊断,去除病因,积极抗感染,防治MOSF,尽早进行透析疗法是有效的措施,对合并MOFS好进行床旁CRRT.
作者:李静;马行一;何联勇;曾德华;蒋中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人发病,50万人死于此疾病.在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乳腺癌发病率更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虽然亚洲是乳腺癌低发区,但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正逐年上升,并且有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的趋势.迄今为止,关于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各种危险因素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也仍在探索中.在过去的30余年里,关于病毒与人类乳腺癌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进展,近年来在人类组织中发现了与小鼠乳腺肿瘤病毒(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简称MMTV)相似的660-bp基因序列.为了更好的认识该基因序列,特将其在人类乳腺癌中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罗婷;张明鸣;吴纳;伍晓汀;吕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农民.因发现右侧腹部包块12年多,腹胀、双下肢水肿半月,于2002年6月4日入院.入科时轮椅推入病房,神志清楚,精神差.形体消瘦,端坐呼吸,口唇紫绀,腹部明显膨隆,腹壁静脉怒张,双下肢水肿.体温39℃、血压105/75mmHg、呼吸23次/分.
作者:何鹃;汪琪;苏学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前,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已成为常用的胃食管返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nux disease,GERD)治疗的有效术式.自1956年Nissen首先报告这种手术方法以来,胃底折叠技术有了很多改进,其中重要的是用微创技术来完成这种手术,是Dallemagne l991年首先描述了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
作者:谢自茂;陈德蓉;戴燕;刘宗琼;周总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评价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的微创意义.方法:总结2001.5~2002.5我院通过电视胸腔镜技术所行肺叶切除术30例.患者年龄6~66岁.良性病变14例,肺癌16例.行单肺叶切除28例,双肺叶切除2例,肺癌病例均行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中辅助一7~9cm切口作为操作切口.结合内镜器械和常规器械解剖肺门结构及肺裂,推结器结扎肺血管,切割缝合器处理支气管.术毕用0/4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结果:术中无中转大切口开胸,除1例术后反复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疼痛轻,多数口服止痛药即可.术后恢复快,早第三天即户外活动.6例术后5天出院,23例术后7天出院,1例术后9天出院,平均术后住院6天,较本院开胸肺叶切除术后常规9天出院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为微创伤手术,术后患者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较普通开胸手术明显缩短.
作者:刘伦旭;许宁会;赵雍凡;周清华;刘颖;伍伫;杨俊杰;石应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住院癫痫患者的年龄结构、病因、发作类型、抗癫药使用情况及疗效.方法:对184例因癫痫发作而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岁以下的住院癫痫患者约占60%.患者病因以脑血管病(20.65%)、颅感染(20.11%)为主,另有34.24%的患者原因不明.患者的发作类型主要为全面性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其次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入院后联合使用二种以上抗痫药者占78.26%,所用多的抗痫药物为卡马西平.至出院时,发作完全控制者占14.67%,控制欠佳者40.22%.结论:住院癫痫病人以青少年为主,常见的病因为颅内感染和脑血管病,治疗中联合用药多见.今后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以提高疗效.
作者:邹晓毅;张志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冲性颅脑损伤出现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7月~2004年4月收治的对冲性颅脑损伤出现迟发血肿42例.结果:首次CT扫描显示3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挫伤,5例为单纯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余2例正常.因迟发性血肿行手术治疗30例,死亡6例.结论:在对冲性颅脑损伤中,脑挫伤是发生迟发性血肿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与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邓增赋;赵强;何东升;王德全;攀(日韦);李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癫痫是一组由大量神经元反复发作的异常放电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短暂性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癫痫的病因和病理机制非常复杂,但各种癫痫发作的本质都是大脑皮质神经元的过度同步放电,异常放电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将有关研究及成果综述于后.
作者:孙殿荣;邹晓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实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血小板计数的方法.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电阻抗法与手工方法比较.结果:血小板计数在(1~20)×109/L(治疗前)组,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与手工方法计数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较好,r=0.98,而电阻抗法与手工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也较差,r=0.78.血小板在54~136×109/L(治疗有效)组,虽然三种方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与手工方法的相关性较电阻抗法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80.结论:对ITP病人标本,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计数血小板,较电阻抗法准确.
作者:曾素根;贾永前;朱新勤;郭曼英;李倚;左永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介绍改良椎管-腹腔分流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皮穿刺置管椎管-腹腔分流治疗36例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结果,并与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法相比较.结果:脑积水控制35例,仅1例由于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高而出现分流管阻塞.结论:此分流方法治疗交通性脑积水具有微创、效果良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李国平;黄思庆;游潮;易章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高科技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使得血细胞分析仪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血细胞分析仪由于其操作简便、测定快捷,计数结果准确度高、精密性好,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成为各大、中型医院临床实验室的主要检测手段.由于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生产厂家使用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不尽相同,使得测定结果及参考范围有所差异;同时,在国内、外众多的大、中型医院中,同一实验室拥有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致使在同一实验室内同一标本在不同仪器上分析,可能出现测定值的偏差,给评估和解释结果以及给临床上依赖实验室数据动态监测带来困难.
作者:粟军;陆小军;彭志勇;左永太;曾素根;彭黎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超声引导下使用Mammotome系统对乳腺良性肿块进行微创切除.方法:在超声图像的监控下,利用Mammotome系统特殊的真空抽吸系统和旋切系统进行肿块活检并将肿块完全切除.结果:28例49个乳腺肿块被准确地完全切除,局部血肿4例,均自行吸收.结论:在超声高频探头声像图监控下,使用Mammotome进行乳腺肿块活检和切除准确、有效、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作者:彭玉兰;李宏江;苟菊香;马步云;陈红艳;庄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66年Bito[1]首次提出微透析技术,它能对局部组织细胞间液的生化代谢进行直接、动态地监测,及时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而目前其他生化研究方法如PET、电化学测试、磁共振色谱等,很难监测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近10年随着微透析探头和高压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使脑细胞外物质代谢的研究迅速兴起,并随着床旁微透析技术的成熟,已经逐渐作为一种常规方法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和神经病加强监护治疗.在国外,由于多个实验和医学中心的合作,使脑内微透析技术和设备逐渐标准化,能与其它中心的数据相比较,提供的正常值可作为一种参考来评价病人微透析期间的变化.
作者:李瑞春;刘翼;游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情况,为防治该菌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同时对分离出的122株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住院天数、糖尿病、机械通气、使用糖皮质激素为医院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 1.03、23.21、16.12、8.16,95%CI均大于1;耐药性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对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现象.结论: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预防医院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感染的发生;治疗上应根据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
作者:尹维佳;吕晓菊;陈敏;王志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是采用适当经济的方法,提取的药材有效成分而制成的供内服的一类制剂,这类制剂包括了汤剂、合剂(单剂量表示为口服液)、糖浆剂、煎剂等以水为溶剂的浸出药剂和以乙醇为溶剂的如酒剂、酊剂、大部分流浸膏剂等.成型设计应该算是后序设计,应着重从制剂处方设计和成型工艺设计两个方面入手考虑.
作者:李健;潘晓鸥;唐尧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