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江;刘自贵;尹维佳;陈敏;徐世兰;王志芬
目的:初步探讨局麻术中咪唑安定镇静剂量范围,以及年龄、性别对咪唑安定用药量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下肢或上肢手术患者,选用咪唑安定辅助镇静,观察警觉/镇静评分(OAA/S)达3级时的累积药用量,及用药前、OAA/S达3级后5min、10min、20min、30min、60min、90min及120min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次数(RR)、血氧饱合度(SpO2)和OAA/S镇静评分的变化,并观察用药前、OAA/S达3级后20min、60min的遗忘率;根据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18~39岁)、中年组(40~60岁)、老年组(>60岁),观察年龄对咪唑安定用药量的影响;根据性别不同分为两组,观察性别对咪唑安定用药量的影响.结果:OAA/S评分达3级时咪唑安定累积平均量为0.06±0.02mg/kg,5min和10min两时点MAP在正常范围内明显低于用药前基础值(P<0.05),其余时点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HR、RR、SpO2无明显改变(P>0.05).5min、10min、20min和30min时OAA/S评分值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60min后各时点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P>0.05).20min、60min时遗忘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老年组咪唑安定用药量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较用药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局麻术中辅以咪唑安定镇静,用药量0.06±0.02mg/kg为安全有效的剂量范围;在同一镇静评分下性别对用药量无影响,老年人可安全使用,但药量应适当减少.
作者:张兰;何沛霖;尹燕;刘惠;王泉云;刘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1998年9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9例尿道内尖锐湿疣,采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荣玖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结构以2-苯基苯并吡喃酮为基础.黄酮类化合物彼此之间结构上的差别往往是因饱和程度以及取代情况以及所连糖链类型、数目、位置不同而异.在植物体中,常以单糖甙或双糖甙的形式存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比如抗炎、抗菌、抗病毒、解痉、利尿、抗肿瘤以及在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均具有生理活性[1-3].
作者:赵貤;王亚群;李琳;李开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鼻炎、鼻窦炎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常用麻黄素滴鼻并配合抗生素治疗等方法,但麻黄素引起的继发性水肿常令患者不适,而且长期滴用会引起药物性鼻炎,故特拟此中药方剂并制成滴鼻液供我院临床使用,经临床应用证实使用方便、疗效可靠,且无麻黄素的继发性水肿的副作用.现将配制过程及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朱飞蓉;伍碧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大疱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是指各种理化及生物因素而致角膜内皮失代偿引起的,以伴有或不伴有上皮水疱或大疱的角膜基质水肿为特征的异常,可引起患者视力下降和眼痛.大疱性角膜病变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征象.本文主要就白内障摘除术后继发无晶体性或人工晶体性大疱性角膜病变以及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崔敏;邓应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冠心病介入治疗目前在各大医院已成为重要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基层医院受多种因素限制,较少开展,现将我院开展的3例报道如下:
作者:颜昌福;周双陆;成功;陈均良;李暾;贺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10年收治原发性肠道恶性洒巴瘤51例,并发急腹症者19例(37.2%).按Ann Arbor临床分期法,Ⅰ期5例,Ⅱ期6例,Ⅲ期和Ⅳ期各4例.本病并发急腹症术前诊断困难,术前误诊率为84.2%.本组19例中的16例均为手术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才明确诊断.治疗原则,在处理并发症同时应立争切除原发灶和清扫区域淋巴结,对缩短治疗时间和提高治愈率极为重要.本组19例中17例行根治性或姑息性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伤口Ⅰ期愈合者16例出院后继续放、化疗.
作者:江春芽;程中;郑吉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即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认为任何医疗决策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依据[1].循证医学在临床医疗的具体实践过程是: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及应用证据[2].我们尝试将循证医学的临床医疗具体实践过程应用于优化我院门诊药房的工作流程,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张志勇;代国友;王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肺部疾患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且病程长,药物治疗效果常不理想,配合物理治疗,如压力雾化吸入等有助于增强药物效果,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肖梅;王英;蒙张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门脉高压性胃病也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就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命名、内镜组织学分类、病理基础、影像学诊断及其临床意义等作一综述.
作者:谢娜;闵鹏秋;邓开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3年9月~1999年11月住院完成治疗的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平均年龄49.7岁,5年生存率为55.75%(25/45),临床Ⅰb期6例,Ⅱ期14例,Ⅲ期19例,Ⅳ期6例,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77.4%、46.7%和0.0%.结论:宫颈腺癌的临床分期仍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陈大坤;席晓秋;周凤智;付孝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长期相互作用的正常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从生物角度对肿瘤病因进行的研究证明病毒是一重要生物致癌因素.细菌L型即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失去细胞壁后,其菌落形态、生长行为、生化反应、致病性等均与原菌显著不同,而表现出与病毒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特征,并作为一种慢性致病因子长期在人体内存活,具致突变和增加宿主细胞对其它致突变物易感性的可能.一些研究显示细菌L型可能促进肿瘤的形成与发展,一些研究却支持L型具抑癌作用.本文就细菌L型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玲;吕晓菊;范昕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与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4例大肠癌标本VEGF及KDR蛋白表达,分析VEGF和KDR与临床病理因素、微血管密度(MVD)及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VEGF和KDR表达与大肠癌Duke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与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VEGF和KDR表达阳性组MVD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大肠癌术后复发与VEGF、KDR密切相关,VEGF组(P<0.01),KDR组(P<0.05).但各复发转移部位的关系并不密切(P>0.05).结论:VEGF和KDR与大肠癌血管生成相关,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术后复发中起重要作用,可反映大肠癌的进展情况,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李俊;曹桦;吴宁;孟红;汪永寿;陈玉祥;程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临床判断烧伤深度经常欠准确.将皮肤全层烧伤与部分烧伤区别开比较困难,还没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方法.作者对一种新的烧伤深度判断方法进行评价,即静注吲哚花青(ICG)染料,785nm近红外双极激光阵列照射,烧伤组织血流荧光显像.
作者:刘懿;岑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回顾了1980~1996年间16年477眼球摘除的病理标本,病理诊断为RB的眼球有212眼,占44.44%,摘除眼球的原因还有青光眼,球内肿瘤,眼外伤等.
作者:吴晓梅;易玉珍;夏瑞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泌乳素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4例宫颈癌患者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并分析其与宫颈癌的关系.结果:44例宫颈癌中PRL升高17例(38.64%).年龄≤45岁20例,PRL升高11例,升高率55%;年龄>45岁24例,PRL升高6例,升高率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RL升高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部分宫颈癌中血清泌乳素有不同程度升高,提示宫颈癌能产生泌乳素,后者可能为其促发因子.
作者:樊英;陈毅男;徐世强;余建;谢瑞梦;田昌英;张国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髂窝脓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从1985年至今共收治的14例小儿髂窝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6例均成功治愈,手术患儿平均住院日短.结论:积极手术切开引流是小儿髂窝脓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利兵;胡廷泽;唐耘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胸部术后常规在左胸或右胸置放带侧孔的胸腔闭式引流管,但由于其孔道少易堵塞,常致引流不畅,拔管后胸腔有积液存留。
作者:陈溉;武忠;赵雍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丁酸钠对体外培养的HT-29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DNA电泳及透射电镜观察经丁酸钠作用的漂浮细胞是否发生了凋亡.结果:丁酸钠可诱导HT-29细胞凋亡,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经1mmol/L、3mmol/L、5mmol/L丁酸钠作用48小时,HT-2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7%、7.8%、12.1%,对照细胞仅为2.8%,差异显著(P<0.05).结论:丁酸钠可诱导HT-29细胞凋亡.这可能是丁酸钠对结肠肿瘤有预防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正兵;刘小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医疗保险在许多国家被证明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然而,如何控制医疗保险系统费用的增长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瑞典将卫生技术评估结果与政府决策和医疗保险管理结合起来,使医疗费用得到控制同时卫生服务的质量得以提高.中国正在进行医疗改革开展新的医疗保险计划.借鉴别国的经验对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和管理意义重大.
作者:李幼平;祁国明;邝璞;刘星刚;石锐;姚巡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