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杜春萍;罗泽玲;张梅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健康教育, 护理
摘要:冠心病已成为我国常见多发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之一.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适合老年人和伴有心、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此手术能维持生理血液流体学,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术后炎性反应,有助于心肌保护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和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本文总结了20例OPCABG术护理临床体会和经验,作者认为:术前应作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稳定血压及用药指导,术后应作好生命体征和血液动力学监测、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呼吸道管理、血糖的监测、患肢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医学与电子信息资源

    随着医学文献的与日俱增,如何在浩瀚的信息和文献海洋中筛选出优的证据已成为实践循证医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查找佳证据不再仅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印刷型资源中,电子信息资源成为查找医生证据的主要来源.本文介绍了电子信息资源在收集循证医学证据中的运用.

    作者:李珏;方平;胡德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桥本病合并原发性甲状腺鳞癌2例

    桥本病(Hashimoto's disease,HD)即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CLT),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与甲状腺恶性肿瘤并存,发生率约为3%~23%,以合并乳头状癌多见,合并原发性甲状腺鳞癌则极为罕见,国外文献仅有个别报道[1],自1996年以来我们共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唐颖;邱和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冠心病已成为我国常见多发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之一.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适合老年人和伴有心、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此手术能维持生理血液流体学,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术后炎性反应,有助于心肌保护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和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本文总结了20例OPCABG术护理临床体会和经验,作者认为:术前应作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稳定血压及用药指导,术后应作好生命体征和血液动力学监测、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呼吸道管理、血糖的监测、患肢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作者:杜春萍;罗泽玲;张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胸腰椎骨折中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胸腰椎骨折和螺旋CT扫描及三维和多平面重建资料.重点观察椎体骨折的部位、椎体序列、椎体高度、骨折线、椎体附件和旋转/脱位等的CT表现.结果:23例中轴位CT显示27个椎体骨折,25个横突骨折,3个棘突骨折,3个椎弓根骨折,15个椎板骨折,4个椎间关节脱位,0个椎体脱位,1个椎体旋转,25个椎管狭窄.三维重建显示分别为27、15、3、2、7、2、4、1、25个;多平面重建显示上述结构骨折分别为27、5、3、2、5、2、4、0、25个.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显示椎体骨折效果好,但对附件的显示相对较差.在显示椎体的脱位和/或旋转方面三维重建为直观.结论:胸腰椎骨折的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是轴位CT扫描有价值的补充手段.进行三维和多平面重建规范化操作流程,可提高其诊断效果.

    作者:刘再毅;邓开鸿;严志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心血管手术病人术前睡眠60例调查

    根据我们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心血管手术病人,由于病情重,手术风险性高,术前常感到非常紧张和焦虑.我国传统的术前镇静多采用给病人口服安定,但对这种镇静方法效果的评价国内尚无系统调查.本文对2001年3月~2001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做心血管手术的60例病人术前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传统镇静方式的效果,指导今后进一步做好术前镇静.

    作者:李羽;孙麟;李崎;刘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眶内异物1例

    患儿,男,8岁,因左眼被竹杆戳伤后视力下降20天于2002年5月21日入院,住院号120749,入院前20天患儿将鞭炮置于竹杆中燃放,被炸飞的竹杆戳伤左眼,述左眼疼痛,视物不见,左上睑裂伤出血不止,立即来我院门诊就诊,视力左眼数指/眼前,左眼角膜透明,前房清晰,深度正常,瞳孔圆居中,玻璃体积血,眼压Tn,立即给予左上睑清创缝合术,B超示:左眼球裂伤,视网膜脱离.

    作者:杨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行全肠外营养所致肝胆并发症的临床观察(附17例分析)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行全肠外营养支持所致肝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急性胰腺炎,进行血清酶(GGT、ALP、ALT、AST)、胆红素(TB、DB)、白蛋白(Alb)的动态定量分析,B型超声的动态定性分析,以及并发症(黄疸、感染等)和预后的观察.结果:17例患者中血清酶分别在发病初期和疾病后期出现两次高峰期,血清胆红素水平有随病情进展而降低的趋势,血清白蛋白则先降低后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17例患者中发生胆汁淤积7例,感染4例,无肉眼黄疸及死亡发生.结论:急性胰腺炎本身可以在早期引起肝功能损害,随病情好转而恢复;但当急性胰腺炎病期延长,全肠外营养支持所致肝胆并发症的发生则不容忽视,急需早期预防和诊治,提倡尽可能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

    作者:周勇;伍晓汀;庄文;张明鸣;杨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Cochrane系统评价用户文摘(2)

    以下关于Cochrane系统评价的用户文摘及其全文都刊登在Cochrane图书馆上,并由评价员进行了撰写和核对.欲获得更详细的资料,请参看Cochrane图书馆,或浏览Cochrane协作网用户网页的摘要:http://www.cochraneconsumer.com.

    作者:吴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结构基因的序列分析

    目的:探讨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与ampC结构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药物敏感试验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3株耐药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结构基因行PCR扩增并进行产物序列分析,测序的3株阴沟肠杆菌与E.cloacae p99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比较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3株阴沟肠杆菌耐药株ampC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E.cloacae p99的同源性为99%,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仅Ala-58-Pro发生点突变.结论:阴沟肠杆菌ampC结构基因突变可能与其耐药性有关.

    作者:张丁丁;范昕建;雷秉钧;吕晓菊;冯萍;陈文昭;过孝静;高燕渝;俞汝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优化门诊药房工作流程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即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认为任何医疗决策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依据[1].循证医学在临床医疗的具体实践过程是: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及应用证据[2].我们尝试将循证医学的临床医疗具体实践过程应用于优化我院门诊药房的工作流程,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张志勇;代国友;王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黄芪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肾病临床观察

    为了提高小儿肾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我们采用黄芪颗粒辅助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增贵;叶蜀玉;陶于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脉络膜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脉络膜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8只眼门诊连续就诊病人的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B超及CT检查的表现.结果:眼底检查可见肿瘤位于乳头附近或黄斑区,大小不一,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黄白色或桔红色边界清楚,但不整齐,肿瘤边缘有色素脱失.FFA在脉络膜背景荧光显现前病变区出现斑点状荧光,随着视网膜动静脉的充盈逐渐增强,晚期呈弥漫性强荧光.B超检查当声波接触到肿瘤时将出现强反射,形成回声.CT检查眼球后极部眼环上圆形、卵圆形、弧形或半环状光滑锐利的致密影.结论:CT扫描对脉络膜骨瘤的诊断价值大,但应结合B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眼底表现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蔡善君;唐健;严密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移位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胫前软组织缺损

    胫腓骨骨折多系直接暴力所致,常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骨折内固定后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而致骨或内固定物外露,将影响骨和创面的愈合.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带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移位术覆盖胫前软组织缺损共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奉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健康人腕管内正中神经的超声显像

    目的:研究正常健康人腕管内正中神经的超声回声表现.方法:对118例正常健康人腕管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正中神经的形态、大小、解剖关系及回声表现;且在桡骨远端、豌豆骨及钩状骨切面测量正中神经的前后、左右径及截面积,并计算正中神经的扁平率和肿胀率.结果:高频超声能纵、横向显示正中神经.横断面上正中神经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区,周围包绕以稍强回声;纵断面上,正中神经呈条带状弱回声.本组正中神经的前后、左右径及截面积分别为:桡骨远端平面4.25±0.50mm、1.92±0.20mm、6.04±1.00mm2;豌豆骨平面5.08±0.46mm、1.88±0.20mm、7.19±1.23mm2;钩骨平面5.68±0.62mm、1.58±0.20mm、6.3±1.17mm2.正中神经平均扁平率和腕横韧带的膨隆率分别为:桡骨远端平面2.24±0.41;豌豆骨平面2.73±0.45、1.91±0.77mm;钩骨平面3.05±0.47、1.82±0.59mm.正中神经平均肿胀率:1620±0.17.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楚显示腕管内正中神经的形态、大小及其关系,并能测量正中神经截面积等指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永忠;彭玉兰;马文敏;彭俊茹;杨开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CO2激光或Nd:YAG激光治疗尿道肉阜58例报告

    尿道肉阜是女性尿道外口常见的尿道疾病,常因尿道炎长期刺激粘膜增生所致.既往用电切或雌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外科治疗多采取手术切除,手术难度大.我们采用CO2激光或Nd:YAG激光治疗尿道肉阜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梅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普理灵疝修补装置在腹股沟疝修补中的应用体会(附41例报告)

    腹股沟疝是普外常见疾病,男性和女性一生中发生疝的机会分别有25%,2%[1],其中主要为腹股沟疝.Bassini等传统的疝修补手术约有10%的复发率,尽管现代的Lichtenstein,Stoppa技术和网塞补片技术等对腹股沟疝进行的无张力修补,但仍有2~4%或更高的复发率[2,3].

    作者:唐诗彬;李家潜;陈小伍;林雍熙;梁智强;剧永乐;冯家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附98例报告)

    目的:探索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我们自1997年12月~2002年2月期间,对98例腹股沟疝病人,成功实施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平均年龄66.7岁(58~87岁),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6小时(6小时~5天).随访1个月~4年,尚无一例复发,2例有异物感及切口深面牵扯痛.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适应证广泛,操作简便,手术效果满意、复发率低,是疝修补术的新趋势[1].

    作者:高木珍;王根蓉;刘德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on crisis,Hc)是高血压病病程中一种特殊的临床现象,在美国约6千万高血压患者中1%曾出现高血压危象[1],急诊病人约四分之一为高血压危象[2],其起病急,病情复杂多样,若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和迅速有效而合理的治疗,将可能危及生命,是心血管系统常见危重症之一.

    作者:聂虎;黄德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附21例报告)

    目的:从解剖结构和临床特点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对其解剖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8月至5年,平均1年3个月,优11例,良9例,可1例.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复杂,MRI有诊断价值,主张早期手术.

    作者:蒋成;吴青;蔚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52例爪形手的治疗

    手部烧伤在烧伤科非常多见,由于烧伤深度或创面处理不当,创面愈合后引起手部瘢痕孪缩畸形也很多.因为手是人的重要功能部位,手功能障碍对人的劳动及生存质量均带来严重后果[1].因此,发生瘢痕畸形后如何整复,并能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就成为烧伤整形外科的一项重要课题.我科自1990~2001年52例患者的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邹同荣;杨俊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