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柿叶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对比

肖旭;胡卫健

关键词:柿叶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柿叶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头晕、目眩等临床症状方面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在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等治疗的基础之上,分别加入柿叶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进行治疗干预.其中,柿叶提取物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纽各30例,两组均治疗30d,分别观察头晕、目眩等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柿叶提取物纽有效率88.3%,银杏叶提取物有效率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柿叶提取物组全血粘稠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粘附率等指标较银杏叶提取物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柿叶提取物组较银杏叶提取物组能更有效地改善脑血液循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头晕、目眩等临床症状.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去游离三酰甘油能否用于Friedewald公式计算LDL-C

    目的 探讨去游离三酰甘油(TG)结果是否适用于Frie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方法 测定2820例血清样本总胆固醇(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DL-C(方法1),将TG浓度>4.52mmol/L的结果剔除后,再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剩余样本的LDL-C(方法2).根据TG浓度将剩余样本分成三组:一组TG为0.25~1.70mmol/L、二组TG为1.71 ~3.00mmol/L)、三组TG为3.01 ~4.52mmol/L,比较方法1与方法2所得LDL-C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一组两法所得LDL-C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LDL-C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浓度在0.25~1.70mmol/L范围内,可以使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LDL-C.

    作者:曾平;陈曦;刘运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住院89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的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结果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①在治疗效果方面;治疗组的显效率(94.38%)明显高于对照组(8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在HAMD评分方面:治疗第4周HAMD评分和治疗第8周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服药依从性方面:治疗组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的缓解以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童芳;龚昌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4周龄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分别给予胃管灌注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培哚普利2mg/kg(培哚普利纽)、黄芪多糖1g/kg(黄芪多糖组),1次/d,每周灌胃5次.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肺组织进行组织匀浆,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浓度,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法检测肺组织中AngⅡ的Ⅰ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Ⅰ,ATIR)的表达.结果 ①糖尿病模型组肺组织肺泡萎陷、破坏,肺泡间隔增宽,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大鼠肺泡结构改善.②AngⅡ浓度:模型组、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哚普利组和黄芪多糖组低于模型组(P<0.05).③ATIR的表达:糖尿病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①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可能参与了肺组织的损害.②黄芪多糖、培哚普利能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改善肺结构.

    作者:黄宇倩;罗玉;吴文莉;张洪茂;胡茂清;张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钙激活钾通道电流在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中的表达变化研究

    目的 观察膀胱逼尿肌不稳定(DI)中钙激活钾通道(BKCa)电流变化,探讨BKCa在DI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膀胱出口部位梗阻法建立大鼠DI模型,取其膀胱平滑肌,酶消化分离单个平滑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BKCa宏观电流,比较其电流密度在DI和正常大鼠中的变化.结果大鼠膀胱平滑肌细胞表达较为丰富的BKCa电流,具有其他平滑肌细胞BKCa相似的电生理特性,即外向整流特性,能够被BKCa通道特异性阻断剂IbTX(300 nM)阻断.DI大鼠膀胱平滑肌BKca在多个膜电位时电流密度明显下降,在膜电位为+60时电流密度由(32.42±7.97) pA/pF(n=21)下降到(20.56±4.63) pA/pF(n=18),两组相比,P<0.01.结论 BKCa可能参与了大鼠膀胱DI的发生,调控DI时BKCa通道活性可能作为治疗DI的靶点之一.

    作者:杨四文;殷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影响.方法 入选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6例,根据给予降脂药物的不同将所有的患者分为辛伐他汀组(n=42)和氟伐他汀组(n=44),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40mg/d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种降脂药物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HDL-C、TG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BUN、SCr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U-Pro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可减少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但是二者发挥作用并无差异.

    作者:邹顺;王冬梅;马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3月~2011年6月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19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治疗原则都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解剖复位、坚强固定.首先采用手法复位,若复位后不稳定或复位失败,则需手术治疗.Herbert螺钉是用钛合金制作的双头螺丝钉,可提供较坚强的骨折端固定,因而术后无需长期的石膏固定,仅需固定4周即可.短期的制动是为了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也是取得优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结果 19例获得平均24(9~38)个月的随访,17例舟骨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2例出现骨不连,腕关节功能部分受限.尚未发现月骨坏死者.采用Cooney评分法:优9例、良6例、可2例和差2例,优良率78.9%.结论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早期精确的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治疗,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陈发林;蒋斌;刘益民;高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给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35例与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20mg/次,3次/d口服)34例,通过1个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眩晕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得到缓解程度不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有明显疗效.

    作者:樊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32例急腹症腹腔镜探查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急腹症的方法及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1年7月实施腹腔镜探查的132例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术中均明确诊断,腹腔镜完成诊治118例(89.4%),中转开腹14例(10.6%).平均手术时间55min,平均出血量15ml,平均住院时间5.5d,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很高的诊疗价值,比开腹具有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普外科急腹症理想的诊治手段.

    作者:段建学;徐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汇涵术泰护创敷料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目的 通过汇涵术泰护创敷料的临床应用,观察其对会阴部术后伤口的疗效.方法 将111例男性会阴部手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双号纳入实验组.对照组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患处,再用碘伏常规消毒皮肤后纱布覆盖手术切口;实验组则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患处后再用汇涵术泰护创敷料喷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切口.对两纽患者切口感染例数、消毒时切口疼痛发生例数以及术后达到临床拆线标准的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实验组和对照组切口感染例数和消毒时切口疼痛发生倒数((x)±s)分别为4.73和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达到临床拆线标准的时间分别为(6.80±1.56)d和(6.00±1.15)d,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汇涵术泰护创敷料具有对皮肤刺激小、抗菌效果好、促进伤口愈合快等功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伤口护理医疗用品.

    作者:朱礼坤;王希;王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神经刺激仪应用于醉酒患者肩部手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 观察24例醉酒患者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48例醉酒后肩部受伤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A组)和神经刺激仪组(B组),记录麻醉效果.结果 B组达(优+良)的患者数95.8%(23/24),明显高于A组62.5% (15/24)(P<0.05).A组有7例麻醉效果差.结论 醉酒后肩部手术的患者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是安全、方便、可靠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谢红春;杨丽佳;黄超;杨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与尿激酶静脉溶栓合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12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硝酸甘油、培哚普利/或氯沙坦、美托洛尔、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依诺肝素等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溶栓后静脉泵入替罗非班,先0.4μg/(kg·min)× 30min,后0.15μg/(kg·min).观察梗死血管再通、出血并发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 梗死血管再通率治疗组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治疗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治疗AMI与尿激酶静脉溶栓合用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干志红;苟华良;孙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在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清醒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患者30例,年龄32 ~66岁,ASAⅠ~Ⅱ级,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疾病.随机分为两组(n=15):A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B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mg/kg,10min输注完毕.A、B两组均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静脉缓推和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行纤支镜清醒鼻腔插管,观察患者MAP、HR、SpO2及插管所用时间.结果 A组所有患者镇静满意,均能很好耐受清醒气管插管,插管过程中MAP、HR和SpO2稳定(P>0.05).B组镇静时有轻度呼吸抑制,插管过程中MAP和HR升高(P<0.05),插管成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镇静有效,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是理想的辅助用药.

    作者:王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PHC伴PVTT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3DCRT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TACE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不良反应,随访1年评价客观疗效和生存率.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43.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随访期内有18例死亡,对照组患者随访期内有24例死亡,治疗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毒性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TACE联合3DCRT治疗PHC合并PVTT患者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技术在ICU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ICU医务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脏器支持与保护,当我们的药物治疗无效时,我们自然而然想到了机器替代治疗,人工肾、人工肝、体外膜肺氧和在ICU中逐渐得到应用,目前应用多的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因血流动力学稳定,故在ICU中的得到了普遍应用.本篇对CRRT在ICU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刘辉;刘剑萍;禡红原;潘传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性结肠穿孔的救治

    目的 探讨急性结肠穿孔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13例结肠穿孔病例临床资料、检查数据、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10例,死亡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结论 急性结肠穿孔属外科危重症,并发症和病死率均较高,预后较差,重在早期诊治.

    作者:余建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患者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0倒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0~105min,术中出血80~120ml,24h拔出尿管,12~36h肛门排气,3~5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但较传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困难,有一个适应和学习的曲线,其微创和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可达到腹部无可见疤痕的目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纽)50例和对照组(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组)36例.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体温增加、住院时间、止痛药平均应用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术后复发及术后水肿、尿潴留、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符合人体解剖生理基础,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术后恢复快、疼痛少、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知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成都地区838例真菌培养阳性标本病原学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浅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沙堡分离培养基、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铜圈小培养法,分离鉴定2006年7月~2011年3月我科真菌实验室培养阳性的标本.结果 838例标本中共培养出15个菌种,其中红色毛癣菌、马拉色菌、酵母菌、白念珠菌、须癣毛癣菌检出率居前五位.不同解剖部位标本其培养结果有所不同.结论 皮肤、甲、毛发以皮肤癣菌和马拉色菌感染为主,粘膜以念珠菌感染为主.红色毛癣菌是成都地区浅部真菌病的首位病原菌.

    作者:陈伟;阳眉;梅晓锋;赵静;兰长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宜宾市翠屏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效果分析

    目的 评估翠屏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成效,探索并改进实施方案.方法 2008~2011年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把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的孕产妇纳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进行干预.结果 对33906例孕妇进行了艾滋病抗体检测,查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5例,感染率为0.04%,均在不同阶段进行了干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的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进行干预,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起到有效的阻断作用.

    作者:田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筋膜皮瓣转位术治疗胫前软组织缺损37例

    目的 回顾分析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和转位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手术技巧的掌握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皮肤减张切口的原理,设计应用创面的内、外侧筋膜皮瓣转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37例,一期愈合28例,皮缘部分坏死经二期处理治愈8例,均经半年以上随访无复发,仅1例因发生病理性骨折后期截肢.结论 应用筋膜皮瓣转位术治疗胫前软组织缺损,皮瓣设计合理,成功率高,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杨利;王运平;仙登沁;曾可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