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利娜;洪明岳;顾袁琴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胆囊结石误诊漏诊的原因及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977例临床怀疑为胆囊结石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超声和手术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5%和87.6%.结论 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度较高.不典型结石较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作者:唐一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并丙酚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与瑞芬太尼组,每组30例.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初始靶效应室浓度分别为0.25ng/ml、2ng/ml,均复合初始血浆靶浓度为2μg/ml的异丙酚,每2min增加0.5μg/ml,直至意识消失.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情况、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SBP、DBP和HR在T1、T2和T5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消失时异丙酚剂量和异丙酚总剂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瑞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VAS评分显著高于瑞芬太尼组(P<0.05),OA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药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瑞芬太尼组(P<0.05).结论 与瑞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术后苏醒质量更优,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炼波;何常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患者同期行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且行同期汽化电切手术治疗患者35例,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量(Qmax)、残余尿量(PRV),并术后随访观察1~2年膀胱癌的转移及复发情况.结果 6个月的术后观察,IPSS、QOL及PRV明显低于术前,Qmax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年,所有患者均无膀胱癌复发及转移现象.结论 电切术是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患者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4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并有完整资料者142例.跌伤70例,摔伤45例,交通伤27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29例,Ⅱ型27例,Ⅲ型41例,Ⅳ型28例,Ⅴ型17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88例,高血压81例,慢性支气管炎59例,糖尿病79例.姑息治疗56例,动力髋螺钉固定49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37例.结果 获得随访142例,随访时间1~8年,髋关节功能按Harris 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姑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51d,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0周,发生不同程度髋内翻18例,优良40例,优良率71.4%.动力髋固定平均住院时间25d,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优良40例,优良率81.6%.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平均住院时间19d,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周,优良32例,优良率86.4%.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和骨折类型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王在春;任加强;孔令江;刘巍;张文杰;阿效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否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以及对患者贫血、血压、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选取56名维持性血透患者,先予血液透析(HD组)治疗观察3个月,每周行HD3次;然后改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 HP组)治疗3个月,每周2次HD及1次HD+ HP.观察患者血压、皮肤瘙痒情况,同时检测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C)、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GB).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与HD组比较,HD+ HP组血压控制达标者较多(P<0.05),皮肤瘙痒改善率较高(P<0.01),血iPTH、β2-MG、CRP、CysC均明显降低(P<0.01),HGB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HD联合HP治疗与单独HD相比,更能有效清除大中分子尿毒症毒素,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颖娟;薛琳;张家菊;罗建琼;文鸿;王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6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积极综合治疗的同时,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h的血压、呼吸、pH、PaC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 67例患者经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通气状态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心率及PaCO2明显高于相应治疗后的水平(P<0.05);治疗前的氧合指数和pH值低于相应治疗后的水平(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俱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提高氧合指数和PH值,稳定血压及心率,值得在临床更广泛地应用.
作者:吕青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系统评价乌司他丁对需行单肺通气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OVID,Pubmed,CNKI等数据库,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RCT),同时筛检纳入的参考文献,查找乌司他丁与单肺通气相关的随机对照实验,评价其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Me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RCT,包括242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应用乌司他丁与对照组比较,血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可减少需单肺通气患者血液中的IL-6,IL-8的生成,从而对肺功能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何崟;吴沁娟;满福云;刘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鲜股骨颈骨折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与结果.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新鲜股骨颈骨折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86例,男47例,女39例,年龄18 ~ 65岁48例,66 ~ 86岁38例,骨折按Garden分型:Ⅰ型23例,Ⅱ型25例,Ⅲ型26例,Ⅳ型12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空心松质骨螺钉内固定22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26例,半髋关节置换30例,全髋关节置换8例.结果 获得1~6年(平均3.1年)随访,内固定组48例,骨折愈合时间17~24周(平均20.5周),髋内翻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3例,优良率79.2%.关节置换组38例,早期脱位2例,切口感染1例,优良率84.2%.结论 根据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活动能力、骨密度值和骨折类型,选择个体化手术治疗术式,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戢良超;谌刚;李世林;徐映明;周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与单用89SrCl2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59例前列腺癌并骨转移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独应用89SrCl2治疗骨转移灶,B组联合应用89SrCl2和唑来膦酸治疗,连续观察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控制前列腺癌骨转移方面,A组有效率为75.6%,B组有效率为90.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89SrCl2和唑来膦酸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灶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王卫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改良式180°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ALPI)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5例首次发作的36h内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未予以药物抗青光眼治疗,采用改良式180°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ALPI)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角膜水肿变化情况及眼压是否下降,以及房角改变情况.结果 15例患者ALPI术后眼压均下降,120min后眼压均正常.眼压下降后,角膜均由水肿变透明.治疗眼的房角均较对侧眼增宽.患者均能耐受治疗,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改良式180°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ALPI)治疗首次发作的36h内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能迅速开放房角,降低眼压,缩小了传统360°的治疗范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尤其适合于有全身合并症的患者,成为另一种治疗PACG的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余敏;李娜;李建全;唐晓蕾;陈向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手术方式的比较.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老年肝硬化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LC组)67例,开腹组(OC组)56例.结果 二组均顺利手术,无死亡病例.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重、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45%(7/67),明显低开腹手术组26.79%(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老年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应详细评估其适应证以及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
作者:熊晓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口服左西替利嗪5mg,1次/d,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2ml肌肉注射,1次/2d;对照组仅口服左西替利嗪,两组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7,P<0.05);对照组复发率(50.00%)明显高于治疗组(25.93%).结论 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韶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限食方式对肥胖大鼠下丘脑orex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大鼠模型,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限食状态下大鼠下丘脑orexin mRNA表达.结果 肥胖组大鼠orexin显著低于基础对照组;高脂限食80%组12周后,orexin表达比肥胖对照组高,比基础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脂限食60%组12周后,orexin表达显著高于肥胖对照组;基础限食100%组和基础限食80%组12周后,orexin表达明显高于肥胖对照组,低于基础对照组;喂养12周后,与高脂限食80%组相比,基础限食100%组orexin显著升高;基础限食60%组12周后orexin表达极低.结论 膳食结构是改善中枢神经多肽orexin表达的关键,改变食物的膳食构成比单纯限制食物摄入量更有效.
作者:赵琳;贾鲲鹏;王璐;刘伯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哮喘的作用.方法 7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基础加用布地奈德/沙美特罗(舒利迭)干粉剂吸入50μg/250μg吸入,2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布地奈德组吸入布地奈德200μg/次吸入治疗,2次/d.两组疗程均为15d.并采用哮喘症状评分和肺功能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ACT评分.结果 两组在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和ACT评分上均有改善,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沙美特罗/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对哮喘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而且疗效好、经济和方便,符合在临床应用.
作者:尚利娜;洪明岳;顾袁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不同麻醉方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以及血清细胞因子差异.方法 将6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乌司他丁+全凭静脉麻醉组(Ⅰ组),乌司他丁+全凭吸入麻醉组(Ⅱ组),分别在术前1d拔管后1h、24h、4d、7d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拔管后1h明显,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在所有时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稳态氧化氮产物在所有时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率,并减轻其发病程度.
作者:陈学均;代月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时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5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痰热清注射液组)和观察组(痰热清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组)每组各79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3d、7d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d、7d的FVC、MMF、FEV1、PEF25、PEF50及V25、V50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较佳,且可较快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作者:王月蓉;施亚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了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64例,将COPD患者按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另取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COPD急性发作期组血尿酸的水平分别为(264.32±46.46)和(410.54±87.36)μmol/L,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尿酸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血尿酸的水平从(410.54±87.36)μmol/L降低到(324.44±62.47)μmol/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 Ⅰ、Ⅱ、Ⅲ和Ⅳ级患者血尿酸的水平分别为(286.74±50.12)、(352.16±59.14)、(432.66±80.34)和(484.57±92.64) μmol/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存在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升高的血尿酸可以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的监控.
作者:张庆团;覃善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与曲马多与瑞芬太尼对全麻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及术后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布托啡诺组(Ⅱ组)、曲马多(Ⅲ组)和瑞芬太尼组(Ⅳ组).四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式相同.拔管前分别予0.9%等体积生理盐水,0.02mg/kg布托啡诺,2mg/kg曲马多及1 μg/kg瑞芬太尼.记录各时点SBP、DBP、HR、SpO2,比较各组拔管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Ⅱ、Ⅲ、Ⅳ组患者围术期SBP、DBP、HR、SpO2变化平稳,明显优于Ⅰ组,恶心、呕吐、躁动等的发生率也少于Ⅰ组(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在拔除气管导管前给予布托啡诺、曲马多及瑞芬太尼均能有效预防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雄;姜敏;候明勇;王两忠;魏江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无痛技术在高龄高危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年龄在70岁以上合并心、肺、脑、肾等基础疾病的患者3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160例: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0.5ug/kg,注入时间15s,丙泊酚1.2~1.5mg/kg,注入时间30s;B组:曲马多+丙泊酚组,静脉缓慢推注曲马多0.25mg/kg,丙泊酚1.2~ 1.5mg/kg,注入时间与A组相同.待两组患者入睡、全身松弛、呼吸平稳进入麻醉状态后开始胃镜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前(T0)、检查中(T1)、检查后(T2)、苏醒后10min(T3)的心率(HR)、无创血压(NIB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操作时间、苏醒时间、追加药物次数.结果 两组患者检查中(T1)的HR、NIBP、SpO 2较检查前(T0)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但波动均在正常范围内.A组有6例、B组有3例SpO2下降至95%以下,经托下颌处理后很快恢复正常.两组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在一次性给药后完成检查,检查时间和苏醒时间无差异.结论 芬太尼、曲马多联合小剂量丙泊酚的无痛技术用于高龄高危患者的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杨康;魏揠琴;罗玉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ICU清醒患者社会支持状态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5月的63例ICU清醒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社会支持程度评定量表分为A组(高社会支持组)、B组(一般社会支持组)和C组(低社会支持组)每组各21例,后将三组患者的POMS评分和HAMA、HAM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POMS量表各指标评分均优于B组及C组,HAMA量表和HAMD量表≤7分比例均高于B组及C组,而B组则优于C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CU清醒患者社会支持状态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较大,应重视对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的干预.
作者:黄秀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