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4例居家癌症晚期患者社区临终关怀服务效果评价

李菱

关键词:临终关怀, 社区卫生
摘要:目的 探讨居家癌症晚期患者社区临终关怀服务效果.方法 选取本社区24例癌症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各级医院确定为治疗不再有任何意义,对这部分患者实施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结果 24例患者均在平静中终结生命,其家属对关怀服务均表示满意.结论 癌症晚期患者实施社区临终关怀服务能减轻患者对死亡的恐惧,让患者在平静中渡过死亡,减少患者死亡过程的痛苦,将患者家属的悲伤降至低.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讨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进行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使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方法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Cobb角改变、骨折椎体高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BMD、Cobb角改变、骨折椎体高度的变化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青壮年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黎圣田;吴辉耀;张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冷疗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时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冷疗效果.方法 将2009年5~11月的140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试验组与传统清水冰袋对照组,每组70例,冷疗24h后,分别测量两组术前及术后24h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粗点周径;对术前及术后24h进行疼痛的静止、运动评分;采用Lysholm评分表评定术前及术后24h膝关节功能及测量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结果 术后24h两组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粗点周径肿胀值、静止及运动视觉模拟评分、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肿胀疼痛越严重,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差.结论 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较传统清水冰袋更能减轻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并且肿胀疼痛与膝关节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李玲利;宁宁;侯晓玲;刘晓燕;杨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α-硫辛酸治疗组,B组为单纯甲钴胺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0c)、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的改善情况、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的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B组50.00%,P<0.01;两组治疗前后MNCV、SNCV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治疗后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P<0.05;与B组比较A组血清MDA明显减少(P<0.05),SOD及TAOC明显提高(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叶文春;方向明;王玉容;高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置胃管致环杓关节脱位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2011年10月18日因左上腹刀刺伤急诊入院,护士遵医嘱行胃管置管术,插管过程中,患者述疼痛感明显,胃管置入术后约10h患者出现说话费力、声音嘶哑,未重视.3d后拔出胃管,患者声音嘶哑明显、发声无力,给予雾化治疗并观察后症状无缓解.第4天请耳鼻喉科会诊,发现右侧声带固定,声带水肿明显,右侧杓状软骨向前错位突起,声门闭合不全.诊断右侧环杓关节脱位.

    作者:赵大乾;周元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沙美特罗/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在哮喘中的控制作用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哮喘的作用.方法 7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基础加用布地奈德/沙美特罗(舒利迭)干粉剂吸入50μg/250μg吸入,2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布地奈德组吸入布地奈德200μg/次吸入治疗,2次/d.两组疗程均为15d.并采用哮喘症状评分和肺功能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ACT评分.结果 两组在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和ACT评分上均有改善,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沙美特罗/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对哮喘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而且疗效好、经济和方便,符合在临床应用.

    作者:尚利娜;洪明岳;顾袁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杰雪消毒效果实验研究

    目的 验证杰雪消毒效果的可靠性,为临床使用提供科学的客观依据.方法 ①皮肤实验(同体对照,实验组30例,杰雪消毒患者右手背皮肤,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h;对照组30例,碘酊酒精消毒患者左手背皮肤,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h;②瓶塞实验(实验组30例,杰雪消毒瓶塞,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h;对照组30例,碘酊酒精消毒瓶塞,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h).结果 杰雪和碘酊酒精消毒皮肤、瓶塞后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杰雪对皮肤和瓶塞消毒效果均可靠.

    作者:吴萍;石慧;郭辉梦;向成玉;周晓英;吴显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去游离甘油三酰甘油对Frie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目的 评估去游离甘油三酰甘油对Frie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方法 样本来源于本院就诊患者,共5302例.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LDL-C),用去除游离甘油的方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浓度(TG),纳入TG≤4.51 mmol/L的样本5016例,用Friedewald公式(F公式)计算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LDL-C(F)],与直接法测定的LDL-C浓度[(LDL-C(M)]进行比较.依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对TG和LDLC分组.结果 LDL-C(F)与LDL-C(M)在TG正常组(γ=0.880)、TG边缘升高组(γ=0.943)和TG升高组(γ=0.897)都显示了良好的相关性(P<0.01).TG正常组、TG边缘升高组和TG升高组的LDL-C(F)都明显高于LDL-C(M) (P <0.001).在NCEP危险度分类中LDL-C(F)与LDL-C(M)的一致性平均为77.4%.结论 用F公式计算LDL-C浓度时,去游离甘油TG会高估LDL-C浓度.

    作者:刘运双;曾平;陈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原发性肿瘤,观察组给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丝裂霉素,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4~36个月,术后3个月(2.50% VS 5.00%)和6个月(7.50% VS 10.00%)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12个月(10.00% VS30.00%)和24个月(17.50% VS 37.50%)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给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可以有效预防肿瘤复发,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药物.

    作者:吴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手术方式的比较.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老年肝硬化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LC组)67例,开腹组(OC组)56例.结果 二组均顺利手术,无死亡病例.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重、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45%(7/67),明显低开腹手术组26.79%(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老年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应详细评估其适应证以及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

    作者:熊晓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前列安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15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评价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前列安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52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疗效观察.结果 用药前和用药后8周分别对患者进行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用药后总分比用药前平均降低(8.2),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分别较治疗前降低(15.8),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为89.7%,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前列安栓显著的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前列液中白细胞计数和提高卵磷脂含量,具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王海峰;赖建平;万旭辉;李兴斌;王学华;傅光华;甘道举;李健;文小平;常从旺;郭鹏飞;杨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误诊漏诊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胆囊结石误诊漏诊的原因及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977例临床怀疑为胆囊结石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超声和手术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5%和87.6%.结论 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度较高.不典型结石较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作者:唐一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010~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及分析

    目的 调查及分析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方法 对在2010 ~2011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相关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从这些患者的病例资料中对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分析,总共抽取了1236份患者的病例用于本次的调查分析.结果 从本次调查发现,我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78.07%,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上面,我院的主要使用方式为联合使用,妇科和科为抗菌药物使用较多的科室,在抗菌药物的选择方面我院使用多的类型为头孢类.结论 我院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面虽然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但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必须进一步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争取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现象降到低.

    作者:张丽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对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2例后循环缺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前列地尔组35例和对照组27例,前列地尔组给予前列地尔10μg,1次/d,静脉滴注,拜阿司匹林0.1,1次/d,口服等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250ml,1次/d,静脉滴注,拜阿司匹林0.1,1次/d,口服等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前列地尔组在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明清;吕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方式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眼压变化观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I VTA)和后Tenon囊下注射(PSTA)治疗黄斑水肿后的眼压变化情况.方法 对167例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IVTA和PSTA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后的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PSTA组平均眼压,高眼压发生率及6个月后残留高眼压率均明显低于IVTA组,P<0.05.结论 PSTA在眼压升高方面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王涌;吴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胰岛素抵抗内脂素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核源性巨噬细胞的内脂素基因表达水平.方法 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和比较胰岛素抵抗者(n=8)和非胰岛素抵抗对照者(n=8)的内脂素基因表达水平.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胰岛素抵抗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核源性巨噬细胞的内脂素基因表达水平均稍低于对照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 =0.394;P =0.286).胰岛素抵抗者单个核细胞、单核源性巨噬细胞的内脂素mRNA水平均与T4正相关(P =0.029;P =0.035).结论 胰岛素抵抗者单个核细胞、单核源性巨噬细胞的内脂素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者无差异;甲状腺可能参与调节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内脂素基因表达水平.

    作者:张蔚然;张蓓;陈敏;蒲丹;杨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男性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淤积症46例

    目的 探讨男性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淤积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治疗初期给予抗感染、活血化瘀及物理治疗,对以上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做附睾及输精管残端切除或者输精管吻合术.结果 46例患者应用药物及物理等治疗后,18例症状消失,附睾张力恢复正常.2例低于50岁患者进行了输精管吻合术后治愈.26例50岁以上患者行附睾及输精管残端切除术后治愈.结论 对男性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淤积症患者,在给予药物和物理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龄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陈峰;陈益金;杨青松;杜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术治疗开放手术后肾结石56例报道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术治疗开放手术后肾结石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共56例患者,既往均曾行上尿路开放手术,包括肾盂和/或肾实质切开取石38例,肾;离断成形术6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12例.左侧24例、右侧32例.结石单发12例、多发27例、鹿角状结石及多发结石17例.结石大小0.8cm×0.6cm~8.7cm×5.5cm.所有患者均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逐级扩张建立经皮肾通道,结石负荷小的患者采用F20通道,结石负荷大的患者采用F24标准通道,气压弹道及超声负压粉碎并清除结石.结果 56例均顺利建立经皮肾造瘘通道,并行一期碎石术,51例单通道,5例双通道;穿刺通道在十一肋间37例,十二肋下19例;碎石手术时间15 ~ 180min,平均54 min;术中出血量20~1000ml,平均150ml,2例输血;9例残石平均0.6~1.2cm,结石清除率84%(47/56).术中无气胸或邻近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例术后明显出血,经高选择性动脉栓塞后止血.8例肾功不全者,3例肾功恢复正常,5例维持在低氮质血症水平.结论 经皮肾镜术治疗上尿路开放手术后肾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鄢世兵;何昌孝;袁正勇;黄颖川;王翰辉;李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护理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4例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具有较好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宗小敏;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槲皮素对小鼠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小鼠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筛选高效低毒的抗炎药物.方法 选用BALB/C小鼠,采用蛙皮素50 μg/(kg·h)×6腹腔注射诱导急性胰腺炎,并予100、50、20、10μmol/L槲皮素进行治疗,通过比较胰腺重量、血清淀粉酶、HE染色、病理炎症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蛙皮素能诱导明显的急性胰腺炎.通过槲皮素治疗,治疗组小鼠胰腺外形重量、淀粉酶数值、病理炎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槲皮素剂量增加,治疗效果有更加明显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槲皮素有明显的抗小鼠急性胰腺炎作用,其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方丽;周进;李小安;樊元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间质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反复黑便2年,复发3d就诊.入院前2年,患者反复解柏油样黑便1~2次/d,同时感脐周阵性隐痛不适.曾于院外住院诊治,行胃镜、肠镜、小肠钡餐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小肠出血?3d前,患者再次解黑便,为行胶囊内镜检查来我院.入院查体:贫血貌,余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Hb 82g/L,余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胶囊内镜检查发现空肠一大小约4.0cm × 3.0cm的隆起性病变,致管腔狭窄,隆起处粘膜光滑,见静脉明显显露,所见粘膜未见明显溃疡.即诊断空肠隆起性病变(性质?间质瘤?).后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空肠间质瘤,低度恶性,行小肠部分切除术,随访1年未再出血.

    作者:吴宗英;刘红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