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黎圣田;吴辉耀;张勇

关键词: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骨移植
摘要:目的 探讨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进行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使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方法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Cobb角改变、骨折椎体高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BMD、Cobb角改变、骨折椎体高度的变化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青壮年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神经内窥镜治疗脑积水分析

    目的 评价神经内窥镜对脑积水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2月神经内窥镜下行不同治疗方式的50例不同类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18例行透明隔造瘘术加内窥镜下引导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ar-peritoneal shunts,V-P);22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采用脉络丛绒毛凝固术及内窥镜下引导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随访3 ~50个月,患者脑积水症状均有所改善.全部患者无死亡.4例出现短暂高热,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积水无改善,改行V-P分流术.4例分流管堵塞行分流管调整术.结论 经神经内窥镜治疗脑积水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冯文;高晋健;吴建兵;杜春富;赵鹤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ICU清醒患者社会支持状态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ICU清醒患者社会支持状态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5月的63例ICU清醒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社会支持程度评定量表分为A组(高社会支持组)、B组(一般社会支持组)和C组(低社会支持组)每组各21例,后将三组患者的POMS评分和HAMA、HAM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POMS量表各指标评分均优于B组及C组,HAMA量表和HAMD量表≤7分比例均高于B组及C组,而B组则优于C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CU清醒患者社会支持状态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较大,应重视对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的干预.

    作者:黄秀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96例扁桃体术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和分析扁桃体术后出血临床护理的工作特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耳鼻咽喉科1997年1月~2011年8月收治扁桃体切除术1643例,发生术后出血的9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耳鼻咽喉专科护理措施对不同病因的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患者给予专业的护理措施.结果 96例患者经及时处理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均治愈出院.结论 在积极止血的同时,专科护理对术后出血患者的早日康复极其重要.

    作者:陈晓丹;关晋英;晋云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在经皮肾手术经皮肾通道建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是否使用彩超较B超在经皮肾手术时建立经皮肾通道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使用彩超引导对42例患者建立16F经皮肾通道6例,24F经皮肾通道36例;B超引导对34例患者建立16F经皮肾通道5例,24F经皮肾通道29例.结果 彩超和B超引导组经皮肾通道均能一次穿刺成功.但在需要再次穿刺时,B超引导组耗时较长,有2例因动脉损伤行DSA超选栓塞.结论 彩超引导较B超引导在经皮肾手术时建立经皮肾通道更安全、准确,有更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海峰;李虹;王坤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对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2例后循环缺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前列地尔组35例和对照组27例,前列地尔组给予前列地尔10μg,1次/d,静脉滴注,拜阿司匹林0.1,1次/d,口服等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250ml,1次/d,静脉滴注,拜阿司匹林0.1,1次/d,口服等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前列地尔组在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明清;吕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并顽固性贫血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并顽固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维持性透析患者20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方法与单纯性血液透析(HD)方法比较(自身对照),治疗前后检测Hb、Hot、β2微球蛋白、血清TNF-α、IL-1α、IL-13、PTH、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后β2微球蛋白、血清TNF-α、IL-1α、IL-1β、PTH、CRP明显下降,而Hb、Hot显著升高.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能通过清除体内中大分子使血Hb、Hct明显上升,减少贫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临床使用安全,疗效可靠.肾性贫血与血清β2微球蛋白、血清TNF-α、1L-1α、IL-1β、PTH、CRP的升高有关.

    作者:朱迎春;白寿军;冯岗;杜红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及肺功能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乌司他丁对需行单肺通气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OVID,Pubmed,CNKI等数据库,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RCT),同时筛检纳入的参考文献,查找乌司他丁与单肺通气相关的随机对照实验,评价其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Me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RCT,包括242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应用乌司他丁与对照组比较,血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可减少需单肺通气患者血液中的IL-6,IL-8的生成,从而对肺功能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何崟;吴沁娟;满福云;刘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住院肿瘤患者HIV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肿瘤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状况及临床分布特点,为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7年1月~2012年7月的65297例住院肿瘤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65297例患者中共检出HIV抗体阳性89例,阳性率1.36‰.89例HIV感染者中男67例,女22例,年龄20~78岁,其中以41 ~50岁多(30.34%),临床科室以胸科病区检出率高26.97%,2007年至2012年中分别检出6、10、12、21、22、18例.结论 住院肿瘤患者中HIV阳性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测对预防医源性感染、减少医疗纠纷、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立春;王左;罗皓;杨溪霜;陈静;黄梅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4例居家癌症晚期患者社区临终关怀服务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居家癌症晚期患者社区临终关怀服务效果.方法 选取本社区24例癌症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各级医院确定为治疗不再有任何意义,对这部分患者实施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结果 24例患者均在平静中终结生命,其家属对关怀服务均表示满意.结论 癌症晚期患者实施社区临终关怀服务能减轻患者对死亡的恐惧,让患者在平静中渡过死亡,减少患者死亡过程的痛苦,将患者家属的悲伤降至低.

    作者:李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底深度烧伤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运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足底深度烧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26例足底深度烧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转移进行修复,大为16cm×12cm,小为10cm×8cm.结果 26例全部存活,随访6~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正常,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足底深度烧伤皮肤软组织缺损设计可靠,切取方便,质地优良耐磨,是修复足底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作者:钟俊波;朱必清;李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误诊漏诊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胆囊结石误诊漏诊的原因及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977例临床怀疑为胆囊结石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超声和手术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5%和87.6%.结论 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度较高.不典型结石较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作者:唐一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

    目的 探讨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与单用89SrCl2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59例前列腺癌并骨转移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独应用89SrCl2治疗骨转移灶,B组联合应用89SrCl2和唑来膦酸治疗,连续观察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控制前列腺癌骨转移方面,A组有效率为75.6%,B组有效率为90.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89SrCl2和唑来膦酸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灶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王卫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纱布填塞法在严重肝外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纱布填塞法在治疗严重肝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1年1月间31例严重肝外伤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31例患者中治愈24例,死亡7例.术后并发肝脓肿伴肺部感染5例,膈下感染6例,胆瘘2例,均经穿刺、引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对于严重肝外伤患者运用控制损伤理念,采用纱布填塞方法,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降低严重肝外伤病死率.

    作者:宋文玖;彭维江;高志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护理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4例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具有较好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宗小敏;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杰雪消毒效果实验研究

    目的 验证杰雪消毒效果的可靠性,为临床使用提供科学的客观依据.方法 ①皮肤实验(同体对照,实验组30例,杰雪消毒患者右手背皮肤,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h;对照组30例,碘酊酒精消毒患者左手背皮肤,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h;②瓶塞实验(实验组30例,杰雪消毒瓶塞,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h;对照组30例,碘酊酒精消毒瓶塞,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h).结果 杰雪和碘酊酒精消毒皮肤、瓶塞后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杰雪对皮肤和瓶塞消毒效果均可靠.

    作者:吴萍;石慧;郭辉梦;向成玉;周晓英;吴显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NO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凋亡数、NO的影响.方法 制备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造成大鼠左脑缺血24h,以改良的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程度评分表(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筛选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磁刺激组(TMS).两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给予5d假TMS刺激,TMS组给予5dTMS刺激.5d后采用干重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采用流式细胞仪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及一氧化氮含量变化.结果 TMS组大鼠的脑水肿程度明显减轻(P<0.05);TMS组神经细胞凋亡率及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TMS对脑缺血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苏牟潇;陈忠伦;唐宇凤;姚丽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067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控制和治疗该菌感染的可靠依据.方法 细菌培养分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配套药盒做药敏,药敏试验结果按照CLSI标准判定,采用WHON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ICU、呼吸科感染患者,有较高耐药率,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为34.4%,其余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饶友义;余江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间质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反复黑便2年,复发3d就诊.入院前2年,患者反复解柏油样黑便1~2次/d,同时感脐周阵性隐痛不适.曾于院外住院诊治,行胃镜、肠镜、小肠钡餐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小肠出血?3d前,患者再次解黑便,为行胶囊内镜检查来我院.入院查体:贫血貌,余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Hb 82g/L,余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胶囊内镜检查发现空肠一大小约4.0cm × 3.0cm的隆起性病变,致管腔狭窄,隆起处粘膜光滑,见静脉明显显露,所见粘膜未见明显溃疡.即诊断空肠隆起性病变(性质?间质瘤?).后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空肠间质瘤,低度恶性,行小肠部分切除术,随访1年未再出血.

    作者:吴宗英;刘红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讨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进行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使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方法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Cobb角改变、骨折椎体高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BMD、Cobb角改变、骨折椎体高度的变化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青壮年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黎圣田;吴辉耀;张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乳腺增生症与ESR1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ESR1基因XbaⅠ遗传多态性与乳腺增生症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分别检测89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研究组)和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ESR1基因Xba Ⅰ遗传多态性.结果 ESR1基因Xba Ⅰ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X等位基因患乳腺增生症的风险是x等位基因的0.551倍.结论 ESR1基因Xba Ⅰ遗传多态性与乳腺增生症的发病有关,突变基因增加了乳腺增生症发病风险.

    作者:陶苹;田超;李卉;龙启明;胡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