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拔除尿管方法的改良研究

梁永;胡小萍;张娟

关键词:剖宫产, 放尿方法, 膀胱功能
摘要:目的 改良剖宫产术后放尿方法并研究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150例剖宫产术后留王尿管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对照组7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第1次排尿情况.结果 采用改良方法拔除尿管的实验组首次排尿量多于采用传统方法的对照组(t=12.99,P<0.01),实验组首次自然排尿成功率9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其拔除尿管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实验组5%,对照组2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术后采用改良方法,早期定时开放尿管、于膀胱充盈且有输液余量时拔出尿管,对于改善产妇膀胱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梗死部位多见于前(间)壁和下壁,病死率高.结论 70岁以上老年人因其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或误诊,临床医生应熟知这些特点,提高心肌梗死的诊断率,以免延误诊治.

    作者:姚健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氯沙坦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0例患者晨起采集肘静脉血2ml,以0.129mmol/L枸橼酸钠1:9抗凝3000r/min离心10min收取上清液-70℃保存待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刺(t-pA)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D-二聚体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结果 氯沙坦治疗后血浆PAI-1活性,D-二聚体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氯沙坦可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纤溶指标,无禁忌证的患者应常规应用.

    作者:郑琼;姚岳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水囊压迫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体会

    目的 评估宫腔内水囊压迫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发生大出血患者106例,常规方法处理无效后,应用宫腔内水囊压迫止血.结果 106例患者在12h后取出水囊,阴道流血量明显减少,均无再次大出血发生.止血效率100%.结论 宫腔内水囊压迫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效果佳、操作简便、止血迅速,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放置时机、注意术后观察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新红;郑砚秋;张艳玲;冯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多发性骨髓瘤4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MM患者确诊时临床分期多为Ⅲ期,分型以IgG为主,占42.75%,其次为IgA、轻链型,分别占27.5%、30%;②大多数患者以骨痛、贫血常见;③8例行骨髓免疫表型检查显示骨髓瘤细胞CD38阳性(荧光强度高),CD56阳性,而CD45及CD19阴性或弱阳性表达.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

    作者:朱翠霞;朱焕玲;何川;向兵;李建军;黄杰;刘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2例足癣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1次/d,对照组用复方苯甲酸水杨酸软膏治疗,1次/d,疗程4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1例患者发生轻微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牟韵竹;张正中;熊心猜;候秀芹;房开兰;眭维耻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干扰素肌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加布地奈德微量气泵吸入联合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5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Ⅰ组48例,对照Ⅱ组51例.对照Ⅱ组采用综合治疗,对照Ⅰ组在综合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吸入用布地奈德微量气泵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Ⅰ组基础上,再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肉注射.比较3组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肺部湿啰音消失及咳嗽消失时间的差异以及3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现察组与对照组Ⅰ比较,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肺部湿啰音消失及咳嗽消失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比较,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部湿啰音消失及咳嗽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痊愈50例,显效2例,进步1例,无效0例,有效率(痊愈+显效)98%;对照Ⅰ组痊愈41例,显效2例,进步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4%;对照Ⅱ组痊愈29例,显效3例,进步10例,无效6例,观察组与对照Ⅰ组相比,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相比,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Ⅱ组相比,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干扰素肌肉注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艳丽;蔡宇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肠道清洁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准备中的应用(附114例报告)

    目的 探讨肠道清洁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方法 1996年7月~2007年6月间共35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进行肠道清洁准备,其中114例进行改良口服全肠道灌洗法,245例采用口服甘露醇法,对两组肠道清洁度、患者耐受性、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和水电解质紊乱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肠道清洁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水电解质影响小,患者耐受性好.清洁效果好.结论 术前肠道清洁准备应当作为重视恶性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的重要措施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李波;郑思琳;陈红;陈笑茹;邹倩;张孟瑜;苏松;贺凯;冯春红;夏先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拔除尿管方法的改良研究

    目的 改良剖宫产术后放尿方法并研究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150例剖宫产术后留王尿管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对照组7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第1次排尿情况.结果 采用改良方法拔除尿管的实验组首次排尿量多于采用传统方法的对照组(t=12.99,P<0.01),实验组首次自然排尿成功率9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其拔除尿管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实验组5%,对照组2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术后采用改良方法,早期定时开放尿管、于膀胱充盈且有输液余量时拔出尿管,对于改善产妇膀胱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永;胡小萍;张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钬激光治疗尿道肉阜1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钬激光治疗尿道内阜的疗效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德国Dornier公司的脉冲式钬激光治疗158例尿道肉阜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疗效及特点.结果 158例患者均经一次治疗后治愈,无尿道口狭窄、局部瘢痕形成、尿道阴道瘘等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钬激光治疗尿道肉阜,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止血效果好、对周围组织损伤轻微、创面愈合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宇;朱蜀侠;袁丹;吕健为;石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LigaSure腹腔镜胃微创游离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LigaSure腹腔镜胃微创游离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月,运用LigaSure腹腔镜胃微创游离术联合右侧开胸行食管癌根治术15例.腹腔镜手术方法:以脐孔,左、右锁骨中线肋缘下,脐与剑突连线上、中1/3交界点为手术操作孔,术中采用LigaSum分离、处理血管.结果 15例LigaSure腹腔镜胃微创游离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0~200min,术中出血量20~50ml,腹腔淋巴结清扫数量12枚,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4d.15例随访1~20个月,无腹腔肿瘤复发转移,无死亡.结论 在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LigaSure腹腔镜胃微创游离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手术创伤,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姚斌;秦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支链氨基酸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支链氨基酸对肝炎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61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组30例,同期对照组31例,在相同的护肝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4IU,皮下注射,1次/d,同时应用支链氨基酸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应用15d.对照组应用20%人血清蛋白50ml及新鲜冷冻血浆400ml,交替应用,共15d.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第2天,治疗结束后第30天,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清蛋白治疗前为(30.41±2.49)g/L,治疗结束当天为(34.59±3.01)g/L,治疗结束后第30天为(36.00±2.87)g/L;对照组的清蛋白治疗前为(30.64±3.42)g/L,治疗结束当天为(31.29±1.74)g/L,治疗结束后第30天为(31.30±2.07)g/L.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支链氨基酸可有效地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低蛋白血症.

    作者:王钊;蒋明德;张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帕罗西汀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帕罗西汀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入选12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60例与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60例,疗程12周,对比观察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尤其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效果满意.

    作者:姚薇;梅春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颈内静脉置管的方法和优点.方法 选择右侧颈内静脉穿刺,体表位置容易掌握.16例尿毒症患者采用经皮隧道植入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结果 695例患者穿刺置管710例次,其中645例患者穿刺成功,成功率90.8%,37例患者透析4~49d后出现感染,占透析患者总数6.4%,31例穿刺针误入右颈总动脉,占患者总数4.5%,须拔针,充分压迫止血.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血管损伤小,留置时间长,尤其适用于慢性肾衰竭新建动静脉内瘘成熟前的初期血液透析阶段,也适用于危重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建立困难时可以采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解决血管通路.

    作者:张智敏;王景梅;周伟;张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IL-18、CRP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IL-18、CRP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7月~2009年7月9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浆IL-18、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及IL-1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CRP及IL-18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RP及IL-1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治疗ACS,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浆CRP和IL-18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非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殷骨粗隆间骨折的非手术疗法及疗效.方法 对我科2006~2007年收治的116例60岁及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骨科的三期辩证施治.根据分型及全身情况分别采取骨牵引或泡沫带牵引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同时针对并存疾病积极内科对症支持治疗,预防或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 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心肌梗死死亡,6例患者因不同原因住院不足7d后,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109例按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发的中医骨伤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101例,好转5例,未愈3例.结论 我院采用非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死率远较国外文献报道低,治愈率高.传统的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方式简单,费用低的优点,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粉碎性骨折及骨质严重疏松,内固定不稳,经济较为困难者.但对反粗隆间骨折伴有内后方大块粉碎骨折者,其闭合复位和维持骨住均十分困难,应尽可能选择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或动力髁(DCS)内固定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毕梦娜;陈仲明;陈如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RP和NSE的观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3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37例健康人的外周血CRP、NSE的含量水平.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CRP及NSE明显升高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RP、NSE的升高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怀苏;杨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胸腺五肽局部注射配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胸腺五肽局部注射配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对64例尖锐湿疣患者在应用CO2激光治疗仪将疣体去除干净后在皮损局部皮下注射胸腺五肽.结果 6个月后57例治愈,7例复发;对照组62例中,37例治愈,25例复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 局部注射胸腺五肽能在局部发挥抗病毒、免疫调节作用,可减少该病复发.

    作者:阮光发;蒲素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50例报告)

    目的 通过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比较,评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PA)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前景.方法 将100个需要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PA组和LC组,记录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PA组手术时间35~135min,平均(67±1.92)min,平均出血量(15.9±0.10)ml.疼痛部位主要在脐周且疼痛程度以轻度多见.结论 SPA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在胆囊切除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毅;张伟;田银生;刘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鼠药中毒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鼠药中毒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0~2008年我院急救中心收治的26例急性鼠药中毒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确诊患者,从血清肌酶学(CK、CK-MB、LDH、MYO)和肾功能(Urea、Cr)的改变推测急性鼠药中毒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可能病因.结果 所有患者除肾功能指标明显升高外,血清肌酶学指标也显著高于正常值,符合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的诊断.结论 急性鼠药中毒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系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所致.血液透析是治疗的首选.

    作者:徐辉;付晶;王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生物蛋白胶制剂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总结运用生物蛋白胶制荆封堵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中胆漏的经验.方法 对784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中62例胆汁渗漏的胆管切口,采用生物蛋白胶或纤维蛋白封闭荆进行封堵.结果 封堵成功57例,5例术后胆漏经腹腔引流自愈.无过敏反应.结论 生物蛋白胶制剂封堵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中胆漏安全、有效、简便.

    作者:胡建波;陈安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