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棱菊总黄酮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

赵晓彬

关键词:六棱菊总黄酮/药效学, 溃疡性结肠炎
摘要:目的:研究六棱菊总黄酮(LAF)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塑造 UC 大鼠模型,并予以不同剂量的 LAF 进行干预,用 HE 染色病理学检侧 LAF 对 UC 的疗效,用 FCM 检测 LAF 对大鼠 UC 模型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率,用 DNA 琼脂糖电泳检测结肠黏膜细胞凋亡的生化特征,用 west-ern blot 检测结肠黏膜细胞 Bcl-2、Bax、Cyt-c、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LAF对 UC 大鼠模型有着显著的疗效,经不同浓度的 LAF 作用结肠黏膜细胞后,与模型组比较,细胞凋亡数目减少,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 <0.05),琼脂糖电泳 DNA 典型的梯形条带消失,伴随 Bcl-2蛋白表达上调,Cyt-c、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P <0.05),Bax 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 >0.05),而 Bcl-2/Bax 比值下降(P <0.05)。结论:LAF 对 UC 大鼠模型有着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凋亡相关。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贴敷配合热疗按摩用于预防外科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穴位贴敷配合热疗按摩用于预防普外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9例患者采取常规预防方法,治疗组79例患者在常规预防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配合热疗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 内腹胀症状减轻率、治疗有效率及每日平均排尿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2h 内排尿有效率及腹胀症状减轻率、每日平均排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治疗组3.80%,对照组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热疗按摩对普外科术后尿潴留预防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张王孝;王治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疗效。方法:选取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并给予营养神经、抗炎、脱水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泽兰、川牛膝、鸡血藤、赤芍、地龙、当归尾、川芎、三七、桃仁、桂枝、甘草等)治疗本病。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运动和感觉评分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4周、12周、24周运动和感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张国华;杜伟;何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红外线热疗配合外敷跌打止痛膏治疗急性腰扭伤35例

    目的:观察红外线热疗配合外敷跌打止痛膏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于腰扭伤疼痛部位涂抹跌打痛膏(血竭、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细辛、制川乌、樟脑、冰片等)然后以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待疼痛缓解、腰部肌肉松弛后施以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97%。结论:红外线照射配合外敷跌打止痛膏治疗急性腰扭伤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可缓解急性腰扭伤的症状,改善腰部功能活动。

    作者:任咏梅;丁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补肾解郁方配合西药治疗抑郁症126例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疏肝解郁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解郁方(黄芪、西洋参、郁金、柴胡、天麻、枸杞子、熟地、淫羊藿、白芍、酸枣仁、茯苓、知母、香附、白术)配合西药治疗抑郁症126例,并设对照组,用药疗程均为12周。在治疗3、6、12周时,对两组的汉密顿(HAMD)减分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12周治疗,补肾解郁方配合西药组总有效率、HAMD 减分值和疗效指数(E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本方法治疗抑郁症具有补肾益气、疏肝解郁的功效,可缓解抑郁症状,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

    作者:林昱;李永慧;邱财荣;杨来启;杨喜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HPLC 法测定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目的:对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进行测定,为药材的使用及药材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HPLC 法,色谱柱为 Diamo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3:9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1nm。结果:没食子酸的进样量在0.2337~1.6359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1%(n=6),RSD 为0.88%。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含量在1.63%~2.34%。结论: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差别较大,以陕西紫阳广城含量高。

    作者:杨琳媛;赵燕;吕卓;李芳;王卫锋;崔小敏;冯一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独活祛湿止痛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独活祛湿止痛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本院门诊诊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7.5mg/片,每日1次;治疗组在口服西药美洛昔康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独活祛湿止痛汤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疗程,坚持治疗3个疗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积分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等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同时治疗期间严格观察和记录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各项症状体征积分,以及 ESR、CRP 和 RF 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患者在 ACR70标准总体病情改善有效率为4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ACR70标准总体病情改善有效率1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第8周和第12周的晨僵时间、休息痛、压痛关节数和肿胀关节数4个方面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ESR、CRP、RF 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更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应用独活祛湿止痛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军;陈同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降氮排毒液结肠透析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氮排毒液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对血尿素、肌酐及尿酸的疗效。方法:总结本科近3年来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降氮排毒液(治疗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54例,与单纯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慢性肾功能衰竭121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尿素、肌酐及尿酸均较前下降,肾脏尿肌酐排出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降氮排毒液结肠透析能够缓解临床症状,增加肠道肌酐的排泄,减少肌酐从肾脏排泄,是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顺合;王维英;杨晓媛;曲黎;邵燕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陆金根教授治疗肛肠疾病验案4则

    陆金根教授是全国著名肛肠病专家,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从医40载,师承已故全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顾伯华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医外科的医、教、研工作,全面继承“顾氏外科”精髓,尤擅中医肛肠疾病的诊治,重视整体辨证观,强调顾护脾胃,重视气血双补、益气养阴。

    作者:李艳芬;周细秋;陆金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祛风通络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78例

    观察祛风通络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加饮食指导;治疗组7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内服祛风通络汤(海风藤、鸡血藤、丹参、牛膝、赤芍、地龙、防风、当归、蜈蚣、桂枝、土鳖虫、甘草)治疗本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祛风通络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国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黄帝内经》与《四部医典》放血疗法理论研究

    放血疗法属于传统医学范畴,是各民族医学内病外治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各类疾病,在我国汉、藏、蒙、维、壮、哈萨克、回、苗、土、侗、畲和纳西等民族医学中都有放血疗法,特别是中医和藏医放血疗法具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实践,并对其他民族医学放血疗法有较大的影响,两者从理论到实践,都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笔者试从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和理论特点3个方面,对中医和藏医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中医和藏医放血疗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有所启示。

    作者:仁增多杰;仁青东主;娘毛加;洛桑东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林开燧及《林氏活人录汇编》述略

    本文对林开燧及《林氏活人录汇编》进行论述,林开燧在《证治百问》的基础上重予编订,后经其子林祖成校录而成《会编纪略》,经张在浚整理校订而成《林氏活人录汇编》。其书以病证分门,以问答形式列叙62种各科病证的脉象、形症、治法及方药,内容丰富,编纂有章,论述精详,且多有独特见解,切于临证实用,是一部颇有参考价值的中医临证著作。

    作者:张琳叶;焦振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水蛭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及对尿微量白蛋白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水蛭治疗糖尿病肾病及对尿微量白蛋白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内科门诊及住院100例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日常饮食控制同时给予胰岛素、降压药等临床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水蛭粉胶囊(水蛭虫体焙干研粉)治疗本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晨尿微量白蛋白、尿内皮素-1和尿 N-乙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酶/肌酐比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和晨尿微量白蛋白均有明显降低,尿内皮素-1和尿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肌酐比值亦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尤其是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尿内皮素-1和尿 N-乙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酶/肌酐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蛭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尿 N-乙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酶/肌酐比值,提高肾内皮滤过功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功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朝;蒋莉莉;施莉莉;邓跃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852烧伤膏治疗烧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类民间草药治疗烧伤及对止痛效果、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门诊烧伤患者创面清创后,采用852烧伤膏(化香树、挂苦绣球)创面外敷无菌纱布覆盖包扎,烧伤创面早期每日2次换药,渗出减少后可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完全愈合。结果:68例烧伤患者采用852烧伤膏治疗后,浅Ⅱ度及其以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7.5±1.6)d。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6.5±2.8)d。浅Ⅱ度烧伤创面用药后疼痛消失时间(29±2.8)min,深Ⅱ度创面用药后疼痛消失时间为(12.5±1.5)min,烧伤后止痛效果一级。统计68例烧伤患者中:66例烧伤创面未培养出细菌,2例患者烧伤创面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852烧伤膏是治疗烧伤有效验方,具有缓解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较强抗菌消炎的效果。

    作者:王俊;谢萍;郑政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对一般资料、中医证候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肥胖或超重者居多,合并症杂,并发症多;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为多,气阴两虚夹瘀是常见证型。结论:老年糖尿病具有典型的临床特点,以虚实夹杂为主,瘀血内阻是其发病的重要环节,贯穿病程始末。

    作者:黄飞;崔博乐;闫小光;张军;李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两步手法复位固定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62例

    目的:观察两步手法复位固定治疗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62例,第一步大体复位让一助手握持患儿上臂近肩部,另一助手握持前臂近腕部作对抗牵引,两掌心置于骨折端内外两侧作相对挤压,以矫正侧方移位,双手拇指置于远折端背侧尺骨鹰嘴处向前推顶,其余四指环抱近折端前面向后按压,同时令持前臂助手顺势屈肘至半伸直位,前臂桡偏15°,用超肘、超腕石膏托固定即可;第二步解剖对位根据 X 线片复查结果,进一步调整、纠正移位,并恢复前倾角,以功能位过腕石膏夹外固定。结果:49例达到解剖复位,11例近解剖复位,2例复位不满意改为切开复位内固定。51例肘关节伸屈活动自如,无肘内翻畸形,功能恢复良好,9例携带角小于建侧,为肘内翻,但功能尚可。结论:两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法,对难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既使患儿免除了手术痛苦,也使骨折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同时又极大的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增煜;赵博;严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复方芎蝎胶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用复方芎蝎胶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后症状、体征、血流动力、D-二聚体的改善。方法:将30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甲组、乙组。3组均予基础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西洛他唑口服30mg,2次/d,复方芎蝎胶囊5粒,3次/d,对照组甲组予西洛他唑口服30mg,2次/d,对照组乙组一般常规治疗,60d 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甲组总有效率71%,对照组乙组总有效率59%。结论:复方芎蝎胶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确切。

    作者:王智慧;陈立新;姬小云;闫颖;魏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电针治疗失眠症140例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患者均采用电针的方法治疗,两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本组140例患者,1疗程结束后治愈37例,占26.4%,2疗程结束后治愈52例,占37.1%,总共治愈89例,占63.4%;好转44例,占31.4%;无效7例,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采用电针的方法治疗失眠症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改善患者因睡眠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并发症。

    作者:杨立峰;何晓华;肖银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大秦艽汤加味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加味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对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大秦艽汤(秦艽、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细辛)加金银花、连翘进行治疗。结果:痊愈52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结论:大秦艽汤加味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作者:梁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大剂量生黄芪配合西药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生黄芪鼻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的影响。方法:将46例确诊为 V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创呼吸机辅/控通气,脱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脱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生黄芪鼻饲;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降低患者 CPIS、PCT、脱机拔管成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从各因素与脱机拔管成功与否的 ROC 曲线来看,CPIS 以及 PCT 的AUC 面积分别为0.743、0.914,尤其 PCT 对预后判断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大剂量生黄芪联合西药治疗相关性肺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作者:徐坡;孙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芍药汤联合喜炎平治疗急性典型菌痢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芍药汤联合喜炎平治疗急性典型菌痢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典型菌痢患者10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1)单纯给予喜炎平治疗,治疗组(n=56)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芍药汤治疗。治疗4d 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两组患者发热、腹痛或者左下腹压痛时间、脓血便时间以及里急后重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大便常规和潜血恢复时间、大便培养正常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3.14%、86.27%;治疗组分别为85.71%、94.64%;治疗组患者发热、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大便常规和潜血、大便培养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74±0.62)d、(1.77±0.48)d、(3.69±0.60)d、(3.84±0.39)d、(4.75±0.48)d、(3.79±0.53)d 和(4.43±0.71)d。治疗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芍药汤联合喜炎平治疗急性典型菌痢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缩短治疗时间,而且给药方便,容易被患者接受,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