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黄飞;崔博乐;闫小光;张军;李怡

关键词:糖尿病, 证候, 证候规律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对一般资料、中医证候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肥胖或超重者居多,合并症杂,并发症多;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为多,气阴两虚夹瘀是常见证型。结论:老年糖尿病具有典型的临床特点,以虚实夹杂为主,瘀血内阻是其发病的重要环节,贯穿病程始末。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两步手法复位固定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62例

    目的:观察两步手法复位固定治疗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62例,第一步大体复位让一助手握持患儿上臂近肩部,另一助手握持前臂近腕部作对抗牵引,两掌心置于骨折端内外两侧作相对挤压,以矫正侧方移位,双手拇指置于远折端背侧尺骨鹰嘴处向前推顶,其余四指环抱近折端前面向后按压,同时令持前臂助手顺势屈肘至半伸直位,前臂桡偏15°,用超肘、超腕石膏托固定即可;第二步解剖对位根据 X 线片复查结果,进一步调整、纠正移位,并恢复前倾角,以功能位过腕石膏夹外固定。结果:49例达到解剖复位,11例近解剖复位,2例复位不满意改为切开复位内固定。51例肘关节伸屈活动自如,无肘内翻畸形,功能恢复良好,9例携带角小于建侧,为肘内翻,但功能尚可。结论:两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法,对难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既使患儿免除了手术痛苦,也使骨折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同时又极大的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增煜;赵博;严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40例

    目的:探讨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维生素 B1、维生素 B6穴位封闭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维生素 B1、维生素B6肌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对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顽固性呃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穴位封闭可有效改善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症状,且操作方法简单、方便。

    作者:赵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陆金根教授治疗肛肠疾病验案4则

    陆金根教授是全国著名肛肠病专家,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从医40载,师承已故全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顾伯华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医外科的医、教、研工作,全面继承“顾氏外科”精髓,尤擅中医肛肠疾病的诊治,重视整体辨证观,强调顾护脾胃,重视气血双补、益气养阴。

    作者:李艳芬;周细秋;陆金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骨质疏松老年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钙剂片(钙尔奇 D,元素钙、维生素 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BMD)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骨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腰椎正位 BMD、股骨颈 BMD 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 <0.01);对照组腰椎正位 BMD、股骨颈 BMD 也有增加(P <0.05),治疗组增加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具有缓解症状、改善骨密度的作用。

    作者:周萍;魏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HPLC 法测定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目的:对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进行测定,为药材的使用及药材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HPLC 法,色谱柱为 Diamo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3:9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1nm。结果:没食子酸的进样量在0.2337~1.6359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1%(n=6),RSD 为0.88%。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含量在1.63%~2.34%。结论: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差别较大,以陕西紫阳广城含量高。

    作者:杨琳媛;赵燕;吕卓;李芳;王卫锋;崔小敏;冯一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解毒通瘀复肾汤治疗慢性肾脏病及证候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解毒通瘀复肾汤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方法:将96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通瘀复肾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并监测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显效率为39.1%,总有效率为8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17.0%,总有效率51.1%)(P <0.05),治疗后治疗组24h 尿蛋白定量、SCr、BUN 明显低于对照组, eGFR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解毒通瘀复肾汤对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的CKD3、4期患者有很好的肾保护作用,能延缓肾衰进展,提高临床总体疗效。

    作者:邓开伟;袁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微观化指标与糖尿病危险增高类型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微观化指标与 IGR 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明确中医药逆转 IGR 患者至正常的微观化评价指标,使中医药干预更加有效。方法:根据 ADA2010年糖尿病危险增高类型诊断标准,选择 IFG 者22例;IGT 者13例;IFG 伴 IGT 者23例;共计58例。正常人30例,共计88例,分别检测17项微观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重、BMI、腰围、FPG、HbA1c、APN、IL-6均 P <0.05,其他12项微观化指标均 P >0.05。结论:体重、BMI、腰围、FPG、HbA1c、APN、IL-6等可能与 IGR 不同中医证型有关,APN、FPG 对 IGR 中医辨证更加有用。

    作者:权志博;周雪宁;马艳侠;王萍;施京红;张效科;袁志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王素芝治疗痛风经验擷菁

    目的:探讨陕西省名老中医王素芝主任医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方法:依据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收集整理王素芝教授的医案、临床心得,归纳总结。结论:痛风宜分期分证论治,急性期清热祛湿为主,兼以活血通络,随着病情的进展,活血药与化痰药比例逐渐增大,其中活血化瘀应贯穿治疗始终,多用血肉有情之品及虫类药。

    作者:刘焕;徐鹏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大剂量生黄芪配合西药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生黄芪鼻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的影响。方法:将46例确诊为 V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创呼吸机辅/控通气,脱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脱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生黄芪鼻饲;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降低患者 CPIS、PCT、脱机拔管成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从各因素与脱机拔管成功与否的 ROC 曲线来看,CPIS 以及 PCT 的AUC 面积分别为0.743、0.914,尤其 PCT 对预后判断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大剂量生黄芪联合西药治疗相关性肺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作者:徐坡;孙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五子衍宗丸配合安特尔胶丸治疗男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90例

    目的:探讨五子衍宗丸配合安特尔胶丸及心理疗法在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综合征治疗中的优势分析。方法:治疗组口服五子衍宗丸、安特尔胶丸并给予心理治疗;对照组单一口服安特尔胶丸,未进行心理治疗干预。结果:治疗组患者在 PADAM 量表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 <0.05);性激素系列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五子衍宗丸配合安特尔胶丸及心理疗法在治疗中老年男性雄激部分缺乏综合征治疗中,疗效较单一睾酮补充治疗有明显优势。

    作者:郭琴;杜宏宏;武昌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鼻渊舒口服液预防鼻腔术后粘连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鼻渊舒口服液预防鼻腔术后并发症鼻腔黏膜粘连的疗效。方法:采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鼻窦炎术后鼻腔黏膜粘连63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鼻腔黏膜发生粘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鼻渊舒口服液可以预防鼻腔术后黏膜粘连的发生。

    作者:孟亚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独活祛湿止痛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独活祛湿止痛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本院门诊诊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7.5mg/片,每日1次;治疗组在口服西药美洛昔康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独活祛湿止痛汤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疗程,坚持治疗3个疗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积分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等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同时治疗期间严格观察和记录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各项症状体征积分,以及 ESR、CRP 和 RF 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患者在 ACR70标准总体病情改善有效率为4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ACR70标准总体病情改善有效率1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第8周和第12周的晨僵时间、休息痛、压痛关节数和肿胀关节数4个方面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ESR、CRP、RF 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更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应用独活祛湿止痛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军;陈同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刘晓萍主任医师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嗽经验拾零

    刘晓萍主任医师是陕西省名中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笔者有幸随师临诊,体会颇深,尤其在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嗽方面,有其独到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玲;刘晓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张建夫教授从肝论治失眠经验

    目的:探讨从肝论治失眠的经验。方法:总结张建夫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论:肝气不舒,肝血不足,肝对脾胃气血等的影响均会导致肝的阴阳失和,致使全身阴阳失衡导致失眠。治疗以疏肝理气、疏肝泄热、平肝潜阳兼健脾补血活血安神为法,临证实用性强。

    作者:贺嵘;张梅奎;胡龙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腰椎术后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规律与相关因素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主要相关因素。方法:138例患者运用临床自制证候信息采集表,对患者直接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第14天以气虚血瘀证多见占26.08%,共同特征术中手术时间较长(3h 以上),出血量较多(1000mL 以上),术后引流量不多(200mL 以内);术后第90天的患者以肝肾亏虚证多见占24.24%,(如与肝肾亏虚夹痰、肝肾亏虚夹瘀证相加则占到50.76%),术后第180天的患者以肝肾亏虚证为多见,占24.79%,(如与肝肾亏虚夹痰、肝肾亏虚夹瘀证相加则占到61.98%)共同特征患者病程长(3年以上)术前症状重、年龄相对较大(平均年龄69.8岁)、手术时间较长(3.6h 以上)、行多阶段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98.1%)、出血量较大(1500mL以上)引流量大(500mL 以上)者居多。结论:腰椎术后综合征术后半年之内证候存在由以虚为主,到虚中夹实为主的动态变化,主要相关因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病症、病程、年龄。

    作者:孙晴;龚福太;孙义军;祝志强;刘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清热养阴活血组方配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活血组方配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养阴活血组方,治疗半年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热养阴活血组方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作者:李俊红;徐进;梁丽;李文英;杨淑莲;王建国;胡小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六合定中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出六合定中滴丸佳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优选滴丸成型工艺,以滴丸的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及圆整度作为考核指标。结果:六合定中滴丸佳制备工艺为:以基质和药粉的比例为2:1,冷却温度10℃,滴制温度为70℃,滴制速度30粒/min。结论:六合定中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靠,为滴丸的共性技术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张丽军;秦永刚;倪亚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疏肝无忧汤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无忧汤治疗糖尿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7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肝无忧汤)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肝无忧汤(柴胡、半夏、黄芩、百合、炙甘草、合欢皮、生地、白术、白芍、枳壳、五味子、茯苓、甘草)治疗糖尿病抑郁症81例,并设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以及两组患者 Zung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 SDS 评分均得到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疏肝无忧汤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具有较好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作者:琚枫;王巧凡;符茂雄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关于胸痹的五脏病位探析

    “胸痹”这一病名始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历代医家对“胸痹”的解释多种多样,未有定论。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首先提出:“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作者:马兰;石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活肾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解毒通络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肾丸(冬虫夏草、熟地、龟版、巴戟、山萸肉)治疗本病,并观察两疗效、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在降低尿素氮、肌酐,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通络,补肾解毒的功效,有保护肾单位,有显著延缓CRF 患者的肾功能衰竭进展。

    作者:牛振华;聂怀利;牛礼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