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肾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牛振华;聂怀利;牛礼东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 慢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活肾丸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解毒通络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肾丸(冬虫夏草、熟地、龟版、巴戟、山萸肉)治疗本病,并观察两疗效、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在降低尿素氮、肌酐,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通络,补肾解毒的功效,有保护肾单位,有显著延缓CRF 患者的肾功能衰竭进展。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尺胫针疗法治疗腰部急性软组织损伤80例

    目的:基于腰部急性软组织损伤这一病证,观察尺胫针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其将该疗法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尺胫针组)和对照组(腕踝针组),每组40例,通过治疗前后局部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的评分来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痊愈率比较无差别(P >0.05),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尺胫针组均较腕踝针组为优(均P <0.05)。结论:尺胫针治疗疼痛性疾病尤其是腰部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确切。

    作者:王毓;董炳耀;李芳琴;张洲伟;石少良;张卫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调心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38例

    目的:观察调心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7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采用调心安神针刺法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口服阿普唑仑治疗。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10%,对照组总有效率81.58%,两组比较χ2=1.842,P <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调心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疗效满意。

    作者:王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张胜容教授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经验

    张胜容教授是全国知名肾病专家,本文章对张胜容教授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的用药特点及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其辨治特点为扶正祛邪并重,清利湿热贯穿始终,注重分期辨治,急性期以治标祛邪为主,重视清利湿热,缓解期则注重益肾扶正,从而减少复发。用药特点为顾护脾肾,用药平和,祛邪常选甘平淡渗之品,少用苦寒之品以免败伤胃气。对于迁延不愈、寒热错杂之证则寒温并用,随证加减。

    作者:路晋红;梁岩;张胜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40例

    目的:探讨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维生素 B1、维生素 B6穴位封闭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维生素 B1、维生素B6肌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对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顽固性呃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穴位封闭可有效改善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症状,且操作方法简单、方便。

    作者:赵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补气健脾养阴方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气健脾养阴方联合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60例(99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补气健脾养阴方(生黄芪、女贞子、益母草、薏苡仁、茯苓、猪苓、黄连、密蒙花、桂枝、乌梅、肉桂)联合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OCT 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视力改善明显(P <0.05);两组黄斑水肿均有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62.96%,对照组总有效率28.89%,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好(P <0.05)。结论:补气健脾养阴方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具有消除黄斑水肿的作用,对视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接传红;高健生;郭欣璐;李游;吴正正;严京;宋剑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星号标注范例

    为了使本刊规范统一,凡投入本刊的论文需要使用星号标注、脚注的稿件,必须规范使用星号注释。有课题、基金项目的稿件在文题后用“”星号上标,在课题、基金项目名称前加“”星号进行脚注(两个或三个课题、基金项目者在其名称之间用;分开)。在没有课题、基金项目的作者、表内需要加星号上标的,或左下脚、表下需要加星号进行注释的,一律按层次顺序星号标注,上标星号与脚注星号、表内上标星号与表下注释星号必须对应一致。

    作者:陕西医学·陕西中医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肾复宁颗粒对5/6肾切除 CRF 大鼠肾小球损伤指数及肾小管损伤指数的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肾复宁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小球损伤指数及肾小管损伤指数的影响。方法:根据文献制作5/6肾切除大鼠 CRF 模型。术后将手术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肾复宁颗粒大剂量组、肾复宁颗粒中剂量组、肾复宁颗粒小剂量组,每组各15只。造模4周后,对小、中、大剂量分别给予肾复宁颗粒3g/(kg·d)、6g/(kg·d)、9g/(kg·d)开始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予以4mL 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8周,之后处死大鼠,测定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在光镜下依据文献记载方法,计算肾小球损伤指数及肾小管损伤指数。结果:模 RBC、HGB 检查结果:假手术组 RBC、HGB 指标无明显异常,模型对照组 RBC、HGB 指标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肾复宁颗粒小、中、大剂量组较模型对照组 RBC、HGB 均显著升高(P <0.01)。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中药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中药大、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肾复宁颗粒可以使 CRF 大鼠的一般生存状态得以改善,升高血 RBC、HGB,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使肾脏损伤减轻,延缓 CRF发展至终末期的进程,有效地保护和改善肾功能。

    作者:徐军建;苏衍进;曹君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六棱菊总黄酮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六棱菊总黄酮(LAF)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塑造 UC 大鼠模型,并予以不同剂量的 LAF 进行干预,用 HE 染色病理学检侧 LAF 对 UC 的疗效,用 FCM 检测 LAF 对大鼠 UC 模型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率,用 DNA 琼脂糖电泳检测结肠黏膜细胞凋亡的生化特征,用 west-ern blot 检测结肠黏膜细胞 Bcl-2、Bax、Cyt-c、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LAF对 UC 大鼠模型有着显著的疗效,经不同浓度的 LAF 作用结肠黏膜细胞后,与模型组比较,细胞凋亡数目减少,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 <0.05),琼脂糖电泳 DNA 典型的梯形条带消失,伴随 Bcl-2蛋白表达上调,Cyt-c、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P <0.05),Bax 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 >0.05),而 Bcl-2/Bax 比值下降(P <0.05)。结论:LAF 对 UC 大鼠模型有着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凋亡相关。

    作者:赵晓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微观化指标与糖尿病危险增高类型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微观化指标与 IGR 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明确中医药逆转 IGR 患者至正常的微观化评价指标,使中医药干预更加有效。方法:根据 ADA2010年糖尿病危险增高类型诊断标准,选择 IFG 者22例;IGT 者13例;IFG 伴 IGT 者23例;共计58例。正常人30例,共计88例,分别检测17项微观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重、BMI、腰围、FPG、HbA1c、APN、IL-6均 P <0.05,其他12项微观化指标均 P >0.05。结论:体重、BMI、腰围、FPG、HbA1c、APN、IL-6等可能与 IGR 不同中医证型有关,APN、FPG 对 IGR 中医辨证更加有用。

    作者:权志博;周雪宁;马艳侠;王萍;施京红;张效科;袁志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本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以及治疗后1个月关节活动度进行检测,治疗后1个月两组活动度明显有所改善。治疗组优良率为63.64%,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优良率为38.18%,总有效率74.5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扶正攻邪,祛风止痛的功效;可缓解患者病情和症状,改善和矫正关节功能及畸形的作用。

    作者:蒋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方法:选择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每40例,对照组使用 TP 方案,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发生便秘、脱发、口干和胃肠道不适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艾迪注射液的运用在有效提高晚期肺癌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耐受性。

    作者:刘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电针治疗失眠症140例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患者均采用电针的方法治疗,两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本组140例患者,1疗程结束后治愈37例,占26.4%,2疗程结束后治愈52例,占37.1%,总共治愈89例,占63.4%;好转44例,占31.4%;无效7例,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采用电针的方法治疗失眠症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改善患者因睡眠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并发症。

    作者:杨立峰;何晓华;肖银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范例

    作者:陕西医学·陕西中医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五子衍宗丸配合安特尔胶丸治疗男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90例

    目的:探讨五子衍宗丸配合安特尔胶丸及心理疗法在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综合征治疗中的优势分析。方法:治疗组口服五子衍宗丸、安特尔胶丸并给予心理治疗;对照组单一口服安特尔胶丸,未进行心理治疗干预。结果:治疗组患者在 PADAM 量表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 <0.05);性激素系列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五子衍宗丸配合安特尔胶丸及心理疗法在治疗中老年男性雄激部分缺乏综合征治疗中,疗效较单一睾酮补充治疗有明显优势。

    作者:郭琴;杜宏宏;武昌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培补脾胃治疗抑郁症探晰

    目的:阐述培补脾胃法治疗抑郁症的独特疗效及治疗机理。方法:从脾胃的生理、病理以及脾胃和其他脏腑的关系等方面探讨脾胃与郁证的关系,并通过方药治疗及临床案例进行阐述。结论:与疏肝解郁相比,培补脾胃治疗抑郁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想,且效果确切。

    作者:姬培震;张怡;张艳晓;谢沛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清热养阴活血组方配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活血组方配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养阴活血组方,治疗半年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热养阴活血组方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作者:李俊红;徐进;梁丽;李文英;杨淑莲;王建国;胡小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前列腺汤加味治疗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前列腺汤治疗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前列腺汤治疗,对照组常规前列康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2%)明显高于对照组(85.5%);治疗组 NIH-CPSI 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前列腺常规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前列腺汤疗效显著,复发率较小,患者满意度较高,预后好。

    作者:崔胜堂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穴位贴敷配合热疗按摩用于预防外科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穴位贴敷配合热疗按摩用于预防普外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9例患者采取常规预防方法,治疗组79例患者在常规预防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配合热疗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 内腹胀症状减轻率、治疗有效率及每日平均排尿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2h 内排尿有效率及腹胀症状减轻率、每日平均排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治疗组3.80%,对照组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热疗按摩对普外科术后尿潴留预防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张王孝;王治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关于胸痹的五脏病位探析

    “胸痹”这一病名始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历代医家对“胸痹”的解释多种多样,未有定论。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首先提出:“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作者:马兰;石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林开燧及《林氏活人录汇编》述略

    本文对林开燧及《林氏活人录汇编》进行论述,林开燧在《证治百问》的基础上重予编订,后经其子林祖成校录而成《会编纪略》,经张在浚整理校订而成《林氏活人录汇编》。其书以病证分门,以问答形式列叙62种各科病证的脉象、形症、治法及方药,内容丰富,编纂有章,论述精详,且多有独特见解,切于临证实用,是一部颇有参考价值的中医临证著作。

    作者:张琳叶;焦振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