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补脾胃治疗抑郁症探晰

姬培震;张怡;张艳晓;谢沛俊

关键词:抑郁症, 中医药学术发掘
摘要:目的:阐述培补脾胃法治疗抑郁症的独特疗效及治疗机理。方法:从脾胃的生理、病理以及脾胃和其他脏腑的关系等方面探讨脾胃与郁证的关系,并通过方药治疗及临床案例进行阐述。结论:与疏肝解郁相比,培补脾胃治疗抑郁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想,且效果确切。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汤加味治疗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前列腺汤治疗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前列腺汤治疗,对照组常规前列康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2%)明显高于对照组(85.5%);治疗组 NIH-CPSI 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前列腺常规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前列腺汤疗效显著,复发率较小,患者满意度较高,预后好。

    作者:崔胜堂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孙思邈灸随年壮应用探析

    “灸随年壮”是指治疗某些疾病时采用的艾灸壮数与患者年龄相同,即年几岁,灸几壮[1-2]。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灸随年壮”为艾灸剂量广泛的应用于内、外、妇、儿、皮肤等各个科室各个系统的疾病。

    作者:王洪彬;崔建美;赵舒;孙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桂枝茯苓丸胶囊配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肌瘤体积、血红蛋白及其临床症状的影响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配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对肌瘤体积、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单纯米非司酮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给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均获显著提高,肌瘤体积也显著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 <0.05)。治疗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 <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孕激素、雌激素、黄体生成素以及血液卵泡刺激素等水平均有显著的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 <0.05)。同时,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更显著,组间差异显著(P <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降低性激素水平,使肌瘤体积显著减少、血红蛋白明显增加。

    作者:白慧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及治疗进展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常见的儿童期精神障碍之一,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以注意维持的缺损、冲动性及多动性为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了对本病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在病因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现笔者就此综述如下。

    作者:吴海娇;李亚平;纪文娜;马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关于胸痹的五脏病位探析

    “胸痹”这一病名始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历代医家对“胸痹”的解释多种多样,未有定论。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首先提出:“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作者:马兰;石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40例

    目的:探讨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维生素 B1、维生素 B6穴位封闭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维生素 B1、维生素B6肌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对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顽固性呃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穴位封闭可有效改善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症状,且操作方法简单、方便。

    作者:赵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胸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20例,对照组予单纯化疗药物胸腹腔灌注。结果:治疗组胸腹水控制有效率为85.0%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 氏评分:治疗组有效率为9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彦;阎宁;张扶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熏蒸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超声药物透入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声药物透入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本病,并观察两组疗效及 VAS 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有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作者:杨玉鑫;栗国强;孙玉忠;黄阿勇;曹连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川楝子、郁金、青皮、半夏)治疗慢性胆囊炎4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龙胆泻肝汤具有清肝胆实火,泻肝经湿热的功效,对慢性胆囊炎有较好缓解症状的作用。

    作者:孙惠玲;王文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肺癌及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肺癌及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确诊为癌症并经化疗治疗116例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加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治疗本病。观察疲乏量表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疲乏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肺癌并对癌因性疲乏有缓解的作用,可能提高患者疲乏量表积分,降低癌症患者疲乏程度,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晶;徐艳;蒋志红;李盼盼;彭瑞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天麦消渴片配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天麦消渴片配合常规西药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本院就诊的轻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口服罗格列酮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天麦消渴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肾损伤指标、不良事件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白蛋白(GA)、24h 蛋白尿定量(24h-UP)、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mAlb)、高血压、水肿、代谢性酸中毒、谵妄例数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皮疹、瘙痒、恶心及味觉异常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未见高血压、水肿病例,对照组分别为4(3.96%)例,5(4.9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FBG、2h-PBG、HbAlc、GA、24h-UP、MCP-1及 mAlb 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CCR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天麦消渴片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本病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及肾功能指标,降低疾病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作者:杨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关于针灸文献中对留针的论述

    本文旨在探讨留针的重要性。通过对古代针灸医籍中有关留针的论述进行考证,归纳我国古代针灸医家对针刺留针时间长短的判定方法、针刺留针的目的、依据、留针不当引发的针害,以期对现代针灸临床有指导性的意义。

    作者:张海峡;姚肖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本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以及治疗后1个月关节活动度进行检测,治疗后1个月两组活动度明显有所改善。治疗组优良率为63.64%,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优良率为38.18%,总有效率74.5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扶正攻邪,祛风止痛的功效;可缓解患者病情和症状,改善和矫正关节功能及畸形的作用。

    作者:蒋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正交试验优选益精胶囊水提取工艺

    目的:寻找中药益精胶囊水处理佳工艺。方法:选用 L9(34)正交试验表安排实验,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为含量测定指标,结合出膏率大小,优选加水量、煎煮次数和煎煮时间,获得佳实验参数,并进行验证及经济性实验考察。结果:胶囊优提取工艺为:分别加水10倍量、8倍量、8倍量,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提取工艺适用,经济可靠,操作性强。

    作者:白洁;郝武常;郭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活肾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解毒通络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肾丸(冬虫夏草、熟地、龟版、巴戟、山萸肉)治疗本病,并观察两疗效、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在降低尿素氮、肌酐,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通络,补肾解毒的功效,有保护肾单位,有显著延缓CRF 患者的肾功能衰竭进展。

    作者:牛振华;聂怀利;牛礼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补督通络降浊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肾补督、祛痰降浊、活血通络类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4例采用自拟补督通络降浊汤(熟地、鹿角胶、川芎、葛根、清半夏、天麻、泽泻等);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效用率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指标显示:治疗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肾补督,祛痰活血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疗效好。

    作者:齐绒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芎归无忧汤配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芎归无忧汤配合低剂量缩宫素促进宫颈成熟度达到提高引产率或自然临产的临产效果。方法:将本院待产足月、宫颈成熟度差的孕妇2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芎归无忧汤(益母草、当归、川芎、川牛膝、龟版、香附、酸枣仁、人参、肉桂、甘草)配合低剂量缩宫素治疗本病129例,并设对照组以单纯缩宫素治疗127例,观察宫颈成熟度及引产成功率。结果:治疗组宫颈成熟度总有效率为79.84%,显著优于对照组56.27%(P <0.01),平均临产时间及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剖宫率为19.38%,明显低于对照组36.22%,差异显著(P <0.05)。结论:芎归无忧汤配合小剂量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并且引产成功率高,效果确切。

    作者:杜胜巧;范勤颖;李灿;晓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活血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45例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对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及包块消失症状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应用口服 MFST 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口服活血化瘀方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14d 血β-hCG 水平及包块直径。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14d 血β-hCG 水平及包块直径显著小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AP 联合 MFST 治疗 Ex,可有效减低病患血β-hCG 水平,促进包块消失,对保留病患生育能力起积极作用。

    作者:杨瑰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解毒通瘀复肾汤治疗慢性肾脏病及证候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解毒通瘀复肾汤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方法:将96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通瘀复肾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并监测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显效率为39.1%,总有效率为8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17.0%,总有效率51.1%)(P <0.05),治疗后治疗组24h 尿蛋白定量、SCr、BUN 明显低于对照组, eGFR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解毒通瘀复肾汤对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的CKD3、4期患者有很好的肾保护作用,能延缓肾衰进展,提高临床总体疗效。

    作者:邓开伟;袁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852烧伤膏治疗烧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类民间草药治疗烧伤及对止痛效果、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门诊烧伤患者创面清创后,采用852烧伤膏(化香树、挂苦绣球)创面外敷无菌纱布覆盖包扎,烧伤创面早期每日2次换药,渗出减少后可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完全愈合。结果:68例烧伤患者采用852烧伤膏治疗后,浅Ⅱ度及其以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7.5±1.6)d。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6.5±2.8)d。浅Ⅱ度烧伤创面用药后疼痛消失时间(29±2.8)min,深Ⅱ度创面用药后疼痛消失时间为(12.5±1.5)min,烧伤后止痛效果一级。统计68例烧伤患者中:66例烧伤创面未培养出细菌,2例患者烧伤创面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852烧伤膏是治疗烧伤有效验方,具有缓解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较强抗菌消炎的效果。

    作者:王俊;谢萍;郑政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