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开伟;袁艳
目的:观察解毒通瘀复肾汤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方法:将96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通瘀复肾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并监测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显效率为39.1%,总有效率为8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17.0%,总有效率51.1%)(P <0.05),治疗后治疗组24h 尿蛋白定量、SCr、BUN 明显低于对照组, eGFR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解毒通瘀复肾汤对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的CKD3、4期患者有很好的肾保护作用,能延缓肾衰进展,提高临床总体疗效。
作者:邓开伟;袁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麻桂四物汤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收集的45例符合寻常型痤疮患者给予麻桂四物汤(生地、当归、白花蛇舌草、赤芍、桔梗、丹参、川芎、桂枝、麻黄)联合面膜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和皮损改善情况。结果:45例总有效率84.4%。结论:运用麻桂四物汤联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较好。
作者:马晓红;陈小燕;吴卫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进行测定,为药材的使用及药材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HPLC 法,色谱柱为 Diamo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3:9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1nm。结果:没食子酸的进样量在0.2337~1.6359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1%(n=6),RSD 为0.88%。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含量在1.63%~2.34%。结论: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差别较大,以陕西紫阳广城含量高。
作者:杨琳媛;赵燕;吕卓;李芳;王卫锋;崔小敏;冯一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胸痹”这一病名始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历代医家对“胸痹”的解释多种多样,未有定论。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首先提出:“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作者:马兰;石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补气健脾养阴方联合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60例(99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补气健脾养阴方(生黄芪、女贞子、益母草、薏苡仁、茯苓、猪苓、黄连、密蒙花、桂枝、乌梅、肉桂)联合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OCT 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视力改善明显(P <0.05);两组黄斑水肿均有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62.96%,对照组总有效率28.89%,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好(P <0.05)。结论:补气健脾养阴方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具有消除黄斑水肿的作用,对视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接传红;高健生;郭欣璐;李游;吴正正;严京;宋剑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用复方芎蝎胶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后症状、体征、血流动力、D-二聚体的改善。方法:将30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甲组、乙组。3组均予基础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西洛他唑口服30mg,2次/d,复方芎蝎胶囊5粒,3次/d,对照组甲组予西洛他唑口服30mg,2次/d,对照组乙组一般常规治疗,60d 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甲组总有效率71%,对照组乙组总有效率59%。结论:复方芎蝎胶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确切。
作者:王智慧;陈立新;姬小云;闫颖;魏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本文旨在探讨留针的重要性。通过对古代针灸医籍中有关留针的论述进行考证,归纳我国古代针灸医家对针刺留针时间长短的判定方法、针刺留针的目的、依据、留针不当引发的针害,以期对现代针灸临床有指导性的意义。
作者:张海峡;姚肖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清胰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月本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胰汤加减(大黄、川芎、黄芩、芍药、芒硝、延胡索、木香、龙胆草、柴胡、胡黄连等)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总有效率87.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在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和 LDH、AST、IL-1、CRP、AMY 上比较差异更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胰汤加减配合西药可提高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体征。
作者:刘淑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本文对林开燧及《林氏活人录汇编》进行论述,林开燧在《证治百问》的基础上重予编订,后经其子林祖成校录而成《会编纪略》,经张在浚整理校订而成《林氏活人录汇编》。其书以病证分门,以问答形式列叙62种各科病证的脉象、形症、治法及方药,内容丰富,编纂有章,论述精详,且多有独特见解,切于临证实用,是一部颇有参考价值的中医临证著作。
作者:张琳叶;焦振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芎归无忧汤配合低剂量缩宫素促进宫颈成熟度达到提高引产率或自然临产的临产效果。方法:将本院待产足月、宫颈成熟度差的孕妇2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芎归无忧汤(益母草、当归、川芎、川牛膝、龟版、香附、酸枣仁、人参、肉桂、甘草)配合低剂量缩宫素治疗本病129例,并设对照组以单纯缩宫素治疗127例,观察宫颈成熟度及引产成功率。结果:治疗组宫颈成熟度总有效率为79.84%,显著优于对照组56.27%(P <0.01),平均临产时间及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剖宫率为19.38%,明显低于对照组36.22%,差异显著(P <0.05)。结论:芎归无忧汤配合小剂量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并且引产成功率高,效果确切。
作者:杜胜巧;范勤颖;李灿;晓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乳没镇痛胶囊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等镇痛实验方法,研究乳没镇痛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乳没镇痛胶囊对冰醋酸及热刺激诱发小鼠的疼痛均具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乳没镇痛胶囊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杨晓媛;薛利华;王维英;邵燕燕;黄伟;陈顺合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主要相关因素。方法:138例患者运用临床自制证候信息采集表,对患者直接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第14天以气虚血瘀证多见占26.08%,共同特征术中手术时间较长(3h 以上),出血量较多(1000mL 以上),术后引流量不多(200mL 以内);术后第90天的患者以肝肾亏虚证多见占24.24%,(如与肝肾亏虚夹痰、肝肾亏虚夹瘀证相加则占到50.76%),术后第180天的患者以肝肾亏虚证为多见,占24.79%,(如与肝肾亏虚夹痰、肝肾亏虚夹瘀证相加则占到61.98%)共同特征患者病程长(3年以上)术前症状重、年龄相对较大(平均年龄69.8岁)、手术时间较长(3.6h 以上)、行多阶段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98.1%)、出血量较大(1500mL以上)引流量大(500mL 以上)者居多。结论:腰椎术后综合征术后半年之内证候存在由以虚为主,到虚中夹实为主的动态变化,主要相关因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病症、病程、年龄。
作者:孙晴;龚福太;孙义军;祝志强;刘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清热泻肺汤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3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清热泻肺汤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对其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而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显示治疗组痊愈人数以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泻肺汤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有效改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朱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水蛭治疗糖尿病肾病及对尿微量白蛋白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内科门诊及住院100例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日常饮食控制同时给予胰岛素、降压药等临床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水蛭粉胶囊(水蛭虫体焙干研粉)治疗本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晨尿微量白蛋白、尿内皮素-1和尿 N-乙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酶/肌酐比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和晨尿微量白蛋白均有明显降低,尿内皮素-1和尿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肌酐比值亦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尤其是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尿内皮素-1和尿 N-乙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酶/肌酐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蛭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尿 N-乙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酶/肌酐比值,提高肾内皮滤过功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功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朝;蒋莉莉;施莉莉;邓跃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超声药物透入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声药物透入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本病,并观察两组疗效及 VAS 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有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作者:杨玉鑫;栗国强;孙玉忠;黄阿勇;曹连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以回顾性对比的方法,分析生铁落饮加味合并传统心境稳定剂与单纯使用传统心境稳定剂,治疗成人躁狂症的疗效及病人耐受性。方法:治疗组56例以加味生铁落饮合并心境稳定剂治疗住院成人躁狂症患者;对照组56例以单纯心境稳定剂治疗同类患者。疗程2~5周。两组疗效评定方法:采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PMS)于治疗前后对狂躁分值各统计对比1次;两组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后对明显不良反应各统计对比1次。结果:(BPMS)量表进行疗效评定,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躁狂症状消退快而彻底,经 t 测验,证明观察者与对照组疗效对比(P <0.05)有显著性差异。(TESS)量表分析,显示两组治疗后抑郁、体重增加和肝功异常变化等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的总数对比无明显差别。结论:加味铁落饮合并传统心境稳定剂治疗成人躁狂症的疗效优于单纯传统心境稳定剂,且病人耐受性好。
作者:贾建真;王凌立;王恩长;余春;白海生;李辉;魏建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调心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7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采用调心安神针刺法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口服阿普唑仑治疗。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10%,对照组总有效率81.58%,两组比较χ2=1.842,P <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调心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疗效满意。
作者:王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疏肝解郁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解郁方(黄芪、西洋参、郁金、柴胡、天麻、枸杞子、熟地、淫羊藿、白芍、酸枣仁、茯苓、知母、香附、白术)配合西药治疗抑郁症126例,并设对照组,用药疗程均为12周。在治疗3、6、12周时,对两组的汉密顿(HAMD)减分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12周治疗,补肾解郁方配合西药组总有效率、HAMD 减分值和疗效指数(E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本方法治疗抑郁症具有补肾益气、疏肝解郁的功效,可缓解抑郁症状,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
作者:林昱;李永慧;邱财荣;杨来启;杨喜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泻肺逐饮方与抗结核药物合用促进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吸收、抑制胸膜增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8例,采用3HRZE /6HRE 短程强化抗结核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泻肺逐饮方(牡蛎、葶苈子、冬瓜仁、车前子、丝瓜络、茯苓、白茅根、桑白皮、枳壳、栝楼皮、丹参、桃仁、远志、焦楂、炙甘草等)治疗。结果:治疗组1、3月时胸腔积液吸收总有效率分别为40.0%和73.3%,明显高于对照组23.6%和43.4%,治疗组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13.3%和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和17.9%,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泻肺逐饮方有逐水化饮、破气逐瘀、活血通络之功效,与抗结核药物合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促进胸水吸收,降低胸膜肥厚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红艳;张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刘茂甫教授系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学验俱丰,对治疗妇科病有丰富经验[1],他提出“肾虚血瘀是妇科病之本”,是其在妇科学方面主要的贡献,对临床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一般情况下,妇女由于经、孕、胎、产、乳皆伤于血,以致气血偏盛偏衰,气血盛衰,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导致冲任督带的损伤。在临证治疗中,一般根据妇女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按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补肾气,疏肝气,健脾气,调气血,固冲任等方法治疗。他常说:“在妇科病的辨证中要紧扣脏腑,抓住气血”。这里的脏腑,即指妇科病相关脏腑功能失常,主要责之于肾、肝、脾三脏,中心在于气血,其变化不外乎虚、实、寒、热、痰、郁、积聚,而关键在审因辨证论治。他的辨证观点是这样的:妇科病发生的基础是有虚有实的,虚者多为肾虚,实者多为瘀血。虚者多责之于肾脾,实者多责之于肝。而临床中病情变化多端,常虚实夹杂,虚中有实,实中夹虚,故特别强调辨证论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因肝与肾同源,强调肝肾在妇女生理病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肝主藏血而冲为血海,主疏泄而性喜条达,肝脏功能正常,则气顺血和,经孕产乳无恙。若肝脏功能失常,则气血失调,变症百出。因此,妇科疾病亦多责于肝,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称。笔者有幸跟从刘茂甫老教授学习,对刘老使用调肝法,尤其是使用泻肝利湿、清肝解毒法,治疗妇女血带杂病感触颇深,今仅就刘老异病同治治疗妇女血带杂病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苗晓燕;刘永惠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