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日立7600-020电解质模块测定结果的比对

李光富;逯心敏;胡孝彬;胡容

关键词:电解质模块, 回归分析, 比对
摘要:目的 对日立7600-020电解质模块测定结果和Vitros250电解质测定结果进行比时.方法 先检测两台仪器的精密度,再以日立7600-020测定结果作为比较方法的测定值(Y),以Vitros250电解质测定结果作为参照方法的测定值(X),对结果作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日立7600-020和Vitroa250均有良好的精密度,前者批内精密度(钾CV=0.29%,钠CV=0.36%,氯CV=0.31%).日间精密度(钾CV=0.50%,钠CV=0.46%,氯CV=0.54%);后者批内精密度(钾CV=0.26%,钠CV=0.33%,氯CV=0.29%),日间精密度(钾CV=0.48%,钠CV=0.38%,氯CV=0.50%).相关性(钾Y=0.988X+0.089,r=0.9989;钠Y=0.984X+1.138,r=0.9981;氯Y=0.980X+2.338,r=0.9986).结论 两台仪器检测的结果一致,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

    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时宫颈癌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 对60例宫颈癌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在心理干预前后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干预前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后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P<0.05),60例患者均治疗顺利.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任朝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阿托伐他汀标准降脂治疗与强化降脂治疗对降脂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院收治75例AMI患者,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于入院12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和10mg/d.连续使用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治疗4周时血浆中TC、TG、LDL-C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4周组.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40mg/d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可减轻AMI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明显降低血脂水平,10mg/d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仍获得很好的调脂作用.

    作者:袁月;王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肝移植患者术后部分临床生化项目Delta值的调查

    目的 对肝移植患者术后部分临床生化项目进行Delta值的调查分析,设定Delta界限,降低分析前或分析后出现的误差率.方法 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华西医院肝脏移植患者生化检测项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做出频数直方图并设定肝脏移植患者部分生化项目的 Delta界限参考范围.结果 对肝移植患者的26个生化检测项目用不同的百分位数设定Delta值.结论 该生化指标的Delta值可作为肝移植患者独立的监控指标.

    作者:高宝秀;李一松;黄志刚;宋睿;彭志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栓前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疏血通组(35例)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8ml,1次/d,共2周.对照组(33例)除不用疏血通外,其他用药与疏血通组相同.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测量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血小板膜糖蛋白140(GMP-140)的含量.结果 疏血通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浆PAI活性、Fig、D-二聚体(D-D)、vWF、GMP-14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血浆Fig、vWF、D-D、PAI、GMP-140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疏血通组治疗后血浆Fig、vWF、D-D、PAl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GMP-140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预防血栓形成.

    作者:余琴;李新;欧阳迎春;石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小切口全厚皮瓣法治疗腋臭24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小切口全厚皮瓣法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并总结2005年10月以来对240例腋臭患者采用小切口全厚皮瓣法治疗腋臭.方法 局部肿胀麻醉,腋窝1cm切口,在腋毛范围紧贴真皮层剪除皮下组织及大汗腺,再用刮匙搔刮,术区盖棉垫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7d后拆线愈合.结果 随访180例,好170例(94.4%),一般8例(4.5%),差2例(1.1%).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并发症较少,瘢痕不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谷云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与防范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它是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易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我科在工作中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予以总结,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有效杜绝差错事故,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证医院的医疗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廖卉;何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颅内电极脑电监测定位致癫痫灶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估颅内埋置电极脑电图(iEEG)监测定位致痫灶的意义和安全性.方法 头皮脑电图(sEEG)监测致痫灶定位困难的顽固性癫痫患者27例.采用颅内硬膜下和/或脑内电极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根据术中癫痫放电的表现,术后病理结果,疗效和脑电图复查结果分析颅内电极脑电监测定位致痫灶的准确性.结果 18例埋置硬膜下电极,7例联合应用硬膜下电极和深度电极,2例埋置深部电极,颅内电极埋置1~6d,平均3.1d,脑电监测24~140h,平均70h.根据癫痫发作初始期iEEG 23例患者准确定位了致痫灶.无颅内出血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那些无创检查不能明确致痫灶的患者iEEG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定位方法.

    作者:冯文;高晋健;高利民;徐学君;吴建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盐酸氟桂利嗪添加治疗月经期癫痫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盐酸氟桂利嗪小剂量添加治疗女性月经期癲痫的疗效.方法 对18例月经期癲痫在原有抗癲痫药物基础上,添加盐酸氟桂利嗪5~10mg/d.观察添加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判定疗效.结果 添加盐酸氟桂利嗪6个月后,显效13例,有效5例;对各种发作类型都有效.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小剂量添加治疗女性月经期癫痫,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法.

    作者:董必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伊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伊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在原有治疗方案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伊贝沙坦,实验组给予伊贝沙坦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肾功、24h尿蛋白、尿β2-MG及血尿酸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两组肾功、24h尿蛋白、尿β2-MG及血尿酸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并且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伊贝沙坦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h尿蛋白,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聂晓冬;刘牧;赵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硝苯地平治疗输尿管下段小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硝苯地平治疗榆尿管下段小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输尿管下段小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1例,采用双氯芬酸25mg/次,3次/d;B组44例,采用双氯芬酸25mg/次,3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30mg/d.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止痛剂作用率、外科干预率.结果 B组与A组在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强止痛剂使用率、外科干预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硝苯地平具有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的作用.

    作者:葛劭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185例的分析及处理

    目的 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8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起搏器并发症19例,其中囊袋血肿11例,电极导线脱位3例,电极导线断裂2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结论 加强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了解,术前认真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定期随访,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并发症的危害.

    作者:钟德超;黄继卫;王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uPA和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乳腺癌及肿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0例乳腺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uPA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uPA的阳性表达率为60%(30/50),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66%(33/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乳腺癌组织中uPA、MMP-9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0,P<0.01).uPA、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存在uPA、MMP-9的高表达;uPA蛋白可通过诱导MMP-9蛋白的表达上调,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

    作者:王祥军;周士福;时伟峰;刘学忠;吴露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实用新型气管导管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实用新型气管导管*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困难(或异常)气道患者,Ⅰ组(n=60):在麻醉诱导下,首先采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经口气管导管(传统气管导管)插管,在不用管芯情况下,分析其插管成功率;Ⅱ组:在Ⅰ组2次插管不成功者归为Ⅱ组,并换用实用新型气管导管插管,在不用管芯情况下分析其插管成功率;结果Ⅰ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11.67%,3次插管总成功率为18.33%;Ⅱ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71.43%,3次插管总成功率为93.88%,两组1次插管成功率和3次插管总成功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用新型气管导管比传统气管导管有3大优点,①具有良好的可塑性;②无需辅用气管管芯插管;③能极易发挥软导引管的引导作用.说明实用新型气管导管比传统气管导管更加实用.

    作者:王禄平;曾春梅;唐广屹;马程建;周妮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贝那普利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68例入选的患者随机分成时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常规降血糖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贝那普利.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下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运用贝那普利可显著降低UAE、HbA1c,有利于延缓和阻止疾病的自然进程.

    作者:廖静;林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和地塞米松(DEM)常规治疗对于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短期疗效.方法 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纽.大剂量MP冲击治疗方案的为MP组(n=30),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的为DEM组(n=30).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发热、惊厥、脑膜刺激征和脑电图等)好转的时程,以及住院天数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与DEM组相比,MP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恢复正常的时程缩短(P<0.05),特别是MP时于患儿的惊厥更容易控制.MP组平均住院天数也较DEM组短(P<0.05),而两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MP冲击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恢复大脑功能、缩短病程,正确使用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何善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疗法.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1999年7月~2008年6月我科经手术和病理明确诊断的67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部位、手术治疗方式和疗效.结果 MRI检查能对椎管内肿瘤准确定位,有41例(61.2%)做到定性诊断,有2例假阳性.63例良性肿瘤采用后路切除,内固定7例,4例转移性肿瘤采用前路切除,植骨内固定术;随访41例,随访时间9个月~8年,好转31例,复发或加重8例,死亡2例.结论 MRI是诊断椎管内肿瘤重要的手段,它能准确定位,有较高比例(61.2%)的定性诊断,因有假阳性,应密切结合临床.良性椎管内肿瘤早期诊断和手术,预后较好,转移性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应非常慎重.

    作者:邓宁;许持卫;陈勤;杨显春;余彬;李康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用CLSI EP方案评价总胆红素试剂分析性能

    目的 通过应用CLSI EP方案分别对国产和进口总胆红素(TBil)试剂的分析性能评价,了解国产总胆红素试剂分析性能能否满足临床需要.方法 在同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同时测定试剂准确度、精密度、低检测限、线性范围、干扰试验、方法比对实验、稳定性观察等7项技术指标.结果 两种试剂准确度测定,其相对偏差≤±10%;批间变异系数<4.0%;国产TBil试剂线性范围0.5~865.0μmol/L,进口试剂线性范围0.4~869.0μmol/L;国产TBil试剂的低检测限为0.5μmol/L,进口试剂的低检测限为0.4μmol/L;方法比对实验结果Y=1.0069X+0.9366,R2=0.9993;抗干扰能力无明显差异;试剂稳定性相近.结论 国产总胆红素试剂与进口试剂的分析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满足临床实验室的需要.

    作者:刘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重症多形红斑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重症多形红斑及中毒生皮坏死松解症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药物所致的重症多形红斑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致敏药物以别嘌和卡马西平多见.患者除有皮肤损害外,还伴有粘膜损害,60%的患者有肝、肾不同程度受累.18例患者均采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患者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除1例患者因肾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治愈或好转.结论 重视支持性治疗,及早采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对促进皮损愈合、缩短病程有效,对病情难以控制的患者可早期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

    作者:郑德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胸腰椎结核127例,病灶位于胸4~骶1.全部患者行一期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术.手术在彻底清除病灶基础上进行前、后路内固定,其中前路固定51例,后路固定76例.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21.6个月,无感染和脓肿窦道形成,症状消失,有神经症状患者得到改善,植骨全部骨性融合,畸形矫正满意.结论 胸腰椎结核在病灶彻底清除基础上行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稳定脊柱节段和矫正畸形,提高植骨融合率.一期内固定安全有效.

    作者:唐六一;胡豇;张耀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 了解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共12周.治疗前后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glucose,P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了解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的FPG、PPC以及HbAlc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下降了3.36mmol/L、6.03mmol/L和1.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40.0%的患者HbAlc水平<7.0%.治疗前HbAlc水平<9.0%的患者,治疗后62.5%的患者HbAlc水平<7.0%,治疗前HbAlc水平≥9.0%的患者,治疗后14.3%的患者HbAlc水平<7.0%,两者的HbAlc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体重和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共发生7次轻微低血糖.结论 中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HbAlc水平<9.0%的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胡茂清;张洪茂;杨雪;罗玉;周雪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