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辨证规律及特点的临床研究

滑振;吕晓东;庞立健;刘创;袁佺;杨丽;任延毅;赵仲雪

关键词:肺疾病, 间质性/中医药疗法, 证候
摘要: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临床分布规律及特点。方法:选择48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证素辨证”方法,制定《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医症状量表》建立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证素研究数据库,进而得出证素及其积分,运用 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间质性肺疾病病位证素以肺为主,肾脾两脏次之;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血瘀、痰为主,其中气虚显著高于其他证素(P<0.01,P<0.05)。结论:间质性肺疾病多属虚实夹杂之证,核心病位在肺,可兼肾脾两脏。病性以气虚为主,本虚标实居多,以“肺虚络瘀”为基本病机。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健骨方配合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补肾健骨方配合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达将本组纳入的13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 =67)和对照组(n=67)。治疗组采用补肾健骨方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评价两组疗程结束后疼痛缓解率,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治疗、腰椎、股骨颈骨密度、血中骨钙素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优良率(76.12%)显著高于对照组(50.75%),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两组ALP 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U‐Ca 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 ALP 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U‐Ca 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中骨钙素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血中骨钙素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肾健骨方配合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孙利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塞通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78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持续15d 。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总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腹痛缓解、腹胀缓解和血淀粉酶、血淀粉酶、血糖及发热恢复正常时间、血钾与尿酮体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而血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其作用的发挥与促进电解质恢复正常有关。

    作者:曹秀娟;杜培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周围动脉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周围动脉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周围动脉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踝肱指数、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踝肱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甘油三脂治疗前后均有下降(P<0.05),两组间无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提高单纯西医治疗周围动脉病的有效率,能显著改善血管再通率。

    作者:魏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吉海旺教授治疗风湿病的经验

    目的:对名中医吉海旺教授诊治风湿病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通过师承学习,总结导师吉海旺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经验。结论:吉海旺教授认为肾虚血瘀是风湿病的主要病机,补肾活血是其重要的治疗法则,治疗风湿病主要有补肾活血,祛风通络;顾护脾胃,调补后天;组方简单,善用经方,守方变方随证运用等特点。

    作者:汪德芬;王清峰;吉海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益气养血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方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2例接受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按照常规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31例采用在化疗的基础上口服益气养血中药治疗。治疗后进行评价,主要观察骨髓抑制发生的情况,化疗完成率以及其他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总发生率降低(P <0.05),血红蛋白下降及血小板减少两组无明显差别。益气养血方能够显著减少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剂量。益气养血方的应用并未增加肝肾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且安全性良好。结论:益气养血方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提示其具有一定骨髓保护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化疗同时建议服用。

    作者:李敏;方明治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38例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76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接受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4个证型:热毒炽盛、热毒内陷、痰浊蒙蔽、痰热上扰遣方治疗,同时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电图、N H3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脑电图改善率达82.3%,高于对照组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本病能进一步提高肝性脑病的疗效。

    作者:赵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刺配合利培酮片改善自闭症儿童异常行为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利培酮片口服改善自闭症儿童异常行为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治疗的65例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利培酮片口服)35例,对照组(利培酮片口服)30例,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异常行为的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有效率53.33%(P<0.05)。结论:针刺配合利培酮片口服,对自闭症患儿稳定情绪,纠正异常行为,改善易激惹及睡眠不良等异常行为,其疗效肯定。

    作者:赵宁侠;张宁勃;焦文涛;高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复荣通脉胶囊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复荣通脉胶囊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32例,根据知情同意权能分为中药组(A )40例、西药组(B)46例、中西医结合组(C)46例。三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口服复荣通脉胶囊;B 组给予硫辛酸600mg ;C 组给予复荣通脉胶囊和硫辛酸600mg 。治疗6~8周后对比其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评分,检测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三组临床周围神经病变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达到0分例数明显增加,A 组与 B 组0分例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与 C 组,B 组与 C 组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腓总神经的 SNCV和 MNCV 增快,两两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有效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荣通脉胶囊和硫辛酸都有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更佳。

    作者:姜旭;王元松;张立英;杨景超;邢丽君;张爱玲;孙文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肩周炎兔模型羟脯氨酸与总蛋白含量测定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肩周炎兔模型羟脯氨酸与总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用持续冰敷加机械劳损的方法造模,选择健康家兔54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正常组:常规饲养,模型组:造模结束后常规饲养;实验组:造模结束后灌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液,并常规饲养。以上各组分别在造模后第7d 、第14d 、第21d 分批处死,在其肩部瘢痕匀浆中检测羟脯氨酸及总蛋白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和实验组造模后第7d 、第14d 、第21d 检测的羟脯氨酸和总蛋白的含量均高于正常组,且模型组均高于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降低肩周炎兔模型肩部瘢痕肌肉匀浆中羟脯氨酸及总蛋白的含量,组间差异明显,为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作者:董琪;昝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60例

    目的:观察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疗程大于6d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7.9%;两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各症状好转及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万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为主对骨折术后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为主治疗骨折术后便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西安市红会医院2014年6月~2014年12月骨折术后卧床患者56例,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给予曲池、上巨虚(电针、艾灸)治疗4d ,对照组使用四磨汤口服,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及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P <0.05),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上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本方法治疗后患者总体疗效具有明显作用,而且在首次排便时间上较口服药物组有明显作用,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更加简便有效的治疗术后便秘的方法。

    作者:刘娜;孙银娣;王渊;刘晓霞;刘华剑;郭浩;刘智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生血汤治疗老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生血汤治疗老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生血汤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维血宁治疗。结果:治疗组疾病治疗结果及症候疗效结果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生血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良好效果,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王辉;陈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强脉冲光配合悦容散为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配合中药内服、外用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黄褐斑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68例,强脉冲光治疗每月1次,口服悦容散30剂为1个疗程,外用八白面膜每周2次,三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气滞血瘀型总有效率90.9%,脾虚湿阻型总有效率87.5%,肝肾不足型总有效率86.3%。结论:强脉冲光配合悦容散为主治疗黄褐斑效果可靠。

    作者:梁俊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穴位埋线法在肛肠手术后镇痛的应用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镇痛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12月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的是穴位埋线镇痛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静脉镇痛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联合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24h 内,对照组的疼痛程度较穴位埋线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24h 至48h 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积分无明显差异,术后48h 后的疼痛积分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肛肠手术后采用穴位埋线镇痛对于中远期控制患者术后疼痛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且出现的不良反应少。

    作者:薛昶;邓森田;陈静;王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扶正化痰法联合 GP 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扶正化痰法联合 GP 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05月~2014年12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化疗加扶正化痰方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化疗,治疗终点为2个周期(21d 为1个周期),比较两组瘤体缓解率、生存质量、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在瘤体缓解率、骨髓抑制、肝肾功损害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胃肠道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扶正化痰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 NSCLC 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师瑞卿;刘瑞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疏肝利胆汤对胆囊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汤用于胆囊癌术后化疗间期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1年6月~2014年1月在我院外科住院治疗且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囊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加化学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术后化疗期间加服疏肝利胆汤,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免疫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4.71%,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72,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Karnofsky 及 ZPS 评分有显著性差异(t =9.88,t =5.51,t =7.44,P <0.05);治疗后两组 CD4+、CD8+细胞表达及 CD4+/ CD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21, t=2.43,t=6.943,P<0.05)。结论:术后化疗的基础上加服疏肝利胆汤能够显著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改善治疗效果,减轻化疗毒性,提高人体免疫力,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洪海;李敏;邵换璋;秦秉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消肿止痛膏对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模型 IL-1β、T NF-α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膏对急性足肿胀大鼠血清内 IL‐1β、TNF‐α浓度的变化的影响,探讨该药的消肿抗炎效果。方法:将64只 SD 大鼠按体重分层,用随机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消肿止痛膏组、扶他林乳膏组;各组大鼠于右下肢给予相应处理,消肿止痛膏组给予涂擦消肿止痛膏,扶他林乳膏组涂扶他林乳膏,模型组涂凡士林赋形剂,空白组不做处理;每组大鼠右后足垫部注入1%角叉菜胶浆0.1mL 致炎,空白组除外;于致炎后3h ,8h 各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取血清检测其中 IL‐1β、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消肿止痛膏组、扶他林乳膏组IL‐1β、TNF‐α含量在致炎后各时段均高于空白组(P <0.05),消肿止痛膏组、扶他林乳膏组、空白组 IL‐1β、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P <0.05)。消肿止痛膏组较扶他林乳膏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消肿止痛膏通过调节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血清内炎症因子 IL‐1β、TNF‐α的水平,效果相当于扶他林乳膏,可以抑制急性炎症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杨进;胡彦伟;李彦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芪归化痰消梗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芪归化痰消梗汤结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患者中遴选出发病72 h 内10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保护脑神经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予芪归化痰消梗汤治疗,连续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疗效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相比,治疗组90.7%的总有效率明显较优(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治疗第1周、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2周与1周相比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相比,治疗组评分降低显著(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含量治疗后均降低(P <0.05)。而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芪归化痰消梗汤结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效果更显著,能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丽娜;刘金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益脾养肝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益脾养肝法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中药配合 TACE 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 TACE 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 AFP 、肿瘤大小、1年生存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为88.9%,治疗组 ALT 、AST 和 AFP 的降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肿瘤大小和1年生存率的改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稍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脾养肝方联合 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临床综合疗效,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作者:李京涛;郭师;席奇;刘亚珠;闫曙光;惠毅;宋春荣;李日向;常占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辨证规律及特点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临床分布规律及特点。方法:选择48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证素辨证”方法,制定《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医症状量表》建立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证素研究数据库,进而得出证素及其积分,运用 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间质性肺疾病病位证素以肺为主,肾脾两脏次之;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血瘀、痰为主,其中气虚显著高于其他证素(P<0.01,P<0.05)。结论:间质性肺疾病多属虚实夹杂之证,核心病位在肺,可兼肾脾两脏。病性以气虚为主,本虚标实居多,以“肺虚络瘀”为基本病机。

    作者:滑振;吕晓东;庞立健;刘创;袁佺;杨丽;任延毅;赵仲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