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胡彦伟;李彦民
目的:继承韩世荣主任医师学术思想。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韩老师临床病案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韩老师把血瘀型银屑病看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辨证不局限于血瘀层面,进一步辨证引起血瘀的原因,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兼顾治疗引起血瘀的原因,在治疗方法上辨证用药内服与辩皮损药浴和游走罐相结合,对于血瘀型银屑病治疗见效快,疗效好。结论:韩老师的辨证与辩皮损相结合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经验进一步丰富了银屑病的治疗思想,更具有临床实用性。
作者:马科党;赵连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灸与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连续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在此基础上加对患者进行5周的运动想象治疗,对比两组间 Brunnstrom 分期、简易 Fug‐Meye 肢体运动积分和改良 Barthel 指数。结果:治疗组患者 Brunnstrom 分期、FMA 和 MBI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除了对其按照常规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及中医针灸治疗外,结合运用运动想象疗法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促进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赵萍;杨新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解郁熄风方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依据就诊前是否服用抗焦虑药分为未服用抗焦虑药组30例和服用抗焦虑药组30例。两组均予以解郁熄风方治疗6周。结果:未服用抗焦虑药组总有效率为86.67%,服用抗焦虑药组为63.33%;组间比较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解郁熄风方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未服用抗焦虑药组的疗效优于服用抗焦虑药组。
作者:王惠茹;严晓丽;许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骨脂二氢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选用3月龄雌性 SD 大鼠,共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40只)、假手术组(20只),手术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造模12周时测定股骨骨密度及尿钙值,确认 OP 复制成功后,将手术组大鼠又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补骨脂二氢黄酮给药组,每组均20只;给药组大鼠给予补骨脂二氢黄酮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12周后结束实验并测定各组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尿钙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股骨远端 GABA 、GABA 受体(GABAB RI)。结果:在造模12周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值出现了下降(P <0.05);尿钙大量排泄(P<0.05),但灌胃12周后,补骨脂二氢黄酮给药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值升高(P <0.05),尿钙排泄减少(P<0.05);灌胃给药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较,假手术组和补骨脂二氢黄酮给药组大鼠股骨 GABA 和 GABAB RI 的含量均显著减少( P <0.05)。结论:补骨脂二氢黄酮可以减少股骨 GABA 和 GABAB RI 含量,增加骨密度,减少尿钙排泄,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作者:朱振标;沈慧;林之斌;丁晓莉;刘亦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疗程大于6d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7.9%;两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各症状好转及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万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马牙七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研究马牙七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氏菌、痢疾志贺氏菌、肠炎沙门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普通变形杆菌、生孢梭菌、大肠埃希氏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马牙七水提取物对痢疾志贺氏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抑菌作用;马牙七正丁醇萃取物对痢疾志贺氏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结论:马牙七对痢疾志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姜祎;徐虹;李稳柱;董桂颖;魏引平;张明;王红云;邓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夏枯草口服液联合泼尼松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泼尼松治疗,1次10mg ,1d3次;治疗组在口服泼尼松的基础上联合夏枯草口服液1次10mL ,1d3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ESR 、血清 CRP ,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等。结果:治疗组患者在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及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大回缩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时间(P<0.05);治疗组患者在 ESR 降低、血清 CRP 含量降低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夏枯草口服液联合泼尼松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具有明显的缓解、消除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等优势。
作者:马丽芬;苏振丽;闫丽娟;郑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肩周炎兔模型羟脯氨酸与总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用持续冰敷加机械劳损的方法造模,选择健康家兔54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正常组:常规饲养,模型组:造模结束后常规饲养;实验组:造模结束后灌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液,并常规饲养。以上各组分别在造模后第7d 、第14d 、第21d 分批处死,在其肩部瘢痕匀浆中检测羟脯氨酸及总蛋白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和实验组造模后第7d 、第14d 、第21d 检测的羟脯氨酸和总蛋白的含量均高于正常组,且模型组均高于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降低肩周炎兔模型肩部瘢痕肌肉匀浆中羟脯氨酸及总蛋白的含量,组间差异明显,为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作者:董琪;昝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76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接受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4个证型:热毒炽盛、热毒内陷、痰浊蒙蔽、痰热上扰遣方治疗,同时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电图、N H3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脑电图改善率达82.3%,高于对照组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本病能进一步提高肝性脑病的疗效。
作者:赵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重组α‐1 b 干扰素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予炎琥宁10 mg/kg静脉滴注,1d1次,同时予重组α‐1 b 干扰素10万 IU /kg ,1d1次,肌肉注射;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 mg/kg 静脉滴注,1d1次,5 d 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手足肛周疱疹结痂、口腔溃疡消失、体温下降时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重组α‐1 b干扰素是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尹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与机制。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注射治疗,两组都治疗14d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 TC 、LDL‐C 值都明显下降,而HDL‐C 值明显上升(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 TC 、LDL‐C 、HDL‐C 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与血浆粘度都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与血浆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合理调节机体内血脂含量与促进血液流动。
作者:康永刚;赵锦华;鱼丽萍;孔维;杨霖松;齐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内经》有关风湿病病因病机理论,指导现代中医风湿病临床。方法:通过对《内经》有关风湿病的记载进行研读,结合临床体会进行理论探析。结论:风湿病病因有二:内因为正气不足,包括营卫失调、脏腑精气失常;外因为风寒湿外邪侵袭。病机演变有五:邪气痹阻,郁而化热、热邪内生,瘀血阻络,痰浊形成,脏腑内伤。
作者:徐鹏刚;任宝娣;王素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影响。方法:对照组75例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75例在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上腹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上腹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止痛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抑制胃动素和胃泌素分泌,从而加快胃肠道运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陈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扶正化痰法联合 GP 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05月~2014年12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化疗加扶正化痰方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化疗,治疗终点为2个周期(21d 为1个周期),比较两组瘤体缓解率、生存质量、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在瘤体缓解率、骨髓抑制、肝肾功损害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胃肠道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扶正化痰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 NSCLC 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师瑞卿;刘瑞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冲击波配合徒手牵引、腰椎推拿整复治疗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冲击波联合徒手牵引、腰椎推拿整复治疗80例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症。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1年,总有效率97.5%。结论:冲击波配合徒手牵引、腰椎推拿整复治疗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可降低神经敏感度,使神经传导受阻,抑制疼痛传播,并舒筋通络、松解肌肉痉挛、纠正紊乱的关节突并使之复位,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促进腰部功能恢复,预防腰推间盘突出症发生。
作者:苏小强;王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胃宁康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胃宁康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口服西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2%,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采用纯中药胃宁康汤治疗疗效满意,副作用较少,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很好作用。
作者:王子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复荣通脉胶囊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32例,根据知情同意权能分为中药组(A )40例、西药组(B)46例、中西医结合组(C)46例。三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口服复荣通脉胶囊;B 组给予硫辛酸600mg ;C 组给予复荣通脉胶囊和硫辛酸600mg 。治疗6~8周后对比其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评分,检测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三组临床周围神经病变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达到0分例数明显增加,A 组与 B 组0分例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与 C 组,B 组与 C 组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腓总神经的 SNCV和 MNCV 增快,两两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有效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荣通脉胶囊和硫辛酸都有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更佳。
作者:姜旭;王元松;张立英;杨景超;邢丽君;张爱玲;孙文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观察益脾养肝法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中药配合 TACE 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 TACE 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 AFP 、肿瘤大小、1年生存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为88.9%,治疗组 ALT 、AST 和 AFP 的降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肿瘤大小和1年生存率的改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稍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脾养肝方联合 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临床综合疗效,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作者:李京涛;郭师;席奇;刘亚珠;闫曙光;惠毅;宋春荣;李日向;常占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临证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满足条件的慢性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方,观察用药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24h 尿蛋白定量、BUN 、Scr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肾健脾方临证能降低慢性肾炎患者24h 蛋白尿、BUN及 Scr ,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闫昱江;傅薇;刘乐亮;雷根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妇乐颗粒对家兔盆腔炎模型炎症细胞因子及细胞粘附分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盆腔炎的机制。方法:雌性家兔逆行宫腔插管灌注混合菌液建立盆腔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妇乐颗粒组、妇科千金片组,给药30d ,取血 ELISA 法检测血清 IL‐2、IL‐10、IL‐8、TNF‐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家兔子宫、输卵管细胞粘附分子(ICAM‐1)表达。结果:妇乐颗粒组兔血清 IL‐2、IL‐10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或 P<0.01),而 IL‐8、TNF‐α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 <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妇乐颗粒组家兔子宫、输卵管 ICAM‐1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妇乐颗粒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及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调整体内致炎/抗炎系统的平衡,促使盆腔炎愈合。
作者:刘凤萍;张民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