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黄一琳;侯晓桦;李西林;李东波

关键词:腰椎间移位 /针灸疗法, 推拿, 穴, 肾俞, 环跳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及 Maitland 手法治疗,治疗组则使用腰椎牵引、针刺及推拿疗法。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0次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进行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 <0.01)。结论:针刺配合推拿能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日常活动、社会活动能力,疗效优于 Maitland 手法。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miRNA 与中医药免疫调控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 miRNA 及中医药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方法:分析了 miRNA 、中医药及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其中 miRNA 通过调节不同靶基因的表达而对多种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功能起到调控作用;中医药对免疫系统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其中调节基因的表达和修饰基因产物的功能为其重要特征;此外,miRNA 具有中医阴阳的属性,可作为中医药治疗的靶标。结论:探索中医药如何调控 miRNA 的阴阳平衡将为中医“调和阴阳”、“治病求本”的研究开辟新的方向。

    作者:刘俊峰;莫秀梅;朱璐;陈达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肩周炎兔模型羟脯氨酸与总蛋白含量测定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肩周炎兔模型羟脯氨酸与总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用持续冰敷加机械劳损的方法造模,选择健康家兔54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正常组:常规饲养,模型组:造模结束后常规饲养;实验组:造模结束后灌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液,并常规饲养。以上各组分别在造模后第7d 、第14d 、第21d 分批处死,在其肩部瘢痕匀浆中检测羟脯氨酸及总蛋白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和实验组造模后第7d 、第14d 、第21d 检测的羟脯氨酸和总蛋白的含量均高于正常组,且模型组均高于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降低肩周炎兔模型肩部瘢痕肌肉匀浆中羟脯氨酸及总蛋白的含量,组间差异明显,为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作者:董琪;昝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龙珠软膏联合加味四妙勇安汤及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丹毒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龙珠软膏联合加味四妙勇安汤及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局部外用龙珠软膏,加味四妙勇安汤内服,静脉滴注五水头孢唑林钠;对照组30例,采用局部外用如意金黄膏,静脉滴注青霉素,5d 为1个疗程,2组中除治疗组静脉滴注五水头孢唑林钠1个疗程外,其余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3.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龙珠软膏联合加味四妙勇安汤及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丹毒可提高愈合质量,缩短病程。

    作者:范华云;肖经苪;陈伟炳;谢文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乐颗粒对家兔盆腔炎模型炎症细胞因子及 ICAM-1的影响

    目的:观察妇乐颗粒对家兔盆腔炎模型炎症细胞因子及细胞粘附分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盆腔炎的机制。方法:雌性家兔逆行宫腔插管灌注混合菌液建立盆腔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妇乐颗粒组、妇科千金片组,给药30d ,取血 ELISA 法检测血清 IL‐2、IL‐10、IL‐8、TNF‐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家兔子宫、输卵管细胞粘附分子(ICAM‐1)表达。结果:妇乐颗粒组兔血清 IL‐2、IL‐10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或 P<0.01),而 IL‐8、TNF‐α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 <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妇乐颗粒组家兔子宫、输卵管 ICAM‐1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妇乐颗粒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及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调整体内致炎/抗炎系统的平衡,促使盆腔炎愈合。

    作者:刘凤萍;张民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与机制。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注射治疗,两组都治疗14d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 TC 、LDL‐C 值都明显下降,而HDL‐C 值明显上升(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 TC 、LDL‐C 、HDL‐C 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与血浆粘度都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与血浆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合理调节机体内血脂含量与促进血液流动。

    作者:康永刚;赵锦华;鱼丽萍;孔维;杨霖松;齐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培元化瘀方治疗创伤性脑积水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培元化瘀方对创伤性脑积水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创伤性脑积水诊断标准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在发现创伤性脑积水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培元化瘀方中药治疗,1d1剂,30d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外伤康复)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月进行额叶功能评价(FAB 量表评分)和影像学(Ev‐ans 指数)评价、比较。综合分析培元化瘀方对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额叶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组治疗后额叶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额叶功能评分较前略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Evans 指数均<0.3,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组治疗后 Evans 指数下降、脑积水程度减轻,与治疗前有明显差(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 Evans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培元化瘀方能明显的改善外伤性脑积水患者额叶功能评分和 Evans 指数,减轻和延缓对外伤性脑积水的发展。

    作者:王更新;范小璇;赵晓平;柏鲁宁;罗卫;张毅;方永军;段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60例

    目的:观察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疗程大于6d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7.9%;两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各症状好转及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万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穴位埋线法在肛肠手术后镇痛的应用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镇痛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12月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的是穴位埋线镇痛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静脉镇痛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联合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24h 内,对照组的疼痛程度较穴位埋线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24h 至48h 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积分无明显差异,术后48h 后的疼痛积分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肛肠手术后采用穴位埋线镇痛对于中远期控制患者术后疼痛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且出现的不良反应少。

    作者:薛昶;邓森田;陈静;王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云南白药粉、维生素C联合西咪替丁涂擦创面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用云南白药粉、维生素 C 联合西咪替丁涂擦创面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11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涂擦创面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云南白药粉、维生素 C 涂擦创面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痛感缓解情况更明显、且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的溃疡改善情况更为突出、溃疡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溃疡复发时间间隔较对照组更长(P<0.05);治疗组治疗后机体免疫力及 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4+/CD8+水平的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南白药粉、维生素 C 联合西咪替丁涂擦创面能有效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痛感及溃疡症状,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机体抵抗力,是中西医结合外治法论治口腔疾病的有效方式。

    作者:李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复元活血汤联合保留灌肠在Ⅲ型前列腺炎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复元活血汤加减口服和灌肠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α1受体阻断剂口服联合微波理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差异显著。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口服结合保留灌肠对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海锋;杨亚锋;乔西民;李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川芎注射液配合西药湿敷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川芎注射液配合西药湿敷与传统外科普通换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方法:收集糖尿病足患者49例,治疗组30例采用川芎配合胰岛素、庆大霉素、654‐2等药联合湿敷创面治疗,对照组19例采用普通外科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糖尿病足不同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及所需天数,统计分析两组治疗所需天数的差别。结果:治疗组愈合天数男21.4±2.90d ,女20.38±3.01d ;对照组为男29.36±2.77d ,女29.87±3.23d 。两者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川芎配合胰岛素、庆大霉素、654‐2联合湿敷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开颜;赵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扶正化痰法联合 GP 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扶正化痰法联合 GP 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05月~2014年12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化疗加扶正化痰方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化疗,治疗终点为2个周期(21d 为1个周期),比较两组瘤体缓解率、生存质量、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在瘤体缓解率、骨髓抑制、肝肾功损害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胃肠道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扶正化痰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 NSCLC 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师瑞卿;刘瑞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灸与运动想象法结合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与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连续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在此基础上加对患者进行5周的运动想象治疗,对比两组间 Brunnstrom 分期、简易 Fug‐Meye 肢体运动积分和改良 Barthel 指数。结果:治疗组患者 Brunnstrom 分期、FMA 和 MBI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除了对其按照常规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及中医针灸治疗外,结合运用运动想象疗法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促进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赵萍;杨新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去甲斑蝥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半胱天冬酶3、bax和细胞色素 C 表达的影响

    目的:了解去甲斑蝥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探讨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5、25、125mg/L去甲斑蝥素作为药物组,不加药物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通过MTT比色法检测去甲斑蝥素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率;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色法测定肿瘤细胞的凋亡率;通过免疫印迹法测定caspase‐3、bax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水平。结果:相同浓度的去甲斑蝥素作用时间越长,细胞生长抑制率越高;作用相同时间的去甲斑蝥素浓度越高,细胞生长抑制率越高。药物组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随着去甲斑蝥素浓度的提高,总凋亡率相应升高;药物组的总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t=10.758、16.931、33.955、22.358,P均<0.05)。随着去甲斑蝥素的浓度提高,caspase‐3、bax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量均升高;浓度为25、125mg/L的去甲斑蝥素处理细胞后,caspase‐3、bax和细胞色素C的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t=4.246、2.521、5.842、6.654、7.137、4.825,P均<0.05)。结论:去甲斑蝥素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在于上调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bax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

    作者:张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白乳散联合西药治疗癌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乳散对晚期恶性肿瘤癌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5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27例采用西医镇痛药;治疗组30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白乳散外敷。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度、镇痛有效率、平均止痛起效时间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镇痛有效率、镇痛起效时间、生活质量卡氏评分及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在安全性方面无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白乳散外敷治疗癌痛有效。

    作者:王小龙;马俊杰;徐彬;周雷;李智强;孙波;周东亚;刘建霞;赵旭;周春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吉海旺教授治疗风湿病的经验

    目的:对名中医吉海旺教授诊治风湿病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通过师承学习,总结导师吉海旺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经验。结论:吉海旺教授认为肾虚血瘀是风湿病的主要病机,补肾活血是其重要的治疗法则,治疗风湿病主要有补肾活血,祛风通络;顾护脾胃,调补后天;组方简单,善用经方,守方变方随证运用等特点。

    作者:汪德芬;王清峰;吉海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手法按摩联合补肾活血通络止痛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联合补肾活血通络止痛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治疗的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门诊病历号进行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关节腔注射组两组,各60例患者,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并进行6个月以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两组近期、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为93.33%、91.67%,关节腔注射组为81.67%、76.67%,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 VAS 评价明显优于关节腔注射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按摩联合补肾活血通络止痛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理想,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杨春平;温建民;梁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温肾健脾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临证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满足条件的慢性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方,观察用药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24h 尿蛋白定量、BUN 、Scr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肾健脾方临证能降低慢性肾炎患者24h 蛋白尿、BUN及 Scr ,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闫昱江;傅薇;刘乐亮;雷根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真武汤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2种治疗方法对比,研究适合的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伴骨髓水肿。方法:将100例膝骨关节炎伴骨髓水肿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每天口服真武汤加减汤剂及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对照组患者每天服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4周后,参照膝痹病疗效评价标准及骨髓水肿判断标准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5%。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髓水肿的消失与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成正相关性。

    作者:陈兵;王茂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补肺益肾汤结合艾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汤结合艾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同时应用补肺益肾汤结合大椎、肺俞隔姜灸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FEV1和 FEV1/ FVC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益肾汤结合艾灸对 COPD稳定期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其肺功能。

    作者:周彩霞;关珊珊;张鹏;张学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