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临床分析

陈玉娟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治疗
摘要: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住院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超声筛选的价值

    我院从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起至今,一直都用超声进行筛选,而且在术前必须再次做B超检查,决定行腹腔镜切除胆囊,还是行腹部开刀术.这更充分体现出B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选择98例要求作胆囊切除术的胆道疾病患者,用B超进行筛选,决定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是腹部开刀术.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食管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

    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急救中增加了使用食管气管插管的新方法,明显缩短了插管时间[1],提高了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军;李宁;袁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口腔干燥的防治

    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放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放射治疗可以引起多种口腔并发症,如:口腔干燥、粘膜炎、放射性骨坏死、局部感染、牙齿感觉过敏、快速进展的牙周病、味觉减退、张口困难等[1].其中,口腔干燥是常见的,其发生率几乎为100%,而且有89%为中-重度[2].口腔干燥患者口腔的正常菌群发生改变,产生更多的病原菌,引起牙齿成分的过快丢失,从而导致龋齿;口腔干燥还会使口腔粘膜变干、开裂、疼痛、溃疡;还会影响咀嚼、吞咽、说话、睡眠功能,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社会活动.这都对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造成负面影响[3].

    作者:王辛;李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胆囊结石与游离脂肪酸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胆囊结石与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伴胆囊结石组(DG)及不伴胆囊结石组(NDG)各40例.检测两组对象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血糖、胰岛素(空腹和餐后2h)、空腹游离脂肪酸,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指数等.结果 DG与NDG组比较,年龄(Age)、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β细胞功能(HOMA-β)、空腹血糖(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G组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IR)、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h血糖(2hBG)、餐后2h胰岛素(2hIns)、空腹游离脂肪酸(FFA)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低于NDG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BG、TG、胆囊结石、FFA是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伴胆囊结石比不伴胆囊结石具有更明显的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说明胆囊结石存在部分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

    作者:李亚;田浩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气管中段腺样囊性癌切除1例

    患者,男,49岁.咳嗽、咯痰2年,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5个月.查体:胸骨前上部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双肺下野可闻及细湿罗音.

    作者:何树松;李小丛;刘钧;马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毒鼠强中毒11例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观察

    我院内科于2002年10月12日起,至今共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11例,均有血清心肌酶谱升高,除2例死亡病例外,轻-中度中毒病例心肌酶谱在病程第15 d恢复正常,重度中毒病例心肌酶谱在第22 d恢复正常.本文结合临床表现,对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力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乙胺碘呋酮致晕厥5例分析

    乙胺碘呋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1].临床上常用于房颤转律、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特别是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的治疗.但若用药不合理或病例选择不当,会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将我院近半年来收治的5例乙胺碘呋酮致晕厥患者的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逢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氯沙坦在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我院于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4例,对比氯沙坦与依那普利纠正治疗心力衰竭并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杜一平;何江;梁超;刘成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人败血症29例分析

    本院1992年以来收治的经细菌培养证实的老年败血症29例,与同期60岁以下者41例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何西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全乐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6例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治疗儿科呼吸道疾病主要方法,已在小儿哮喘、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中广泛使用.我院儿科近年使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全乐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江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茶碱缓释片治疗儿童哮喘轻度间隙的疗效观察

    选择2001年11月至2003年4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哮喘轻度间隙发作病人2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1998年修订的哮喘诊断标准[1].

    作者:王林;移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清胱抑素水平的检测价值

    目的为探讨血清胱抑素在肝硬化患者肾功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健康对照及58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积分分组:A级12例,B级18例,C级28例),同时标本采样检测Ccr;留取24h尿液标本,同时采静脉血3ml,分别检测血肌酐尿肌酐,并换算内生肌酐清除率,换算公式:Ccr=[尿肌酐浓度(μmol/L)×尿流量(ml/min)×1.73(m2)]/[血肌酐(μmol/L)×体表面积(m2)].设备:日丽7600-0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德灵全自动特定蛋白(Bnprospec分析)分析仪,血cys.C采用Behring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 A/B/C血胱抑素均比正常组高,四组cys.C检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相关性分析肝硬化病人血清胱抑素C与Ccr异常之间有显著负相关(r=-0.433,t=4.13(76)0.01,P<0.01).结论胱抑素测定是反映肝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良好且快速简便的指标.

    作者:王蓬华;冯凯祥;刘涛;罗玉君;俸家富;曾平;向礼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危重新生儿113例转运与预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的影响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以利进一步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转入我院儿科的危重新生儿11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χ2检验.结果 113例患儿,放弃和死亡14例,由我院转运的预后好,基层医院和家属转运的预后较差.≤24 h转运的预后好,>24 h转运的预后差.结论转运前重视现场抢救,转运途中配备必要的抢救设施及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监护救治,是成功转运的关键.同时掌握好转运指征,及时转运,早期得到合理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重要.

    作者:吴晓季;何晓芸;余静;杨小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本院2000~2004年期间收治104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喉乳头状瘤合并Ⅲ度喉梗阻1例

    患儿,女,3(6)/(12)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呼吸困难,偶咳,在镇卫生院考虑急性支气管炎,经不规则抗感染及止咳、平喘等治疗,疗效不显.

    作者:聂圣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胆囊切除术漏诊结肠癌3例

    胆囊切除术是普外科肝胆外科日常手术.我院自1997年以来收治胆囊切除术中漏诊结肠癌3例.其中外院2例,本院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顺林;刘茜;蒋绍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TIPSS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状态的超声评价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S)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采用超声评价41例肝硬化患者TIPSS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门静脉充血指数(CI)以及右肝动脉阻力指数(RI)变化情况,以了解肝脏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右肝动脉RI较术前明显减低(P<0.01),门静脉CI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 TIPSS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状态明显改变:由术前门脉、肝动脉双重供血变为主要由肝动脉代偿供血,同时门静脉压力显著降低.超声显像可客观反映这种变化.

    作者:邓旦;李树森;廖明松;梁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腺瘤

    我院自1987年8月开始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腺瘤,到目前为止已手术261例,本文就其手术的有关问题作一简介,报告如下.

    作者:乌建平;付金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缺陷.目前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主要针对解除胰岛素抵抗和改善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发生在2型糖尿病的很早期,但病程发展中无明显改变,而β细胞分泌功能缺陷是发生糖尿病的必要条件,且在糖尿病发生以后,呈进行性下降.其下降速度决定了糖尿病发展的速度.

    作者:赵月萍;田浩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用幽门括约肌替代Oddi括约肌行胃窦胆囊吻合术的动物研究

    目的探讨能否利用幽门括约肌来替代oddi括约肌.方法选取草原犬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实验组10只.对照组行开腹关腹术.实验组手术方式为:保留胃窦神经支配,胃窦与胃体离断后,行胃窦胆囊吻合、空肠胃体吻合术.并分别在胃窦和十二指肠置造影用塑料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对照组术前、术后4周及实验组术前、术后1周,4周血浆胃泌素(Gn),生长抑素(SS),神经降压素(NT),β-内非肽(β-EP)浓度;在透视下经十二指肠造瘘管、胃窦造瘘管分别注入20%泛影葡胺,观察有无反流及胃窦内容通过幽门情况;采用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实验组术前及术后4周肝、胆囊、胆管、胃窦、胃组织学变化.结果造影结果显示无造影剂反流入胃窦,造影剂可从胃窦进入十二指肠.定量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前与术后Gn、NT、SS、β-EP血浆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Gn、NT、SS、β-EP血浆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光镜下观察实验组术前与术后4周肝,胃窦,胆管组织学无明显改变.结论用幽门括约肌来代替Oddi括约肌行胃窦胆囊吻合术具有防止肠液向胆道反流的作用.

    作者:熊先泽;程南生;彭其芳;刘江文;潘光栋;严茂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