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江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LC手术6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静吸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全凭组).两组均以咪唑安定0.1mg·kg-1、异丙酚2mg·kg-1、维库溴胺0.1mg·kg-1和瑞芬太尼2μg·kg-1诱导后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静吸组用异氟醚吸入,全凭组按异丙酚8mg·kg-1·h-1和瑞芬太尼0.2μg·kg-1·min-1混合抽入50ml注射器中,并用浙大LionWZ-50S微量泵输入.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10min、气腹毕、术毕的SBP、DBP、HR、SpO2、拨管时间、清醒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病例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②静吸组在气腹后10min的HR、SBP、DBP及术毕HR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的基础值(P<0.05),全凭组术中无明显变化;全凭组气腹后10min、气腹毕、术毕的HR显著低于静吸组(P<0.05);③全凭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静吸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混合液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快轨道麻醉方法.
作者:曹小平;陈兵;张玉龙;刘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足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足病患者27例,无足病患者21例,所有患者进行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血常规等测定,测量血压、身高、体重,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确定是否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结果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无足病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结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足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对糖尿病足病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军;徐玲;徐勇;李春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妇女非哺乳期的一组炎症病变,本病与乳腺癌难鉴别,易发生误诊[1].近5年来我院乳腺外科共收治这种病人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卉;勾厚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前列腺术后并发尿道狭窄患者在直视下行尿道内切开术(DVIU),其中8例行狭窄段12,4,8点放射状切开,18例按照狭窄部位行不同点位的内切开及瘢痕的部分切除.结果行三点放射状切开的8病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另16例手术效果满意,并发症明显降低.结论前列腺术后尿道狭窄环的切开点应遵循部位、长度、瘢痕的多少及深度进行选择的原则,并注意尿道解剖的特点.
作者:王安果;张宗平;姜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能否利用幽门括约肌来替代oddi括约肌.方法选取草原犬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实验组10只.对照组行开腹关腹术.实验组手术方式为:保留胃窦神经支配,胃窦与胃体离断后,行胃窦胆囊吻合、空肠胃体吻合术.并分别在胃窦和十二指肠置造影用塑料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对照组术前、术后4周及实验组术前、术后1周,4周血浆胃泌素(Gn),生长抑素(SS),神经降压素(NT),β-内非肽(β-EP)浓度;在透视下经十二指肠造瘘管、胃窦造瘘管分别注入20%泛影葡胺,观察有无反流及胃窦内容通过幽门情况;采用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实验组术前及术后4周肝、胆囊、胆管、胃窦、胃组织学变化.结果造影结果显示无造影剂反流入胃窦,造影剂可从胃窦进入十二指肠.定量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前与术后Gn、NT、SS、β-EP血浆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Gn、NT、SS、β-EP血浆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光镜下观察实验组术前与术后4周肝,胃窦,胆管组织学无明显改变.结论用幽门括约肌来代替Oddi括约肌行胃窦胆囊吻合术具有防止肠液向胆道反流的作用.
作者:熊先泽;程南生;彭其芳;刘江文;潘光栋;严茂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型糖尿病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缺陷.目前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主要针对解除胰岛素抵抗和改善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发生在2型糖尿病的很早期,但病程发展中无明显改变,而β细胞分泌功能缺陷是发生糖尿病的必要条件,且在糖尿病发生以后,呈进行性下降.其下降速度决定了糖尿病发展的速度.
作者:赵月萍;田浩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患者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对我院脑外科近两年间49例脑外伤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外伤后患者心律失常与多种因素有关: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低氧血症、颅内压增高、应激反应、以及脑心综合征等.结论脑外伤患者易出现心律失常,故全程治疗中应加强监护及监测.
作者:李银先;叶红梅;王娅丽;汤洪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湖北地区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抗生素的耐药率.方法采用珠海市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支原体诊断试剂盒对316例本地女性NGU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 316例中Uu与Mh的检测率分别为34.2%和1.3%,混合感染率为13.9%,总检出率为49.4%;Uu对交沙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环丙沙星、可乐必妥、罗红霉素和司帕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7%、7.4%、7.4%、44.4%、7.4%、22.2%和3.7%,对强力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甲砜霉素和美满霉素未检测到耐药性;Mh对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其他药物未检测到耐药性;两种支原体混合感染仅对上述药物中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未检测到耐药性,对其余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以Uu为主,Mh次之.单独Uu和Mh感染以及二者混合感染的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治疗两种支原体单独及混合感染以强力霉素好,其次为交沙霉素.
作者:刘艳红;李艳;陈进;鲁慧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院2000~2004年期间收治104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临床特点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慢性肾功不全死亡的前3位原发疾病依次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肾病.直接死亡原因主要有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OSF)、心衰、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等.结论对慢性肾功不全患者应早期诊断治疗原发疾病,防治MOSF,积极抗感染,控制心衰呼衰,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及时充分透析.
作者:冯萍;马行一;何联勇;李静;杨珉;舒贝;栾森;曾德华;阮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34岁.因确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年多,牙龈出血10 d.再次于2004年1月30日收住院.2年前患者因皮肤出血点、紫癜入院.结合外周血象、骨髓及组化等检查确诊APL,又称AML-M3a.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40mg/d×45 d,诱导缓解治疗,复查骨髓CR.继之DA与HA交替巩固化疗4个疗程.
作者:梁益;邓成莲;贺天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烧伤整形科自1995年3月至2001年5月间,共收治各类烫伤小儿264例,其中以坐入装有热溶液容器中烫伤的小儿共68例,发病率为25.8%,现将病因及病情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刘大海;周月峰;汪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运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对人体组织进行精确的定量测量,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而医学计量管理就是医疗设备的量值准确统一的可靠保证,是保证医院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和医疗设备准确安全有效工作的必要措施,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陆纯华;李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胆囊切除术是普外科肝胆外科日常手术.我院自1997年以来收治胆囊切除术中漏诊结肠癌3例.其中外院2例,本院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顺林;刘茜;蒋绍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血清低氧应激肽的特征和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后血清低氧应激肽的改变,探讨其在高原病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质谱和核磁波谱方法鉴定高原病患者体内存在特征性的应激肽,采集40例高原世居健康者为对照,40例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急进高原后24h,72h,1周后血清,用化学显色试剂对应激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40例世居对照组应激肽含量为72.9±9.8mg/L,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急进高原后24h,72h,1周应激肽含量分别为73.5±11.7mg/L,90.8±10.3mg/L,91.7±10.1mg/L,82.8±9.5mg/L,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与急进高原后24h及72h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24h人群与健康世居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1周与急进高原后24h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激肽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激蛋白,在急进高原前后有较大的改变,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超;胡娟;胡宗海;曾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60例诊断明确的胸腔积液,良性胸腔积液29例,恶性胸腔积液31例,应用ELISA法测定VEGF值.结果恶性胸腔积液中的VEGF水平752±221 pg/ml.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中的VEGF水平56.3±22.8pg/ml(P<0.01).结论 VEGF可为临床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小惠;漆自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们采用苦参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设立单药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重点观察联合用药及单用药的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康涛;范修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笔者通过3年多的临床实践,不用气管导管,改进了喷射通气的方式,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孝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已逐渐被大家接受,基本上可以取代普通肝素,并达到或超过其效果,且无需监测.但许多研究大多把年龄限制在70岁或75岁以下[1].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12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同军;张玉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疾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老年痴呆也随之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与老年痴呆患者的接触中,如何掌握与老人进行沟通的技巧也是护理工作者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者:郑玉霞;黄丹莉;肖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