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财;林永志;叶辉铭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盐酸左旋咪唑搽剂、潘生丁、乙肝疫苗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然感染组(50例)和非自然感染组(50例),均使用免疫四联法治疗,总疗程18个月,分别于治疗后第6,12,18个月抽血,查HBV-DNA、HBeAg、HBsAg及肝功能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6,12,18个月后,自然感染组HBV-DNA阴转率为12.5%、40%、65%,非自然感染组为0%、5%、11%,P<0.05;HBeAg阴转率自然感染组为0%、31.25%、56%,非自然感染组为0%、2.2%、6.5%,P<0.01;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自然感染组为0%、25%、41.67%,非自然感染组为0%、2.17%、4.4%,P<0.01;治疗结束后自然感染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非自然感染组为10.87%,P<0.01.结论免疫四联疗法治疗自然感染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效果较好,费用低,用药方法简单,基本无不良反应.
作者:康涛;单鸣;范修平;王静;叶清琦;雷开键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椎间孔及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为1%~11%[1],大部分病例需手术治疗.目前通常采用的手术方式主要有3种:①经峡部外缘途径;②经椎板、峡部及关节突切除途径;③经椎板间开窗途径.三种方法各有利弊,但均具有手术创伤大,恢复慢,易后遗腰痛等特点.我院通过对2例患者行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及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并经2年随访,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中;张世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时,怎样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根据统一标准选择股骨、胫骨骨折病人126例,行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术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照提前取锁法要求取除一端锁钉,对照组不取锁钉.定期行X线片检查,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延期愈合和骨折不愈合及骨折移位情况.结果提前取锁组骨折愈合时间缩短,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骨折不愈合和断钉发生,有骨折再移位的可能.结论交锁髓内钉提前取锁法简单、实用,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叶蜀新;谢小平;江伟;曾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男,75岁.因头痛、呕吐1周,四肢乏力4d于2005年2月6日入院.1周前,病人夜间睡眠时因头痛而醒,并发呕吐.无视物成双及肢体麻木无力,无发热,病情逐渐加重.
作者:毛碧容;宋晓玲;赖晓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其病因多种多样,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其病因有新的认识.本文总结我院1998年8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病例208例,对病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输尿管由于其解剖特点,因外伤所致的直接损伤较少见,大多数输尿管损伤为医源性损伤,且多位于输尿管下段[1].我院自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医源性输尿管损伤3例.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童槐;尹华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根据新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04年住院病人病原学检查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指导医师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原则,随机抽查我院120份病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做了病原学检查120例(100%),药敏试验39例(32.5%),医生经验用药81例(67.5%).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还需加强药敏试验力度.
作者:钱南海;李金蓉;焦连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30岁,孕4产0,人工流产3次.因停经54d,不规则阴道流血20d,于2004年6月10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无痛经,末次月经2004年4月16日.停经34d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色暗红,无腹痛.在院外查尿hCG阳性,诊断为宫内妊娠流产,予以清宫,未刮出组织.清宫后仍有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少,偶感下腹隐痛不适,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示宫内残留,再次清宫,刮出组织病理检查为蜕膜样变宫内膜,未查见绒毛.因清宫后阴道流血量增多而收入院.妇科检查:宫颈着色,无举痛,子宫孕2个月大小,质软,形状欠规则,双附件未触及明显包块,血β-hCG 13935.78U/L.
作者:胡朝珍;徐晓波;黄兴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心病患儿肺血管AT1、AT2受体表达与肺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 20例左向右分流先心病患儿肺活检标本和5例儿童尸解肺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AT1、AT2受体及α-actin、PCNA染色.测定肺小血管壁AT1、AT2染色的IOD值,以及非肌性肺血管肌化程度、肺小血管壁厚百分比和肺小血管壁细胞的增殖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先心病患儿肺小血管壁AT1受体染色的IOD值与非肌性肺血管肌化程度、肺小血管壁厚百分比和肺小血管壁细胞的增殖度相关(r分别为0.742、0.521、0.657),AT2受体仅与血管壁厚百分比相关(r=0.516).结论 AngⅡ通过两种受体亚型,主要是AT1受体,参与左向右分流先心病肺血管重构.
作者:乔莉娜;安琪;赁可;周同甫;李谧;王文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合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治疗前后患者自身对照的方法,30例经双胍类以及磺脲类加双胍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DM患者改用罗格列酮4mg 口服,每日1次,同时给予二甲双胍250~500mg口服,每日3次,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以及餐后2h血糖(PP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检测血脂、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后相比较,FPG、PPG、FINS下降,IRI降低,差异有显著性,HbAlc和血脂变化不大,不良反应轻微,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罗格列酮能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加用二甲双胍治疗降血糖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
作者:李迎春;杨利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介绍内固定与外固定相结合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方法采用髂骨内侧弧形切口,使后环骨折脱位复位后,重建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盆前环.临床治疗17例,其中C1型13例,C2型3例,C3型1例.结果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2个月.4例3个月骨性愈合,12例4个月骨性愈合,1例6个月骨性愈合.结论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C型骨盆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成俊;宋跃明;丁方东;朱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出院病历中护理文件的书写缺陷分析,找出原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3年10~12月出院病历200份,对其中的护理文件(包括体温单、医嘱单、医嘱执行单、护理记录)进行检查分析.结果检查发现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眉栏缺项、漏记、记录不准确、不规范、不连贯、缺签名,有涂改、字迹不清等缺陷193处.结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心不强,业务知识缺乏,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差,督促检查不力是护理文件缺陷发生的原因.加强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加强责任心,提高综合素质和检查力度,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是确保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关键.
作者:杨则秀;杨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高血压急症是内科常见危重症,亦是院前急救中常见危重症,及时降低血压,保持器官良好的血流灌注,对抢救患者的生命及对疾病的发展、预后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本院急诊科56例高血压急症的院前急救作一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武怡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敏感CRP(HSCRP)和前白蛋白(PA)测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诊断明确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治疗前后血中HSCRP和PA含量的变化.结果 48例患儿中,治疗前血清HSCRP>3mg/L者45例(93.7%);PA<250mg/L者40例(83.3%).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血清HSCRP显著升高,PA明显下降,以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变化为突出,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炎、脐炎、皮肤感染则无明显变化.随着感染的控制,临床症状体征逐步缓解,HSCRP逐渐下降,PA逐渐上升;全部病例治愈后,HSCRP<3mg/L,PA>250mg/L.结论动态观察测定血清HSCRP和PA含量的变化,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石伟;李茂军;叶长宁;陈昌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透析中心MHD患者46例,透析时间超过半年,无恶性肿瘤、活动性肝病、风湿性疾病等.EPO使用期间口服铁剂使转缺蛋白饱和度(TSAT)>15%.根据CRP值分为两组,即CRP增高组(n=24)>9mg/L和CRP正常组(n=22).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以及计算Kt/V.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透析膜、透析时间、EPO剂量、TSAT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CRP增高组HCT、Hb、ALB显著低于CRP正常组(P<0.05).而两组Kt/V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HD患者体均存在慢性炎症状态,透析后血清CRP有逐步升高趋势,其升高水平影响EPO治疗效果.
作者:冀玲;杨立川;刘先蓉;付平;马行一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检测唾液、胃液尿素氮水平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关系.方法测定30例胃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A组)HP治疗前后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50例非肾病肾功能正常患者(B组)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C组)血液透析(HD)前、后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变化.结果 A组:HP治疗前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分别为(4.31±2.01)mmol/L、(4.52±1.93)mmol/L、(4.01±1.89)mmol/L,P均>0.05.HP根除后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分别为(4.27±2.08)mmol/L、(4.56±2.56)mmol/L、(4.78±1.92)mmol/L,P均>0.05,与HP根除前比较P均>0.05.B组: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分别为(4.95±1.99)mmol/L、(4.67±2.31)mmol/L、(4.80±2.16)mmol/L,P均>0.05,与A组HP治疗前、后比较P>0.05.C组:HD前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分别为(16.78±10.03)mmol/L、(17.32±9.86)mmol/L、(18.59±7.89)mmol/L、P均>0.05,但显著高于A、B两组,P均<0.01.HD后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分别为(6.00±3.89)mmol/L、(5.93±4.38)mmol/L、(4.77±3.20)mmol/L,P均>0.05,但比HD前显著下降,P均<0.01,而与A组HP治疗前、后及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唾液、胃液尿素氮分泌水平与HP感染及根除无关,而受肾功能改变及HD影响.
作者:余剑平;罗晓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组胺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对哮喘小鼠T辅助细胞(Th1/Th2)功能性平衡的影响.方法 4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哮喘组、雷尼替丁2mg/kg及5mg/kg干预组.检测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IL-12及脾单个核细胞(PMNC)中Th1类因子IFN-γ、Th2类因子IL-4的表达并分析雷尼替丁作用下IL-12与IFN-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哮喘组IL-12分别为(446.93±20.89,211.21±22.42)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分别为(404.91±11.78,271.58±35.35)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IL-4分别为(20.30±4.93,48.26±9.39)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雷尼替丁2mg/kg及5mg/kg组IL-12水平分别为(282.64±21.20,354.00±29.97)pg/ml,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分别为(313.25±40.54,364.44±39.79)pg/ml,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IL-4分别为(37.70±7.47,27.76±9.63)pg/ml,与哮喘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P<0.01).雷尼替丁5mg/kg组细胞因子水平改变较2mg/kg组更明显(P<0.01).在雷尼替丁组,IL-12水平与IFN-γ成明显正相关(r=0.80,P<0.01).结论雷尼替丁可增加哮喘小鼠体内巨噬细胞IL-12的分泌,并部分纠正Th1/Th2功能平衡,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推测对IL-12的上调作用可能是其影响Th1/Th2功能平衡的重要途径.
作者:蒋萍;梁宗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16例睾丸扭转患者,总结其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 1例发病6h,行手法复位成功.3例手术复位成功,12例行睾丸切除,对侧睾丸固定.7例病人术后随访1~2年,精液正常者2例,生精功能低下5例.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倾听病人的主诉,正确评估及时报告医生,同时针对性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及对侧睾丸情况,认真做好病人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王兰英;刘芳英;董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在正常组织及多种肿瘤中均有表达,它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诱导血管生成,促进微静脉、小静脉通透性增加等作用[1].
作者:陈孝;王孟薇;吴本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有形成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常规镜检分别对530例随机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UF-100与常规镜检法相比,检测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89%,假阳性率为15.12%,假阴性率为11%;测定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92.31%,假阳性率为8.23%,假阴性率为7.69%;测定上皮细胞阳性率符合率为80.60%,假阳性率为14.78%,假阴性率为19.4%;测定小圆上皮细胞阳性符合率为50%,假阳性率为19.69%,假阴性率为50%;测定管型阳性符合率为66.67%,假阳性率为8.8%,假阴性率为33.3%;测定结晶阳性符合率为68.89%,假阳性率为7.23%,假阴性率为30.11%;测定类酵母菌阳性符合率为57.12%,假阳性率为0.39%,假阴性率为42.86%.结论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中有形成分主要起过筛作用,由于尿液中有形成分复杂,细菌、结晶、类酵母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RBC、WBC等的计数,对UF-100提示项目结晶、类酵母菌、病理管型阳性、细菌计数过高的标本以及肾病病人的标本,应使用显微镜检查法加以分析鉴别,以提高尿液标本的检验质量.
作者:李玉芹;杨明清;钟亚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