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华;王自正;殷晓红;曹艳;蒋娥;王晓雯
通过学习参观,亲身体验和感受了香港医院先进的护理管理文化: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注重感染控制管理;注重风险管理;门诊服务全面并延伸到社区;注重健康教育与医患沟通;注重保护病人隐私等.
作者:迟培芳;翟凤艳;白志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情况,对关键指标进行敏感度分析,以指导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上海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缺血性脑卒中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情况,采用Bootstrap法对关键指标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后,关键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住院24小时内血管功能评价和血脂异常他汀类治疗对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实施效果具有敏感性,且后者敏感度较高.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实施应从关键指标入手,需积极探索中医特色医疗,还需来自社会、医院、患者等的多方支持.
作者:杨红荣;马磊;江一峰;祝延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降低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低体温发生率.方法 QC小组活动.结果 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低体温发生率由活动前的43%下降到活动后的3.8%.结论 降低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低体温发生率,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魏凯静;于恩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在明确护理组长选拔条件、选拔流程、考评制度及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工作标准的基础上,将病区护士分成3个责任组,专设护理组长责任组,负责危重及大手术患者的护理.护理组长成组责任制实施后,护理质量得以提高,不仅确保了危重及大手术患者的安全,更达到了患者、医生、护士的三方满意.
作者:葛梅;胡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指出目前民主测评存在单维的测评指标增大了失真的区间幅度;测评组织形式局限导致结果偏差;测评结果运用权威性不足等问题.结合医院实践,从确定测评指标、明确参评人员、明确测评方法、测评系统设计与实现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就民主测评信息化实践进行了探讨.
作者:高丽清;陈晋;闫若玉;叶承东;马军;和嘉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不同住院人群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对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2011年10月21 ~ 26日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家庭月收入、不同医疗费用负担方式、不同住院次数及不同陪护方式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住院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有一定影响.医院应根据不同住院人群的护理服务期望和需求开展个性化护理,真正做到因人施护、因需施护,真正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作者:李红娟;倪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从组织领导;号召动员,全员参与;评选内容;评选方法;积极表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等方面,总结了优质服务明星评选活动的主要做法.
作者:董长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心脏外科ICU术后患者饮食摄入率.方法 QC小组活动.结果 心脏外科ICU术后患者饮食摄入率由活动前的63.59%提高到活动后的93%,达到了活动目标.结论 心脏外科ICU术后患者良好的饮食摄入,是患者术后恢复的能量保障,是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QC小组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患者饮食摄入率.
作者:孙娜;李民;强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降低永久起搏器置入后患者腰腹不适发生率.方法 QC小组活动.结果 修订科室护理常规,利用“弹力胸带”,制动患者术侧肩关节,缩短平卧时间,患者腰腹不适发生率由活动前的96.36%降至活动后的13.64%,达到了活动目标.
作者:程虹;郭学苹;李然;董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使科室平均住院日的计算更加科学、合理.方法 对病人转科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抓住病人床位费与科室占床日之间的关系,按科室是否有床位费为条件判断病人是否在此科室住过院,建立合理的计算公式.结果 有效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实现了科室平均住院日的精确统计.
作者:王玉贵;朱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保护机制在医疗不良事件主动报告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网络直报、质控科直接介入、保密信息、减轻处罚等措施保护报告人.比较保护机制引入前后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例数、严重不良事件报告例数、当事人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例数、不良事件报告类型及报告人员岗位的变化等.结果 2009年1~6月与2008年同期比较,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例数由109例增加到438例;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的例数由14例增加到70例;当事人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的例数由68例上升到343例;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的类型及报告人员岗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本不太愿意报告的医疗处置事件例数快速上升.结论 保护机制使医院不良事件主动报告例数明显增加,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的例数也明显增加,当事人能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的例数快速增加,不良事件报告的类型及报告人员岗位变化明显,可见保护机制的引入较好地促进了医疗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
作者:叶宁;谭光明;罗先琼;张小庄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结合病案管理流程重组实践,优化病案管理流程,实现病案管理的高效性、实时性及病案示踪.重组后的管理流程提高了病案管理的效率,降低了科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复印病案的等待时间.
作者:何艺;高红;周文庆;刘春霞;马兰;涂文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指出目前我国部分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粗放,运行成本上升,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治理框架.通过对各国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经验的分析,提出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治理重在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财务收支合规合法;内部控制及预算绩效等方面,外部治理关键在于监管报告建立及信息透明等.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分析了医疗收费价格管理存在问题及其成因.采取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培训,加强环节控制,完善医护记录,细化项目价格,加强监督检查,价格库专人维护等多项综合管理措施,规范了医疗收费行为.
作者:郭宝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通过分析孙子兵法的激励思想,结合医院管理的现状,提出综合性激励措施,以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院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袁红政;高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结合工作实践,从实行社会营销式献血招募;建立血液动态库存管理制度;完善计划用血评估机制;健全特殊用血应急预案等方面,介绍了血站提高血液供应能力的做法.
作者:王海弘;杜方安;林荣路;陈琳;王翠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临床药师参与医疗质量查房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保障.从指导合理用药、督查药品管理、严格管控药费、宣传药学知识、监护危重病人用药等5个方面,介绍了临床药师参与医疗质量查房的主要做法.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可及时发现临床药物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金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指出血液从采集、制备、检验直到发往临床的过程中,均存在标签粘贴错误、标签脱落重新粘贴、血型错误更换标签、补打标签等问题,不利于血液标签的追溯性管理.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以血液标签为主轴、血袋血辫子随机码为纽带,通过做好采供血过程的“接口”及核对工作,以更好的保证血液产品的可追溯性.
作者:袁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基层医疗机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前沿和主要场所.阐述了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办法: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增设专业机构,人员岗前培训;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医患参与.
作者:韦明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结合医院实践,介绍了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措施:将平均住院日纳入绩效考核;加强门急诊管理;提高医技科室工作效率;提高手术室利用率;加强住院流程环节管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积极应用医疗新技术;积极应用医疗新模式等.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