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光;曹永瓅;王贺佳;易爱林;董军
目的 降低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低体温发生率.方法 QC小组活动.结果 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低体温发生率由活动前的43%下降到活动后的3.8%.结论 降低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低体温发生率,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魏凯静;于恩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通过学习参观,亲身体验和感受了香港医院先进的护理管理文化: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注重感染控制管理;注重风险管理;门诊服务全面并延伸到社区;注重健康教育与医患沟通;注重保护病人隐私等.
作者:迟培芳;翟凤艳;白志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使科室平均住院日的计算更加科学、合理.方法 对病人转科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抓住病人床位费与科室占床日之间的关系,按科室是否有床位费为条件判断病人是否在此科室住过院,建立合理的计算公式.结果 有效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实现了科室平均住院日的精确统计.
作者:王玉贵;朱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临床药师参与医疗质量查房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保障.从指导合理用药、督查药品管理、严格管控药费、宣传药学知识、监护危重病人用药等5个方面,介绍了临床药师参与医疗质量查房的主要做法.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可及时发现临床药物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金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降低PICC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方法 QC小组活动.结果 PICC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活动前的9.81%降低到活动后的3.49%,患者对PICC置管及维护服务满意度从活动前的82.8%提高到活动后的94.2%.结论 QC小组活动的开展,能有效降低PICC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沛珍;黄敏清;黄碧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保护机制在医疗不良事件主动报告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网络直报、质控科直接介入、保密信息、减轻处罚等措施保护报告人.比较保护机制引入前后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例数、严重不良事件报告例数、当事人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例数、不良事件报告类型及报告人员岗位的变化等.结果 2009年1~6月与2008年同期比较,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例数由109例增加到438例;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的例数由14例增加到70例;当事人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的例数由68例上升到343例;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的类型及报告人员岗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本不太愿意报告的医疗处置事件例数快速上升.结论 保护机制使医院不良事件主动报告例数明显增加,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的例数也明显增加,当事人能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的例数快速增加,不良事件报告的类型及报告人员岗位变化明显,可见保护机制的引入较好地促进了医疗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
作者:叶宁;谭光明;罗先琼;张小庄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指出血液从采集、制备、检验直到发往临床的过程中,均存在标签粘贴错误、标签脱落重新粘贴、血型错误更换标签、补打标签等问题,不利于血液标签的追溯性管理.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以血液标签为主轴、血袋血辫子随机码为纽带,通过做好采供血过程的“接口”及核对工作,以更好的保证血液产品的可追溯性.
作者:袁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指出目前民主测评存在单维的测评指标增大了失真的区间幅度;测评组织形式局限导致结果偏差;测评结果运用权威性不足等问题.结合医院实践,从确定测评指标、明确参评人员、明确测评方法、测评系统设计与实现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就民主测评信息化实践进行了探讨.
作者:高丽清;陈晋;闫若玉;叶承东;马军;和嘉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健康新理念对医患关系互动模式的影响.方法 对97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性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健康新理念的认知、医患互动模式现状以及对改善医患关系措施的认同度/可行性认可等.结果 95.88%的被调查人员了解健康新理念,但仅45.36%能践行良好的医患关系模式.结论 尽管健康新理念已被公认多年,但临床指导医患关系仍显不足,需要大力提倡和引导.
作者:张璨;陈晓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心脏外科ICU术后患者饮食摄入率.方法 QC小组活动.结果 心脏外科ICU术后患者饮食摄入率由活动前的63.59%提高到活动后的93%,达到了活动目标.结论 心脏外科ICU术后患者良好的饮食摄入,是患者术后恢复的能量保障,是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QC小组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患者饮食摄入率.
作者:孙娜;李民;强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结合院感科监测数据,选定1名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追踪方法学,追踪患者的治疗、护理、服务经历,从病人的角度“看”医院感染防控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作者:曹金红;陈禹潭;刘智明;周堂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基层医疗机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前沿和主要场所.阐述了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办法: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增设专业机构,人员岗前培训;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医患参与.
作者:韦明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从科室满意度测量对象及方法、测量结果分析及应用2方面,阐述了满意度测量在采供血机构科室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指出,科室满意度测量要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要与相关制度配套衔接;科室管理模式要不断探索与创新,以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
作者:张杰;陈涵;安媛;李志安;叶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指出目前我国部分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粗放,运行成本上升,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治理框架.通过对各国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经验的分析,提出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治理重在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财务收支合规合法;内部控制及预算绩效等方面,外部治理关键在于监管报告建立及信息透明等.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从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改善环境,强化培训,提高采血服务质量;落实献血后服务,关爱献血者;简化血费返还流程等4方面,介绍了服务式招募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措施的落实,建立了一支固定的献血者队伍,确保了输血安全.
作者:杜方安;宿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科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参考文献,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 构建了一套较为科学实用的临床科室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结论 平衡计分卡从多个维度评价科室,有利于发现科室的不足,并持续改进.
作者:刘瑞敏;贺延平;徐劲松;呼子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降低永久起搏器置入后患者腰腹不适发生率.方法 QC小组活动.结果 修订科室护理常规,利用“弹力胸带”,制动患者术侧肩关节,缩短平卧时间,患者腰腹不适发生率由活动前的96.36%降至活动后的13.64%,达到了活动目标.
作者:程虹;郭学苹;李然;董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指出虽然开展了“精美护理”,但仍存在质量标准更新不及时;护士人力配置不合理;责任分工不明确,基础护理不能满足需求;后勤支持不充分,绩效考核有待改进等问题.结合优质护理服务要求,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改进:加强领导,健全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强化培训,转变服务理念;合理配置人力,确保临床护理需求;改革排班模式,按需施护;完善后勤支持,改进绩效考核方式等.
作者:宋汉歌;罗小楠;胡雪慧;吴菲菲;靳雁;杨艳;刘维;惠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通过分析孙子兵法的激励思想,结合医院管理的现状,提出综合性激励措施,以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院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袁红政;高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从明确分工职责;完善管理制度;实施程序化管理;落实岗前及日常培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感染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强化日常管理;选择品质优良的保洁公司;落实人文关怀等9方面,总结了手术室加强工勤人员管理的主要做法.
作者:边冬梅;戚锐;杨佩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