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市自体输血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张伟东;关飞舜;梁明月;梁华钦

关键词:自体输血, 开展率, 应用率
摘要:目的 推动医院自体输血开展,探索建立有效的自体输血发展策略.方法 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依据广州市临床用血实际,选取90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医院自体输血开展率为44.78%,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自体输血开展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未开展的主要原因为:医院输血患者较少,对自体输血技术未深入了解;人员紧张,技术力量薄弱等.2015年整体贮存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0.5%,稀释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2.7%,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15.4%.结论 建议将自体输血开展工作纳入医院考核范围,设定为临床用血督导检查内容之一;推荐二级和一级医院开展贮存式自体输血技术;着重推动骨科、移植外科、颅脑外科、产科、妇科等学科领域自体输血的应用.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儿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结果 确立了儿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包括4个结构指标、1个过程指标、5个结果指标,并明确了收集与计算方法.结论 该体系有助于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弥补了儿科护理质量定量测评工具的缺乏,突出了儿科专科护理特点,有助于提升儿科护士专科技能水平,深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内涵.

    作者:张晓侠;杨晓蓉;张玉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患者陪人对某三甲医院院务公开的评价调查

    目的 了解患者陪人对医院院务公开的评价,为促进院务公开科学有效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04名患者陪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5.9%的患者陪人知晓院务公开制度,并对院务公开表现出较积极的态度,得分均高于3分;年龄、学历、住院经历、月收入、自身健康评价对院务公开的需要程度、知晓度、满意度三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陪人中需求度和满意度高的公开内容是临床、医技科室名称,知晓度高的是临床、医技科室名称和院内交通与导诊路标.结论 医院应提高思想认识,重视院务公开工作,建立健全的院务公开制度,注重公开形式、内容与载体多样化,以科学合理开展院务公开工作.

    作者:白静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评价的实施路径

    开展第三方调查与评价是现代医院管理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引入第三方调查与评价,连续3年探索患者满意度的测量方法.文章重点阐述医疗机构与第三方评价机构合作,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实施路径,分析第三方调查与评价的关键问题,旨在更客观地了解患者满意度,有效提升医院管理与服务质量.

    作者:和新颖;张英;潘红玲;倪敏丽;刘青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上海医疗卫生行业员工关爱现状分析及实施策略

    运用PEST-SWOT调研了上海市10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员工关爱工作开展现状,针对现行员工关爱项目内容存在的瓶颈和困惑,通过明确目标,确定服务模式、内容和流程,探索出一套适合医疗卫生行业的员工关爱计划服务模式和应用策略,为医院人本化管理真正落实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柯颖达;苏家春;卢霏;陈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信息支持与管理互补模式下的医院感染监测实践

    分析了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工作的情况,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信息高度集成、全过程信息追踪可实现感染防控关口前移以及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等.同时从多部门合作规范诊疗行为、多途径多层次质控以及将临床科室感染病例上报指标纳入质量考核体系3个方面介绍了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实践情况.认为,信息技术与管理措施丛须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推进医院感染监测的工作.

    作者:丁丽丽;王鹏;古丽米热·阿尔肯;张平;喻玲丽;修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构建基于病历质控的不良事件信息管理系统

    在现有病历质控系统基础上嵌入不良事件管理系统,构建由事件人工上报、自动筛查、处理反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设置、权限管理等7大功能组成的医疗不良事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不良事件的高效管理.

    作者:黄颖;张雪梅;徐振华;袁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乡镇无偿献血招募措施探讨

    对石家庄市17个县区及下辖乡镇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宣传招募措施包括转变组织管理模式,依托县区卫生主管部门推动;抓住关键人物,强化宣传招募;宣传方式多样化;利用网络面向年轻人进行宣传招募等.促进了乡镇无偿献血工作模式的改进,保障了临床用血需求.

    作者:赵贵起;贾桂丛;陈筱麟;王庆明;王康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应用FMEA降低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风险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风险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工作流程,确定主题,组建团队,制定可复用医疗器械处理流程,分析各流程步骤中的锐器伤潜在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严重度、发生频率和不易探测度评分,计算事先风险数,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 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关键失效模式RPN值较实施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消毒供应中心员工锐器伤发生人次从2015年的12人次降低到2016年的4人次.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降低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风险.

    作者:张金凤;吴湘玉;刘玉洁;许瑛;何军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美国医院评估体系介绍

    患者也是客户,作为客户有权知道所服务主体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有权选择自己中意的服务主体.但医疗机构种类繁多,医疗系统非常复杂,患者和家庭很难区分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别,虽然可以参考的一些简单、易懂的指标评判医疗机构,例如医疗质量指标、患者风险、就医满意度等结果,而专业性强的,如死亡率、平均住院、30天重新住院率等医疗质量相关指标,即使是专业人士也不一定能够准确判断.因而,医疗质量和服务的评价评估体系对于了解整个医疗系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评价和评估体系不仅仅起到对医疗机构进行排名的作用,还激励着和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

    作者:吴朝阳;韩琨;王为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国外产科急诊模拟技能培训现状及启示

    综述了国外产科急诊模拟技能培训现状,包括培训对象、地点、周期、方法、工具及评估方式.提出了建立区域性大型培训中心,完善产科模拟培训方案,开展国家级产科模拟培训课程,开展多学科跨专业培训,为受训者提供安全模拟环境等建议.

    作者:陈霞;吴娜;庄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二次调查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服务质量改进

    目的 了解医院服务中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为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科室和第三方对出院患者两次电话回访.结果 科室调查不满意患者47例,第三方对之二次回访,不满意患者仍有28例.不满意因素有服务态度、医疗效果和医护沟通.结论 通过分析两次调查患者不满意的原因,提出科室应选择合适回访时机,提高医护人员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理念、改善其服务态度,关注延续护理等措施,以不断改进医院服务质量.

    作者:薛小静;王君;杨小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层捐血屋功能拓展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基层捐血屋的单一功能配置已无法满足群众的综合性服务需求.选择离城区较远、人口基数较大的基层捐血屋,展开包括无偿献血宣传、招募、血液采集、成分制备、贮存与发放以及血费报销和献血者归队等功能拓展.这对促进农村无偿献血发展,提高血液成分制备率,提升献血服务质量等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韦振兴;庞栋;张翙;黄金环;农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广州市自体输血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推动医院自体输血开展,探索建立有效的自体输血发展策略.方法 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依据广州市临床用血实际,选取90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医院自体输血开展率为44.78%,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自体输血开展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未开展的主要原因为:医院输血患者较少,对自体输血技术未深入了解;人员紧张,技术力量薄弱等.2015年整体贮存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0.5%,稀释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2.7%,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率为15.4%.结论 建议将自体输血开展工作纳入医院考核范围,设定为临床用血督导检查内容之一;推荐二级和一级医院开展贮存式自体输血技术;着重推动骨科、移植外科、颅脑外科、产科、妇科等学科领域自体输血的应用.

    作者:张伟东;关飞舜;梁明月;梁华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文件要求和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应急核心能力评价指标,通过两轮德尔菲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评价医院应对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应急能力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贯穿应急过程的3个维度,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终止,对医院应对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应急能力进行了客观评价,有助于医院针对性改进并提高应急能力水平.

    作者:张屹;曹建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我国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中医患沟通与决策模式探讨

    目的 分析我国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中的医患沟通现况及决策模式,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高通量基因测序、药物涂层支架两项具体新技术,采用横断面设计和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上海市、福建省、四川省19家医院的患者及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了5城市19家医院的950位患者(心内科178位,妇产科233位,其他科室554位)和908位医生(心内科158位,妇产科177位,其他科室556位);54.9%~63.5%患者会主动向医生表达诉求,52.8%~58.9%得到医生回应;85.3%~96.7%医生会征求患者意见,41.5%~52.5%认为患者诉求会影响医学技术使用;83.4%~94.3%患者偏好医患共同决策,85.8%~91.5%患者和63.9%~91.6%医生实际感知到医患共同决策.结论 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中的医患沟通仍需加强;患者和医生共同感知决策模式;医患沟通现状与决策模式存在差异;加强医患交流,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明坚;魏艳;何露洋;王弓茹;李君秋;柯雄;李娜;陈英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上海市病历质控信息化督查实践

    病历质量督查是提高病历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传统病历质量督查工作效率低下、督查取证困难、缺乏系统回顾及分析评价、不能有效整改追溯等问题,研发了病历质控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移动督查,获取了所有扣分明细,并进行全面比较分析,说明病历质量信息化督查是提高病历质量切实、有效的方法.

    作者:沈洁;谭申生;曹建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小型民营医院人才管理机制探讨

    民营医院生存发展的重点是人才,而中小型民营医院要解决这一难题,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其次是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灵活多样的引进方式、完善的培训方式、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同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医院的凝聚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作者:李朝阳;董晓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患共同决策影响因素及对患者结果的影响

    文章从医患共同决策的相关研究趋势与评价工具、医患共同决策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医患共同决策对患者结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期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明坚;魏艳;孙辉;许艳;何露洋;王弓茹;李意杰;柯雄;陈英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科室质控组长岗位能力培训效果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科室质控组长培训前后岗位能力变化情况,分析培训效果,以提高医院质控质量.方法 对72名质控组长,于2016年1月(培训前)和12月(培训后)进行问卷调研.结果 培训后,质控组长对质控知识的自评知晓率和考核正确回答率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传授病历书写方法,书写质控科室病历,协助机关管理等能力胜任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 通过岗位能力培训,促进了科室质控组长胜任岗位工作,搭建了质控组长交流平台,建立了质控组长培训长效机制,进而不断提升了医疗质量水平.

    作者:刘维;王宏斌;肖妹;田妮娜;张珊红;安书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信息化的高值耗材闭环管理

    指出了高值耗材进行闭环管理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流程和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情况,认为基于信息化的高值耗材管理流程可实现耗材的条码管理和闭环管理,可实现高值耗材的溯源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叶华;黄二亮;孟晓玫;谢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