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淼;翟安林;王帆;苟志勇
目的 探讨老年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特征及与脑血管储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0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设为aMCI组,30例非痴呆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m-no dementia,VCIND)设为VCIND组,将30例正常体检人群设为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eanblood flow velocity,MBFV)以及屏气指数(Breath holding time,BHI),用外显记忆测试记忆损害情况,分析两者与简易精神状态(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MBFV、BHI均显著高于aMCI组与VCI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与VCIN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oCA评分均显著高于aMCI组与VCI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与VCIN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MM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与VCIND即刻回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延时回忆、延时再认评分均显著低于VCIND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HI与MMSE、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aMCI主要表现为延时回忆、延时再认损害,脑血管储备受损可能与aMCI患者轻度认知障碍有关,采用TCD检测MBFV无法辨别aMCI与VCIND,BHI对aMCI患者脑微小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虹;黄家俊;吴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血压变化与心脑缺血事件的相关性,寻找适合该类患者的血压范围.方法 收集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59例,进行动态心电血压监测,将血压值及其对应的缺血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血压值分五个亚组:A组:70~120/40~80mmHg;B组:120~140/80~90mmHg;C组:140~160/90~100mmHg;D组:160~180/100~110mmHg;E组:180~260/110~150mmHg.缺血事件分四类:心脏缺血、脑缺血、心脑缺血及心脑均无缺血.观察各类缺血事件在各血压亚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心脑均无缺血事件主要分布在收缩压C、D组(x2=106.158,60.465,P<0.01)和舒张压B、C组(x2=79.196,55.099,P<0.01);心脑均无缺血事件随着血压的升高,其发生率先升高后降低.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心脑均无缺血事件的适宜血压范围是140~180/80~100mmHg;心脑均无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与血压呈“倒U型”曲线关系.
作者:项颖;王宝梅;刘永宏;陈绍华;何娟;冯丹;来海欧;姬利;蔡萍;刘莉蓉;宋长江;曾明礼;夏辉;祁占宁;王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与隐源性脑梗死(cryptogenic cerebral infarction,CCI)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本文就PFO的定义、作用机制、检查方法、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PFO与CCI的相关性做一述评.
作者:刘永宏;冯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综合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C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确诊CSD患者142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48例.A组患者采用西酞普兰、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综合治疗方案,B组患者采用前庭康复训练以及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治疗方案,C组患者仅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8周时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改变情况,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DHI评分(各单项评分及DHI总分)随治疗进程明显下降,降幅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A组HAMA评分与HAMD评分皆低于B组和C组(P<0.05);3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西酞普兰、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的复合治疗方案对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明;段作伟;张新江;符长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抗凝治疗目前仍是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CVST)的一线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新型抗凝药物可增加血管再通率并改善预后,但仍需大样本研究证实.随着神经介入材料及技术的发展,静脉窦接触性溶栓、机械取栓、CVST的死亡率逐渐下降,但规范化的治疗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对于有脑疝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行去骨瓣减压手术以挽救生命.本文就CVST的诊治策略做一述评,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指导临床医生的规范治疗.
作者:巩守平;许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圆柏花粉过敏所致变应性鼻炎(AR)严重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从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招募圆柏花粉AR患者55例.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临床特点,在圆柏花粉授粉期间用电子日记准确记录患者每日鼻结膜炎症状评分,以分析影响AR病情轻重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花粉季中患者日均症状评分与其每日在室外暴露时长呈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0.382,95%置信区间(0.163,0.601);同时也与阳性过敏家族史呈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0.926,95%置信区间(0.188,1.664).而患者的AR病程长度、是否合并哮喘、家中有无宠物、是否存在主动或被动吸烟史等因素与日均症状评分均未见显著关联.结论 圆柏花粉AR症状严重程度受患者过敏性疾病家族史、花粉授粉期间室外暴露时长影响.
作者:李丽莎;关凯;崔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与评价埃索美拉唑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64例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脑卒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研究组予以埃索美拉唑口服,1次/d,40mg/次;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口服1次/d,20mg/次,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内镜下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胸痛、反酸、烧灼感等症状经治疗后均改善明显,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为治疗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脑卒中老年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顾清;代小松;张璐;陈和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tDNA) D-loop基因多态性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63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70例为对照,对mtDNA D-loop区进行扩增并测序,比较两组mtDNA-loop区多态性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mtDNA D-loop区共发现135个多态性位点,其中9个位点分布频率>5%,终发现两组262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nberg定律;观察组T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T频率分布为19.05%和38.8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mtDNA D-loop区262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患者中住生存时间分别为40.40个月和40.20个月,明显高于TT基因型患者的34.8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患者mtDNA D-loop区262位点携带等位基因T的频率明显升高,但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而与患者的预后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天浩;闫飞;袁建林;魏迪;朱政;来东;李西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鼠小肠在肠缺血再灌注(I/R)条件下骨形成蛋白(BMP-4)通过下调IL-7/IL-7R信号通路促进IELs凋亡的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小肠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手术组(I/R组)、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各16只,免疫荧光检测IECs中IL-7蛋白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ELs中IL-7受体(CD127)及STAT5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外源性BMP-4蛋白刺激IEC-6培养6小时后,Western blot检测IEC-6中IL-7蛋白表达变化;分离培养正常小鼠IELs,分别加入外源性BMP-4蛋白及BMP4拮抗剂NOGGIN蛋白刺激,流式细胞术观察BMP4对IELs中IL-7受体(CD127)及STAT5蛋白磷酸化变化;分离培养正常小鼠IELs,分别加入外源性BMP-4蛋白及IL-7蛋白刺激,观察IELs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在I/R刺激下,IECs中IL-7蛋白表达I/R组较Sham组明显减少(P<0.05);IELs中IL-7受体(CD127)及STAT5蛋白磷酸化水平均较Sham组表达减少(P<0.05);体外培养实验发现:IECs中IL-7蛋白表达在BMP-4刺激下明显减少,IELs单独培养给予BMP4蛋白刺激后CD127及P-STAT5较Sham组减少(P<0.05);给予BMP特异性拮抗剂RNOGGIN可逆转BMP对IL-7/IL-7R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BMP-4促进IELs的凋亡率增加(P<0.05),给予外源性IL-7蛋白刺激后,有效的抑制IELs的凋亡率增加(P<0.05),BMP-4抑制IL-7对IELs的增殖作用,促进IELs的凋亡.结论 小肠在I/R条件下,肠上皮细胞中BMP-4蛋白抑制IL-7/IL-7R信号通路,使IELs的保护性细胞因子减少,从而促进IELs的凋亡率增加,进一步加重肠免疫屏障损伤.
作者:罗彬予;张琴;张朝军;田云鸿;任明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睾丸转染miRNA-383对健康可育雄性KM小鼠精子凋亡与繁殖力的影响.方法 睾丸局部转染mimic miRNA-383和inhibitor miRNA-383分别获得高表达和抑制表达miRNA-383的个体,随机分为miRNA-383过表达组、miRNA-383抑制组、转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四组.通过对转染效果、精子凋亡率、产子数和睾丸病理切片的检测来观察miRNA-383对小鼠精子凋亡和繁殖力的影响.同时对转染过程中雄鼠生活状态、体重、脏器指数、部分器官病理组织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了解该操作对雄鼠机体的影响.结果 成功获得在睾丸中高表达和抑制表达miRNA-383小鼠.miRNA-383过表达组精子凋亡率显著低于转染对照组(P<0.05),产子数有高于转染对照组的趋势,睾丸和肾上腺观察到一定异常,第8d和9d校正后平均体重比转染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miRNA-383抑制表达组精子凋亡率显著高于转染对照(P<0.05),产子数对于转染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睾丸、肺脏和肾脏观察到一定异常.结论 健康可育雄性小鼠睾丸内miRNA-383表达量增加能显著降低精子凋亡率,反之则增加.miRNA-383可能对雄鼠繁殖力起重要的正调控作用,通过睾丸转染有望对雄鼠繁殖力进行人为干预.
作者:董涵;侯开领;周静;袁明铭;夏介英;洪杨;张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联合维生素B12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老年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Hcy、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高同型半胱氨酸癫痫患者153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单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维生素B1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血浆Hcy、ICAM-1表达水平变化,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Hcy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浆ICAM-1浓度治疗后均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复视、共济失调、恶心、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复视、共济失调、视力模糊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头晕、头痛、恶心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卡西平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老年高同型半胱氨酸癫痫能明显提高治疗疗效,降低血清Hcy、ICAM-1浓度,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高唯一;王源江;林康;庞明武;陈海云;李华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巢式PCR应用于检测低密度疟原虫血片DNA的方法.方法 以健康人抗凝血为稀释液提取不同浓度梯度间日疟原虫血片DNA,测定其低检出限,将一份含有高密度间日疟原虫的抗凝血样按照1∶10、1∶100、1∶1000、1∶2000、1∶4000、1∶8000、1∶16000、1∶32000比例进行稀释,制成9个浓度梯度血样.每个浓度血样按照厚血膜5ul、薄血膜2ul同时制作2张血片,连续稀释(9个稀释度)一份含有高密度间日疟原虫的EDTA抗凝血样本,制作标准血片,同时进行所制得的血片中厚、薄血膜通过显微镜计数后,分别用以提取DNA,进行和巢式PCR检测.结果 间日疟原虫血片厚血膜的检出限为1∶16000(0.8个虫/μl血),薄血膜检出限为1∶100,与镜下计数水平一致.结论 巢式PCR适用于低密度血片中间日疟原虫DNA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意义.
作者:尚婧晔;郁涛;邹晏;李黎;刘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用对原发性癫痫患者疗效、安全性及对外周血TNF-α、IL-2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4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确诊为原发性癫痫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单独给药,观察组予以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给药.进行随访,比较两组脑电图结果好转时间及异常放电率、治疗后发作频次、自尊量表SES评价分数、外周血TNF-α、IL-2水平、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脑电图好转时间及异常放电率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及6个月发作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ES自尊评价平均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TNF-α、IFN-γ、IL-2、IL-6、IL-17A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TNF-α、IFN-γ、IL-2、IL-6、IL-17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IL-10、IL-4、IL-23和IL-1β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原发性癫痫疗效确切,能更好地降低血TNF-α、IL-2水平,副作用较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梅;吴建平;谭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三位一体治疗仪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3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进行康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位一体治疗仪治疗,主要方法为针灸、神经肌肉电剌激与推拿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个月.结果 康复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康复后运动与步行功能评分比较均明显高于康复前(P<0.05),康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增高明显(P<0.05).结论 三位一体治疗仪在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状态的康复治疗中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步行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疗效.
作者:廖薇薇;陈日玉;张和妹;黄燕;罗丽芳;吴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营养液输入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不同程度发生了机械性静脉炎并给予PICC穿刺置管的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64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时给予患处贴敷水凝胶敷贴及红外线灯光照射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停止静脉营养液的输入直至静脉炎消失.比较两组静脉炎消失时间、15天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及费用.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天体重增长值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到出院指标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到出院指标所需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在静脉营养过程中,PICC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时,不应盲目停止静脉营养液的输入,经过处理无好转或加重时再考虑停止静脉营养液的输入或拔出PICC导管.
作者:沈玉会;尚彪;鲜蓉华;刘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接诊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48例)和B组(48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两组均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剂量10mg/次·d,B组剂量20mg/次·d,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颈动脉内膜及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血管内皮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B组TC、TG、LDL-C明显低于A组,HDL-C明显比A组高(P<0.05),两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均显著缩小(P<0.05),B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明显小于A组(P<0.05);两组一氧化氮(NO)、血管舒张功能(FMD)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内皮素(ET-1)显著降低(P<0.05),B组NO、FMD明显高于A组(P<0.05),ET-1明显比B组低(P<0.05);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B组NIHSS评分明月显低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使用大剂量(20mg/次·d)的阿托伐他汀钙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立;王骐;张娜;王媛;曾军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突发性耳聋、眩晕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纯音听阈、血流动力学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突发性耳聋、眩晕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纯音听阈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眩晕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减轻眩晕症状,降低纯音听阈.
作者:雷杰;毕梦;杨飞;王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近日钟基因Clock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心肌缺血患者120例为心肌缺血组;同时收集临床体检健康人群78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普通PCR、凝胶电泳、单碱基引物延伸法基因分型(SnapShot)等方法检测Clock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3840267,rs3749474和rs1402963)在心肌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分析其与心肌缺血的关系.结果 Clock基因rs384026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心肌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s3749474和rs1402963位点基因型及等住基因频率分布在心肌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ock基因rs3840267位点多态性与心肌缺血存在关联.
作者:陈晨;江舟;王正荣;李光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PFO)伴焦虑障碍与脑梗死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超声科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的神经内科首次住院患者274例,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4组:第一组为焦虑障碍并PFO的患者(56例);第二组为无焦虑障碍有PFO的患者(36例);第三组为焦虑障碍无PFO的患者(48例);第四组为无焦虑障碍无PFO的患者(104例),分别记录四组患者初发型脑梗死例数及其发病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将4组脑梗死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除第二组与第三组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第一组脑梗死发生率高,第二组与第三组次之,第四组低.结论 焦虑障碍合并PFO可能会使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机率增多,其机制可能与长期焦虑障碍使PFO患者的右向左分流增加,致脑梗死发病机率增多有关,但其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冯丹;项颖;刘永宏;陈绍华;何娟;吴建军;胡晓科;来海欧;邵琳;任盼;曾明礼;宋长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64排128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1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根据注射对比剂剂量以及管电压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60例)和低剂量组(6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进行二次诊断,常规剂量组采取管电压120kv,造影剂为150m1;低剂量组采取管电压100kv,造影剂为35ml,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低剂量组左、右肺静脉CT值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患者图像质量总体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电压、低对比荆条件下64排128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可以显著提升图像质量,有利于肺动静脉的影像区分,在CT肺血管造影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可行性较高.
作者:韩迎春;杨宏刚;李斌;罗荣芳;曹文广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