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春;张文礼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24例甲亢病例的临床资料,从中选出肝损害组及无肝损害组,从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合并症及临床随访等进行分析.结果 在224例甲亢患者中有118例(52.7%)患者发生甲亢性肝损害,其中85例(72.0%)病程6月以上,70例(59.3%)临床无明显自觉症状.肝功异常表现为2种或2种以上指标异常,且ALT、AST升高与FT3、FT4升高成正相关;甲亢性肝损害组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肌病、周期性麻痹及浸润性突眼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肝损害组(P<0.05).半数以上患者经抗甲亢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休息、营养支持及保肝治疗肝功恢复正常.无效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及保肝治疗后绝大部分好转.结论 甲亢性肝损害发病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亢并发症有密切关系,糖皮质激素对部分肝功损害严重的甲亢患者有效.
作者:易智慧;王娟;黄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并发速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1350例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9例的原因及护理.结果 本组9例均抢救成功,顺利完成心脏介入术.结论 在心脏介入手术中,严密观察,护理有效及时,可降低手术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付成华;彭先芬;付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RICU)病房气管切开病人舒适有效的吸痰方法.方法 将RICU病房6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听诊器置胸骨上窝听诊气道有痰鸣音时,立即先抽吸口鼻腔分泌物后再从气管切开处吸痰,口鼻腔和气管切开处分别用两条吸痰管;对照组为护士站在病人床旁听到有咳嗽声或呼吸窘迫来判断病人有痰时,先抽吸气管切开处痰液,再抽吸口鼻腔分泌物,且使用同一条吸痰管,观察两组吸痰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吸痰效果.结果 两组吸痰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ICU病房气管切开病人用听诊器置胸骨上窝听诊气道有痰鸣音时,立即先抽吸口鼻腔分泌物后再从气管切开处吸痰,口鼻腔和气管切开处分别用两条吸痰管,能有效地减少吸痰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吸痰舒适度和减少吸痰次数,提高排痰效果.
作者:詹明萍;苟杨;李容;王诗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医院住院病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系统阅读并分析120例病人肺部真菌感染的资料.对真菌感染组和非真菌感染组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真菌感染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使用广谱抗生素时间均长于非真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糖皮质激素、体内保留导管、有创机械通气使用率均高于非真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恶性肿瘤、肺结核患病率均高于非真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的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真菌感染组.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有创机械通气,恶性肿瘤,肺结核是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有创机械通气、恶性肿瘤、肺结核是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相关患病危险因素,可能是防治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关键.
作者:赵娜;陈虹;陶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及术后使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2例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定期应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化疗,并经7~72个月随访,现察膀胱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62例患者无肿瘤复发54例(87%),复发8例,均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并继续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未见全身药物不良反应,仅有3例膀胱灌注药物后出现短期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手术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能明显减少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复发.
作者:尹华军;赖维奇;刘开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预注小剂量咪唑安定联合缓慢推注依托咪酯减轻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中肌阵挛的效果.方法 100例ASA Ⅰ~Ⅱ级、年龄18~60岁、拟行全麻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为25例.组1预注咪唑安定0.015 mg/kg;组2缓慢推注依托咪酯(用1min推注完);组3预注咪唑安定联合缓慢推注依托咪酯0.3mg/kg;组4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根据分组给予患者预注咪唑安定0.015 mg/kg或同等量的生理盐水,3分钟后推注依托咪酯0.3 mg/kg,询问患者有无注射痛并做疼痛评分,观察有无肌阵挛并评估其程度.实验期间同时记录无创动脉血压(BP)和心率(HR).结果 组1、组2和组4分别有3例(12%)、1例(4%)和5例(20%)患者述轻度注射疼痛,而组3无患者述注射疼痛;组1、组2和组3肌阵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组4(16%、16%和8% vs 68%,P<0.05).且组1、组2和组3肌阵挛的程度多为轻中度,而组4多为中重度.结论 预注小剂量咪唑安定联合缓慢推注依托咪酯可显著降低依托咪酯引起肌阵挛的发生率并减轻其程度.
作者:王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癫(HS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3年1月~2009年1月来院诊治的8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均>2岁,平均发病年龄7.9岁;患儿于冬春季节发病占65.12%;有明确诱因、上呼吸道感染为占63.95%.所有患儿均出现皮肤紫癫,分布于下肢(100%)、臀部(47.67%)上肢(16.28%)等.89.53%患儿以皮肤紫癫为首发症状,少数以胃肠道及关节为首发症状后2周内出现皮疹,未见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者.胃肠道症状发生率(60.47%),关节症状发生率(44.19%),出现肾脏损害发生率(52.33%).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68.89%).有43.75%病人血沉增快,20%ASO增高,42.11%病人IgA增高.结论 过敏性紫癫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发病季节为冬春季,发病诱因以感染占首位,临床表现多样,少数患者有复发倾向.
作者:杨方政;田鹏;杨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辅助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2007年8月~2010年10月应用胆道镜、腹腔镜对胆总管结石进行胆总管探查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手术全部成功,均置T管引流,术后2月拔管,顺利康复,无一胆漏、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胆道镜辅助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技术难度虽然较大,要求高,但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不稳定心绞痛78例随机分成A、B两组,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ACEI类、钙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治疗,A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拜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及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 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2.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B组发生急性心脏事件及再入院情况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能减少再入院率及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
作者:蒲月英;张万超;何文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现察黄芪颗粒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黄芪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黄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好好黄芪颗粒,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以观察两组患者的复感率.结果 黄芪组治疗1年后呼吸道感染频率及患病时间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黄芪颗粒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超结合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彩超结合X线引导下行PTCD,并对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35例,成功率97.2%.1例患者术后2用导管滑脱外,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对恶性梗阻性黄胆患者,应用彩超结合X线引导下行PTCD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准确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彬;覃夏川;曾艳;张慧;朱冬梅;岳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β受体阻滞剂与二者单独应用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应用不同剂量卡维地洛、美托洛尔以及两种联合干预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IL-6的表达,并进行组间、组内对比研究.结果 卡维地洛有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均对心脏成纤维细胞IL-6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而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联用与单独使用它们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两药联合暂未发现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叶芬;吴少威;石理;姜小飞;李冀;高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可提高工作质量,同时也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李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晕分层切口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8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乳腺科住院的126例乳腺良性肿块住院患者进行乳晕分层切口切除肿块,对切除肿块后所留的残腔采用不缝合技术,通过3个月~3年随访,评价对乳腺良性肿块的治疗效果.结果 126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成功切除(100%),单个病灶长径为0.5~6cm,病灶数量为1~12个,平均手术时间37min(5~162min).乳房切口疤痕微细,保持乳房外形,硬块感率21.40%,硬块感时间平均30天(20~40天),患者满意98.8%.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应用乳晕分层切口及残腔无缝合技术操作简单、美观、安全可行、无严重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军;刘泽宇;宁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Proseal喉罩(PLMA)在小儿全麻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并与气管插管相比较,探讨Proseal喉罩在小儿全麻中的安全性.方法 需全麻的小儿手术40例,随机分成Proseal喉罩组(P组)20例和气管插管组(T组)20例.两组病人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6mg/kg、芬太尼2μg/kg、长托宁0.02mg/kg,诱导后分别进行喉罩置入和气管插管,均接麻醉机控制呼吸.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喉罩/气管导管时(T2)、拔喉罩/气管导管后(T3)各时点患儿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 喉罩和气管插管均满意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无变化.T组气管插管在插入和拔除时心率和血压变化较PLMA置入和拔除时大,且T组在拔管时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躁动(P<0.05).结论 PLMA能安全有效的维持小儿全麻中的呼吸道通畅,操作简单方便,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柳德洪;朱志兵;尹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团注试验法(test bolus,TB)和自动跟踪触发(bolus tracking,BT)技术在双源CT双能量肺血管成像中成像质量有无区别.方法 选取我院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50例,按扫描延迟时间随机分为TB组和BT组,每组25例.TB组预先以5ml/s的速率静脉团注20ml碘普罗胺(370mgI/ml),紧跟着以相同速率团注20ml生理盐水,用Dynamic软件测试造影剂达到峰值的时间,然后按测试值进行延迟.BT组动态监测肺动脉干,触发阈值设为100Hu.所有患者均以5ml/s的速率静脉团注70ml碘普罗胺(370mgI/rnl),跟以相同速率团注20ml生理盐水.将采集数据传至工作站,由两名影像副主任医师对肺循环不同部位(肺动脉干、左肺动脉主干、右肺动脉主干、肺实质)的增强CT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两种方法肺循环不同部位的影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B法和BT法在扫描延迟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肺血管成像采用TB法和BT法均能取得满意的CT图像.
作者:杨靖逸;印隆林;陶客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客现有效率(RR)、中位无进展时间(PFS)及安全性.方法 21例经过一线三代含铂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非鳞癌NSCLC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主要观察指标是RR、中位PFS及安全性.结果 21例患者均可接受疗效和生存评价.其中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3例(14.3%)、稳定(Stable disease,SD) 12例(57.1%)、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6例(28.6%)-没有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RR为14.3%,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71.4%,中位PFS为4.1个月.没有Ⅲ~Ⅳ度的血液学毒性和神经系统毒性.结论 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能够提高一线三代含铂化疗失败的晚期非鳞癌NSCLC的RR、中位PFS,耐受性更好.
作者:龙建林;易全会;任章霞;杨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是一项综合全面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各科室的通力合作及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好.科室秘书在科室的本职工作就是做好医教研辅助及其他辅助事项,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中也应该发挥出应有的辅助作用,为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贡献力量.
作者:杨毅;李海婧;汪秀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提高门诊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 对694例门诊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系统教育组(364例)和常规教育组(330例),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全程治疗完成率、治愈率和两组中阳性患者的2月末转阴率.结果 系统教育组患者的全程治疗完成率、治愈率和阳性病人2月末痰菌阴转率较常规教育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提高治愈率可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徐登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需子宫切除的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及美容效果、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同时与常规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手术全部成功,腹部外现无疤痕.手术时间平均60.25±17.1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0.18±26.27ml,肛门排气时间1.72±0.56天,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组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更加微创的手术方法,尤其对美容非常重视的患者可优先选用,在条件成熟的单位可推广应用.
作者:胡辉权;游箭;李均;周密;何元芬;肖红;伍燕;李阳敏;龙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