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赵娜;陈虹;陶娟

关键词: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医院住院病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系统阅读并分析120例病人肺部真菌感染的资料.对真菌感染组和非真菌感染组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真菌感染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使用广谱抗生素时间均长于非真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糖皮质激素、体内保留导管、有创机械通气使用率均高于非真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恶性肿瘤、肺结核患病率均高于非真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的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真菌感染组.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有创机械通气,恶性肿瘤,肺结核是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有创机械通气、恶性肿瘤、肺结核是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相关患病危险因素,可能是防治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关键.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染料木黄酮通过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减缓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

    目的 研究染料木黄酮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ein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缓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10)、野百合碱组(n=10)、小剂量染料木黄酮治疗组(20 μg/kg;n=10)、大剂量染料木黄酮治疗组(80 μg/kg;n=10).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肺小动脉结构重塑,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HO-1的表达.结果 染料木黄酮治疗组较野百合碱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降低(P<0.01),右心肥厚指数下调(P<0.01),大剂量组更显著(P<0.01).染料木黄嗣治疗组较野百合碱组大鼠肺组织HO-1表达上调(P<0.01),大剂量组更显著(P<0.01).结论 染料木黄酮能减缓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可能与上调大鼠肺组织HO-1表达有关.

    作者:张玉坤;朱涛;王导新;李长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维生素B12缺乏症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维生素B12(VB12)缺乏症患者病因及临床特点,减少其误诊及漏诊率.方法 对以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表现而收入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后确诊为VB12缺乏的11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1倒患者中9例存在影响维生素B12摄入或吸收的危险因素,包括素食(5例)、手术(2例)及服用可抑制VB12吸收的药物(2例)等.主要以慢性腹泻(5例)、恶心、呕吐(2例)、腹胀及食欲减退(4倒)等为临床表现.11例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均明显升高,经饮食调整及补充维生素B12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 VB12缺乏症可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应注意识别该类患者,以减少误诊及漏诊.

    作者:何素玉;徐建玉;唐毅;姚勇;孙怡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可提高工作质量,同时也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李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与50例缓解期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及肺功能(Lung function).结果 AECOPD患者CRP为(52.9±15.6)mg/L,缓解期为(5.9±4.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CRP阳性率为92.59%,显著高于WBC和NE%的阳性率(P<0.01和P<0.05),肺功能损害严重者CRP水平较高.结论 COPD患者CRP在急性发作期可以显著增高,CRP可以作为AECOPD的优选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是呼吸功能受损强有力和独立的影响因素.

    作者:任旭斌;刘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刺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将9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辅助治疗,现察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非手术治疗疗效、中转手术率、平均肛门排气时间、胃管停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提高患者非手术治疗疗效,降低手术率,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作者:胡翠蓉;黎贵湘;赵秀;程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电子支气管镜在创伤性肺不张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经电子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刨伤性肺不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创伤性肺不张患者用电子支气管镜肺灌洗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40例患者显效38例,显效率95%;有效2例,有效率5%.结论 经电子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创伤性肺不张疗效确切,是治疗创伤性肺不张的重要方法.

    作者:熊昊;胡世玲;郭燕妮;汪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癫(HS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3年1月~2009年1月来院诊治的8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均>2岁,平均发病年龄7.9岁;患儿于冬春季节发病占65.12%;有明确诱因、上呼吸道感染为占63.95%.所有患儿均出现皮肤紫癫,分布于下肢(100%)、臀部(47.67%)上肢(16.28%)等.89.53%患儿以皮肤紫癫为首发症状,少数以胃肠道及关节为首发症状后2周内出现皮疹,未见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者.胃肠道症状发生率(60.47%),关节症状发生率(44.19%),出现肾脏损害发生率(52.33%).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68.89%).有43.75%病人血沉增快,20%ASO增高,42.11%病人IgA增高.结论 过敏性紫癫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发病季节为冬春季,发病诱因以感染占首位,临床表现多样,少数患者有复发倾向.

    作者:杨方政;田鹏;杨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国西部地区321例癫痫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现察新诊断癫痫患者经正规药物治疗1年的缓解率,探讨影响癫痫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9年1~6月在华西医院新诊断的321例癫痫患者的预后.建立癫痫患者数据库,应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癫痫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1年后本组患者的缓解率为51%.卡方检验分析显示,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在年龄,病程,发作次数,文化程度,离院距离,发作类型,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方面有统计学差异.根据卡方检验分析结果,对发作次数,文化程度,离院距离,发作类型,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6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组前的发作次数大于5次,离院距离大于100km,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阳性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癫痫患者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对于改善其预后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佳;司洋;刘凌;慕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分析741例糖尿病患者和其中首次确诊的257例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在男性与女性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危险因素比例在糖尿病肾病与非肾病糖尿病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了解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是控制糖尿病及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必要条件.

    作者:陈荷;张毅;赵月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17例,其中Neer三部分骨折9例,四部份骨折8例.结果 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伤口无感染、神经损伤、松动、脱位等并发症.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110°,外展70°,外旋30°,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5倒,可2例,差1例.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快,短期效果满意.

    作者:李子泉;陆炳全;李伟;贺景国;张兵;刘跃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超声及CT检查结果.结果 超声对轻型胰腺炎的检出率低于CT.对胰周和腹腔积液检出率高于CT(P<0.05);手术治疗患者中,超声对胰腺组织坏死、脓肿的检出率低于CT(P<0.05).对网膜囊积液坏死的检出率与C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某些方面优于CT,二者联合应用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分型具有很好的价值.

    作者:安利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血管介入术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脑血管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在心理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SAS得分:治疗前为46.12±7.65,治疗后为46.85±8.1.观察组患者SAS得分:治疗前为47.44±8.32,治疗后为41.2±7.43.对照组SAS得分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倾向明显减轻,和治疗前相比以及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血管介入术中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可缓解其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不适,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齐志华;吴冬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82例高原肺挫伤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肺挫伤的特点,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肺挫伤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和综合治疗.结果 82例患者经综合治疗治愈67例(81.7%),15例需应用机械通气,死亡9例,死亡率11%.结论 高原地区肺挫伤患者承受原发性低氧、低气压和继发性肺创伤的双重打击,高原肺水肿(HAPE)和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可同时存在.低氧血症出现早,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作者:赵东明;唐江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循证护理在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重型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7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措施,针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做好各项护理.结果 76例患者除4例因家庭困难自动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精神障碍症状经精心护理基本消失,痊愈出院.结论 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冉成华;刘玉兰;粱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胆道镜辅助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辅助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2007年8月~2010年10月应用胆道镜、腹腔镜对胆总管结石进行胆总管探查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手术全部成功,均置T管引流,术后2月拔管,顺利康复,无一胆漏、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胆道镜辅助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技术难度虽然较大,要求高,但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深度手烧伤疗效比较

    目的 通过手深度烧伤切削痂后两种植皮方法比较,探讨深度手烧伤后早期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的56例患者手深度烧伤不同手术方式的愈后效果.结果 早期削痂后立即植皮和早期削痂3天后植皮,均可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结论 在医师手术经验丰富时,深度手烧伤后早期切削痂立即整张皮片移植是手深度烧伤后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江碧川;杨新蕾;刘敏;郭志谦;雷磊;孟红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3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eic surgery,VATS)手术行肺叶切除的安全性和对早期肺癌的疗效.方法 连续完成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35例,其中原发周围性肺癌28例,良性肿瘤7例.胸腔镜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7肋间,第一操作孔(主操作孔)位于腋前第3肋间2.5-3cm(上、中叶)或第4肋间(下叶)、第二操作孔肩胛线与腋后线之间第9肋间1.5~2 cm;不用胸撑开器.施行右肺上叶切除10例,右肺中叶切除2例,右肺下叶切除5例,左肺上叶切除10例,左肺下叶切除8例.恶性肿瘤同时施行标准淋巴结清扫.结果 并发右下肺炎1例,右肺中叶肺不张1例,均经保守治疗而痊愈.无二次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15个月,1例术后12个月发生远处转移.结论 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早期疗效肯定,行肺叶切除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安全.

    作者:彭湘洪;康松涛;吴坤;陈剑;过江;张学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37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及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的变化;选取34例既往非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与病死率.结果 机械通气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气分析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机械通气组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 机械通气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急性左心衰竭,降低病死率.

    作者:谢为民;吕江;申学惠;廖桥英;马勇;杨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0例初产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患者情况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总产程时间、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大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0例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吸氧、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0ml/次雾化吸入治疗,每天2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0ml;/次及沙丁胺醇溶液1.0ml/次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连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临床评分、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临床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1用后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的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能迅速缓解症状,畅通气道,改善肺功能,疗效优于单一用药,是治疗AECOPD的有效选择.

    作者:唐淑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