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娟;刘洪;唐曦
目的 总结良性惊厥伴胃肠炎患儿的治疗及复发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33例首次发生胃肠炎并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并对良性惊厥伴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诊治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每例患儿惊厥发作1~5次不等,发生惊厥时给予安定0.3~0.5mg,随访观察两年,转归均良好.结论 伴轻度胃肠炎的小儿良性惊厥,可暂时不采取抗癫痫药物治疗,仅需对症治疗及门诊长期随访,临床转归均良好.
作者:刘立纲;黄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临床医学教学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等方面,实践教学具有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作者:张曦;陈幸华;向炎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和尿膜攻击复合物(MAC)的表达及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和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AER<30mg/24h,n=20),微量白蛋白尿组(MA,UAER 30~300mg/24h,n=20)和临床蛋白尿组(CA,UAER>300mg/24h,n=20).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MBL、尿MAC水平,并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肌酐(SCr)等指标.结果 CA组血清MBL和尿MAC明显高于MA组(P<0.05),MA组也高于NA组(P<0.05);所有患者的血清MBL与尿MAC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MBL及尿MAC与患者的UAER及血清肌酐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MBL途径补体激活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武晓慧;唐蕊;黄颂敏;宁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细胞穿膜肽(CPPs)是具有细胞膜穿透能力的小分子多肽,能携带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进入哺乳动物细胞,既不影响转导物质的生物活性且不会损伤细胞,其具体穿膜机制尚在研究,但并不影响其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在穿膜肽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发现了包括肿瘤归巢肽,线粒体穿透肽,可活化细胞穿膜肽,嵌合肽,抗微生物肽等具有高效穿膜活性多肽片段,其作用更加广泛,他们培药物载体研究带来了机遇.然而,由于CPPs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过于复杂和难于控制,存在靶细胞摄取效率低及体内吸收、分布、生物利用度和毒性等方面问题,给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带来挑战.
作者:周华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降低合并糖尿病的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和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将57例合并糖尿病的直肠癌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严密监测血糖并严格控制血糖在规定范围内.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发生切口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直肠癌患者,只要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严密监测血糖并严格控制血糖在规定范围内,就能降低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和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刘忠亮;方向;陈玉祥;李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特6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和双环醇联合治疗,疗程均为2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学各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9% (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LT、AST、TG、TC和LDL-C为(46.46±11.26)U/L,(50.55±14.62)U/L,(1.92±0.32)mmol/L,(4.37±0.38)mmol/L和(2.27±0.41)mmol/L,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HDL-C为(1.68±0.30) mmol/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血脂情况,且治疗中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家英;彭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以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010年1月~2011年6月首次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5例患者进行穿刺前双人评估,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穿刺,正确压迫穿刺部位并实施健康指导,观察穿刺成功率及内瘘出血、血肿的情况.结果 本组55例首次使用内瘘的透析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血流量充足且无出血、血肿情况发生.结论 首次成功穿刺动静脉内瘘,加强护理并重视患者的健康宣教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和生存质量的前提条件.
作者:石梅;廖周谊;李亚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将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干预组从入院时即实施腹部按摩、排便习惯训练、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环境管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常规护理,预防性地给予常规剂量的通便药物.观察两组的便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便秘发生率分别是10.0%和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现象,且不良反应小,可降低由此引发的并发症.
作者:邓成英;胡素容;吴英;王艺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 按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我院收治的42例高脂血症性S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所有病例入院后均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非手术治愈34例,占80.95%;因并发胰腺假性囊肿中转手术后治愈6例,占14.28%,共治愈40例,占95.23%;死亡2例,占4.77%,死亡原因为ARDS 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性SAP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邓晓风;王明华;程征宇;罗榕;祝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评表进行调查,分析肝癌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764,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社会支持高的患者生活质量也高;护理过程中要重视患者的社会支持,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凌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中药汤剂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收活的85例(治疗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在合理使用中药汤剂治疗后的护理方法及要点,与82例(对照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常规治疗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治疗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缓解率达95%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给予合理的中药汤剂治疗及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和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谢艾宏;程祥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腹部超声(TAS)和经阴道超声(TVS)对纵隔子宫早妊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临床疑诊纵隔子宫并早妊且要终止妊娠的76例患者纳入研究,全部患者先后行TAS及TVS检查,并将超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术后诊断纵隔子宫并早妊48例,宫角妊娠13例,偏心性宫内妊娠15例.TAS与TVS分别对纵隔子宫并早妊诊断的敏感性为81.2%、93.7%,特异性69.2%、88.6%,准确性88.3%、93.4%;两种检查途径的诊断准确率比较,TVS优于TA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S是诊断纵隔子宫早妊的一种可靠检查方法,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优于TAS,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岑本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间歇导尿结合干扰电、膀胱功能训练及针灸等综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 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接受干扰电治疗、膀胱功能训练、针灸及间歇导尿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歇导尿加膀胱功能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测定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的变化以及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测定均较时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间歇导尿结合干扰电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及针灸等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结果.
作者:李怡;吴莹;李雨峰;朱世琼;刘昌桃;艾艳;余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无痛胃镜患者不良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将21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检查前后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评估焦虑量(SAS)、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麻醉的效果及观察检查中、检查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组SAS、麻醉起效时间、麻药用量和麻醉效果的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焦虑程度,减少无痛胃镜检查中和检查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心室及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伴左心室肥厚(LVH)及颈动脉内中膜(IMT)增厚患者106例,在经两周药物洗脱期后,平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30mg/d,螺内酯10~20mg/d,倍他乐克12.5~25mg/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30mg/d,氢氯噻嗪12.5~25mg/d,倍他乐克12.5~25mg/d;所有对象治疗前后均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射血分数(EF),颈动脉内中腹厚度(IMT),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中膜/血管内径(IMT/R),使用EpiData(中文版)进行数据管理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IMT、IMT/R的变化值与LVMI呈正相关,与EF的变化值呈负相关.结论 IMT、颈动脉内径、IMT/R的变化值水平可反映左室重构和左心功能.螺内酯对血管重构抑制和逆转心室,改善心功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朱秀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67例内镜诊断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粘膜下剥离术( ESD)、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或外科手术切除病变.结果 67例患者中,平滑肌瘤34例,息肉18例,异位胰腺7例,脂肪瘤3例,间质瘤2例,孤立性静脉瘤2例,囊肿1例;病变在胃镜下切除46例,抽取囊液1例,外科手术切除2例.结论 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病变进行内镜下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小安;赵奎;李晓辉;赵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就迈瑞监护仪电源电路进行故障分析,并对工作中常见的迈瑞监护仪故障现象进行判断维修.
作者:黄晓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 收集80例有明确血压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氨氯地平5mg,于7:00~8:00时服用,坎地沙坦酯4mg,于20:00~21:00时服用;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氨氯地平5mg,早晨口服,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晨峰血压下降的程度,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晨峰血压下降幅度分别为收缩压(SBP) 13.20±1.09mmHg,舒张压(DBP) 14.36±1.33mmHg;SBP 9.97±1.67mmHg,DBP 11.63±1.23mmHg,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服用马来酸氨氯地平的同时,晚间加服坎地沙坦,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晨峰现象.
作者:谢莉萍;钟文渊;赵雅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89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对照组44例.干预组接受有针对性、系统化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心理护理,以焦虑、抑郁指数为指标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系统连续性的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促进其心理状况向积极方向转变,提高手术耐受力.
作者:赵琳;王蓉华;范润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干扰素α1b 5万U/kg/d雾化吸入,并每晚口服孟鲁司特钠4mg;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静脉滴注,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23,P<0.01),治疗组发热、喘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显荣;蔡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