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胎早产试管婴儿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黎新;张宏业

关键词:早产, 极低体重儿, 临床特点, 护理
摘要:近年来由于产科促卵技术的应用,试管婴儿、人工受精技术的提高,多胎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比例不断上升,且大多数为珍贵儿,成为目前新生儿急救常见病种,也对临床治疗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早产极低体重儿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行讨论,目的 是提高此类患儿的成活率,使这些未成熟儿得以正常生长发育.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Aravind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2396例各种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用Aravind手法行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SICS),观察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疽,术后角膜内皮水肿,术后视力等情况.结果 对2396例白内障施行SICS手术,成功完成人工晶体植入2394例(99.92%),未植入人工晶体2例(0.08%).术中隧道切口不成功2例,悬韧带断裂5例,玻璃体溢出11例,晶体后囊破裂19例.术后角膜内皮水肿轻度38例,中度9例,重度1例,眼内感染1倒.术后第一天视力数指:0.1者81例,0.2~0.3者1689例,0.4~0.5者412例,0.6者以上104例,视力未增加5例.结论 用Aravind手法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优于ECCE,疗效接近于Phaco手术.手术成本比较低,是白内障复明手术方式中很有临床效果的手术方式之一,特别适合当前我国防盲工作的开展.

    作者:郑红;多吉;宋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救治重度急性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抢救重症急性中毒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重症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治疗组和对照组.HP+HD治疗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法治疗;对照组26例是同期收治的因非医疗原因未能行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中毒患者.结果 血液净化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1% vs 73.08%,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69% vs 26.92%,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治疗重症急性中毒一种较好方法,操作容易,值得推广.

    作者:薛痕;蒲超;杨有芹;杨有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甲型H1N1流感的回顾与展望

    自从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甲型H1N1流感(甲流)以来,全球流感病例持续上升.人群对这种新型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应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T-PCR)在疑似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捡测出甲流RNA可快速确诊甲流;一些抗甲流药物(如奥司他韦)亦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冬春季节可能有更大规模的感染流行;就目前资料显示本次甲流与1918年至1920年暴发的西班牙流感相比致死率低.但担心的是这种新型甲流有变异的可能,一旦病毒变异会给中国乃至世界一个更大的挑战.本文以本次甲流的基础与临床为中心做一综述.

    作者:张雅芳;曾庆磊;吴新忠;徐光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 老年急性胆囊炎213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4例(腹腔镜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89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抗菌素使用时间、置引流管、腹腔引流量、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综合费用.结果 213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均手术成功,两组病例除置引流管例数、腹腔引流量、二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外,余8项指标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和切口感染率低等优点,是老年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王利祥;苏志勤;康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行下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的护理作用.方法 对33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腹股沟皮肤穿刺股动脉后,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成像.实施护理中包括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实施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结果 33例患者手术均安全有效进行,对造影结果满意,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糖尿病足实行下肢动脉DSA检查时,进行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林南;李莎;朱瑞荣;钟晓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进展期胃癌的CT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和使用水作对比剂在胃癌诊断和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对56例经胃镜证实或怀疑为胃癌的病人均于术前1周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使用水作充盈剂可发现和正确定位所有进展期胃癌患者.MSCT对胃癌T分期的正确率为73.0%,判断浆膜侵犯的正确率、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89.0%、89.7%和82.0%.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显示率高.T分期对指导胃癌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达兵;余平;戴洪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腹膜腔途径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经腹膜腔途径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腹膜腔途径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供受关系为:父→子1例,母→子/女8例,同胞兄弟姐妹9例,夫妻间供肾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及淋巴细胞毒试验均阴性,供肾植于右髂窝.结果 19例均为左肾,均成功取肾,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180~270min,热缺血时间120~300s,术中估计出血量约100~350ml.供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3d,无并发症发生.受者随访3~16个月,发生缓慢肾功能恢复1例,急性排斥2例,经激素冲击后好转.结论 经腹膜腔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具有安全、对供体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要求术者有熟练的腹腔镜手术血管处置技术.

    作者:熊玮;邓小凡;杨洪吉;冉清;窦科;狄文佳;张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双胎早产试管婴儿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近年来由于产科促卵技术的应用,试管婴儿、人工受精技术的提高,多胎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比例不断上升,且大多数为珍贵儿,成为目前新生儿急救常见病种,也对临床治疗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早产极低体重儿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行讨论,目的 是提高此类患儿的成活率,使这些未成熟儿得以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黎新;张宏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穿刺建立动静脉内瘘228例的护理体会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净化长期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首次穿刺时,由于血管壁薄而且脆性大,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内瘘损伤,皮下血肿将影响下一次穿刺,所以首次内瘘的使用直接影响到内瘘的使用寿命.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06年1月~2009年3月已为2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病人建立了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即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湘;丁灵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治伤灵口服液中阿魏酸含量

    目的 建立治伤灵口服液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in×250mm,5μm),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于313nm处测定.结果 阿魏酸在0.024~1.92μg内呈线性关系,r=1.0000.结论 该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治伤灵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姜云平;于波涛;张勤;余筱珊;苏小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甲状腺癌囊性变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囊性变误诊原因和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甲状腺癌囊性变误诊病例资料.结果 甲状腺癌囊性变术前正确诊断率低,误诊率高.结论 临床医师应构筑甲状腺囊肿也可能恶变的概念;术前甲状腺肿物细针穿刺活检,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减少甲状腺癌囊性变误诊,提高正确诊断率及治疗效果可靠的手段.

    作者:王祥兵;郑晓秋;周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肾纤康颗粒乙醇渗漉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肾纤康颗粒乙醇渗漉工艺.方法 以乙醇提取物中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舍量为指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使用正交设计法,优选肾纤康颗粒乙醇渗漉工艺.结果 肾纤康颗粒乙醇渗漉工艺为:乙醇量16倍,乙醇浓度80%,渗漉时间48h为佳.结论 采用乙醇渗漉工艺提取肾纤康颗粒提取物中丹参酮ⅡA的收率较高且稳定.

    作者:蒲清荣;李文龙;赵剑;唐灿;吴知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分析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23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除1例失访外余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7.5个月).结果 23例均获得临床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0周,患肢功能和邻近关节活动接近正常,22例在术后1年内取出髓内钉.本组病例术后无感染、骨不连、骨骺损伤,无明显畸形愈合.结论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有效,适用于4岁~15岁儿童的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杨家福;石厚银;吴佳奇;汪国友;关钛元;黄家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为探索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理论,制定PBL教学方案,对2007~2008年度我院实习的63名高等护理专业3年制专科实习生进行PBL临床带教,发现进行PBL教学后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取新知识的主动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钟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ESWL治疗肾铸形结石

    目的 探讨榆尿管镜钬激光联合ESWL治疗肾铸形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ESWL治疗肾铸形结石的病例.结果 结石排净率为93.2%.结石排净时间4~38天.术后20例出现尿路感染,2例继发血尿,无输尿管穿孔、粘膜撕脱、输尿管石街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此联合方法治疗肾铸形结石排净率高、安全有效、损伤小,能有效避免开放手术的痛苦.

    作者:廖勇;方海龙;刘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Elf-1和Survivi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Elf-1和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lf-1和Survivin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前列腺癌组织和2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Elf-1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Elf-1和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92%(35/48)和79.17%(38/48),前列腺增生组织中Elf-1和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剐为5%(1/20)和0(0/20),Elf-1和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前列腺癌组织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lf-1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骨转移情况具有相关性,前列腺癌Elf-1和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Elf-1和Survivin表达异常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Elf-1和Survivin的表达对判断前列腺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健;张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儿手足口病7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7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经治病例无合并其他症状者43例(58.1%),合并呼吸道或(和)消化道症状者15例(20.3%),合并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心肌炎等重症倾向者16例(21.6%).对轻瘟病例行抗病毒和对症治疗;对重症倾向病例在抗病毒、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 痊愈71例,好转3例,无1例发展为重症或死亡.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早期诊断治疗,注意生命体征监测及症状体征的变化,及时采取对策,预后均较好.

    作者:徐爱丽;舒敏;邓建军;万朝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治疗高原性肺水肿6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治疗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半坐卧位或坐位休息,50%酒精湿化鼻导管给氧、镇静、氨茶碱、地塞米松、强心甙、抗炎、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硝苯地平10mg,舌下舍化,每日2次.比较两组患者在紫绀消失,心累气促、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在紫绀消失,心累气促、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硝苯地平对高原性肺水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发友;袁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系统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控制的近期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系统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控制的近期效果.方法 将65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3例,接受系统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对照组32例,接受内科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结果 入院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疾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系统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内科常规护理.

    作者:杨芳;朱丹枫;何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学检验学生综合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检验专业本科学生综合成绩差异的原因.方法 将2004、2005两个年级检验本科学生已修完的17门课程,选出11门授课教师相同、考试难度相近的课程成绩纳入研究,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经方差大正交旋转后,可提取三个主因子,分别为专业学习因子、政治理论学习因子和理科学习因子.其中专业学习因子得分在两个年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造成两个年级综合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专业课学习动机,而非智力因素.

    作者:杨晓丹;杨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