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44例健康人血清肌酐和血β2-微球蛋白调查分析

肖青;李德谦;张晓丽

关键词:健康人, 血清肌酐, 血β2微球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人血清肌酐和血β2-微球蛋白浓度的变化特点.方法 以3个大型企业和2个自然村的健康人群为对象,同时检测血清肌酐及血β2微球蛋白浓度.结果 ①共调查1044例健康人,平均年龄(53.5±14.2)岁,血清肌酐浓度平均为(95.6±14.4)μmol/L,血β2-微球蛋白浓度为(0.239±0.074)mg/L.②各年龄组的男性血清肌酐浓度,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的女性(P=0.00),血β2-微球蛋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9).③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血清肌酐的变化不明显,女性在60岁以后有明显的变化.④随年龄增加,血β2-微球蛋白浓度逐渐升高,50岁以后的变化有显著性.这一变化在男性和女性相同.结论 健康人血清肌酐浓度与性别存在相关性,健康人血β2-微球蛋白与性别无相关性,但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血β2-微球蛋白可能是敏感于血清肌酐的肾功能评价指标.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中的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各种内外因素作用导致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是COPD发病的关键机制.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而参与该慢性炎症的发生.本文对可能参与COPD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进行综述.

    作者:陶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COPD住院患者38例,入院后达稳定期时分别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诱导痰和血清的MCP-1水平,行BODE评分,选取性别、年龄相配的35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评价两组间的MCP-1水平的差别.结果 COPD组诱导痰及血清MCP-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患者诱导痰及血清MCP-1水平与BODE评分呈正相关,与FEVl呈负相关.结论 MCP-1可能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和重构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王慧;吴希;熊曙光;罗立;王晓红;周会敏;聂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2例剖宫产术后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腹壁切口各层的连续性,切口部位包块大小、形态、位置、边界、内部状况及其血流情况.结果 4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术后,超声诊断正确41例(97.6%),误诊1例(2.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无创、间便、安全、可重复性,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尚有误诊病例,因此在诊断时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减少和避免漏误诊病例.

    作者:彭卉;赵婧;汤蓓;项莉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胎儿生长受限与甲状腺素变化的相关性研究及意义

    目的 探讨胎儿生长受限母(FGR)血及脐血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正常足月妊娠60例和足月妊娠FGR组60例母血及脐血中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T3)、游离T4(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 FGR组较对照组比较母血及脐血中T4、FT4下降(94.37±14.29VS 152.28±15.33,8.73±1.99 VS 13.08±3.74,P<0.05),TSH升高(5.09±1.62 VS 7.39±1. 39,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FGR发病有关.

    作者:韩静;冯智慧;戴婉波;黄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的探讨

    目的 探讨彩超诊断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的价值.方法 对经核医学及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进行了彩超检查,测量并计算了高功能性腺瘤内动脉分支的峰速与心率乘积(PBVH),并与甲状腺腺瘤组进行对照.结果 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组的PBVH测值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1).结论 PBVH诊断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因本文样本量尚少,还需扩大样本量,不断总结、完善与提高.

    作者:张清连;张灌生;钟跃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头后仰侧卧位预防剖宫产新生儿窒息

    目的 探讨头后仰侧卧位对为预防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同期择期剖宫产手术220例,新生儿娩出经手术医师初步呼吸道清洁后,安放在保暖台时立即取头后仰侧卧位,根据啼哭声酌情行口咽腔吸引,记录吸出液量、测量头围、胸围;分别于娩出后1分钟、5分钟和出手术室时进行Apgar评分.结果 所有新生儿均未作气管插管,Apgar评分>8分,出手术室时>9分,头围显著大于胸围(P<0.05).新生儿娩出有86%需口咽腔吸引,21例在处理脐带过程中可见分泌物/羊水积集于口侧腔,或经口角流出,但均未发生误吸、缺氧.9例Apgar评分6-7分经口咽腔吸引、面罩加压吸氧人工辅助通气后>9分.结论 头后仰侧卧位能有效预防新生儿窒息,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屈晓玲;张立君;张仕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帕金森病抑郁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症抑郁症状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85例PD伴抑郁患者进行测评.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对照组41例.试验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在治疗2个月末再次进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结果 经心理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抑郁症状明显减轻(P<0.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作者:孟鹂;朱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SP600125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BC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组(CO组)和SP600125处理组(SP组),每组16只.采用静态吸入法复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模型,选取染毒后14天和28天为时相点,应用Morris水速宫试验检测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等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定位航行试验:实验大鼠14天时的平均逃避潜伏期BC组<SP组<CO组(F=196.37,P<0.01),28天时BC组<SP组<CO组(F=165.24,P<0.01).空间探索试验:14天时,首次穿越平台时间BC组(3511.97±336.88)ms<SP组(5223.84±475.06)ms<CO组(7929.25±1060.62)ms(F=81.31,P<0.01),穿越平台次数BC组>SP组>CO组(F=14.50,P<0.01);28天时,首次穿越平台时间BC组(3704.94±427.18)ms<SP组(5782.44±311.48)ms<CO组(8851.97±542.65)ms(F=280.36,P<0.01),穿越平台次数BC组>SP组>CO组(F=11.71,P<0.01).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损害,SP 600125能部分减轻这种损害作用,提示SP600125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宋孟龙;唐晋;张献全;程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彩超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并应用CDFI观察肿块内部血流分布情况,测量血流阻力指数(RI),比较乳腺恶性肿块二者的区别.结果 90例乳腺肿块中,术后病理证实恶性肿块63例,其中60例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5.24%;3例误诊为良性肿块.27例超声诊断良性肿块与病理结果相符26例,诊断符合率为96.23%;1例误诊为恶性肿块.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与病理符合率高.

    作者:马立荣;蔡国静;马桂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急诊工作中护患纠纷的原因与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5-2008年急诊科发生的18例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制订了7项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护患纠纷因护理工作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占11例(61.1%),患者因素7例(38.9%),护理为主要因素.通过实施护理纠纷的7项预防措施后,由实施前一年的高达14例,降到了每年平均2例.结论 加强急诊护士的培训,提高急诊护士的整体素质,可以降低急诊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高永霞;钟咏;吴永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继毕业后的医学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教育.医务工作者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卫生技术人员自身的前途,而且关系着医院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本文就基层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供同道商榷.

    作者:范秀华;杨成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消旋卡多曲、蒙脱石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轮状病毒感染性急性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补液的基础上按年龄、体重服用蒙脱石散,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观察治疗后排便次数、性状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的止泻时间为55.23h±9.16h,74.24h±10.0h,总病程79.78h±11.35h和106.54h±13.71h缩短,治疗组显效率40%,有效率5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30%,有效率38%,总有效率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发现副作用.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能较快减少腹泻次数,改善大便性状,有效缩短腹泻病程,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玲平;肖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血红素氧合酶-2在新生大鼠延髓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产生内源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的关键酶血红素氧合酶-2(heme oxygenase-2,HO-2)在新生大鼠延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行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观察新生大鼠延髓神经核团的分布和不同神经核团中神经元的形态,以及新生大鼠延髓是否存在HO-2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情况.结果 在舌下神经核、疑核、巨细胞网状核、面神经核等部位均可见H(-2阳性神经元.结论 HO-2阳性神经元存在于新生大鼠延髓呼吸相关神经核团,提示内源性CO可能参与中枢性呼吸活动的调节.

    作者:何颖;张洁;郑煜;丁艳;周华;唐玉红;陈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新生儿高压氧舱治疗的安全管理及护理策略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压氧舱治疗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护理策略.方法 对需行高压氧治疗的210例新生儿,在高压氧舱治疗中,细化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方法,做好在治疗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处理预案.结果 210例患儿均安全出舱,出现哭闹32例,呕吐10例,中耳气压伤3例,感染2例,其余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无意外事故发生.结论 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操作程序,做好不良反应处理预案,对新生儿高压氧舱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俐;吴秀兰;马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价值

    目的 总结护理干预在自发性食管破裂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比性分析2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成功救治经验和教训,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例得到及时诊治,配合积极有效护理而治愈,另1例错过佳手术时机,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专业、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治愈可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叶寿惠;赵淑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博利康尼及异丙托溴胺氧驱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氧驱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和异丙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172例Ⅱ级和Ⅲ级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博利康尼溶液5 mg加生理盐水2 ml氧驱雾化吸入10 min;B组:博利康尼5 mg加异丙托溴胺0.5 mg加生理盐水2 ml氧驱雾化吸入10 min.每组分别于早、晚2次雾化吸入,用RSFJ-1000肺功能仪测定用药后30 min及3h的大呼气流速(PEF),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 A组吸入治疗后30 min PEF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3小时PEF较治疗前增高不明显(P>0.05);B组吸入治疗后30 min明显增高,180 min增高更明显(P<0.05);A、B组治疗后30 min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氧驱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异丙托溴胺可明显改善COPD急性期PEF,比单用博利康尼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长.

    作者:吴炬;王开云;阳凤华;刘建红;王海霞;彭亚岚;庞波;董明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S1P5对食管癌细胞Eca109黏附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S1P5对食管鳞癌Eca109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 从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克隆S1P5基因,构建表达载体S1P5-EGFP,转染Eca109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S1P5-EGFP/Eca109稳定细胞株.以对照载体Contro1-EGFP转染的Eca109细胞作为对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用黏附试验评价其黏附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S1P5-EGFP和Contro1-EGFP载体并转染Eca109细胞获得稳定细胞株.S1P5表达于细胞膜并使细胞略呈梭形改变.S1P5过表达致Eca109细胞黏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P<0.05),并且不受其配体1-磷酸鞘氨醇(S1P)的影响.结论 S1P5组成性抑制Fca109细胞的黏附能力,食管癌细胞可能通过下调S1P5的表达增强其黏附.

    作者:胡为民;李丽;唐恩洁;敬保迁;冯莉;王朝莉;任碧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寻求预测和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措施.方法 调查<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前后的2007年1~3月和6~8月的住院病历,对住院人数、使用抗菌药物人数、药敏试验人数、各种抗菌药物用药量、实际用药天数、所消耗金额进行比较.结果 住院病人在<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94%(757/959),药敏试验率为10.7%.<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43%(1151/1431),药敏试验率为7.65%,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用药频数(DDDs)排序、金额/DDDs位次比、药物利用指数(DUI)值有一定差异.结论 在<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前后,我院抗菌药物存在滥使用的现象,医院须加强管理.

    作者:张新江;霍耀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对传统颈椎前路手术体位改进的探讨

    目的 探讨对颈椎前路手术体位摆放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82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改进组与传统组两组,每组41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摆放.改进组病人半卧手术床上,肩部对应手术床活动头版连接处,全麻插管后将手术床摇成头高足低20°,再将头版下折至颈郝充分暴露,同时在病人膝下放一软枕,双膝略屈.分别观察:摆放体位所需时间;摆放时对病员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 改进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1);两组患者摆放前后的血压、心率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改进颈椎前路手术体位的摆放方法可缩短传统方法的摆放时间,且对血压、心率没有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亚灵;白晓霞;鲁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研究

    目的 探索建立一套政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四方满意、渠道畅通、切实可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方法 以东城区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区域内4家综合或专科医院作为参与单位,通过寻求医保等相关政策支持、强化社区卫生机构内涵建设、明确医院权利义务、规避转诊双方利益竞争、搭建信息平台支撑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建立一套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结果 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双向转诊管理和考评机制,制定了双向转诊流程和标准,畅通了信息共享和转诊通道.上转有效率为97.2%,下转有效率为100.0%,双向转诊率为72.8%.结论 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调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的积极性才能建立渠道畅通、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模式.

    作者:王建辉;张明;沈蔷;王培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