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淑梅
目的 探讨尖牙后结扎在单根牙移动方面的效果.方法 对17例62个单根牙在方丝弓矫治器的排齐、整平阶段,采用尖牙向后结扎法移动.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在12~32周内完成牙弓的排齐与整平工作.移动完成前后X线片及临床显示牙及其根周组织无异常.结论 本法对单根牙移动有显著效果,能节省矫治时间.
作者:郭洪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初治的霍奇金淋巴瘤(HL)更为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方法 对36例Ⅰ~Ⅳ期HL患者,用3周期CO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后用3周期ABVD方案(盐酸吡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氮烯米胺),完成6周期化疗后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放疗.结果 完成化疗后,完全缓解(CR)29例(80.6%),部份缓解(PR)4例(11.1%).稳定(SD)2例5.4%,进展(PD)1例(2.6%),1年总生存率91.7%,2年总生存率88.9%.结论 HL采用COP方案3周期、ABVD方案3周期序贯化疗效果好,心肌损害、肝损害轻,肺纤维化发生风险小,价格低.
作者:童浩;贾霖;韩建军;高飞;王允;况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阿托品预处理对胆囊切除术中胆心反射的预防作用,使手术室护士在巡回工作中对胆心反射有足够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方法 选择胆囊切除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阿托品预处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阿托品组在切皮前常规静脉注射阿托品0.3毫克.观察胆心反射发生率.结果 阿托品预处理组术中心率和血压均较稳定,无明显牵拉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阿托品预防处理能减少胆囊切除术术中胆心反射的发生.
作者:白晓霞;李福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缓释片与丙戊酸钠常规刺型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5例癫痫患儿分为2组,缓释组43例,给丙戊酸钠缓释片25~30 mg/kg·d;常规组42例,给丙戊酸钠常规剂型20~30 mg/kg·d,24周后判断疗效.结果 缓释组疗效优于常规组,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近.结论 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儿童癫痫效果优于丙戊酸钠常规剂型,且服用方便,安全性好,尤其对学龄期儿童有更好的依从性.
作者:黄先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0年<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发至今,我国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姑合自身体会,概括了改革实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可供借鉴和进一步探讨.
作者:谢娟;李正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腹股沟疝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彩色高额超声对108例腹股沟区及阴囊包块患者分别进行站立位、平卧住扫查,配合屏气,观察肿块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及随体位呼吸运动变化的情况,并将检查结果 与手术结果 对照.结果 101例诊断为腹股沟疝,3例为交通性鞘膜积液,2例为精索鞘膜积液,1例为隐睾,1例为睾丸扭转;手术结果 隐睾1例存在漏诊,为隐睾合并腹股沟斜疝.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9.1%,漏误诊率为0.9%.结论 彩色高额超声对腹股沟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临床常规检查方法 .
作者:杨姣;袁莉;刘学彬;马果丰;张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43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血泉D-二聚体检测并结合静脉彩超检查确诊后,采用全身或者局部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或手术取栓治疗,并发肺动脉栓塞(PE)患者放置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IVCF)预防致死性PE.结果 29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例PE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出院复查静脉彩超示下肢深静脉有不同程度的再通.结论 恶性肿瘤、老年人、肥胖是妇科肿瘤术后DVT的高危因素,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合静脉彩超可协助确诊,围手术期应积极预防DVT的发生,合理应用药物、介入和手术治疗可有效防治DVT.
作者:贾桂英;青友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远期智能评估.方法 将65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于病情稳定后72小时内加用HBO治疗,并通过随访对两组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及1岁时体格、智能的发育情况加以比较,5~7岁时行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测试,以评价HBO治疗HIE的远期智能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及1岁时智能发育情况差异均有显著性,而体格发育差异无显著性.5~7岁时WPPSI智力测定,HBO组总智商(FIQ)、语言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改善远期预后,提高智商水平,降低致残率,是提高生存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
作者:徐庆玲;傅大干;邹玲;尹跟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488例慢性乙型肝炎按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型,各型分别按随机抽样方法 分为治疗组248例(轻度42例,中度154例,重度52例),对照组240例(轻度40例,中度148例,重度52倒).对照组采用B族维生素、维生素C、复方丹参注射液、肌苷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8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0天.观察症状、体征及治疗前后监测肝功指标.结果 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重度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也较对照组高.结论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是一种重要的促肝细胞代谢药,能维护肝细胞膜稳定性,可作为病毒性肝炎治疗用药.
作者:唐坤伦;赵川;谢巍;王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卡维地络对高龄(>75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凋亡基因PDCD5及sFas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6月~2007年10月10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卡维地络递增剂量治疗(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安慰剂组),另设正常对照组50例(正常组).观察卡维地络治疗高龄CHF患者的疗效,外周静脉血凋亡基因PDCD5血清抗体变化及血清可溶性Fas(sFas)的变化.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DCD5抗体、血清可溶性Fas水平高于正常组,治疗后治疗组血压、心率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PDCD5抗体滴度、sFas水平降低.结论 卡维地络适于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心功能,卡维地洛治疗后基因PDCD5及sFas下降提示卡维地洛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
作者:李芳;马宏伟;杨桂芝;杨桂凤;赵学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由外源性或内源性的双链RNA介导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技术.RNAi可以使目标基因低表达或完全不表达.随着RNAi技术研究的不断进展,RNAi已成为研究基因功能和探索基因治疗的重要工具.本文就RNAi技术及其在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韩杨云;曾义;游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传统内科治疗、早期骨辩开颅手术和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传统内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0例,与早期骨辩开颅手术128例和超早期小骨窗手术350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其病死率、预后、并发症和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超早期小骨窗手术组比传统内科治疗组和早期骨辨开颅手术组在病死率、重残率、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等均有一定的优势.结论 超早期小骨窗手术方式可能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的适宜手术方案.
作者:张逵;黄德尧;唐朝芳;张进恂;刘海川;曾祥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局部应用牙科用派丽奥软膏和牙康(甲硝唑棒)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派丽奥试验组46例,牙康对照组30例,均局部给药,并评价用药前后牙周袋内病原菌的变化及各项牙周临床指数变化.结果 用药后派丽奥组和牙康组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变化显著,派丽奥组治疗总有效率91.3%,牙康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派丽奥与甲硝唑棒一样都可以作为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一种缓释抗菌药物.
作者:罗杰;肖晓蓉;刘琴;朱珠;王海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颠痫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9例难治性癫痫用托吡酯小剂量逐渐添加的方法 ,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第8周达到大有效量及耐受量后维持1年以上.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治疗总有效率85.7%,其中11例(39.3%)完全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例(27.6%),大多出现在加量期,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添加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李长芳;刘骅;段红利;刘沁;刘苏华;张光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 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 采用口服多力玛加肌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组),和单纯口服多力玛(对照1组)以及肌内注射HCG加黄体酮(对照2组)治疗先兆流产169例,并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4.64 %,对照1组为82.69%,对照2组为77.05%,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口服多力玛加肌内注射HCG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多力玛以及肌内注射HCG加黄体酮,而单纯口服多力玛以及肌内注射HCG加黄体酮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黎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Shouldice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Shouldice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103例,随访时间1~96个月(中位时间32.6个月).结果 103例均痊愈出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复发率为0.97%.结论 Shouldice法是安全有效的低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法.
作者:周振宇;何效东;赵晓雷;宋健;杨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将需要行子宫切除的非脱垂子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阴式和腹式两组.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疼痛等指标.结果 阴式组较腹式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发热率低,肛门排气时间早,平均住院时间短.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
作者:何庆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阻滞效果.方法 观察了1~6岁患儿180例,分别行下腹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加骶管阻滞,A组;90例,罗哌卡因2.53 mg/ml,B组;90例,罗哌卡因3.75 mg/ml.结果 低浓度大容量可取得较大阻滞范围,麻醉维持时间缩短,较高浓度和小容量则作用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不同种类的手术应用不同浓度和容量的罗哌卡因,能更好地满足手术需要,取得完善的麻醉效果;0.25%和0.375%的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张鑫;董发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年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15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和动态心电图证实为冠心痛的老年患者和104例老年健康志愿者.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HRV分析,同时检测空腹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 与健康老年人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下降,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增加.C反应蛋白与SDNN、SDANN、SDNNIndex、RMSSD呈负相关(r=0.91~-0.76,均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C反映蛋白与HRV密切相关.
作者:邱正敏;王琼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确定源于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ose sp.)的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性质.方法 SDS-PAGE和凝胶层析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离子交换层析估计等电点,TLC法测定酶活力,Lineweare-Burk双倒数做图法测定酶促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 相对分子质量为45kD,等电点约为6.0,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规律,在37℃反应条件下,米氏常数Km为2.5 mg/ml,大反应速率Vmax为0.083μmol/L·min,适pH为8.0,pH 6.0~9.0时较稳定.适温度为40℃,在40℃以下较稳定,超过50℃时酶活力开始下降.结论 确定了一种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性质.
作者:张晓影;辛毅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