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杨云;曾义;游潮
2000年<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发至今,我国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姑合自身体会,概括了改革实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可供借鉴和进一步探讨.
作者:谢娟;李正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现察前房角狭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角及其眼压的变化.方法 对32例36眼前房角狭窄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测量并比较术前及术后前房角的宽度、前房角入口的角度和眼压.结果 术前房角;4/4周N12眼,4/4周NI 18眼,4/4周NⅣ16眼,术后房角;4/4周宽房角(W)20眼,大于1/2周宽房角(W)9眼,窄房角(N1~NⅣ)7眼,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房角入口;术前入口<10°者30眼,10°~20°者6眼,术后36眼入口均>20°,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眼压;术前平均眼压(18±6.41)mmHg,术后平均眼压(10.0±3.52)mmHg,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具有前房角狭窄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可以使关闭的前房角重新开放、变宽,对因房角关闭引起的青光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程依琏;罗谦;万灵;樊映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痛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将49例冠心病心绞痛伴心功能不全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通过观察心绞痛的发生频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情况和心电图的恢复较对照组为好,但盐酸曲美他嗪对心功能不全改善较常规治疗无明显优势.结论 盐酸曲关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梅;房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确定源于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ose sp.)的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性质.方法 SDS-PAGE和凝胶层析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离子交换层析估计等电点,TLC法测定酶活力,Lineweare-Burk双倒数做图法测定酶促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 相对分子质量为45kD,等电点约为6.0,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规律,在37℃反应条件下,米氏常数Km为2.5 mg/ml,大反应速率Vmax为0.083μmol/L·min,适pH为8.0,pH 6.0~9.0时较稳定.适温度为40℃,在40℃以下较稳定,超过50℃时酶活力开始下降.结论 确定了一种聚阿拉伯糖内切酶的性质.
作者:张晓影;辛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43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血泉D-二聚体检测并结合静脉彩超检查确诊后,采用全身或者局部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或手术取栓治疗,并发肺动脉栓塞(PE)患者放置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IVCF)预防致死性PE.结果 29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例PE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出院复查静脉彩超示下肢深静脉有不同程度的再通.结论 恶性肿瘤、老年人、肥胖是妇科肿瘤术后DVT的高危因素,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合静脉彩超可协助确诊,围手术期应积极预防DVT的发生,合理应用药物、介入和手术治疗可有效防治DVT.
作者:贾桂英;青友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抗CCP]抗体阳性率.方法 13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入选,符合2002年修订的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标准.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结果 13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病程(11.1±6.6)年.80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59.7%),10例抗CCP抗体阳性,阳性率为7.46%(3.01%~11.91%).抗CCP抗体阳性和抗CCP抗体阴性患者在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大多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抗CCP抗体阴性,但是阳性检测结果 不能排除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抗CCP抗体阳性患者有可能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需要密切的临床和放射学随访.
作者:刘建;朱勇;朱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RI引导下立体定向病灶活检术在确定脑内多发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MRI与立体定向技术相结合,进行脑部病变的活检手术共25例.结果 24例获得病理学诊断,1例未能确诊,诊断率为96%.有4例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采用MRI引导的立体定向对于脑部多发性病灶活检,诊断准确率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创伤轻微,病死率低,能够有效地诊断脑内多发疑难病例.
作者:何顺军;姜小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肿瘤区血管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多因子参与的多步骤过程,从理论上阻止肿瘤血管生成的每一个步骤都可以阻止肿瘤组织的血管形成,而阻断新生血管形成,是抗癌抗转移的关键环节.血管生长抑制剂、血管抑制基因治疗、血管抑制单克隆抗体等针对骨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前景非常乐观,但并不十分成熟.只有与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生物治疗的其他手段结合,才能正确认识血管靶向治疗的作用.
作者:李伟;曾建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产科因其特点成为医疗纠纷高发科室,护士常因法律意识淡漠不能应对当前的形势.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依法执业,能够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黄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隐性高血压及其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36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并对监测结果 进行分析,以了解其隐性高血压的特点,并根据有无隐性高血压分为两组,比较其尿微量白蛋白的特点.结果 36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11例(30.6%)有隐性高血压.隐性高血压组的血压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水平均显著升高,尿白蛋白水平增高(132.1/μg/min vs 8.5μg/min,P<0.01),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也增高(45.6%vs 12.0%,P=0.040).结论 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臆性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且隐性高血压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更突出.
作者:李刚;陶剑虹;林家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东莨菪碱治疗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1例经常规治疗病情无改善的肺性脑病患者用东莨菪碱0.2~1.0 mg加入生理盐水20~50ml中缓慢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与副作用.结果 51例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全部消失.28例病人PaO2、PaCO2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23例病人PaO2恢复至80~90mmHg,PaCO2恢复至48~55mmHg,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51例病人全部出现口唇、皮肤干燥,9例男性出现尿潴留.结论 东莨菪碱治疗肺性脑病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荣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sive care unit,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患者324例次痰菌培养结果 及药敏试验.结果 痰菌培养阳性288例次,阳性率为88.9%.其中15份标本同时检出两种细菌,4份标本同时检出细菌和真菌.革兰阴性菌220株(76.4%),革兰阳性菌45株(15.6%),真菌23株(8.0%).绝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亚安培南高度敏感,对三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结论 lCU人工气道患者痰菌培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必须加强ICU患者下呼吸道的管理及细菌检测,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王海燕;杜少杰;李素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Dixon术前术后直肠和肛管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4通道水灌注式肛管直肠压力检测系统,对46例行Dixon's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直肠肛管压力测定.结果 ①Dixon术后粪便质地与术前比较不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排便次数较术前增多,里急后重感明显,控便能力减弱.②肛管静息压、肛管大收缩压均较术前降低.③肛管直肠抑制反射均为阳性,但压力下降值下降的百分比均下降.结论 直肠癌患者Dixon术后近期肛管自制功能有所下降;肛管括约功能有所下降.
作者:俞一峰;潘燕;李森;冯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零距离护理服务理念运用于糖尿病患者住院全程.结果 显示满意度从过去的85.0%~90.0%上升至98.0%以上,病人收治增长率从过去的10.0%上升至45.0%,床位使用率从过去的80.0%上升至114.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 只有改变服务观念,适应新形势和患者的需求,才能有更广阔的医疗市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远期智能评估.方法 将65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于病情稳定后72小时内加用HBO治疗,并通过随访对两组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及1岁时体格、智能的发育情况加以比较,5~7岁时行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测试,以评价HBO治疗HIE的远期智能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及1岁时智能发育情况差异均有显著性,而体格发育差异无显著性.5~7岁时WPPSI智力测定,HBO组总智商(FIQ)、语言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改善远期预后,提高智商水平,降低致残率,是提高生存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
作者:徐庆玲;傅大干;邹玲;尹跟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肠造口术后切口愈合,防止粪便污染及感染的措施.方法 将76例肠造口术后病员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观察组)40例,使用人工肛门碗;另一组(时照组)36例,使用人工肛袋,对术后伤口感染,切口一期愈合及粪便污染情况进行系统观察时比.结果 两组切口感染和一期愈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粪便污染情况差异亦有显著性(P<0.001).结论 肠造口术后使用人工肛门碗优于人工肛袋.
作者:侯颖;李淑琪;唐海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婴儿开颅技巧.方法 采用尖刀、圆刀、文氏钳及线剪对12例耍儿患者进行开颅手术.结果 手术操作简单,头皮切口长0.5~5.0cm,颅骨骨孔直径约0.2~0.5cm,术后未形成颅骨缺损,CT随访半年,颅骨均骨性愈合.结论 结合婴儿颅骨特点,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和后遗症,在开颅过程中进行技术改进是有必要的.
作者:喇江平;黄永锐;尤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由外源性或内源性的双链RNA介导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技术.RNAi可以使目标基因低表达或完全不表达.随着RNAi技术研究的不断进展,RNAi已成为研究基因功能和探索基因治疗的重要工具.本文就RNAi技术及其在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韩杨云;曾义;游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丝线缝合固定在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治疗可行性.方法 用丝线缝合固定疗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46例,随访0.5~2年,观察其疗效.结果 46例中1例再发骨折分离移位,45例均骨折愈合,根据综合评分请评定,优26例,良13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达84.8%.结论 该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无须再次手术解除内固定,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等优点,对于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有较好的适用性.
作者:张丕;刘文国;张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垂体腺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细胞发生的常见良性肿瘤.既有肿瘤的性质,同时也有内分泌学特性.主要导致垂体激素过量分泌,产生一系列代谢紊乱和脏器损害;其它垂体激素低下,引起相应的靶腺功能低下;肿瘤压迫鞍区结构,导致神经功能严重障碍.其诊断和治疗主要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及内分泌激素测定.近些年来,创伤较大的传统开颅垂体瘤切除术,越来越多地被经蝶入路等微创手术替代.本文从垂体腺瘤诊治规范化、微创化疗效的评价,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扩大微创治疗以及垂体腺瘤放、化疗中应注意的问题诸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顾建文;马原;程敬民;杨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