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侠
很多研究证实晶状体上皮细胞表面表达多种整合素,其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粘附、移行、增殖以及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整合素的表达,可减少白内障术后的后囊膜混浊,达到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目的.本文就整合素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导致后发性白内障的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姚刚;谭少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取得了较好地护理效果,可供护理同行参考借鉴.
作者:蔡芳一;李黎;徐达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射频治疗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7例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采用内镜下射频烧灼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半年存活率及并发症.结果 射频治疗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总有效率97.8%,半年存活39例(82.9%),无重大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射频治疗是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一种有效的姑息疗法,价格低廉,可反复进行,并发症少.
作者:罗知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独一味胶囊和三七伤药片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独一味胶囊为治疗组,三七伤药片为对照组,治疗组106例,对照组35例.结果 治疗组肿胀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软组织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他各症状的消失以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独一味胶囊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特点主要体现在消肿作用和抑菌作用上有更高的疗效.
作者:扶世杰;黄家骏;彭忠毅;关钛元;伍光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甲基纤维素及胶原半固体培养法对56例再障骨髓CFU-GM、CFU-E、BFU-E及CFU-MK、BFU-MK进行培养;采用APAAP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sIL-2R进行检测.结果 再障患者CFU-GM、CFU-E、BFU-E及CFU-MK、BFU-MK集落数均低于对照组,且严重型再障集落数减少程度与慢性再障相近;再障患者CD3亚群细胞无变化,CD4亚群细胞减低,CD8亚群细胞增高,CD4/CD8降低,重型再障患者血清sIL-2R中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慢性再障.结论 骨髓造血祖细胞数量减少是再障发病的重要因素,其减少程度与再障的病情有关;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造血负调控因子可能在再障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程鹏;彭志刚;宁自觉;卢玉英;赖永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病人的焦虑状况,并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 将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存在的问题,对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然后再测评SAS 1次,并与护理干预前比较.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前焦虑分无差异,护理干预后焦虑分有明显差异.结论 腹膜透析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症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病人的焦虑.
作者:周英;韦玉林;陈丽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3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方法 我科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人224例,采用3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吉赛欣、欣粒生、惠尔血)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对干细胞动员情况、干细胞质量、移植后造血重建和药物毒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224例病人全部移植成功,其动员效果、干细胞质量及在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临床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毒副作用小.结论 吉赛欣和欣粒生两种国产制剂及惠尔血能可靠用于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及造血重建,尤其是国产制剂的价格明显低于进口产品,在有效保证动员效果的同时大大减轻了病员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曦;陈幸华;高蕾;孔佩艳;刘红;彭贤贵;孙爱华;高力;王武;张诚;王庆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58例,随访时间平均15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结果 平均骨性愈合时间5.2个月,远期疗效按马元璋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84.5%.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和固定作用,能明显减少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是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张宗明;张飞翔;李远文;代小平;肖勇;张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对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作出了相应对策,有一定借鉴意义,可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蓉;龙云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家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情况,确定其临床意义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 重度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稳定期患者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行面罩通气,与长期氧疗患者比较在随访的1年中的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以及6分钟行走距离、圣·乔治呼吸量表评分、血气指标和肺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 COPD稳定期患者家庭使用无创通气后,PaCO2和圣·乔治呼吸评分降低,pH、PaO2和6分钟行走距离增加;与氧疗组相比,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次数减少,PaCO2和圣·乔治呼吸评分也明显改善.每天坚持使用无创通气12h以上的患者效果更为明显.结论 COPD稳定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家庭使用无创通气优势明显,但存在着消毒不好,因缺乏医疗专业知识,可能耽误病情等问题,需要加强巡诊和随访服务,指导排痰方面的康复治疗和呼吸锻炼.
作者:黄勇;崔社怀;孙缙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中药复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ya-luronic acid(HA)、Laminin(LN)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中药复肝宁低、中、高剂量组、秋水仙碱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复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HA、LN的含量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中药复肝宁各组ALT、AST活性、HA、LN的血清含量低于模型组及秋水仙碱组,病理变化减轻.结论 中药复肝宁能有效地防止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ALT、AST、HA、LN的升高,有保护肝细胞、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周语平;孟宪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摄取率(CEO2)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42例,于伤后24小时至第7天内经颈内静脉球部及股动脉同步抽取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出CEO2.结果 伤后24小时内,全部患者CEO2明显升高(t=0.48±0.19),2~3 d后开始下降.存活组下降幅度较小(t=0.33±0.16).死亡组下降幅度较大,5~7 d时达到大(t=0.2458±0.1524),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EO2反映了脑细胞的功能状态和氧的利用能力,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罗大山;邓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作为一种致纤维化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以及针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王焕;冯梅;付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口腔溃疡是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病时谈话疼痛,进食疼痛,吞咽疼痛,患者难以忍受.如果不能及时治愈,还有可能引起口腔感染.
作者:苟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多周期化疗期间血管的保护措施.方法 选择120例乳腺癌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所选择的输液途径入组观察,将3组患者分别采用外周静脉化疗、外周静脉加PICC化疗、PICC化疗.结果 3种输液途径穿刺次数、所致静脉炎情况以及在化疗期间药物外渗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行多周期化疗期间早期置入PICC导管,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带给病人的痛苦,可避免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能够大限度地保护病人的血管.
作者:冯菊华;谭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病因及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59例AP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其病因、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59例AP患者以胆源性病因为主,占66.1%.其次是饮酒及饮食因素.78.6%的AP患者合并胰腺外损害,且胰腺外损害部位依次为肝脏74.6%、呼吸道18.6%、胃肠道11.8%.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胰性脑病等较少见.其中28.1%的AP患者合并2种或2种以上器官受损,与无胰腺外损害的AP患者相比,病死率升高、住院天数明显延长.结论 AP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合并胰腺外损害者病死率升高,恢复较慢.
作者:尤丽英;杨晋辉;徐志媛;唐映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符合急性左心衰诊断的急诊患者,给予酚妥拉明10毫克和硝酸甘油5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以10~15滴/min的速度静滴,再酌情逐渐加快给药速度.结果 在用药2小时内与治疗前比较,呼吸困难减轻,心率下降,肺部罗音减少,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改善.结论 酚妥拉明与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李寨;刘纪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临床上较常见,修复困难,修复方法较多.本文回顾分析了近年来有关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相关文献,对各种修复方法的适应证、疗效及优缺点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卿勇;王怀胜;王耀军;岑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ASA Ⅰ~Ⅱ级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和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镇静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瑞芬太尼+丙泊酚组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丙泊酚组,而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明显低于丙泊酚组.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为无痛胃镜检查提供安全可靠的麻醉.
作者:李建桥;刘成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45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行后路固定加椎板间植骨以及前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12~24个月,无1例复发,X线片复查植骨区显示骨性愈合,11例原局部后凸畸形减轻,27例后凸畸形消失,7例原局部后凸畸形维持原状,无加重,未发现有脱钉、断钉现象.结论 后路固定植骨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常华;杨缚龙;黎斐文;向宏富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