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克珍;王明惠
病例1 12岁,左下腹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1天,门诊摄尿路平片见左输尿管中下段一花生米大小结石影,拟尿路结石收住泌尿外科.无发热、腹泻、血尿,初潮半年,无停经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左下腹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HB 115g/L,WBC 14.0×109/L,N 0.80.给予解痉、抗炎治疗后疼痛渐加剧.B超提示子宫左侧可见65 mm× 37 mm×60 mm包块.
作者:马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物理因子与基础疗法的综合治疗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物理因子与基础疗法综合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基础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42例(84%),好转7例(14%),无效1例(2%);对照组痊愈23例(46%),好转17例(34%),无效10例(20%).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秩和检验,u=4.102,P=0.000).结论 联合应用物理因子的综合疗法治疗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较单纯的基础疗法明显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控制病情发展.
作者:史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的伽玛刀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2~2006年收治的18例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者17例(94.0%),15例接受尿VMA检查,阳性者13例(86.6%).B超、CT、MRI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0%、100.0%、100.0%.结果 16例血压明显控制,1例治疗后血压升高,1例无改变.结论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有显著的近期疗效.
作者:李迎春;李宏斌;刘斌;苏皓;陈成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应用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将96例中重度HIE病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9.2%,对照组总有效率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络酮治疗HIE疗效显著,且未见副作用发生.
作者:谢鹤;李玉霞;刘汉加;韩雪芳;涂静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增加新生儿早期摄入量对新生儿黄疸及出院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2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0例.两组新生儿均进行母乳喂养,干预组在母乳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记录新生儿第1次排黄便的时间、母乳达充足的时间,每日测量新生儿体重,经皮测胆红素值.结果 干预组经皮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体重下降大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母乳量达充足的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增加新生儿早期摄入量可减轻新生儿黄疸,减少体重下降,增加出院体重.
作者:张辉;陈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亚低温疗法在动物模型中已证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近被认为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能的治疗策略.本文就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周艳;熊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胆总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2例胆总管病变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胆总管结石36例,胆总管上段至肝门部肿瘤5例,胆总管囊肿1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胆总管蛔虫20例.结论 超声是诊断胆总管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能直接观察胆总管病变情况,但对胆总管泥沙结石及胆总管肿瘤的区别要综合多因素共同分析,以求更准确的诊断.
作者:李志强;姚庆荣;张贵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通过对医院制剂的检验发现,医院制剂从外部标签到内在质量和自制质量标准都还有许多问题,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我们必须加强对医院制剂的监管力度.
作者:孙琼;熊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髋骶部骨折、脱位,特别是髋臼骨折与坐骨神经损伤的关系、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7例髋、骶部骨折、脱位伴坐骨神经损伤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12例一期行坐骨神经探查、松解术,5例二期手术.结果 随访10个月~5年,骨折脱位复位满意率94.1%;坐骨神经损伤多在伤后3~6个月开始恢复,优良率88.0%,其中8例在行神经松解术前均需使用强力止痛剂,有3例曾采用硬膜外置管、镇痛泵治疗;残留坐骨神经痛4例,腓总神经损伤未恢复需做肌转位治疗者2例.结论 髋骶骨折、脱位可造成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的表现往往更重,且预后不佳;在剥离及牵拉坐骨切迹时,应防止损伤坐骨神经;对伤后坐骨神经痛明显者,宜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并行神经探查松解术.
作者:蒋电明;余学东;安洪;梁勇;梁安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思美泰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9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将思美泰1 000 mg加入10%GS 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持续2~4周,对照组则未加用思美泰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改善,随访5年,治疗组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61.23%).结论 思美泰对慢性重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徐力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或胸内吻合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960例食管癌病人行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或胸内吻合术后发生胸胃排空障碍的1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排空障碍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 13例胸胃排空障碍者中9例为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4例为机械性排空障碍(MDGE).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经保守治疗全部治愈,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均行手术治疗,1例开胸,3例经腹手术,1例死亡,其余治愈.结论 胸胃排空障碍以颈食管胃吻合术常见.胸胃排空障碍诊断不难,重要的是对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进行及时的鉴别诊断.发生原因多与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不当有关.幽门成形术、术中精细操作、加强术后处理对胸胃排空障碍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岑小波;陈光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数字透视在不孕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数字透视下对499例不孕症患者做子宫输卵管造影,并用导丝对其中351例输卵管阻塞患者做输卵管再通术治疗.结果 89.0%(444/499)的患者造影发现异常,其中输卵管阻塞297例,输卵管结核13例,子宫粘连39例,盆腔粘连87例,子宫发育异常8例.输卵管再通成功率87.7%,再通后受孕率35.7%.结论 数字透视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提高了疾病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减少了医患双方的X线辐射,水容性对比剂比碘油安全、准确,输卵管再通术可作为输卵管阻塞性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林杰;缪南东;杨林;邓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伽玛(Gamma)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0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在C臂透视下先行闭合复位,复位良好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顺行植入大小长短适宜的伽玛钉固定.结果 获得1~3年随访者28例,术后3个月不负重行走,术后6~8个月(平均6.5个月)骨折骨性愈合.随访期内,髋关节活动良好、下肢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者22例;髋关节轻度疼痛、活动尚好者5例;髋内翻、活动受限者1例.结论 Gamma钉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康复快等优点.
作者:邱永湘;孟炼;张生权;伍玉军;肖启述;卢永华;陈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笑气分娩镇痛两种服务模式对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采用笑气镇痛分娩的393例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的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进行研究.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产程较对照组缩短;新生儿窒息率也较对照组低.结论 全程温馨分娩强调环境、心理因素及医护人员的态度对无痛分娩结局的影响,对提高产科质量、降低难产率及剖宫产率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熊丽;何娅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慢性盆腔疼痛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64例慢性盆腔疼痛病人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术前体检异常率37.50%(25.63%~49.36%),腹腔镜检查后,子宫内膜异位和慢性盆腔炎分别占54.69和20.31%,疼痛原因不明者占10.94%.结论 腹腔镜诊治慢性盆腔疼痛直接,确诊率高,疗效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周玲;徐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 应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85例,并定期随访和复查.结果 治愈40例(47.0%),显效35例(41.2%),有效10例(11.8%),总有效率100.0%.半年复发5例(5.9%),经再次治疗后痊愈.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有效、可行、可靠的新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志毅;罗辉燕;江琴;徐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病理诊断在加强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水平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制度管理、加强技术管理、提高诊断水平、加强与临床的联系等多种途径来加强病理科管理,保证医疗安全,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袁静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改良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以评估该方法的临床用应价值.方法 会阴部手术1240例,均采用改良骶管麻醉,穿刺点为骶裂孔中点,药物随机使用2%利多卡因和0.75%左旋布比卡因.结果 有1198例(96.6%)获得良好麻醉效果,应用左旋布比卡因患者可获得(10±2)h以上术后镇痛.结论 改良骶管麻醉易于操作,成功率高,安全性好j使用左旋布比卡因可明显增加术后镇痛时间.
作者:王跃斌;何常佑;姚洪林;张仕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病例 女,46岁,因胸骨后疼痛1个月来院就诊.平时喜食辛辣食物.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做纤维胃镜检查前查肝功、两对半、丙肝抗体未见异常,胸部X光片示肺纹理稍增多.纤维胃镜检查示:据门齿25厘米处,食管粘膜充血,见2处直径分别为0.8、0.5厘米的浅表溃疡,表面附淡黄薄苔,边界清楚,周边充血肿胀明显,触之易出血,无结节样增生,活检时组织脆易出血,其余食管粘膜血管纹清晰;胃部呈慢性浅表性胃炎改变.
作者:刘荣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预防危重患儿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患儿随机分为西咪替丁预防组46例与对照组51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和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对照组不再给其它药物,预防组静脉予西咪替丁每天10~20 mg/kg,分3次应用,连用4天.结果 预防组发生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10.87%)低于对照组(31.37%),且出血症状轻.结论 西咪替丁预防危重患儿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疗效确切.
作者:梁敏;窦洪渠;刘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