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扭转3例

马冬梅

关键词:输卵管扭转, 诊断, 治疗
摘要:病例1 12岁,左下腹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1天,门诊摄尿路平片见左输尿管中下段一花生米大小结石影,拟尿路结石收住泌尿外科.无发热、腹泻、血尿,初潮半年,无停经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左下腹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HB 115g/L,WBC 14.0×109/L,N 0.80.给予解痉、抗炎治疗后疼痛渐加剧.B超提示子宫左侧可见65 mm× 37 mm×60 mm包块.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摘除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摘除术的效果.方法 对1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腔途径,显露肾上极及肾上腺,用超声刀、电凝钩、钛夹处理瘤体血供,摘除肿瘤.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手术时间45~110 min,术中失血30~120ml.随访3~23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摘除术安全,疗效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黄朝友;姜睿;陈同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临床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高校的临床学院和附属医院,如何在办学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

    作者:杨伟文;徐德意;林煜文;邓慧敏;丘丽冰;陈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伽玛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伽玛(Gamma)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0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在C臂透视下先行闭合复位,复位良好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顺行植入大小长短适宜的伽玛钉固定.结果 获得1~3年随访者28例,术后3个月不负重行走,术后6~8个月(平均6.5个月)骨折骨性愈合.随访期内,髋关节活动良好、下肢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者22例;髋关节轻度疼痛、活动尚好者5例;髋内翻、活动受限者1例.结论 Gamma钉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康复快等优点.

    作者:邱永湘;孟炼;张生权;伍玉军;肖启述;卢永华;陈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100例有剖宫产指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每组50例.观察指标:麻醉前、麻醉显效后、胎儿娩出后5分钟的血压,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注药至手术开始的时间),胎儿娩出后1、5分钟时Apgarl评分,术中辅助镇痛药情况,术后头痛情况并统计.结果 A组麻醉显效后,血压下降较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胎儿娩出后5分钟A、B两组血压变化无差异(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时Apsar评分无差异(P>0.05).B组有26%由于镇痛不全辅助镇痛药,A、B两组均无麻醉头痛并发症.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麻醉可行,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有更大优越性.

    作者:陆伟峰;陆宏;戴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动物模型在中风遗传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动物模型和人体中的研究业已证实,中风的发病存在遗传易感因素.但目前仍不能对常见中风类型相关遗传因素做出准确界定,主要是由于中风本身的复杂性、其他危险因素的合并存在和人类种群的遗传异质性所致.相反,对单基因型中风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突破.一种中风动物模型--自发性高血压脑卒中大鼠模型,对研究中风的遗传因素极富参考价值.其中,心钠素基因已在自发性高血压脑卒中大鼠模型和两类不同的人类种群研究中被确定为中风基因.特别是心钠素基因结构的改变与个体发病的一致性,提示突变依赖机制在中风易感性中的重要作用.近应用的中间疾病表型提供了一种简化归纳的方法,可能对脑血管意外相关基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钰铭;何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髋骶部骨折脱位伴坐骨神经损伤

    目的 探讨髋骶部骨折、脱位,特别是髋臼骨折与坐骨神经损伤的关系、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7例髋、骶部骨折、脱位伴坐骨神经损伤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12例一期行坐骨神经探查、松解术,5例二期手术.结果 随访10个月~5年,骨折脱位复位满意率94.1%;坐骨神经损伤多在伤后3~6个月开始恢复,优良率88.0%,其中8例在行神经松解术前均需使用强力止痛剂,有3例曾采用硬膜外置管、镇痛泵治疗;残留坐骨神经痛4例,腓总神经损伤未恢复需做肌转位治疗者2例.结论 髋骶骨折、脱位可造成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的表现往往更重,且预后不佳;在剥离及牵拉坐骨切迹时,应防止损伤坐骨神经;对伤后坐骨神经痛明显者,宜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并行神经探查松解术.

    作者:蒋电明;余学东;安洪;梁勇;梁安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207例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7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三大类:良性疾病、内分泌紊乱和恶性肿瘤.良性疾病以生殖器炎症特别是慢性子宫颈炎为主,恶性肿瘤则以子宫颈癌为主,其次是子宫内膜癌.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复杂多样,对于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久的阴道出血,恶性肿瘤特别是子宫颈癌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李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早期喂养对新生儿黄疸及体重的影响

    目的 研究增加新生儿早期摄入量对新生儿黄疸及出院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2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0例.两组新生儿均进行母乳喂养,干预组在母乳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记录新生儿第1次排黄便的时间、母乳达充足的时间,每日测量新生儿体重,经皮测胆红素值.结果 干预组经皮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体重下降大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母乳量达充足的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增加新生儿早期摄入量可减轻新生儿黄疸,减少体重下降,增加出院体重.

    作者:张辉;陈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全程温馨分娩服务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笑气分娩镇痛两种服务模式对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采用笑气镇痛分娩的393例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的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进行研究.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产程较对照组缩短;新生儿窒息率也较对照组低.结论 全程温馨分娩强调环境、心理因素及医护人员的态度对无痛分娩结局的影响,对提高产科质量、降低难产率及剖宫产率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熊丽;何娅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OPAP呼吸机救治急性左心衰竭1例

    病例 男,72岁,突发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入院时T36℃,P 102次/min(不齐),R30次/min,BP 240/120mmHg,发现血压高12年.急性重病容,半卧位,呼吸急促,神志恍惚,极度烦燥不安,大汗,皮肤湿冷,唇舌紫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双肺较多干湿鸣,心界位于左侧第5助隙锁骨中线外1.5厘米,心率150次/min,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A2>P2,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未扪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作者:郭锋;龚晓辉;蹇波;熊国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根管钉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核全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根管钉固位保留后牙残根、残冠的方法.方法 对130例患者145颗患牙应用多根管钉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核全冠修复技术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结果 经1~3年的随访观察,成功率为95.2%(91.68%~98.66%),成功率与恢复时间无关(二项分布,发生概率为0.4466~0.8040).结论 该技术是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作者:顾素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改良骶管麻醉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以评估该方法的临床用应价值.方法 会阴部手术1240例,均采用改良骶管麻醉,穿刺点为骶裂孔中点,药物随机使用2%利多卡因和0.75%左旋布比卡因.结果 有1198例(96.6%)获得良好麻醉效果,应用左旋布比卡因患者可获得(10±2)h以上术后镇痛.结论 改良骶管麻醉易于操作,成功率高,安全性好j使用左旋布比卡因可明显增加术后镇痛时间.

    作者:王跃斌;何常佑;姚洪林;张仕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46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直肠癌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再次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病例资料.结果 直肠癌患者复发多见于粘液腺癌、低分化腺癌和Duke's C期病人,本组46例均再次手术治疗,二次手术切除率80%.结论 局部清除不彻底是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局部复发与首次手术肠管切除不足、淋巴结清扫不彻底等有关.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对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卫;王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思美泰治疗慢性重型肝炎4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思美泰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9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将思美泰1 000 mg加入10%GS 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持续2~4周,对照组则未加用思美泰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改善,随访5年,治疗组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61.23%).结论 思美泰对慢性重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徐力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出血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出血的病因及并发症的发生机理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4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2例,好转20例,死亡18例.好转20例中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 高血压为脑出血的主要病因及危险因素,并发症对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有效防治高血压,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对提高脑出血的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勇;王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足月妊娠临产前后羊水、母血和胎盘中TNF-α的表达

    目的 探讨TNF-α在足月妊娠临产前后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将足月妊娠60例,分为临产组30例和未临产组3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母血、羊水中TNF-α,免疫组化SABC法对胎盘中TNF-α进行定位和定量检测.结果 临产组羊水中TNF-α水平较未临产组升高(P=0.000),胎盘中TNF-α定位于胎盘滋养细胞,且临产组较未临产组升高(P=0.000).两组母血中TNF-α水平无变化(P=0.109).结论 临产后羊水、胎盘中TNF-α发生了变化,而母血中的TNF-α无变化,足月妊娠局部组织的TNF-α升高可能导致了分娩发动.

    作者:罗克燕;王豫黔;陈明;王少军;胡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宫颈癌中AIB1蛋白表达水平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研究宫颈癌中AIB1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18例宫颈癌中AIB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IB1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7.8%.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逐渐降低,AIB1蛋白的表达水平有不断增高的趋势.AIB1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结论 AIB1基因的过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韩肖燕;郄明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泰索帝联合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泰索帝联合表阿霉素、环磷酰胺(TEC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对2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泰索帝75mg/m2·d1,静脉滴注3小时;表阿霉素50 mg/m2·d1,静脉滴注;环磷酰胺500mg/m2·d1,静脉推注,每21天为1周期,连用两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28例乳腺癌患者中CR4例,PR11例,SD7例,PD6例,总有效率为53.57%.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肌肉及关节疼痛,未见过敏反应出现.其副反应经扶正、止吐、升白治疗后,均未影响下一周期治疗.结论 TEC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因其毒副反应可耐受并易于防治,故可作为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陈凤艳;金秀华;李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芬太尼复合新斯的明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对肠蠕动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芬太尼复合新斯的明用于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腔镇痛(PCEA)对肠蠕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各组配方分别为0.1%罗哌卡因+0.001%芬太尼+新斯的明1mg+氟哌利多2.5mg+0.9%生理盐水共100ml、0.1%罗哌卡因+0.001%芬太尼+氟哌利多2.5mg+0.9%生理盐水共100ml和0.1%罗哌卡因+吗啡5mg+氟哌利多2.5mg+0.9%生理盐水共100ml.手术结束后均按各组配方开始PCEA,背景流量2ml/h,自控量0.5毫升,锁定时间15分钟.分别纪录4、8、12、24、36和48h镇痛效果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3组术后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复合新斯的明应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可以加速胃肠蠕动的恢复,有利于手术后患者的康复.

    作者:肖宇;周淑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贫困地区县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探讨

    针对西部贫困地区县医院的现状与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西部地区卫生体制改革道路和管理模式,构建新时期县医院的发展思路,建设群众信任、社会满意、政府放心的新型县医院.

    作者:李仕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